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远去的道林寺:六朝胜迹为何被当作「 ”淫祠”强拆

岳麓山地形图 文化看上去像一个包罗万象的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但就词的本意来说,文就是「 ”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 ”分析、理解和包容”。历史长河中,有些实物早已荡然无存,可它却能以文化的形态,长期留存在人们的认知中。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所在。它是人类社会承前启后的纽带。 曾经在长沙岳麓山下延续了上千年的道林寺,就是湖湘文化史上一道抹不去的记忆。尽管如今连遗址都无处可觅,可在湖湘地方史志中,历代史家对于道林寺的记载,从来都是不吝笔墨。因为它的兴衰史,是湖湘文化史特别是湖湘宗教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林寺与岳麓山上的另一座古寺麓山寺并称「 ”湘西二寺”——意即长沙湘江西岸的两大寺院。麓山寺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是湖南第一所佛教寺庙,有「 ”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誉。道林寺创建的具体时间无考,一般认为始建于六朝的东晋至南朝宋时期,故人称「 ”六朝胜迹”。 道林寺早期为律宗寺庙。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律宗法师志道随湘州刺史王奂来长沙,在道林寺传授律宗教义,开启了律宗在湖湘地区的传播。由于律宗信徒众多,所得施财巨大,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唐代,随着道林寺声名远播,前来参拜访学的士人络绎不绝。唐肃宗时,唐将马燧特地在道林寺旁兴建道林精舍,用于接待宾客。唐懿宗时,道林寺在会昌佛难中一度被毁,但唐宣宗时又得以重生。其后,僧人疏言前往太原求取佛经,一次便运回了佛经5048卷。大量佛教经典的入藏,使得道林寺成为了湖湘最负盛名的讲经重地。 麓山寺 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为道林寺留下了无数精彩篇章。如晚年流落湖南的大诗人杜甫,就曾在《清明》诗中,描绘了长沙人在清明节之际热衷于游「 ”湘西二寺”的情景。在《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中,杜甫甚至还流露出了在此安居的愿望。此外,骆宾王、宋之问、刘长卿、韩愈、刘禹锡、张谓、沈传师、韦蟾、杜荀鹤、唐扶、李建勋、裴休、齐己等,都有游道林寺的诗文传世。其中,晚唐诗僧齐己,曾寄居道林寺十年,写下了许多有关道林寺的诗。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则题写了「 ”道林之寺”匾额和「 ”道林寺碑”。 这些诗文墨迹中,以沈传师、裴休的笔札和宋之问、杜甫的诗篇最为出名,称为「 ”四绝”。晚唐时,道林精舍中专门设立了一个展厅,取名「 ”四绝堂”,用于陈列和保存「 ”四绝”。不过,到了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文学家蒋之奇为四绝堂作记时,对前人所定的「 ”四绝”提出了异议,认为裴休不如欧阳询,宋之问不如韩愈,主张重新定义「 ”四绝”:沈传师的书法排第一,欧阳询的书法排第二,杜甫的诗排第三,韩愈的诗排第四。但是,到了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潭州知州周必大可能舍不得将裴休与宋之问替换出局,决定保留原先的四绝,再增加欧阳询的书法和韩愈的诗,然后将「 ”四绝堂”更名为「 ”衍六堂”。120年后的咸淳九年(1273年),文天祥在长沙任荆湖南路提刑使时,把这事写进了《道林寺衍六堂记》。 岳麓书院 道林寺不仅自身文化底蕴深厚,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岳麓书院的源头。唐末,僧人智璇等为淳化湖湘民风,弘扬儒者之道,在寺院旁置地建屋,扩充道林精舍,供士人读书习文,以求功名,此为岳麓书院前身。五代时期,割据湖南建立南楚国的马殷,因笃信佛教,曾对道林寺及道林精舍进行重建,寺院规模更加宏伟,寄居道林精舍的士人众多,当时就有「 ”道林三百众”之说。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道林精舍基础上,正式兴办岳麓书院。在官方的支持下,岳麓书院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在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扶摇直上,成为了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一直到明初,道林寺都是湖湘香火最旺盛的寺院之一。然而,到了明正德年间,道林寺却突然遭遇了灭顶之灾。而事情的起因竟然是为了重建岳麓书院。 明初,由于实行「 ”科举必由官学”政策,士人为博取功名,只得就读于府县官学,作为民间书院的岳麓书院因此荒废了百余年。岳麓书院的房屋与田产,皆由道林寺僧人占据。到了明代中叶,随着政策变化,书院开始复兴。弘治七年(1494年),长沙府通判陈钢提议用长沙吉王府重建时拆下来的旧材料,重修岳麓书院。修复工程的具体事务由道林寺僧人法印负责。不过,这次重修可能只是修复了书院的部分建筑,规模不大。弘治十八年(1505年),在朝廷受排挤的文人官员吴世忠,出任湖广参议,分守湖南。正德二年(1507年),吴世忠听取长沙指挥杨溥的建议,准备再次重修岳麓书院。 在制定重修方案时,吴世忠又收到了长沙府县生员何凤等人的建议,称岳麓书院的风水不好,所以屡兴屡废,这次重修应调整位置和朝向,才能长久。吴世忠一听极为重视,当即请风水师前去岳麓书院查勘。风水师回来说,岳麓书院的风水确实与山脉背戾,须作调整。 岳麓书院全景图 怎么调整?风水师说,与书院相邻的道林寺是一块风水宝地。吴世忠当场拍板:那就将道林寺拆除,作为书院用地。可是,道林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将其拆除似乎名不正言不顺。吴世忠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道林寺定性为「 ”淫祠”,实行强拆! 「 ”淫祠”是指未经官府许可、民间私自建立的寺庙、道观、祠堂。明代搞过多次大规模的毁「 ”淫祠”运动,但道林寺自明初就是额设之内的合法寺院。吴世忠将其纳入「 ”淫祠”之列,显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吴世忠这人历来比较霸道,敢说敢做。当年在朝中为官时,皇亲国戚张鹤龄强占老百姓的土地,别人都装聋作哑,只有他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皇帝御赐蟒衣玉带的道士张元庆,恃宠骄姿。吴世忠公开指责他左道惑世,要求皇上治其罪、削其职、逐其徒,吓得张元庆不敢再放肆。吴世忠在朝廷受排挤,正是因为他过于强势,触犯朝中当权者的利益。 吴世忠将道林寺当作「 ”淫祠”强拆,也是说到做到。道林寺被拆除后,木石砖瓦全部用来修建书院。鉴于 ... ,吴世忠还向府县的官员、师生发起募捐,募得银子三百余两,终于将岳麓书院全面修复一新。完工后,吴世忠专门写了一篇《兴复书院札付》,记述重修岳麓书院的前因后果。 岳麓书院起源于道林寺,最后却因重建书院导致道林寺遭强拆,不由得让人心生感叹:缘起缘灭,世事无常,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道林寺被毁后,不少僧人曾力图恢复。但道林寺原址已成为岳麓书院,旧地重建已无可能。到了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年),僧人果如在岳麓峰之北择地重建。乾隆十五年(1750年),寺院住持福梁再次重修,但香火寂寥。民国时期,道林寺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曾经风华绝代的道林寺,自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只有从湖湘地方史志中,才能感受到它昔日的风采。(文/谢志东) 岳麓山导游图

