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马可·波罗描绘的忽必烈与传世画像不符

  基督教是忽必烈试图影响的最后一种宗教。因为基督教同西方联系在一起,忽必烈欢迎基督徒并努力和他们修好关系,是另有所图的。为了证明他统治的正当性,并向他的中国儒士臣民展示他的"功绩",他需要来自远方的访客(外国使节)前来觐见并向他鞠躬。因此他乐意欢迎欧洲基督徒来到他的皇宫。

  马可·波罗无疑是忽必烈时代东西方交往中最著名的基督徒。但是,有一些学者推测,马可·波罗可能根本就没有到过中国,而他叙述的一些事件,可能是从与波斯或 *** 的商人或旅行家的交谈中得知的。马可·波罗自己的话引起了这些怀疑。他声称曾协助蒙古人围攻南宋的襄阳城,但是那场战斗在1273年就已经结束了,比他声称到达中国的时间还早两年。他还写道,他曾在扬州做过三年的总管,但是他的说法得不到中国和其他史料的证实。不过,一位现代学者独辟蹊径为他辩解道,马可·波罗曾监督过该城的盐业。按照这个解释,因为从盐业贸易中所获得的利润非常巨大,马可·波罗也许觉得自己就是扬州的总管。且不管这个观点是否站得住脚,马可·波罗的书中的确令人奇怪地遗漏了不少东西。譬如说,他没有提及茶和茶馆、针灸以及缠脚风俗等中国文化中的独特之处。然而,他的支持者坚持认为,他的交往对象主要是蒙古人,因而他没有注意到这些中国特色。还有人认为,马可·波罗在书中没有提及汉字书写,因此他可能没有到过中国。但是他的支持者基于同样理由加以反驳。傅海波先生对马可·波罗及其著作的处理方法可能是最得当的,他写道:"无论如何,在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马可·波罗的书只是一部世界地理志,其中有关中国的几章是取自其他的、也许是波斯的资料(他用了一些波斯词汇)以前,我们只好作善意解释,假定(姑且认为)他还是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曾说,在他到东方旅行之前,他的父亲尼古拉和他的叔叔马飞阿就曾经来过蒙古汗廷。在波罗兄弟到来之前,蒙古和西方之间的联系无疑是很冷淡的。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和威廉·卢布鲁克所率领的使团在外交上是不成功的,不过由这两位教士所撰写的报告,则向欧洲人描写了他们对蒙古人的第一次近距离和准确观察的结果。他们对东方产品的描述吸引了波罗兄弟等欧洲商人,激励他们前往中东旅行,然后到达更远的东方。

  尼古拉和马飞阿于1252年从威尼斯起程开始他们的旅行,可是他们没想到,差不多二十年后才能回到自己的城市。他们首先停留在康斯坦丁堡进行贸易,然后经过金帐汗国的领土前往忽必烈的汗廷。他们于1265年末或1266年初到达元廷。忽必烈对他们的到访感到很高兴。按照马可·波罗的说法,忽必烈"慈祥地微笑着",并且"盛情款待他们,使他们极感快乐"。马可·波罗对忽必烈会见他的叔叔和父亲的描述,显示了这位大汗具有几乎无餍的好奇心。忽必烈在谈话中起主导作用,询问了有关他们的国王、司法系统、战法、风俗等等,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基督教。他请波罗兄弟说服教皇派一百个有学识的基督徒和他们一起来中国。以他对于宗教的折中态度,忽必烈大概对招募博学的神职人员从而把他的臣民都转变成基督徒并不十分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恐怕是搜罗学识渊博的人来帮助他治理中国。他对波罗兄弟的请求就是为获取这类专才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他招募了一些基督徒,但他并不特别热切希望自己的人民皈依基督教。然而他需要说服波罗和基督徒阶层,他需要博学的欧洲人帮助他引导他的人民归向基督教。

