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大禹治水成功与华夏九州的区划

大禹治水以后,"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这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立世的基础。治水活动以后华夏文明进入了新的时期,从夏商至春秋战国两千多年,由部族蜕变为周天子封建下的诸侯列国,由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过渡到灌溉农业。其间两千年水利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水对农业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华夏民族对疆域内山川江河的地理认知。 治水活动以后即距今三千年前后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地理发现的时代:行政区划——九州产生,江河湖泊定名。 《禹迹图》石碑拓片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带来了水利科学技术辉煌的奠基。中国传说时代对疆域及其资源的认知,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诸子百家著述得到厘清和归纳。同时期被记录下来的还有史前期黄淮海流域的自然环境,黄河下游河道基本情况。对水利最重要的贡献是战国时期区域水土资源的分类、水资源利用的技术策略,以及河流水力学理论的闻述,这些为后来水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基础。 (一)九州区划与江河命名 《尚书・夏书》称禹治水:"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是先秦时对夏朝疆域的大致划定。夏朝还以"四渎"为其疆域东南西北的四至,"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准"。济水发源河南济源市,其水道后为黄河所夺,流经今河南郑州、封丘,山东定陶、东平、济南,至博兴入海。 当时黄河在河北沧州以北入海。这个范围正是分布在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和山东西南即二里头夏文化遗址范围。这一切与治水有密切相关,先秦时期诸子阐释疆域往往以禹治水而后水落州分为起源,遂引申到最早的行政区划一州。以禹为首的华夏部落与不同区域不同氏族治水的行动,加速了各氏族间的融合,各部落认识了部落领地以外更大范围的山川江河,使江河成为政区最早划分的依据,并在后世多有沿袭。 《山海经・海内经》:"马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贡》的九州为:冀、充、青、徐、扬、荆、豫、梁、雍。同时期成书的《周礼・职方氏》则为冀、充、青、扬、荆、豫、雍、幽、并九州。不同文献表述的九州略有不同。两者的出入是《禹贡》徐梁二州,而《周礼》为幽并二州,这一差异是因为《马贡》与《周礼》成书时间不同,周天子封地有所不同,或反映了不同区域的开发程度和人口密度。《准南子・修务训》:"(禹)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 这是汉代人对治水与政区因果关系的阐释。 与九州同时被记载的湖泊和江河,是中国疆域最早获得命名的水体。到战国时人们将诸侯国领地与九州所在一一对应," 何谓九州? 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 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 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 东方为青州,齐也。 泗上为徐州,鲁也。 东南为扬州,越也。 南方为荆州,楚也。 西方为雍州,秦也。 北方为幽州,燕也"。 何谓"九河"? 自战国时期至西汉著作《尚书》《山海经》《吕氏春秋》《周礼》《准南子》大同小异,反映了相应时期江河流域的开发程度。 西汉《淮南子・地形训》对江河水系的闻释最有代表性: "何谓九薮?日越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纡,晋之大陆,郑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昭余。…何谓六水?日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准水。"六水中不含先秦四渎中的济水,西汉末年黄河屡屡决溢夺济水水道,时济水已经为鸿沟水系所取代。 此外西汉对江河地理的认知从中原扩展至东北地区。12世纪时,南宋人将先秦记载的九州、九薮落实到当时的地图上,一千多年的行政区沿革,河流湖泊演変,南宋人已经把握得非常清晰。 宋代《九州山川实证总图》 西周至战国时期按区域地对水土资源系统的归纳,无疑是中国水利最值得称道的贡献,它开启了基于水资源基本条件,规划灌溉、水运、农业的先河。 《尚书・禹贡》是基于西周疆域的水土资源规划。《禹贡》对九州土壤作了分类,并以是否适合农作物生长定其高下。冀州土质为白壤,其"田中中";兖州"黑坟",其"田中下";青州为"白坟",其"田上下";徐州为"赤埴坟",属"田上中";扬州、荆州系"涂泥",为"田下下"或"田下中";豫州的土壤属"壤"和"坟垆",为"田中上";梁州是"青黎"土,为"田下上";雍州是"黄壤",系"田上上"。 《周礼・职方氏》是战国人论述夏属官"职方氏"职掌的专书,书中包括九州疆域、江河水系、畜牧家畜,衣作物、人口情况等,是对中国区域水资源最早的系统阐述。表达了西周以来"我理我疆"封建行政的理念,较之《禹贡》更为系统,针对性更强。 《职方氏》将九州水资源分为泽数、川、浸三种类型。泽薮是人们从事水产和渔业的水域的湖泊;川是可以通水运的江河水道;浸特指有灌溉之利的塘泊或河流。 《职方氏》一一列举各州的疆域及其水资源分布情况。 《职方氏》更对各州土壤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有全面的总结。称扬州、荆州宜稻,豫州宜种谷五种(即黍、稷、菽、麦、稻),青州宜稻、麦,充州宜黍、稷、稻、麦四种,雍州宜黍、稷,幽州宜黍、稷、稻三种,冀州宜黍、稷,并州宜谷五种"。九州之内,除雍州,冀州,其余七州都宜种稻。稻作衣业普及,反映出其时气候条件较为温暖,水利设施也有基本保证。 后于《尚书・禹贡》《周礼・职方氏》的典籍,还有战国末期的《管子》、西汉的《准南子》等,对水土规划有更强的针对性。 《管子・地员》针对土壤特性将土坏分为90种,并指出相应的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各种土壤按肥力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按品质排次序,依次为:粟土、沃土、位土、隐土、壤土、浮土六等。 每一种再细分为赤、青、白、黑、黄五类。每一等级的土有两类适宜植物,则九州之 ... 90类,适宜植物凡36种。 《准南子・地形训》则主要阐释不同河流灌溉水质与作物的关系:"汾水濛浊而宜麻,济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洛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 春秋末期楚国的税赋策略是一例区域水资源规划与应用的著名案例。 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楚国司马蒍掩受命理清封国内税赋来源。他在楚地开展了对山林、湖泊、土地、农作物种植种类等的一系列调查,并据此制订陂塘、堤防建设以及土地整治的规划。掩最后根据资源情况向令尹子木提出了楚国量入收赋的策略,以及在封地内征收车、马、兵、甲的数量标准。楚国对自己疆域内水土资源情况的把握,使得能够建立较为合理的税赋制度。 南宋《舆地图》

