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在封建王朝的宫廷里,什么怪事都能发生。亲生儿子长到六岁,当父亲的竟不知道,就是怪事中的一件。这是明朝宪宗年间的事情。为什么宪宗六年不知得子呢?这和当时的一个万贵妃有关,但追寻根源还与景帝的家庭纠纷有些牵连。> >    景帝是个私心很重的人,因为他的哥哥英宗成了瓦刺也先的俘虏,他才得以取而代之,做了皇帝。本来英宗的儿子见深已被册立为皇太子,景帝为了让自己的儿子 当太子,就在景泰三年(1452)五月废皇太子见深为沂王。对这种作法,景帝皇后汪氏很不赞成,景帝就把汪皇后废掉,立杭妃为皇后。谁知这些变化,竟引出 了以后明朝宫廷里的许多麻烦事。> >   按照传统的习惯,被废的太子不能住在宫中,因为不但在礼节称呼上有许多不便,而且对皇位的安全也构成 威胁。景帝在宫外为见深盖了一座王府居住。后来英宗被迎回住在南宫,见深的母亲周氏要侍奉英宗,不能够随便出入宫门到沂王府照料刚刚五岁的见深,便继续让 一个姓万的宫女前往看护。这个万宫女四岁时被选入宫,长大侍奉英宗的母亲孙太后。见深两岁被册立为太子之后,万宫女又改为侍奉太子,实际上成了太子的“保 姆”。见深被废掉太子位迁居沂王府,感到非常孤单,万宫女就象母亲一样照顾他,当然她也就自然地成了沂王府的女管家、见深的保护人。英宗复位以后,再立见 深为皇太子。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病死,十八岁的见深继承皇位,历史上称他为宪宗,这时万宫女已35岁。说来也出奇,万宫女和宪宗尽管年龄相差 17岁,但他们之间竟发生了恋爱关系,宪宗封万氏为妃。从此,万氏就非常得宠于宪宗,甚至宪宗每次在宫中游玩,她都全副戎装在前头开路。> >    最初,宪宗在天顺八年七月曾立吴氏为皇后,吴皇后对万妃得宠极为不满。一天,她找了个岔口,把万妃狠狠地打了一顿板子。不料,万妃在宪宗面前告了吴皇后 一状,不久,宪宗就把吴皇后废掉了,这离册立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宪宗废掉吴后,又改立王氏为皇后。王皇后很乖巧,她知道万妃很得宠,又看到吴皇后的下 场,便采取了淡然处之的态度。这样,万妃更加飞扬跋扈,俨然成了后宫的主宰。成化二年(1466)正月,37岁的万妃为刚刚二十岁的宪宗生了一个儿子,而 且是皇长子,宪宗非常高兴,马上册封万妃为万贵妃,并分遣太监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祭祀,以感谢天地的保佑和祖宗的恩德。谁知,这个皇长子没福气,不到一 年就死了。万贵妃从此也再没有生育过。> >   万贵妃是个非常狠毒的女人,她生怕别的宫女或妃子生儿子,篡夺她的宠位,于是就和宫中的太监汪 直、梁芳等人勾结,让这些太监作她的爪牙,一旦发现哪些宫女或嫔妃怀孕就逼迫她们堕胎。由于这一原因,在很长的时间里宪宗都没有儿子。到了成化七年 (1471),好不容易贤妃柏氏为宪宗生了个儿子,这就是皇二子朱极。同年十一月极被立为太子。忌恨成性的万贵妃当然不能容忍,到第二年(1472) 正月就把柘极害死了。这样宪宗还是没有儿子。> >   还是在成化元年(1465)的时候,有一个广西平乐府贺县土官的女儿纪氏进了皇宫。因为 她聪明机警,能认许多字,便被委派为管理皇帝的私人财产,这个职务当时叫做内藏典守。成化五年(1469)秋,宪宗到内承运库询问内藏收支出纳情况和纪氏 相遇,纪氏的美貌,办事的机敏都给宪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纪氏怀孕了。万贵妃知道了这个消息,恨得咬牙切齿。她一方面严密封锁,不让宪宗知道纪氏怀 孕;另一方面又派宫女强迫纪氏堕胎。由于纪氏在宫中的人缘非常好,万贵妃派去的宫女不但没强迫她堕胎,反而帮她出主意怎样保胎。