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谈因果与转境界 [净空法师]

2008年7月31日【谈因果】

东北的崔居士事业做得很成功,在经济衰退之时,财源还继续不断增长,这个因素很多人不理解。若稍稍涉入经藏都能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离因果定律。佛家讲“缘生之法”,不仅十法界是因缘生法,佛法也是因缘生法。所以,《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连佛法也不可以执着。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性,正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何以因果不空?譬如一粒桃子,桃核是因,桃核种在地上会长成桃树,桃核就没有了;长成桃树之后,又结成桃子,这是因果循环。所以,因果不空是讲因果的相续不空、转变不空。佛菩萨教导一切众生,就是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掌握事实真相,就能得大自在。经上常讲“境随心转”,《楞严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佛菩萨懂得因果转变不空、相续不空,而且运用得很巧妙,所以他能转变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转,这正是我们要学 ... 。现代人一味追求财富,你争我夺,搞得天下大乱。抢夺能否真的得到财富?不能!只会更痛苦,佛法讲这是造业。 ... 人是犯 ... 戒,夺取别人的财物是犯盗戒,造“ ... 盗淫妄”的恶业,如何会带来善果?世间人愚痴,所以造极重的罪业。佛告诉我们,财富是从财布施得来的,崔居士的财富也是财布施得来的。过去生中修财布施,这一生就得财富,得财富又肯修财布施,财源就滚滚而来。即使在经济衰退时,财富仍继续不断增长,这就证明佛的话没错。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我可以为大家做证明。我年轻时并不是很聪明的人,而现在对于佛法、世法,只要一接触就能明了,这是学佛四十多年中,天天修法布施得来的果报。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何谓无畏布施?素食就是无畏布施,这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与爱心。我二十六岁开始学佛,半年以后开始吃长素至今。早年算命看相的人说我短命,我深深相信,想想自己没有长命的理由。我年轻时的思想行为,与袁了凡先生差不多,他有的缺点我都有,他的优点我没有,我不如他,没有他福报大。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是因,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果报。实在讲,健康长寿不需要医疗、进补。世间人以为医疗保健可以使一个人健康长寿,这是迷惑颠倒,要是真有效果,因果定律岂不是被推翻了?该长寿的,不注重营养,还是长寿;该短命的,纵使天天进补,还是短命,这才是真理。以团体来说,新加坡居士林与净宗学会,发起建弥陀村、建佛学院,需要很大的资金,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之下,筹募基金非常困难。为何这个团体在短时间内,能聚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就是布施,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为社会安定和平,为佛法久住世间,心正行正,发真诚心,建立道场,就有感应。正如《楞严经》云:“发意圆成”,真心一发,就是圆满功德,感应就现前。【转境界】学佛人虽听此说法,但仍不相信,还是依照自己的妄想执着,因此境界始终转不过来;若能相信佛的教诲,依教奉行,自然能转境界。转得最殊胜的,是转凡成圣,这是大道;转贫穷为富贵,在佛法里属于小道,这太容易了。转五浊恶世为清泰国土,十分不容易;转娑婆为极乐,更是困难!倘若难的都能做到,容易的就不必说了。所以,学佛的目的就是离苦得乐,若我们的境界转不过来,就要永远受苦受难。有不少同修修学得很苦,比没有学佛之前还要苦,原因是他不了解修学的理论,修得不如理、不如法。佛法的修学,就是转变境界,如何转贫穷为富贵、转混乱为安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与 ... ,所以转不过来。若能明白道理,懂得 ... ,如理如法修学,自然能转变境界。佛法常讲“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为涅盘”,我们将之应用在生活上的各个层面,无一境界不能转。其总原则、大道理,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要想善,不要想恶。何谓善?何谓恶?利益众生、利益社会是善;利益自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小团体是恶。何以故?念念为自己与自己的小圈圈,那是分别执着。由于妄想、分别、执着,使原本的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要想突破这个困境,只有从心量上解决。不想自己,不想自己的家庭,也不想自己的小团体,执着就破了。念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分别就破了。执着破了,六道就没有了;分别破了,十法界就没有了,就恢复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现在所讲的宇宙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是最美好的。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把宇宙自然生态破坏了。当分别、执着到最严重时,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态环境就被破坏了,所以全世界气候反常,众生都没有安全感。而妄想、分别、执着,就是破坏自然生态的根源。这桩事情,唯有大乘佛法讲得清楚、透彻。澳洲 ... 各阶层的领袖人物,在寻求安定社会、和睦人群的 ... 。如何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融合成一体,使居住在澳洲的人民,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创造繁荣的社会,幸福的人生。这个目标、想法,就是寻求多元文化的统合,希望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人互相尊重。人都有优缺点,若我们能看每个人的优点,这个世间人人都是好人;要是看缺点,连佛菩萨都不是好人,可见好丑就在一念之间。蕅益大师讲:“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懂得这个原理原则,就能转境界。诸佛菩萨、诸天善神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的境界愈转愈好。凡夫不了解这个道理,专看别人的缺点,专说别人的坏话,所以境界愈转愈劣,生活愈来愈苦。我们读佛经知道这些事实真相,仔细观察我们的环境,才知道佛所讲的句句是真理,句句是实话。只要我们认真努力修学,必定能够创造美好的前途。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谈因果与转境界 [净空法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自贻伊戚造句_自贻伊戚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自贻伊戚zìyíyīqī自贻伊戚的意思和解释: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自贻伊戚的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自贻伊戚的例子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无为可抵。自贻伊戚造句自贻伊戚造句相关由两个主谓结构并列而成,即“主Ⅱ谓·主Ⅱ谓”。每个成语都有两个主语和两个谓语。