"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大禹治水成功与华夏九州的区划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涂山之会是华夏民族形成与华夏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华夏民族如何形成以及华夏文化如何成为中华全民族共同信仰?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历史之谜。众所周知,尧、舜、禹是华夏民族的三位圣人,在中华正统儒家思想中,尧舜禹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在民间,尧、舜、禹三位华夏民族先人化身为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圣灵,保佑着天下华夏百姓,是三官庙中的三位神仙。尧舜禹之间形成的禅让制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是华夏民族仁义思想的来源。

  2. 周天子分封为什么给自己疆域那幺小?难道不怕土地分封没了么

    周天子不断的分封,就不怕有一天把土地封完了么?春秋及以前地图只标注国名而无国界另外西周分封之初理所当然的给自己留下了最大的版图,无论是国家疆域还是都城大小、人口、军队,周王室都给自己留下的最大。

  3. 被迫还是自愿,魏晋南北朝的胡人政权,怎样走向「 ”华夏化”?

    引言:中国古人自称「”华夏”,而将周边的族群称作「”夷狄”。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身为夷狄的胡人在华夏故地建立政权,这时便牵扯到统治合法性的问题。那胡人君主为塑造其合法统治中原的形象,做出了哪些努力呢?一、入华胡族的难题中国历史在西晋时期,走向了低谷。自西汉末,不断有少数民族在中原王朝政策的驱使下迁入汉地,被分散在各地,慢慢形成一股股强大的势力。但长期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甚至受到打压

  4. 从史书记载分析宦官制度的起源,最晚不会超过战国时期

    宦官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特色制度,其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但是宦官制度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呢?关于中国的宦官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这一点中国古代的史籍缺乏明确的记载,早期的宦官地位十分低下,纯粹就是侍奉君主的奴隶,身份卑微低下,没有太多人记载,也没有人关注,所以先秦对宦官记载的不多。

  5. 从古至今,我中华最屈辱的五段历史,华夏儿女都应该时刻铭记于心

    第一段:五胡乱华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第一次受到外族如此大规模的入侵,晋朝皇室跑下子民「”衣冠南渡”,在司马邺投降匈奴后,此时的长安城就是人间炼狱,城里的男人几乎全部被...光,女人成了他们玩乐的工具,那时候的...在匈奴人眼里就是「”两只脚的畜牲”,在那段...的时期,整个华夏的天空都是弥漫着我们...的鲜血味道。使得中原生灵涂炭,汉族子民几乎到了被惨遭灭绝的边缘。从而使得我华夏从夏商周秦汉的中华上古

  6. 尚武与崇文:国民性格如何影响华夏兴衰?行走在钢丝上的 ...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统治者的施政方针,国民性格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而变化的国民性格也会反作用于帝国的统治。因此,...,一直行走在尚武和崇文的钢丝上,小心翼翼的掌握着平衡。于是,在武王之弟周公的努力之下,历史上第一部驯化国民走向崇文的《周礼》诞生了,他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尊卑秩序和繁琐的礼仪,来磨灭国民的尚武精神,以利于他们的统治。然而,随着周的衰弱,这种驯服逐渐发生着变化。

