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了一句承诺,这个家族为曾经的主人守墓八百年,至今风雨无阻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经过电视剧的改编之后,更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这主要在于其中演绎了很多关于盗墓、考古和文物的故事。 盗墓,从古到今都是层出不穷的,人为的这种盗取行为,让文物的保护变得更具挑战性,这就催生出一些守墓人,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换取一座座古墓的安全,并遵守祖训,代代相传,将这样的坚守传承下去。作为一个守墓人,面对盗墓者的威胁,他们从不畏惧,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保护着这些文物古迹。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这些守墓人的故事,去探索一下800年的守护经历,因为,这是他们的守护责任,同时,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话说,南宋丞相,抗金名将虞允文,曾经以少胜多,在抗金战役中有过巨大的胜利。虞允文病死于1174年,被安葬于四川的丞相村西。在他死后的第四年,宋孝宗颁下圣旨,指派宋家人负责为其守墓。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宋家开始时代坚守这一岗位,一直到现在。 算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一共经历了13代人。他们怀揣着坚守墓园的誓言一直坚守,宋克成是这里的第13代守墓人,他父亲在他6岁的时候去世了,所以由他的母亲代替父亲守墓。后来家中的哥哥们先后到外面的大城市发展,留下他在这里守墓,至今已经守了65年了。 这几十年里,宋克成很少出远门,唯一一次是2000年的时候,去河北看望自己的大女儿。即便是人在外地,他的心也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工作岗位,担心那些贪婪无比的盗墓人 因为,在当地有一个传说。 说:虞允文获得战斗胜利之后,因为小人的谗言被皇帝误 ... 了。后来,皇帝知道自己错 ... 了好人,便用纯金做成了一个人头,与虞允文一起下葬,也是因为这个传说,勾起了盗墓者的欲望。 八几年的时候,盗墓活动还是非常猖獗的,为了防止文物受到破坏,当地的文物机构给宋克成配发了一支火铳。在1999年的一天夜里,6个盗墓贼趁着夜色准备实施盗墓活动。宋克成听到了响动,连忙起身,带着火铳就冲了出去。 他跑过去,先是喊了一声,随后鸣枪,盗墓者随即逃跑,其中一个盗墓贼还让宋克成的儿子给逮住了。时间过得很快,现在这支火铳已经生锈,虽然,已经不能使用了,但是,宋克成还依然保存着,用来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平时没事的时候,宋克成就做一做墓园的清扫工作,然后,每天早晚对墓园各处进行一遍巡视。每月初、月半、月末要举办祭祀仪式。每逢清明时期,宋克成便化身为临时导游,为人们讲述那段历史。如今的宋克成已经85岁了,眼睛花了,腿脚也慢了。 因为,他的儿子要外出打工,所以,现在守墓的工作就交给了儿媳妇。从上世纪80年代,宋克成就成为了文物管理部门委托的墓园守护人,2001年, ... 对于宋氏家族的义举给予了认可,并颁发了文物管理的相关证件,还享有了国家的津贴。 在了2004年, ... 对当地的墓园进行了保护性扩建,让文物的历史价值得以保存并传承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成吉思汗墓,1227年,一代可汗成吉思汗在讨伐的征途上病逝,按照他的遗言,他的衣冠冢将建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并从宫廷内选出500人专门从事守陵工作,这些人就是达尔扈特人,原是成吉思汗的警卫部队。 达尔扈特是蒙古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 ”担负神圣使命的人”。在过去的日子里,蒙古草原上的这些人,世代都不耕种、不狩猎、不纳税、不做官,他们只做一个工作,那就是:为成吉思汗的守灵和祭祀。到现在,也有一些人依旧从事着这样的工作,大约有两千人左右。 关于守护成陵的达尔扈特的情况,《里藩院则例》内蒙古部分中是这样记载的,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定,伊克昭盟境内,向有成吉思汗园寝,其鄂尔多斯七旗,向设有看守园寝承办祭祀之达尔扈特五百户。