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国学大师陈寅恪故居重修记组图

这些家具为校方特地从中山市大涌镇、广州市芳村等地采购来的。 > >陈先生全家在广州的合影。 > >1947年王力教授(右)与陈寅恪在岭南大学(后合并到中山大学)陈家门前合影。 >40年后的今天,这段往事在为我们揭开这位“教授的教授”人生另一面的同时,也显示出了渺小的个体在面对一个巨大时代时的诸多不得已与妥协。 >11月12日,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的陈寅恪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从他1969年逝世前被迫搬离这里,距今已经四十周年了。四十年后重开故居,可谓是迟到的纪念。而仅仅在六年前,他的骨灰才在江西得以安放。 >陈寅恪(1890-1969) >国学大师,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游学日本和欧美,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共称清 ... 学院四大导师。因其博学多才,很多名教授如吴宓、朱自清等都去听他的课,又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其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成为中国学人追求的最高准则之一。 >陈寅恪故居,是一栋被绿荫笼罩着的双层红砖小楼,小楼外面,是一条白色小路,一直延伸到距离校园不远的主干道。 >开放那天,正逢中山大学85周年校庆,举校欢腾。在位于主干道之外的“曲径通幽处”,陈寅恪故居则显着肃穆、凝重。这座门牌上标示着“东南区一号”的楼房建于1911年,为美国麻金墨夫人为纪念其丈夫所捐建,因此在岭南大学时期名为“麻金墨屋”。1952年院系大调整之后,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 >从1953年到1969年,在中大任教的陈寅恪居住于此。在此期间,在助手的协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新写了著名的《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这些著作是建国后中国学术史上为数不多的丰碑式“巨著”,因此,这间略显逼仄的屋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也尤为突出,甚至有人说,这里是中国学术精神的“圣地”。 >实际上,这片“圣地”未能陪伴陈寅恪度过落寞、萧索的晚年。1969年春节后,陈寅恪在垂暮之年被有关部门勒令搬家到中山大学西南区五十号,大半年后,目盲足膑的他溘然长逝。而陈寅恪骨灰的选址与安葬,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又经历了几多颠沛波折。40年后的今天,这段往事在为我们揭开这位“教授的教授”人生另一面的同时,也显示出了渺小的个体在面对一个巨大时代时的诸多不得已与妥协。 >浩劫之中 一代大师长逝 >1969年10月7日清晨5时许,陈寅恪因心力衰竭,伴以肠梗阻、肠麻痹,在寓所中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其学生蒋天枢在《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的“己酉年,先生八十岁”条目记载说:“旧历五月十七日,先生八十诞辰(依旧历算法)。阳历十月七日晨五时半,先生逝世。”次月21日,陈寅恪夫人唐亦病逝。 >当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火热地进行到第3个年头。这一年, ... 在《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指示说:“清理阶级队伍,一是要抓紧,二是要注意政策。”也是在这一年, ... 九大确定了林彪为主席之位的接班人。 >对于陈寅恪来说,1969年则是需要承受更大冲击、也更为难熬的一年。几年前升任中央 ... ... 的原广东 ... 陶铸,此时已被彻底批倒斗臭、并且罹患胆癌,他之前作出的种种“保护陈寅恪”的指示,早已被校园中的造反派视若无物。作为陶铸曾经保护的“反动学术权威”,陈寅恪如今自然首当其冲,被激进的红卫兵批斗。 >陈寅恪的女儿陈流求回忆:“那时家中仍住东南区一号楼上。对面办公楼已被造反派占领,终日高音喇叭噪音震耳。”东南区一号刚好坐落在康乐园中区的制高点—大钟楼的对面,这幢楼被造反派占领,造反派心知陈寅恪虽然目不能辨物,耳尚能闻声,于是采取这种手段对其折磨。陈寅恪日夜为四面八方的高音嗽叭所包围,痛苦不堪。 >1969年春节,陈寅恪一家被勒令搬离东南区一号楼,迁至西南区五十号。在这之后不久,夫人唐被家庭妇联叫去学习,到7月才结束。这期间,陈寅恪平时要接受造反派的审讯,日常生活常常没人照料,身体状况愈加不好。据《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作者陆键东回忆,审讯之时,疲惫不堪的陈寅恪还说过“如在死囚牢”之类的话。 >终于,这位被打成“死囚”的大学者在是年10月不幸离世。唯一可称幸运的是,在50年代的时候,为了使父亲陈三立在杭州西湖边的墓地不至因扩路而被迫搬迁,陈寅恪受周恩来之邀,“不太情愿”地出任了政协 ... 。这个政协 ... 的身份,也使得他的尸骸在火化后拥有寄存于广州银河公墓的资格,不至于遭到被造反派“焚尸扬灰”的厄运。 >陈寅恪生前曾经表示,他的遗体要葬在父亲陈三立及生母位于杭州西湖的墓地旁。但在“文革”期间,作为身处革命“食物链”最下端的一名“臭老九”,陈寅恪的遗愿毫无实现的可能性。 >“文革”结束,陈寅恪的后人开始为父亲的著作和下葬事情奔波忙碌。长女陈流求联络各方,力图解决父母骨灰“入土为安”的大事,完成归葬杭州的遗愿; ... 陈美延负责搜集十年间陈寅恪散佚的文稿,整理亡父遗集。但她们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浩劫结束,陈寅恪骨灰的归葬之路也会走得如此颠簸。 >几经周折 安葬之路漫漫 >上世纪80年代,杭州市 ... 出台了一个规定,所有原位于西湖的墓葬必须重新到有关部门登记,凡未重新登记者均被视作无主坟,将予以铲除,陈家的墓地也在此之列。远在成都的陈流求闻讯后,于1991年底奔赴杭州补办手续。 >虽然后来陈家墓地“有惊无险”地得以完存,但在 ... 实施清除墓葬的过程中,墓地仍然受到了波及,墓碑惨遭腰斩。这让陈氏姐妹心有余悸,不敢再将父亲葬于杭州。她们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将陈寅恪的骨灰改葬于江西庐山的松门别墅。松门别墅原本是民国时代的江西省因拖欠陈寅恪留学款项而赔偿陈家的,陈寅恪本人在诗中也曾将此处视为故宅。 >九十年代,陈寅恪的价值开始被重新发掘,江西 ... 对迁葬一事表现出了积极姿态。1994年,江西方面有关部门对陈寅恪之墓的迎葬、改建之事一口答应。然而随着一些 ... 部门的人事变动,此事又变得不了了之。 >时间转眼到了2001年,画家黄永玉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陈寅恪骨灰入葬难的问题,决定帮忙。是年7月,黄永玉联系到全国政协 ... 毛致用,请毛致用在陈氏姐妹就“陈寅恪先生骨灰葬于庐山”一事致黄永玉的信上签署意见,并转交给江西省。不到一个月, ... 批示的《意见》就送达毛致用处,承诺此事“即可具体商定实施”。就在众人觉得成功在即的时候,江西方面又是人事变动,功败垂成。 >就在事情又陷入僵局时,转机也出现了。2003年初,庐山植物园告知陈美延,他们有意安置陈寅恪骨灰。在行政隶属上,植物园归中国科学院管理,不受地方辖制,这样就绕开了江西省 ... 和民政厅。 >而当时,陈寅恪的学术价值已开始为文化界所意识,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所谓的“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的陈寅恪,已悄然成了众人争抢的一个“文化政绩工程”。2000年,杭州政协就有提案,希望将陈寅恪之墓安葬杭州;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也就安葬一事与陈寅恪的女儿交涉;而广州的中山大学,也有过将陈寅恪先生的墓葬移回广州安置的想法。 >而在陈流求和陈美延看来,杭州政协的想法只限于提案,付诸实施还需要不少时间;而白鹿洞书院则在具体迁葬的问题上,与陈氏姐妹无法达成一致;至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念及父亲浩劫期间在此所受的种种不公,她们未予考虑。最后,还是选择了庐山植物园。 >2003年6月16日,陈寅恪113岁冥诞。陈氏姐妹在家人陪同下,出席了在庐山植物园举行的墓碑揭幕仪式,碑文选择陈寅恪先生屡被后人称引的名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由黄永玉题写。陈寅恪夫妻的骨灰,经过34年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方憩息之地。 >历经风雨,故居终回旧貌 >在陈寅恪的骨灰历经安葬的波折时,他位于中山大学东南区一号的故居—这栋二层的红砖楼,也在数十年间经历了许多风雨。 1969年,陈寅恪一家被迫搬出居住16年之久的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国学大师陈寅恪故居重修记组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2.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3.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4.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5.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6.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7.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 ... 孔子和商鞅?