  7. 几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称呼,甚至连海外的华人都在用

    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这个名称出自《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

  8. 告别部落氏族林立的「 ”万国时代”,华夏古文明在黄河流域大放异彩

    古蜀国三星堆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洛阳二里头出土的华夏第一爵——夏代乳钉纹铜爵二里头出土的夏代绿松石龙形器具有五千年悠久、灿烂历史的华夏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且传承至今的罕见特例。然而,令人骄傲的中华古老文明究竟是如何汇聚、交融、形成呢?多年来一直是引发世人浓厚兴趣的热门话题。史学界通常认为,中国古代是从黄帝开始向文明过渡的,从黄帝到尧舜的五帝时代是中

  9. 蚩尤是不是华夏民族的祖先?刘邦为何如此推崇!

    我们为什么叫「”黎名百姓”,中国的九州,过去叫九黎,蚩尤是九黎的首领,蚩尤是华夏名族的祖先,只是后来社会的发展,每个王朝的独尊儒术,孔子就把黄帝美化,把蚩尤越描越黑,蚩尤的地位,那和炎帝、黄帝都是差不多的,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形象越跑越偏,最终成了魔头、邪神。蚩尤,在上古时期号称「”战神”,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这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

  10. 孔子:「 ”礼崩乐坏。”现代专家:「 ”礼是被这3点原因搞坏的。”

    孔子是我国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而奔波。

随机推荐

  1. 黄巢起义曾吃人无数,乃世界之最?

      黄巢:传说黄巢吃人?这是真是假?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黄巢这个人。  黄巢(820——883年),山东菏泽人,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过人胆识,最终黄巢取代王仙芝而成为这场大起义的总领袖,由黄巢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

  2. 当代肉身舍利_宗教信仰

    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圆寂后经火化留下的结晶体。供奉其肉身舍利的九华山,由于菩萨的灵气,从此被尊为“地藏菩萨道场”,成为佛教圣地,香火兴旺,绵延至今。其肉身舍利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为后世人们沉淀了深厚的中华佛教文化的精神宝藏。肉身舍利不同于“木乃伊”。肉身舍利未经过任何药物处理。《千手观音》享誉美国千家万户_宗教信仰

  3. 夏季炎热,血压易「 ”飙升”?别急,这3种食物适合放进嘴

    据了解,到了炎热的夏季,由于高温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因此在夏季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稳定血压,其中饮食的合理十分重要。紫菜是常见的海产品,里面含有丰富的碘元素、钾元素等,进食之后能够促进身体中钠元素的排泄,对血压的稳定有利。

  4. 饮食健康:饭后千万别做哪些事

    专家称,饭后千万别做以下五件事,不然要你的命。药物研究院研究员表示,胃液和肠液是人体消化食物必不可少的,可当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它们的分泌,从而导致消化不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吃的食物当中含有金属元素,如铁、镁等,鞣酸还有可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长年累月就可能形成结石。

  5. 连妃的连妃的生平介绍_连妃事迹

    按照周礼,齐襄公邀请自己的妹夫,和周天子同姓的鲁桓公主持婚礼。但鲁桓公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答应了齐姜的请求。为了达到长相厮守的目的,齐襄公将鲁桓公杀死在回驿馆的路上。而本来十分受齐襄公宠爱的连妃却遭到了冷落。而连氏为内应探听消息,公孙无知许诺她:一旦当上国君,就让连氏做自己的夫人。

  6. 梦见饭锅

    周公解梦梦见饭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饭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辛毗简介 辛毗的子女后代

    辛毗辛毗是汉末三国曹魏名臣,曾辅佐袁绍、袁谭、曹操、曹丕、曹叡等人,封爵颖乡侯。辛毗的女儿辛宪英也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才女。辛毗简介>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官渡战后,辛毗事袁绍的儿子袁谭。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颍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辛毗的子女后代>儿子:辛敞,为河内太守,官至卫尉。

  8. qq空间个性签名大全2017最新版的-感人的情话

    不是所有的梦都能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不是所有的爱都有结果。女人伪装幸福,只是害怕男人发现她伤心。二十六、成熟的标准应该是懂得何时该沉默。

  9. 梦见红色皮鞋

    周公解梦梦见红色皮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色皮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于政 ... 伐决断,于情恩转难移,还原一个真实的契丹巾帼萧燕燕

    她被戏称为辽国武则天,她是辽国承天皇太后。她掌权二十余年,依其卓绝的政治能力,使辽朝进入了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繁盛光耀的时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