宫女们经过商量,编造了一 个谎话,欺骗万贵妃说:纪氏不是怀孕而是得了腹胀病。于是,万贵妃把纪氏谪居到安乐堂。> >   安乐堂在今北京北海公园以西的养蜂夹道内,当 时叫羊房夹道,是皇家的动物园,里面有虎城、牲口房等设施。安乐堂就在羊房夹道的西边。名为“安乐”,实际上是一个收容院,凡是年老、有病、或有过失的宫 女都打发到这里来。成化六年(1470)七月,纪氏在安乐堂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皇三子。尽管宫女们多方保密,万贵妃通过各种途径还是知道了这一消息。于 是她叫来太监张敏,命他去溺死纪氏的孩子。张敏接到任务后心里很不踏实,也非常害怕。因为他知道皇帝很希望要个儿子,如果自己把他的儿子杀死,将来皇帝知 道后怪罪下来那还了得!他考虑再三还是拿不定主意,就和同事们商量。最后决定把纪氏的孩子藏到别的屋子里,用宫中的乳制糕点喂他,同时报告万贵妃就说孩子 已被溺死。那时,被废的吴皇后住在西内,她也经常到安乐堂来照料这个孩子。> >   这件事做得是那样秘密,以致万贵妃尽管疑心,多方打听情况,还是没有得到真实的消息。不知不觉六年过去了。> >    成化十一年(1475)春,宪宗29岁,正是朝气蓬勃、有作为的时候。但是没有儿子的长期苦闷,以致懒于政务,终日在后宫厮混,使他未老先衰。一天早 晨,张敏为他梳整头发,宪宗对着镜子,感慨地说:“我已经老了,可是还没有儿子。”张敏感到公布皇子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壮着胆子一边在地上磕着响头,一边 对宪宗说:“恭喜万岁爷,你已经有儿子了。”宪宗一听直发愣,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赶忙追问一句:“你说什么?”张敏大声地重复说:“你已经有儿子了!”当 时一个叫怀恩的老太监也在宪宗身旁,他进一步证明张敏讲的是实话,并请求宪宗恕他们的罪,为他们作主。宪宗非常高兴,急忙起驾西内,派人迎接皇太子。> >    这个消息像一阵风传到了安乐堂,安乐堂顿时沸腾起来。纪氏分外激动,六年的往事转瞬间闪过脑海,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掉下来。她把皇子拉到身边,为他 梳整了长长的头发,披上了一件小红袍,告诉他:“孩子,你去吧!不要想妈妈,那个穿着黄袍,留着胡子的人就是你的父皇。”皇子坐着小车来到阶下。他拖着长 长的头发,径直走到了宪宗的怀里。宪宗把皇子抱在膝上,看了很久,情绪激动,忍不住掉下泪来说:“真是我的儿子,像我!像我!”此后,宪宗命礼部给皇子起 了名字叫樘,又决定立樘为皇太子。> >   宪宗把皇子接出安乐堂后,又让纪氏移居永寿宫,正式封她为淑妃,并几次召见了她。宪宗还把怀恩召到内阁,给文武大臣详细地讲了这件事的经过。> >    不用说,万贵妃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她又气又恨,口里不断地骂:“这群小子害了我!”这时万贵妃已经46岁了,她当然不能容忍纪淑妃夺了她的宠位。一 天,她终于设计毒死了纪淑妃。太监张敏看到纪淑妃突然死去,知道事情不好,生怕也遭到万贵妃的毒害,便吞金自杀了。这样一来,皇太子樘又处在危险的境 地,万贵妃的魔爪随时都有可能把他捕获。> >   这时候,孝肃周太后起了作用。周太后是英宗妃子,宪宗的生母,当时住在仁寿宫。她对宪宗说: “把这个孩子交给我吧。”周太后对樘的保护很尽心,对他的态度也非常慈爱。她经常嘱咐樘到万贵妃那里一定要十分小心,绝对不能随便吃东西。一次,万贵 妃把樘召去,端上了许多点心,樘看了摇摇头说:“我吃饱了。”万贵妃又命人端上汤让樘喝,樘说:“我怕里边有毒。”这下可气坏了万贵妃,她大声骂 樘:“你才这么小,心眼就这么多,将来还不把我吃了。”从此以后樘再也不去万贵妃那里了。