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上海进步报刊对其严加谴责,一时达到...,其中以《大美晚报》为最激烈。他们选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美晚报》。《大美晚报》经过这一番打击,并没有屈服,在报上对汪伪群丑臭...如故。1938年2月,他进入《大美晚报》任副刊《夜光》编辑。1939年8月30日下午4时许,朱惺公在其寓所附近被三名预伏的暴徒抓住,威武不屈的朱惺公岿然不动,怒斥暴徒,暴徒对朱连连开枪,不屈的朱惺公倒下了,年仅39岁。

朱惺公 1937年底,上海、南京与华东各地相继沦陷后,日本侵略军一时尚不能进入上海的英租界和法租界,这两块地方就成了日本侵华祸水中的孤岛。怀有爱国心的文化人士与新闻界就利用这有利条件,办报著文,口诛笔伐,揭露和批判日伪的累累罪恶。 对此,日伪方面十分恼怒,设立新闻检查机构,严加管理。一些爱国报纸被迫纷纷宣布停办或转移到武汉、香港和重庆。但一些洋商办的报纸可以不送给日伪审查,于是爱国报人继续在这些报纸上发表各种形式的抗日和揭露汉奸的文章。日伪特务就向他们采取投恐吓信、掷手榴弹、送人头人手、暗 ... 等种种手段。 1939年5月,汪精卫一伙来到上海开展所谓的”和平运动”。上海进步报刊对其严加谴责,一时达到 ... ,其中以《大美晚报》为最激烈。这是一张美商报纸。主持该报中文版《夜光》副刊的朱惺公,连续组织和发表一系列文章,把上海那些附汪的 ... 之徒和大大小小的汉奸 ... 得体无完肤。汪精卫为了镇压爱国舆论,指使其特务机关–76号特务总部派特务去打砸进步报馆。他们选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美晚报》。 1939年7月22日,愚蠢的特务们却误打了《大美晚报》对面的《中美日报》。过了几天,又一批特务冲进《大美晚报》报馆,用 ... 在报馆内乱打,用手榴弹乱掷,后又闯进排字间,打翻所有的铅盘,直到租界巡捕赶来,他们才匆匆逃走。 《大美晚报》经过这一番打击,并没有屈服,在报上对汪伪群丑臭 ... 如故。汪伪特工总部决定由破坏报馆改为对报人的暗 ... ,暗 ... 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他们恨之入骨的朱惺公。 朱惺公,原籍江苏丹阳,1901年生,幼年家贫,他通过自学成才。艰难曲折的生活道路使他养成了正直的品质和刚烈的性格。1938年2月,他进入《大美晚报》任副刊《夜光》编辑。这位充满爱国热情与献身精神的知识分子,一踏上新闻阵地就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入到爱国宣传中去。1939年三四月间,朱惺公在《夜光》上连续发表《民族正气–中华民族英雄专辑》,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与爱国志士,向读者热情宣传中华民族爱国的优良传统,激励人民的抗日斗志。接着他又连续刊载《汉奸史话》,对秦桧、吴三桂、洪承畴等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汉奸加以淋漓尽致的揭露,让人民从历史明镜中看到汉奸群丑,使忠奸对比,古今相映。 朱惺公对汪精卫尤其深恶痛绝,在汪精卫叛逃上海时,他特地发表了署名陈剑魂的《改汪精卫诗》,对汪指名道姓地进行批判和鞭挞。诗云:”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该诗巧妙地将汪精卫在清末因刺 ... 摄政王被捕,在狱中写的《绝命诗》原诗嵌入其中,经前后对比,将汪精卫背叛祖国,背叛自己,堕落成汉奸的嘴脸勾勒活了,令人拍案叫绝。 1939年6月,朱惺公接到汪伪76号的最后通牒式的恐吓信:如若再有”反汪”文章,即派员执行” ... ”。朱惺公毫不畏惧,以凛然正气和犀利笔锋发表了自己写的《将被”国法”宣判” ... ”者之自供–复所谓”中国 ... 铲共救国特工总指挥部”书》。这篇文章充满民族正气和大无畏精神。 朱惺公碑日伪对朱惺公恫吓不成,便穷凶极恶地对他下了毒手。1939年8月30日下午4时许,朱惺公在其寓所附近被三名预伏的暴徒抓住,威武不屈的朱惺公岿然不动,怒斥暴徒,暴徒对朱连连开枪,不屈的朱惺公倒下了,年仅39岁。 朱惺公正直的生,悲壮的死,使上海民众受到极大教育和鼓舞。在上海各界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上海文化界联谊会的一副挽联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意与对朱惺公的崇高评价: “读书明气节,挽士林之颓气。 严词斥叛徒,为民族而争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大美晚报中国近代史历史汪精卫上海抗日战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