  当波罗兄弟于1269年回到基督徒世界时,他们得到的却是深深的失望。他们获悉,教皇已经在一年前去世了,而枢机团还没有选出继位者。波罗兄弟估计僵局不可能很快打破,于是决心带上马可·波罗,在没有教皇祝福的情况下,开始他们的旅程。当然,他们也无法获得忽必烈所请求的一百个学识渊博的基督徒。但他们仍然起程了,并于1275年到达忽必烈的汗廷。

  一百位学识渊博的欧洲人没能到来一定使忽必烈感到沮丧,但是他仍然热情招待了他的三个客人。毕竟这可以作为额外的证明:外国人竟然不远万里来向大汗进贡。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了他们的首次会面:"他们(波罗家的人)跪在他面前,俯伏在地,执礼甚卑。"波罗家人的叩头毫无疑问在讲究上下尊卑地位的臣民面前提高了忽必烈的身份。尽管忽必烈没能获得一百个学识渊博的人,但是他得到了马可·波罗这个额外的欣喜,一个既聪明又能干的年轻人历经艰辛来到中国。他精通数种语言,包括波斯语,也可能会蒙古语。

  马可·波罗曾声称,他和忽必烈有过多次交谈,并对这位大汗进行了非常生动逼真的描写。他亲眼看见了正处于权力巅峰时期的忽必烈,对这位大汗的描述极尽赞美之能事。马可·波罗对忽必烈的评价是,"俾世人皆知我言尽实,皆知其为世上从来未有如此强大之君主。"他在描写忽必烈的体貌特征时对他也是赞美有加。马可·波罗对忽必烈所做的描写应是这个年轻的欧洲人在中国逗留的前几年,因为他对这位大汗的描述与1280年由刘贯道所画的忽必烈像非常不同。马可·波罗说忽必烈"不高不矮,中等身材,筋肉四肢,配置适宜"。可是刘的画像却显示他相当肥胖。根据马可·波罗的说法,他有一双黑眼睛,一个高耸且大小适中的鼻子。他的面部呈白色,虽然偶尔他的面色(或许当他喝了酒的时候)会变成玫瑰红色。马可·波罗非常详细地描写了忽必烈生日和新年的庆祝活动,大汗亲自主持的狩猎和放鹰活动,以及忽必烈的皇后和妃子等等。

  忽必烈显然非常喜欢这个年轻的欧洲人。他的皇宫来了一位聪明的欧洲基督徒,而且他很快认识到,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他应该善待这个年轻人。如果忽必烈希望强调他执政的正统性,同时吸引更多欧洲人来到中国,他就需要张开双臂欢迎历尽艰险来到这里的欧洲人。

  忽必烈可以通过实施对基督教更宽容的政策进一步拉近与欧洲的关系。在他和马可·波罗的对话中,忽必烈希望给马可·波罗一个印象,那就是,与他境内的其他宗教相比,他更倾向于基督教。他告诉马可·波罗,一旦一百位学识渊博的基督徒到达中国,皈依基督教的热潮便会兴起,他自己也会接受洗礼。他在宫廷中雇佣了相当数量的基督徒,包括一位汉文名字叫爱薛的天文学家和医生。

  忽必烈向基督徒示好的另一个表现是派遣景教徒出使西方。其中最著名的使节是拉班·扫马,他曾前往圣地朝圣,也曾向西部旅行,在巴黎觐见了法国国王美男子腓力(腓力四世),在法国的波尔多城觐见了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拉班·扫马的使命证实忽必烈能够维护与西方基督徒的联系。忽必烈需要西方访客,一方面是由于他对商业贸易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急于向他的中国臣民显示,他已经被世界各国接受为大汗。

 

  到了1279年,忽必烈已经确立了他的中国皇帝地位。他已经与境内各种职业和社会团体,以及各种宗教建立了广泛联系。他在中国建造了首都,恢复了儒家礼仪制度。所有这些行动都使他获取了中国平民的大力支持。