万贵妃气病了,但是她仍不甘心,又搞了别的花招。她不再用毒 死、堕胎的办法杀死嫔妃们的孩子,而是让他们多生孩子,以便让这些孩子们今后和皇太子争高低。这样在樘以后,宪宗又有11个儿子。> >    成化二十年(1484),祜樘的皇太子位差一点被废掉。当时宪宗37岁,因酒色过度,身体十分虚弱,万贵妃五十四岁,因身体过胖也患有高血压病,他们的身 体都不太好,而这时皇太子刚刚十五岁,但人世间的许多事情他也都明白了。在这种情况下,太监梁芳等人非常恐慌,很怕宪宗一旦驾崩,太子即位,会治他们的 罪。又怕万贵妃一死,失去靠山,日子也不好过。于是他就极力怂恿万贵妃向宪宗建议,将樘废掉,立宪宗的另一个儿子兴王为太子,宪宗默许了。司礼监怀恩听 说这件事后,急忙来见宪宗,再三力争,说不应废掉太子,但仍然无济于事。就在这关键时刻,山东泰山发生了地震,樘的太子位才得以保留。原来在洪武三年 (1370),曾封泰山为东岳,象征着东宫,所以泰山地震就意味着东宫不稳。宪宗是个很迷信的人,他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警告,便打消了废立太子的念 头。为了发泄怨恨,他把怀恩谪居到了凤阳。> >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天,万贵妃得脑溢血死了,时年58岁。宪宗为此七天没有上朝,心里非常悲痛。这年八月,他在病床上躺了十天后,也一命归天。继承皇位的是太子樘,历史上称为孝宗。> >    为什么万贵妃能够得宠而且表现得那样横行无忌呢?这与宪宗当然有很大关系。宪宗自幼就在万贵妃监护之下,长成以后也一直依靠万贵妃。他对万贵妃是又敬又 怕。宪宗本人也不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他18岁即位,41岁去世,在位23年中很少问政,大量的时间在荒嬉中度过。户部主事周轸曾尖锐地向他指出:“神仙、 佛老、外戚、女谒、声色、货利、奇技、淫巧都是你平时经常接触的,左右的人也爱用这些引诱你。”对这忠诚的警告,宪宗当然听不进去,那么,他所信赖的朝廷 大员就只能是那些溜须拍马,专说奉承话的人了。宪宗当政时期,民间流传着“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歌谣,足以表明当时朝政的腐败和昏庸。> >    “纸糊三阁老”指的是宪宗时期内阁大臣刘吉、刘和万安三人。刘吉是一个伪君子,成化十八年(1482)他因丁忧(遭父母之丧)必须离职,宪宗令他“起 伏”(即不等到终制,便出来复职)。刘吉一面装出对于名利很淡薄的孝子模样,一面却又暗地里托万贵妃在宪宗面前说好话,使宪宗不批准他辞职。他这样做,又 怎能不助长万贵妃的气焰呢?刘胆小怕事,是个地道的“老好人”。这种没有骨气的人又怎能负起朝廷重任?万安更是 ... 裸的卑鄙小人,他自称是万贵妃的侄 子,对万贵妃百般献媚,以此得到万贵妃的宠信。在宪宗面前,他只懂叩头,喊万岁。这种实为万贵妃爪牙的朝廷大员,只能把朝政搞得乌七八糟。至于“泥塑六尚 书”,则是指宪宗时期任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的陈钺、尹曼等人。他们之所以能得到高官厚禄,靠的是与宦官勾结。陈钺是太监汪直的门下,而汪直又 是万贵妃的亲信。就靠这一点,陈钺当了兵部尚书。尹当户部尚书13年,也是依仗宦官和万贵妃的关系。朝廷大员与万贵妃的关系竟如此密切,那么万贵妃横行 霸道,狠毒异常,使宪宗得子六年都不知道,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明宪宗六年不知得子,万贵妃横行后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朝的这位皇帝,从小被当成女孩养,最终却成为万人敬仰的明君