  2. 梦见挖到很多金元宝

    周公解梦梦见挖到很多金元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挖到很多金元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美国对通心粉和奶酪的胃口简史

    在旧金山的一个通心粉和奶酪...会上担任法官,教会了我很多关于美国食品的知识。娇小的大多是厨师,几分钟内网上门票售罄的观众们正沉浸在参加“顶级厨师”类活动的机会中,但更多的是都市和酷感。评委包括一位美食作家,一位获奖的烤奶酪制造商,还有我,一位奶酪商。我们将这一奖项授予了一位厨师,他用佛蒙特州的陈年切达干酪...了mac和奶酪。然而,观众选择了另一位选手。当他到达冠军圈时,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宣布:

  4. 时移世变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íyíshìbiàn【解释】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出处】唐·白居易《唐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例子】无【相关】百度“时移世变”

  5. 带有黠字的成语

    包含有“黠”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小黠大痴——黠:聪明而狡猾。小处狡黠精明,而大处往往糊涂失算。

  6. 梦见牛仔裤太紧无法穿上

    周公解梦梦见牛仔裤太紧无法穿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牛仔裤太紧无法穿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认识因果》第二章 因果轮回

    第二章因果轮回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概括说,种善因得福果,种恶因得苦果。说明十善十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则是十善十恶应得的果报。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转,轮回不息。由此可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不虚弃,果无浪得。可见连诸佛菩萨,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因此能确信,人生一切遭遇,全是命中注定,自己丝毫无能为力。

  8. 乾隆明知道和珅会死,为什么还把心爱的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

    就像乾隆在准备把自己姑娘嫁给和珅家的时候,肯定是没有想到和珅最后的下场会是这个样子的。毕竟这些宫女也都是出身于八旗显赫人家,自然人家也得要个说法,乾隆后来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是气愤非常,这要不是十公主在,乾隆一定会将惇妃一撸到底,但念及爱女怕她伤心,硬是从轻处罚,不痛不痒的给惇妃警告降级处分而已。>最重要主人公,和珅及丰绅殷德出场。

  9. 梦见亲戚被打

    周公解梦梦见亲戚被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亲戚被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中秋节祝福语_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祝福语_中秋节祝福

    相隔十万八千里,却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下,迎接同一个节日,中秋,让月光送去我的祝福:团圆,快乐每一天!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祝福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祝福语(二)1.食月饼,赏婵娟,合家欢乐庆团圆;月皎洁,风翩跹,幸福快乐满心田;秋虫鸣,情缱绻,短信祝您中秋节快乐美满。中秋节祝家家和睦安康。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祝福语(三)1.你是否在异乡漂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