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667年腊月的一天,清朝王宫里气氛异常紧张,大学士图海和辅政大臣鳌拜正在十四岁的康熙皇帝面前激烈争吵着。原来,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在世的时候,十分赏识一个名叫汤若望的德国传教士,并把他安排在负责观测天文的钦天监里担任要职。顺治一死,他们乘机联名上疏,攻击汤若望,诋毁新历法。由于鳌拜以前同顺治有矛盾,便不问青红皂白,立即罢免了汤若望,废除了新历法。康熙一时很难决断。

1667年腊月的一天,清朝王宫里气氛异常紧张,大学士图海和辅政大臣鳌拜正在十四岁的康熙皇帝面前激烈争吵着。 争吵的焦点是在历法问题上。原来,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在世的时候,十分赏识一个名叫汤若望的德国传教士,并把他安排在负责观测天文的钦天监里担任要职。汤若望依靠顺治的支持,运用当时西方比较先进的科学知识,改革了中国传统的历法,编制了一部新历法。这样,他的地位和影响便受到一些官员的妒忌。顺治一死,他们乘机联名上疏,攻击汤若望,诋毁新历法。 >那时候,刚刚即位的康熙只有八岁,大权全落在鳖拜手中。由于鳌拜以前同顺治有矛盾,便不问青红皂白,立即罢免了汤若望,废除了新历法。然而,根据旧历法测得的天文数据常常不准,于是,敢于直言的图海便挺身而出,要求恢复新历法。 >鳌拜、图海,各持己见,到底谁是谁非呢?康熙一时很难决断。散朝后,他暗想,如果自己懂得天文历算,就不会听风是雨,任凭摆布了。于是,他毅然放下架子,请来几位精通天文历算的老师,按时给自己上课。有时候,他还换上便服,带着几名随从,来到城东的天文观象台,一边观测,一边记录。有一次,康熙发现自己与钦天监推算的夏至时间相差九分,起先他以为是自己算错了,但反复观测推算了几遍,结果都一样,于是,便让钦天监的官员再重新观测推算。当他得知钦天监两次推算结论不一时,气愤地说:“今日一错,明日一错,长此以往,岂不酿成大祸!” >康熙经过艰苦学习,反复实践,终于确认新历法是切实可行的。他十六岁时,机智果断地处掉了专权误国的鳌拜,改组了钦天监。从此,新历法又重见天日。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康熙中国古代史清朝历史鳌拜图海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