远去的道林寺:六朝胜迹为何被当作「 ”淫祠”强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回眸:流血的花轿——整整100年前的赵五贞命案

    明天是11月14日,整整100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1919年11月14日,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命案。本期大锤说史,大锤就带列位读者听友,重新回顾整整100年前的这桩著名案件。出嫁的,是城里眼镜店老板赵海楼的女儿,赵五贞。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由赵五贞之死引发的空前的舆论风暴,就此爆发。

  2. 史上最有福的官员,奉旨公款游山玩水十四年,做了六朝太平高官

    说起史上最有福的官员,非明代的胡濙莫属了。他的一生,奉旨在全国游山玩水十四年,做了六朝太平高官,为官六十年,活到八十九岁。

  3. 文史宴:跟十六国北朝相比,东晋南朝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文/桓大司马七月份,大司马参加了新亚文化举办的南京六朝博物馆游学活动。

  4. 黄兴、 ... 、仇鳌……长沙北正街的风云人物录

    文/刘曙文明清时期长沙古城定型,在东起今建湘路、南至今城南路、西抵湘江、北至今湘春路的不大范围内,拥挤着大大小小的街巷,形成「”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的基本框架。紫东园就在离北门不远的老城区内。20世纪20年代长沙地图这是一片拥挤却四通八达的区域。民国时期,一批又一批显赫人物走进这里,又匆匆离去。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们为紫东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韵,甚至传奇色彩。我们普通百姓,则为它增

  5. 中国有才无德的两大名人,作品家喻户晓,为人却极为不堪

    我们都希望人才是德才兼备,但是往往却是有才无德、有德无才。中国历史上有才无德之人可以说是非常之多,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位才无德之人。

  6. 此人四十岁入仕,建千秋功业,被梁启超誉为「 ”五百年来第一人”

    1850年,长沙城外湘江之上,一叶小舟漂浮。两人正秉烛而坐,彻夜长谈。其中一位是年已六旬的老者,正是晚清名臣林则徐。他此次因回乡养病,途中路过长沙,想起一人来。

  7. 他是毛主席最敬佩的老师,辛亥革命前就砍断手指明志,后为 ...