此项人户,不作为旗王爷所属,于该盟内择贤能札萨克一员,专司经理。 达尔扈特守陵人,每天都到成吉思汗的陵园内上班,主要的工作就是守护陵园、点酥油灯、做祭祀等工作。按照规定,他们世代都要为可汗戴孝,而且,终身都不可以穿戴华丽的衣服来墓园。这些守墓人轮流在墓地值班,为成吉思汗点亮长明灯。 这些成吉思汗的守墓人,在「 ”上班”的时候必须穿着蒙古袍,平时可以穿便装,看起来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现在都隶属于文物管理部门,享受的是公务员待遇。 当然,除了虞允文墓跟成吉思汗墓,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守墓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规编制的「 ”炮兵”,就是由明代著名将领柳生创立的。柳升一生之中跟随明成祖征战多年,立下诸多战功。他死后,被葬于现在的安徽省安庆市。李家子孙被安排为柳升守墓,而且,一守就是580多年的时间。 每年,李氏看护人们都会给墓地做巡查,做大扫除,还要清洗墓碑,去除杂草。 1630年,袁崇焕被处死,作为抗清将领的他,在死后被一名姓佘的部下将头颅带回家中安葬,并命其子孙世代守护此墓,直到第17代传人,才离开墓园。经过佘家夫妇的多方奔走,在1984年,袁崇焕的墓园被列为文物保护起来,在2002年还得到了翻修,并正式对外开放。 按照相关文物单位的规定:文物保护地点不得有烟火,不能用于居住,所以,佘氏夫妇只能含泪离开受了一辈子的墓园。 在沈阳法库县有一个小屋子,一个小院子,就在小屋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碑,后面则埋葬着僧格林沁。这里就是僧格林沁墓,他是曾经在天津抵抗英法联军的大清亲王,而白家人为其守墓也历经了七代传人。 根据白家传人介绍,他的祖先们之前是亲王府内的一个管事,因为犯了错事,才被罚过来守墓的,本来期满后是可以回去的,但是,先人们觉得守墓这个差事不错,生活自有,所以,就没有回去。王爷因此非常不满,便命其家人世代在这里守着。 按照白家的组训,就是「 ”陵在人在,陵毁人亡”。但是,到了第七代,白家没有男丁,没有办法继续坚守,所以,白老先生想找到王爷的后人,想跟其请个假,算是有始有终了。 看过《甄嬛传》的人,相信对「 ”果郡王”的名字并不陌生,他是康熙的第十七个儿子,死后被葬于河北易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在这里有一堆夫妇负责守护他的陵墓,每人每月仅仅有700元的补助。在1937年以后,当地就有人抛坟盗墓了。 守墓人说道:「 ”之前有人曾经过来打听过石狮子的情况,有的是为了拍照留念,而有的则是打起了歪主意。”在2004年,有一天夜里家中的狗突然叫个不停,守墓人赶紧跑出去一探究竟,一出门便看见了一辆农用的三轮车准备往村口开。 最后,经过村民和民警的共同努力,这个车子被叫停了。原来,车上满是各种盗墓工具,他们这次来是想要搬走石狮子的,还好没有得逞。 在磨盘山遗址,有着众多东周时期的大小墓群,是周代的古文化遗址,距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陈氏父子从2000年开始看管这片古墓群。这里时常有盗墓人来光顾,之前陈父还亲手抓住过两个盗墓贼。自从当上古墓群的守护者之后,陈氏父子可以说没少受到威逼利诱。 但是,父子俩一直都不为所动,为的就是保障这一片估计的安全。 守墓人对坟墓的敬重,体现在中国人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可以说是空前的。并且,但凡墓园,基本上都是建在非常偏僻,鲜有人知的地方,而作为这些守陵人,要在这样的地方坚守,需要的不仅是一份执着,同时,也要有着吃苦耐劳的品格,要耐得住寂寞,也要经得住诱惑。 盗墓贼,贪心大,作案手段多,想要防范他们还是有些难度的。为了让这些盗墓贼没有机会得逞,就需要守墓人不断的进行巡查,与其斗智斗勇。并且,陵墓多坐落在密林深山之处,所以,这些地方最担心的就是出现火灾。 以十三陵为例,其景区森林覆蓋率是非常高的,茂林弥补,错落有致的风景虽然宜人,但预防火情,难度颇大。所以说,这里的守墓人来说,时刻提防火情,是保护文物的基本工作。 斗转星移,时代更替,墓园已经纳入 ... 的土地管理范畴,不得随意建造,浪费耕地。守墓人连同那些墓园和几乎凝滞的时光,好像一并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了。只是在起伏叠嶂的山区墓园里,守墓人的身影像《聊斋》中的人物,悄无声息地穿过黎明的梦境… …