马可·波罗描绘的忽必烈与传世画像不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说说蒙元帝(汗)位传承的演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途中逝于六盘山下。死前,他传位于三子窝阔台,为免争端还特意召集诸子,要求他们团结并服从于窝阔台。理论上从这一刻起,窝阔台已经成为蒙古大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唯独在蒙古却是个例外。

  2. 您知道杨家将、呼家将,也许不知道史家将,皆因其功高而名声不佳

    提起三代将门,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宋杨家将。

  3. 第一个「 ”全球化体系”的缔造者——忽必烈

    忽必烈-元帝国的建立者。讲忽必烈之前,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蒙哥,蒙哥是忽必烈的哥哥,是蒙古的大汗,最高统治者。至于蒙哥的死因,历史上说法众多,他的死,对蒙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蒙哥的嫡亲兄弟一共有四个: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在蒙古进攻南宋时,蒙哥负责右路,忽必烈负责左路,阿里不哥负责留守蒙古首都,而旭烈兀则是率军西征。蒙哥当时的局势,对忽必烈是不利的。是的,忽必烈成功逆袭的答案是:准备早。

  4. 忽必烈为什么要将北京城的中轴线修歪了

    在我国古代的很多城市建设中,都有一条与子午线相吻合的中轴线。

  5. 从皇帝到翻译大师,他经历了什么?

    太皇太后谢道清与诸臣共议帝位人选,大家普遍推举时年7岁的长子赵昰继位,但谢太后与权臣贾似道坚持立嫡,于是,时年三岁的赵显即位,尊生母全玖为皇太后。短暂的皇帝生涯赵显即位时,南宋朝廷在蒙古大军的铁蹄下已是风雨飘摇。元军并未停下进攻的步伐,在统帅伯颜的领导下,向南宋发起了猛烈的全面攻击,试图一举消灭这个危如累卵的小朝廷。

  6. 细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有实力灭日本?

    所以中国的历史总是充满了迷一样的东西。司马迁因为不为汉武帝歌功颂德,而被腐刑。其人格真是伟大。唐以前作的史皇帝是不能看的。这个规定一直到唐太宗的时候才被打破。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之分。有的人说是汉朝。因为中国最早的版图是从汉的时候漫漫却定下来的。

  7. 元朝属于中国吗?元朝皇帝自认为是中国皇帝

    现如今网上经常流传一句话,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国”,那么这句话是不是正确的呢?在当时来说,宋朝被蒙古帝国打败,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灭亡了宋朝,由此说来,中原地区就成为了蒙古帝国的「”殖民地”,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在历史上,蒙古帝国就是元朝的前身,成吉思汗一统蒙古各个部落之后,有了一统天下的打算,只不过成吉思汗在征战的过程中,病逝了。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找不到成吉思汗的墓。成吉思汗无疑是历史

  8. 舌尖上的战争:东方游牧民族的「 ”粮食观”

    舌尖上的战争:东方游牧民族的「”粮食观”由于游牧的产出无法长时间保存,一些游牧民族也开始尝试农耕的生产方式,甚至接受中原文化。八王之乱后,西晋在流民和少数民族武装的双重打击下土崩瓦解,司马邺(yè)流亡...奔逃到关中长安一带。当时司马邺...统治下的关中汉族居民已经死伤大半,真正为长安供给粮食的是南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居民,尤其是仇池地区的氐(dī)人。进入农耕地区的南迁部落实际上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生

  9. 惨烈夺位,忽必烈用这种方式登上了大汗宝座,成吉思汗也会很欣慰

    而开平之地是忽必烈管辖范围,是他的大本营。阿里不哥此举对忽必烈无疑是很大的威胁。蒙哥死后,忽必烈正在南征,为夺王位,忽必烈准备返回漠北。恰逢南宋贾似道派使者讲和,忽必烈立即同意,将大军留在江北,自己则统领一支心腹军先行。在诸王也先哥、合丹等人的再三劝谏下,忽必烈在和林称自己听从遗诏,在另一些王的拥立之下继承汗位。

  10. 哪个国家才是蒙古征伐中最强大的对手?