    幸运的是,伟大的英雄于谦勇敢地面对危机,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奉为皇帝,将朱祁镇奉为太上皇帝,挫败了瓦剌威胁和勒索朱祁镇大明王朝的企图,并在保卫北京的战斗中赢得了最后胜利,从而延续了大明王朝的民族命运。八年之后,朱祁钰病重,朱祁镇被拥立复位,朱见浚又被立为太子,改名为朱见深。

  2. 成化甜白釉龙纹薄胎杯背后的故事

    世人都说,「”成化无大器”。人们似乎不明白成化皇帝唯独喜爱玲珑剔透、身形婀娜多姿的瓷器。这背后有一段关于明成化帝和万贵妃的「”旷世奇恋”,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我们不禁要问堂堂大明天子为何独宠一个比自己大十九岁的女子?先介绍一下,这段「”凄美爱情”的主角,明代成化皇帝朱见深。档案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明朝第八位皇帝,年号成化,在位二十三年,系明英宗朱祁镇

  3. 老爹懦弱儿子荒唐,明孝宗是怎么做到弘治中兴的?

    这不仅影响了他的施政,更差点影响了弘治皇帝的人生。年仅十六岁的朱佑樘在艰难地活下来后,最终成了皇帝,是为明孝宗弘治皇帝。由于黄河河道多支并流灾害严重,弘治帝多次免征河南赋税,共减免了至少21万3340石麦,11万9960余两丝,给沿岸百姓减轻了极大的负担。

  4. 旷古畸恋造就成化斗彩三秋杯:起拍价至少是5亿美元

    20世纪40年代的一天,日伪统治下的北平城里,40来岁的「”孰华斋”古玩店老板孙瀛洲急匆匆赶到安定门外的后门桥。由于兵荒马乱生意萧条,一家当铺要关张,想把货底子抛了还债。孙瀛洲正是听了消息赶去看货的。后门桥离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不远,而且附近还有不少王府,一些王府的人和宫内当差的会拿些宝贝来这里当卖,尤其是清末,王朝衰落,不乏偷了宫里府里东西的在此销赃,这里兴起了一批古玩店,生意非常好。孙瀛洲来到当

  5. 为什么明英宗能在「 ”正统”和「 ”天顺”两次登上帝位

    我们知道「”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央王朝。明朝历经十六帝王,国祚276年,是历史上存世最长的朝代之一。在明朝这十六位帝王中,英宗朱祁镇却两次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其原因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可能还不太清楚。下面笔者根据历史资料,把其中缘故撰写成文,奉献给读者。上图_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英宗朱祁镇是宣

  6.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一位比皇帝年长近20岁的妃子,竟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力压前后两位皇后,成为实际上的六宫之首。万贵妃做了20余年有实无名的皇后,骄纵横行,翻云覆雨,迫害后宫妃嫔,结纳朝廷大臣,即便如此也不失宠于明宪宗。这一年,明宪宗18岁,万氏37岁。吴皇后一气之下,命宫女对万妃施以杖责。依照礼法,皇后对言语不敬的嫔妃进行处罚并无过错。然而备受宠爱的万妃如何受得了这等委屈,连忙跑到明宪宗面前告状。

  7. 明朝官场怪现象,全国官员数江西,江西官员数吉安

    本文节选自《大明权力场》出版机构:台海出版社英宗皇帝不喜欢南方的官员,尤其是江西籍的官员。大明官场一直有江西人士把持科场之言。最令帝王关心的是江西籍的言官们。罗伦是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大明朝的官场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全国官员数江西,江西官员数吉安。似乎明王朝的一小半官员都来自吉安这个地方。朱见深的这一处罚是轻微的。从各部尚书到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纷纷出动,将矛头对准朱见深和李贤。

  8. 朱见深:与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不得不说的事——《明朝那些事儿》

    她是一个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他是身份显贵的皇室子弟。她是一个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他是遭人抛弃的皇子。对朱见深而言,这个人已经成为了他的母亲,他的朋友,他的依靠,是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担任东宫太子的日子里,日渐成熟的朱见深,慢慢的对这位比大他十七岁的女人产生了微妙的感情。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朱见深不治而亡,年四十一。

  9. 万贵妃:你们不知道,我花了16年的时间,才成为皇帝最爱的女人

    孙太后把万贞儿养在身边,在她十九岁那年,送去照顾还是皇子的朱见深。这一照顾,就是16年。但万贵妃与朱见深的十六年,却不仅仅是简单的照顾起居,他们在刀尖上战战兢兢,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万贞儿只是宫女,未必能给朱见深多大的帮助,但是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朱见深与万贞儿的深情厚谊,就是在这个时候埋下的种子。朱见深其实也很幸运,因为心爱的人始终陪伴在左右。

  10. 父亲是皇帝,哥哥是皇帝,他本人却3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皇帝的王爷也不是好王爷。出身在皇室,说对皇位没有觊觎是假的。但在没有实力前,很多王爷都不敢暴露自己的野心。而在明朝时期,有位王爷曾三次被人造谣说要当皇帝。结果当朝皇帝非但没有对他起疑,反而对他敬重有加,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这位传奇的明朝王爷便是明仁宗的第五子朱瞻墡。明仁宗朱高炽是燕王朱棣的儿子,因为他身体肥胖,又不

