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吴周强|三伏养阳艾灸关节点切莫错过,添艾煦阳平衡阴阳事半功倍

不觉之中,今年的中伏已近尾声,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养阳时间窗口也是关节点临近关闭,转瞬即逝。四时八节中的立秋已近在咫尺,斗转星移,气温渐降,眼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秋日即将来临,如何抓住三伏尾巴这个由极热开始转凉的关节点,充分利用仅剩的伏天做好夏日养阳调理,并为秋冬养阴奠定基础,这是借助大自然力量「 ”天人合一”,不应错过的顺势养生关节点。 末伏艾灸不同一般的特别价值和重要临床意义至少包括3个方面: 祛寒湿 自七月十二日入伏以来,经过头伏二伏近一个月的暑热熏蒸,一方面,身体门户洞开,经络气血疏泄机制高度活跃,几乎一动就出汗,且常常大汗淋漓;另一方面昼长夜短,暑热难熬,人体活动量大幅增加,消耗也随之大为增加,口苦咽干以及伤津耗液、烦躁上火之像等也随之屡屡出现。为了消暑纳凉,冷饮、空调、风扇等成为标配,一时之间也成为夏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加上衣衫单薄,袒胸露背,虚邪贼风侵袭,寒湿趁虚而入成为大概率事件,夏日里颈项强疼、局部皮肤冰冷、口眼歪斜、怕冷、多汗、困倦乏力等,都属于暑湿侵袭的常见症像。既有当年夏天的新疾,也有陈年旧病。 借助末伏身体气血经络的门户完全洞开之际,同时把握末伏的高温秋老虎,顺势借力,及时去除当年夏天的寒湿,以防其渐次深入,留疾不去。同时也借艾灸的光热 ... ,去除陈年寒湿,发挥冬病夏治的作用。 建议选取药王禅煦灸法,大椎、命门、神阙、会阴四穴同灸,禅灸合一,以畅通任督二脉的中枢高速通道,同时可配合艾灸涌泉和解溪,每日一次,或者隔日一次,上午晨起或者早饭休息后完成艾灸即可。 健脾胃 经过近一个月的盛夏高温炙烤和暑湿熏蒸,身体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基础体温升高,并出现低热(体温在37℃--37.4℃之间波动),伴随体温调节的变化,人体的水盐代谢及消化、循环、神经、免疫、泌尿系统等都会发生广泛而显著地应激变化,容易导致人体代谢增强和营养素消耗增加,入不敷出的失调情形显著,从而表现出倦怠、厌食、食量减少、工作效率低和体重减轻、心悸、失眠,但无明显的发热、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这常被称为「 ”苦夏”,中医也称为「 ”暑伤气”。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体受到盛夏高温、高湿的强烈 ... 后,中枢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能正常自如的指挥、协调全身各部生理机能,有条不紊地运转,结果造成植物神经和免疫功能紊乱,有的生理机能加快了运转节奏;有的则受到了抑制,如消化系统分泌的胃酸、胆汁等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节奏变得缓慢无力等。因此,造成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饥饿感不强,食欲减退。此外,在出汗增加丢失和补充不足的双重作用下,缺钾也是苦夏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苦夏并不能算是病,更多属于身体对大自然气候变化的应激性动态变化,但肯定属于健康隐患,因此自古就有「 ”身体无病三分虚”说法。特别是随着末伏临近,苦夏的种种不适也渐次达到高峰期,更是临近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不仅令人越来越难于承受,而且极有可能引发脾胃功能紊乱,并更广泛的影响到整体营养平衡和新陈代谢效率。也会加重原有的多种基础性慢病程度,因此,末伏千万一定要重视苦夏的有效防治。除了怡悦心情、清淡饮食、充足睡眠、舒适衣着、防嗮保护、少用冷饮空调等常规安全度夏的生活方式以外,立竿见影的 ... 是选用艾灸调理,比较快改善苦夏的种种不适症状。 建议选用阴陵泉、颤中、关元、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次3至4穴,交替艾灸,每穴15分钟左右,通常可以收到明显而且是比较快的缓解和减轻苦夏症状的作用。 固肾阳 头伏中伏不仅酷热难当,而且昼长夜短,整体生命节律兴奋旺盛,加上熬夜加班,兴奋娱乐,人体的各种消耗同样处于一年之中的高峰期,因此,伤津耗液,过度透支,阴阳失衡,「 ”夏热伤肝”、阴虚火旺乃至心肾不交等都可能出现,或者给秋冬养阴遗留了不少困难。 中医认为,「 ”心与夏气相通应”,夏季属火,与心配属。热扰心神,暑热导致的出汗、乏力、心情浮躁、心悸、失眠等多种应激变化,都与心的功能失调相关,加上营养供给不足,消耗增大,多因叠加,使夏季养心无疑成为重中之重。此外,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这称为心肾相交,或者叫水火相济。由此可见,夏季清心火、益心阴、养心气、宁心神都非常重要。而随着末伏来临,养心的压力和需要无疑已经累积到一个高点,随时有可能引爆。因此,此刻,更有必要从滋肾阴和固肾阳入手,增强心肾水火既济的整体能力,在帮助安全度夏的同时,也为秋冬的养阴奠定所必需的基础。 在坚持午睡,保持情绪乐观,尽量通过坐禅、正念平心静气的同时,多吃红色食物、以及适度的苦寒食物、适度出汗,禁忌寒凉,保持热饮热食等夏季养心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建议增加艾灸,建议在选用药王禅煦灸四穴同灸、禅灸合一的基础上,增加心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溪等穴位,每日或者隔日一次,每次配合2-3穴,每穴艾灸10-15分钟即可。 不用担心天热艾灸火上浇油大汗淋漓,如果经络气血通畅,就不会有大汗淋漓,经络通畅之后,基础体温的调节能力和应激能力提升,抗热的能力也会增强,用空调、吃冷饮的欲望需求也会降低,因此,三伏天,通过艾灸以热引热,不仅驱寒除湿,同时也能降温祛热。 总之,三伏灸是改善和调整寒湿淤堵极好的时间窗口,三伏则是祛除当下侵入体内的寒凉湿邪的大好机遇,更是经过头伏中伏之后,身体气血经络深度打开,最容易进入的时间窗口,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末伏不仅是养阳的牛尾巴,也是关键所在,做好末伏艾灸,能够承上启下,衔接秋冬养阴的平衡转换,更能够「 ”毕其功于一役”,真正实现事半而功倍的作用。 原创版权,首发头条! 作者小传:吴周强,中医药研究员,高级健康管理师。荟聚48年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验,专注生命健康,聚焦创新创意。原创分享健康干货,敬请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必回复! *本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所有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侵删。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吴周强|三伏养阳艾灸关节点切莫错过,添艾煦阳平衡阴阳事半功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有名的中医都在农村里?城市有名中医却都不知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基本理论就已形成,可谓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医是我国的主要医学,为我国广大百姓解决了很多疾病的痛苦。