    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起来,1260年,急忙从鄂州前线赶回来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蒙古国首都和林自称大汗,双方因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1262年,掌管山东的汉族军阀李檀又起兵反叛,并与南宋取得联系,蒙古局势一时非常混乱。

随机推荐

  1. 【僆子】的意思是什么?【僆子】是什么意思?

    《方言》第三:「陈·楚之间,凡...乳而双产谓之厘孳,秦·晋之闲谓之僆子。」《字汇人部》:「僆,僆子,双生子也。」僆子是什么意思僆子双生子。

  2.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最棒的大学之一,关键是宿舍有空调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郑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一所高校。

  3. 梦见自己吃香蕉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吃香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吃香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祝福语_高三毕业班主任赠言

    高三毕业班主任赠言11.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高三毕业班主任赠言31.十二年苦磨一剑,气定神困战犹酣,势如破竹捣黄龙,千帆竞发齐凯旋。高三毕业班主任赠言41.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高三毕业班主任赠言51.我们这一代,是跨世纪的青年。

  5. 愈姓女孩起名大全_姓名测试

    愈妍嘉愈怡涵愈小文愈觉英愈怡熹愈婷希愈曦冉愈蔚琳愈喜文愈汶芳愈秀凯愈琳莹愈希怡愈秀丽愈箫悦愈青美愈珊莉愈白玉愈岸芳愈倩崎愈子媛愈明玉愈晨琳愈音冉愈晓萍愈雅芳愈香美愈元芳愈连芬愈华文愈圣文愈悦朗愈茹琳愈莉娜愈新茹愈彬霞愈金霞愈媛芹愈童红愈希媛愈莉然愈娜娜愈睿萍愈琳蕊愈丽英愈秀颖愈伟梅愈俊霞愈丝丽愈意媛愈莉红愈筱洁愈莉思愈艳玲愈音瑶愈海燕愈晖婷愈悦然愈有梅愈绣婷愈茹丹愈丽芳愈一文愈悦熹愈怡倩愈文怡愈怡

  6. 清身洁己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īngshēnjiéjǐ【解释】指保持自身节操,身体力行。【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清身洁己”

  7. 夏季血压升高异常,煮开水泡3个,清理血管垃圾,预防血栓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一般是夏季比较炎热,人体大量出汗,会使血的粘度增加。血压持续升高,会使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发生功能协调,会引起难以入眠,我们要早点治疗,预防血压升高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血管弹性下降,血压会随之升高,从而诱发各种各种的心脑血管疾病。

  8. 汉高祖刘邦名字点评_姓名测试

    汉高祖刘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人,汉族。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后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成为皇帝之前又称沛公、汉中王。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9. 项羽分封天下十九国,为什么没一国效忠于他?

    >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分天下为十九国,封十九王。其实这天下十九王,跟原来的齐楚赵魏韩燕秦七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赵高故意离间,章邯孤军抵御项羽的联军,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这三人同气连枝,项羽分封他们在故国之地,最大的用意是希望用三王防御刘邦。加上前面四位楚将,很明显天下十九王一共有十位是将领。项羽以军功为由,取得了身披坚执锐的同袍的支持,将土地作为有功劳的诸将的犒赏。

  10. 刘备和关羽两次羞辱孙权,破坏孙刘联盟,诸葛亮为什么不制止?

    我们分析三国史料却会发现,真正破坏孙刘联盟的,可能不是孙权而是刘备。受到刘备羞辱的孙权忍气吞声,为维护孙刘联盟而进行了最后的努力,但是他提出的要求被关羽无情地拒绝了。关羽拒绝孙权的请求,还真是无可厚非,因为即使换诸葛亮赵云守荆州,也会拒绝孙权这个看似合情合理的请求。孙权为了维系孙刘联盟,把自己的妹妹送给了刘备续弦填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