    1937年,毛主席在给徐特立60岁寿辰的祝贺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员都离开了...,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了...……”而此时,徐特立作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代表,已经奔赴湖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奋战在革命的第一线。徐特立是湖南长沙人,生于1877年,比毛主席大16岁

  8. 除了看脸,还可以看才华!盘点颜值虽丑但极有才华的5位古人

    在现代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高也是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毕竟面对一张高颜值的面孔,赏心悦目自然是更好说话。人类的本质是颜狗这件事是亘古不变的,那么要说有什么能超越颜值,可能就是无穷的内涵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以丑闻名的古人是如何用他们的魅力追回颜值拉低的战斗力,最终青史留名的吧。人丑就要多读书——左思朱元璋不一定是真丑,但是这位是真丑,左思作为一代文豪,其文学地位是无人可比的。

  9. 南宋最精锐的部队:辛弃疾「 ”飞虎军”

    耿京被叛徒谋害后,辛弃疾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而,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期的辛弃疾绝不尸位素餐,庸庸碌碌。在任期间,最为人们所乐道的是为南宋王朝建立了一支当时最精锐的地方部队——飞虎军。外患未弭,内忧不绝,作为南宋统治阶级一员的辛弃疾忧心如焚。

  10. 长沙古井图志,有些已经看不到了……

    文/汤武长沙古城,历朝历代由于城区扩大、人口增加,开凿的水井逐年增加。水井与长沙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自来水出现前,人们的生活用水绝大部分来自水井。另有不完全统计,长沙市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8万余平方米范围内,自1998年至2004年底,清理发掘古井已达五百余口,这还没有算上未被清理的古井。作者拍摄了长沙市的部分水井与大家分享,其中有的已列为文物,有的已被拆除,再见不到它们的靓影。

随机推荐

  1. 难兄难弟造句

    难兄难弟造句   1:这两位兄弟品学一样好,真可说是难兄难弟。   2:在宏观经济遭遇寒流的背景下,楼市与股市俨然成为了一对难兄难弟。   3:咱们俩,一个感冒,一个胃痛,就像一对难兄难弟似的。   4:你们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处境同样恶劣,命运同样乖舛。  ...

  2. 茶的起源

    茶的起源参考一:茶叶起源与发展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东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则把饮茶视为清廉节俭的象征。《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茶树起源地总述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

  3. 白起、项羽都坑 ... 了20万士兵?为什么一个被称人屠一个却没人说是非?

    为什么一个被称人屠一个却没人说是非?白起可谓是秦国的战神般人物,但是却因为坑...了二十万赵军而被后世唾...。>>白起坑...赵国二十万士兵的故事发生在长平一战中,其实倘若真的进行统计的话,在这场战役之中去世的赵国士兵可能要高达45万。白起斩首了25万的士兵,然后俘虏了20万的赵军。而这样的举动,与白起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因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坑...了一些原本不该死的人。此时的白起倘若有不好的举动,便会引来众人的声讨。

  4. 因果论

    因果论第一章六因一切有为法。此宗立六因四缘五果。论定原因结果之规则。一大为因,他三大为果。同一果俱有因者,有为法中,展转有力,同得一果,名俱有因。因果相似,名为同类。此因所得果,名等流果。因果异类而熟,名为异熟。经部宗义,由因变异,而果方熟,是异熟义。因之与缘,非无有异,因是亲称。除能作因,五因取果,唯于现在。由此二因得俱生果,正取果时亦与果故。异熟因惟过去与果,异熟果不与因俱及无间生故。

  5. 造墓時設反盜層活殺盜墓人,盜墓更有一套,墓室發現一批盜墓工具

    中山懷王劉修墓的發現本文作者倪方六提到金縷玉衣,不少網友可能就會想起河北滿城漢墓,墓主中山靖王劉勝夫妻都穿着這種殮服。滿城漢墓的金縷玉衣,是中國考古首次發現,而且十分完好,所以引起轟動。劉勝的金縷玉衣是1968年出土的,不可多得。誰想5年以後,劉勝的後代、中山懷王劉修墓被考古發掘,又出土了一件金縷玉衣,質地比劉勝的還好,是當時皇帝賜的,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山王金縷玉衣(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劉

  6. 钢铁是怎样炼成中的经典名言、名言名句

    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救了我:我的生活永远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就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对于我,做一个战士是最大的幸福……我们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我也是很幸福的。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7.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毛主席收到他的来信,立刻从稿费取出300寄出

    随之而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掀起了全国热潮。其中知识青年达到129.28万人,占全部下乡人数的65.6%。其后几天,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连续不断大量报道全国各地热烈响应“毛主席号召”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况。加上“文革”结束后陆续下乡的有260.04万人,共1662.7万人。“文革”结束后,中央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面临着重大转折。

  8. 肥头大耳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éitóudàěr【解释】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出处】【例子】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得肥头大耳。(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反义词】尖嘴猴腮【相关】百度“肥头大耳”

  9. 鼻塌唇青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ítāchúnqīng【解释】形容脸部伤势严重。【出处】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唇青,简直不成模样。”【例子】无【相关】百度“鼻塌唇青”

  10. 梦见亲人带自己去拔牙_梦见亲人带自己去拔牙什么意思

    历史认知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梦见亲人带自己去拔牙,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足够了。出行的人梦见亲人带自己去拔牙,建议有风,延后再出发。怀孕的人梦见亲人带自己去拔牙,预示生女,春占得男。恋爱中的人梦见亲人带自己去拔牙,说明因年纪差距大,父母不同意,只有顺其自然了。做生意的人梦见亲人带自己去拔牙,代表过刚有碍事业财利,宜多反省,待人和为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