为了一句承诺,这个家族为曾经的主人守墓八百年,至今风雨无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说说蒙元帝(汗)位传承的演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于六盘山下。死前,他传位于三子窝阔台,为免争端还特意召集诸子,要求他们团结并服从于窝阔台。理论上从这一刻起,窝阔台已经成为蒙古大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唯独在蒙古却是个例外。

  9.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10.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随机推荐

  1. 八路军新四军是国军吗 八路军新四军简介

    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可以说,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是国军。八路军新四军简介八路军八路军番号的来由是这样的——西安事变结束了10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蒋介石认可“新四军”,是他任总司令的北伐军中有个第四军。叶挺提议把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就是希望继承“铁军”和红四军的优良传统。说八路军新四军是国军,除了因为他们在名称上完全国军化外,在军衔军饷乃至服装上也都跟国军别无二致。

  2. 培养孩子五个学习好习惯

    培养孩子五个学习好习惯1、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按时:按照老师要求的时间完成,不拖拉。>书写漂亮,注意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3、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读”姿、保护视力:养成只要阅读,就端座于书桌前。读书30分钟后,眺望远方5分钟。>固定时间阅读的习惯。选书时考虑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强迫孩子读他不感兴趣的书,以避免造成他对书籍的反感。家长及时与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比如让孩子给父母朗读书中的精彩片段。

  3. 「 ”印度支那联邦”的两次覆灭:中国将这个老牌帝国一脚踢翻

    印度支那联邦又称为法属印度支那。印度支那是个很粗糙的殖民地理概念,就是指中南半岛,原始出处来自于法属印度支那,法兰西帝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领土,由老挝,柬埔寨和三个居民以越南人为主的地区,以及位于中国广东雷州半岛的湛江租借地组成。法国也是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列强。

  4. 带有邑字的成语

    包含有“邑”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通都大邑——都:都市;邑:城。涂歌邑诵——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诵。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通邑大都——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5. 带有粱字的成语大全

    包含、带有“粱”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想。纨袴膏粱——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梁:肥肉和细粮。黄粱美梦——黄粱:小米。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炊粱跨卫——卫,驴的别名。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

  6. 小女孩的白日梦(图文)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去除妄想,才能认清周围的境界。在市集里她边走边看,心想:有钱人真好命!因为想得太高兴了,忘了头上还有一篮水果,忽然一摇头,整篮成熟的水果都掉落在地上、摔烂了!这时她才懊悔地说:「原来,这一切都只是妄想!」>每个人都有理想、对未来也有一些蓝图;未来的境界总是在心里不断地产生。所以,「想」有时真的会扰乱了人心。若不断地追求妄想,这种「相」就会遮盖我们清净无邪的本性。

  7. 梦见吃驴肉 梦见吃驴肉什么意思

    梦见吃驴肉是什么意思?梦见吃驴肉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吃驴肉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驴,通常表示将逐渐摆脱困境。梦见自己骑在驴背上,表示恋爱顺利。梦见别人送孩子给自己梦见别人送孩子给自己什么意思梦见白色的驴,预示性能力增强,个人生活幸福和伴侣忠诚。梦见驴的尸体,不用担心,是好事,表示你通过努力即将取得成功。梦见驴穿着衣服和鞋子,表示你会受到朋友的捉弄。

  8. 螺丝

    七岁的儿子看完机械战警以后,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机器人了.连走路的样子也模仿机器人生硬的动作,有一天他拿着一颗掉下来的牙齿走到他爸爸根前说道:“爸,你看我身上有一颗螺丝掉了。”

  9. 男人观察身体的这4处,或许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老了

    对许多女人来说,年龄都是件比较隐晦的事情,其实男人也同样怕老。其实,男人观察4个地方就能知道自己是否老了。的确,在三十岁以前男性的身材是比较偏瘦的,在正常饮食的前提下一般不会轻易变胖。但是,在年龄逐渐增长之后,随着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稍微晚睡一会儿就容易觉得头痛、眼花。不仅是在日常的精力上,在夫妻生活上也会有体力不支的表现,这点在四十岁后尤为明显。如果有这种迹象,就说明你已经变老了。

  10. 带有牺字的成语

    包含有“牺”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自我牺牲——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