随机推荐

  1. 僵尸始祖之旱魃

    黄帝蚩尤大战后,旱魃由于担心自己的父亲,身心俱疲,得了一场大病。女魃的病情极为严重,按照当时的巫师的说法,女魃无药可救。融合之后,女魃就发生了异变。无奈之下,黄帝将女魃驱逐出去,将女魃流放在北方。因为,女魃所到之处,都会让湖泊河流蒸发干净,因此,女魃又被称之为旱魃。也正因为如此,旱魃又被人们称之为旱灾之神。不过,旱魃也就只为人类做出了这一个贡献。无奈之下,帝使应龙诛...旱魃。

  2. 让开,甜心:介绍食盐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有些人携带的基因可能会让他们更喜欢吃盐。然而,研究人员指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全面了解人们的基因是如何影响他们摄入钠的。美国心脏协会建议人们将饮食中的钠限制在每天2300毫克。美国心脏协会说,钠摄入过多会增加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先前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到的基因的特殊变异也增强了人对苦味的感知。作者说,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有这种基因的人倾向于避免吃西兰花和深色绿叶蔬菜等食物。

  3. 悬河泻水是什么意思?

    【拼音】xuánhéxièshuǐ【解释】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晋书·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例子】【近义词】口若悬河【相关】百度“悬河泻水”

  4. 清朝的白莲教是邪教吗?白莲教简介

    白莲教,是跨越多个中国史上朝代的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包括弥勒教在内的其他组织的内容,但一般认为主源是源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由茅子元创立的佛教净土宗分支白莲宗。因其教徒禁食葱乳,不...生不饮酒,其派神职人员不出家,多娶妻生子,常被视为附佛外道和邪教而遭朝廷查禁。白莲教作为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在历史上发动多次民变,屡次受到镇压。在元朝时,白莲教与明教、红巾军、弥勒信仰

  5. 2017说说好听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大半的人都有不同形式的恐惧;一旦有了恐惧,便失去了智慧。女人喜欢甚至崇拜这样的男人,因为她们觉得有一种小鸟依人的感觉。世上没有一杆称得出感情斤两的秤。你的年轻很珍贵,别再为他流泪为他大喜大悲,把遗憾给回忆,学会美丽地微笑,需找真正的幸福。梁静茹《别再为他流泪》十七、距离,不过是一段空间。因为好朋友的存在,青春的路上不再孤单寂寞。

  6. 浅析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首战失利的内在原因

       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公开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军不宣而战。开战仅半个月,德国各集团军群就分别向苏联腹地纵深推进了300——600公里不等,苏军在西部边境配置的170个师中有28个被歼灭,70万人员武器损失过半,...

  7. 美国人找到「 ”加贺号”航母残骸,在水下5400米处,细节清晰可见

    最近,为厘清中途岛海战的一些谜团,一个美国研究小组深入中途岛海战发生地,用深潜器和机器人搜索沉没军舰,最终发现了著名的「”加贺号”航空母舰。中途岛之战是二战期间决定战争走向的一场战斗,日军和美军在檀香山西北约2000公里处的中途环礁附近,用飞机和军舰上演了一出血与钢的大战。战斗以美军的胜利告终,3000多日本士兵和360名美国士兵在战斗中丧生,日本损失四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和数百架飞机,美国则损

  8. [专家点评] 宋 肩背交椅男仆画像石刻

    [专家点评]宋肩背交椅男仆画像石刻这件宋代的画像石刻高191厘米,宽49厘米。最早的画像石刻应追溯到我国的汉代,大致始于西汉晚期,盛行于东汉早、中期,衰落于东汉末年。国家博物馆近期征集到了一组宋代画像石刻,这件肩背交椅男仆画像石刻是其中一件。这件石刻石面上刻一男仆,身穿圆领长衫,腰束带,面部表情谦和,交椅折叠背于肩上,双手分握交椅的双腿,作行走状,似随主人出行。

  9. 孝顺父母有三个等级

    郁多罗是一位品行端正,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尤其他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早已为邻里所称道。佛陀说到这里,看看郁多罗,又说:“不过,孝顺父母可以分为三等。”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是人子之道;福慧圆满的佛陀尚且亲自为父担棺,为母上忉利天讲经,为后世佛子树立了孝顺的典范。

  10. 消愁释愦是什么意思?

    【拼音】xiāocháoshìkuì【解释】指消除烦闷,愉快身心。【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弹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时可为之。”【例子】无【相关】百度“消愁释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