    一些中国人经常...孔子,说孔子的思想虚伪、腐朽、落后,看不起女人和劳动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等。我们可以...思想落后的当代人,却不能...孔子和商鞅,为什么呢?孔子和商鞅是2300多年前的人物,他们生前是风云人物,改变了当时的历史。今天的人凭什么...家?孔子、商鞅的时代,是中国的婴幼儿时期或者小学阶段。

  8. 孔子最喜欢的年青人是什么样子?

    长者喜欢一个年青人,无过于把他收为女婿。

  9.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是要人类倒退吗

    过去,由于传播手段的落后,普通人接触到的通常都是儒家经典,其他诸子言论即便见到,也是经过筛选后的辅助读物。像《老子》这样尊道贵德而轻仁薄礼的经典,除非改造成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否则是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有人认为,通行本《道德经》存在着很多被篡改和增删的嫌疑。

  10.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老婆怀孕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老婆怀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老婆怀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以此事为戒,谨记心中用什么词语 | 历史新知网

    以此事为戒,谨记心中用什么词语引以为戒。[yǐnyǐwéijiè]详细解释: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3. 只要信愿真切,必定带业往生

    她最担心的是在手术台上死亡,因此而失去往生极乐净土的宝贵机会。有时候我也打...给昌臻师父,他总是在...里慈悲地为她开示,告诉她:“要深信因果,发菩提心,相信愿力一定大过业力,相信阿弥陀佛一定会满每一位真诚众生的心愿。”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必定往生;最后一念是眷念亲人,必入轮回。4月22日下午3点10分,阿弥陀佛来说要接她走,6点半就往生了。

  4. 梦见“宝藏”是什么意思

    梦见藏匿的金银财宝,会遭不幸。男人梦见聚积珍宝,会啼饥号寒。女人梦见藏珠宝,不久要临盆。未婚女子梦见藏财宝,会嫁给一位有钱的男人。梦见把自己的财宝送给别人,能发大财。

  5. 丢人现眼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iūrénxiànyǎn【解释】丢脸,出丑。【出处】杨朔《春子姑娘》:“你看我弄的婆家婆家不要,娘家娘家讨厌,丢人现眼的,哪有脸见她!”【例子】无【相关】百度“丢人现眼”

  6. 库尔斯克战役的前奏,进攻推迟绝非失败的主要原因

    1943年2月2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损失了整整一个最精锐的第六集团军,以及部分第四装甲集团军。加上大量的罗马尼亚,意大利和匈牙利协约国部队。德军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1943年3月14日,德军重新占领了哈尔科夫,歼灭和击溃了苏军3个集团军。以俄罗斯中部的叶尼塞河为界,其西部的俄罗斯,从3月开始融雪,泥浆深及腰部。让我们放眼世界,以更广阔的视角,对这场搏斗进行观察。

  7. 中國48幅過億的書、畫作品,美不勝收!

    古代書畫珍品一方面技法高超難在復且存世量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珍品極具歷史和學術價值;這兩者聚融,方是書畫珍品的價值所在。如此珍品,我們賞讀之時,貴在研習、品讀。本文列舉的書畫,雖都是過億的珍品,但我們可不能就它們的數字價而進行對比,固然要從一作品的創作背景、立意、技法等處品賞鑑讀。1、黃庭堅《砥柱銘》4.368億元北宋黃庭堅《砥柱銘》卷長達8.24米,計82行407字,作於1095年前後。北宋,是一

  8. 「传奇」玄宗好道集奇人·历史上谁的法术最强?看真实的神仙打架

    张果、叶法善、罗公远诸仙,常往来于宫门内外,展示法术,各显神通,留下无数稀奇古怪的传闻。玄宗也觉奇异,另派中书舍人徐峤带上他亲手写的玺书,去恒州迎接张果。使者无法,只好回宫如实向玄宗禀报。玄宗和宫人在一旁看着好笑。但玄宗的疑心并未完全解除。又有一个道士叫叶法善,他有很多奇特的法术。"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

  9. 蹈锋饮血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ǎofēngyǐnxuè【解释】形容勇敢,不怕牺牲。【出处】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例子】无【相关】百度“蹈锋饮血”

  10. :水果禁忌

    但很多时候却忽略了在吃水果上的一些禁忌。突然发现,生活中的小常识还是多知道一点的好!健康饮食苹果禁忌:不宜食用过多;不宜与萝卜同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