  2. 千金拜师李东垣——我国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人物简介李东垣(1180—1251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名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被尊称为「”李君”,是我国「”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擅长调治脾土,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是脾胃内伤学的奠基人,素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和医圣张仲景并列,可见李东垣在中医理论学上的贡献。生平经历李东垣出身于真定世家大户,其家世居于此,颇有资财。东垣自幼天资聪慧,沉静

  3. 元代神医徐文中:能呼风唤雨解旱情,可惜名医难出高徒

    古代医道的根本,《黄帝内经》开篇讲到的其实是如何顺应「”道”。中医的传承顺序是上帝-先师-岐伯-黄帝。「”上帝”是天上的最高主宰。中国道教信仰的「”上帝”,祭祀的是「”玄天上帝”。因为,中医的根源于天道,自然会涉及到神和道,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神传医学。那些保持传统医道的人,因为能参透天地人之间的道理,所以会出现一些人们想象不到的奇特能力。中国古代有不少神医,比如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等,他们的

  4. 中国两百年前出版的书,韩国出十亿,日本出二十亿,美国愿出更高

    不过《聊复集》并不是全卷出版,有五卷公开发行,其中四卷还是手稿,《聊复集·怪症汇纂》就属于这些手稿之一。《聊复集·怪症汇纂》中收集的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达到了540多种,像糖尿病等治疗...都在此列。《聊复集·怪症汇纂》孤本所汇集的资料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汪必昌所在的年代,这里面记载的不仅有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史料,更是汪必昌本人行医数多年间对中医知识的总结,汪必昌的这本书是中医学界的一大福音。

  5. 王庆其:「 ”废止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

    王庆其,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会副主任,新加坡中医学院客坐教授。

  6. 民国时期的医生:名医诊金是穷人家庭半月生活费

    民国北京城有「”四大名医”,指的是中医。按一般说法是指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四位。还有一种说法是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杨浩如。这五个名医除了孔伯华是山东曲阜人,其他四个都是南方人。汪逢春是江苏苏州人,施今墨是浙江萧山人,萧龙友是四川三台人,杨浩如是江苏淮阴人。不管四大也好,五大也好,民国时期北京中医最有名的就是这五个人。1929年南京国民...取缔中医的政策遭到强烈...和反对,只得收回

  7. 上古的「 ”祝由术”,到底是什么?

    「”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古籍中,记载了这么一种巫术,可以借用符咒,来治疗疾病,叫做祝由术。在上古时期的祝由术,是一种官职,都是当时文化程度高的人才能当的。据传,现在也还有会使用祝由术的人,这就说明,祝由术的传承,也许一直没有中断过;也就是说,在各个朝代,都应该有着关于祝由术的记载。但是,祝由术的使用...,却一直不太具体,因此,就算有记载使用的祝由术,也很难分辨出来真假。说

  8. 肚子痛?头晕?脾气暴躁?西方妇女有时可能因此失去她们的 ...

    如果一个女人感到头晕、失眠、腹部不适、痉挛,你会觉得她发生了什么呢?但是,你绝对不会将它理解为一颗在女人体内游荡的...在作祟。但是,在西方,这种思想曾经维持了几千年!曾经在漫长的男人主导的历史上,女人是毫无尊严可谈的。在古代漫长的医疗史上,女人的医疗基本上都是由男人来决定的。

  9. 一位给乾隆当过御医的民间高手,他是如何成为神医的(上)

    在中医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医家,他一生创立了很多方子,遗憾的是,他的学问却快要绝了,和我说过的秘方一样。这位医家绝对是位高人,您想想,他给乾隆皇帝当过御医,这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啊。一代高人,似乎马上就要消失在滚滚的黄沙中了。这位高人,就是黄元御。这么跟您说吧,黄元御有个传人,叫麻瑞亭,麻老生前在西安行医,活了94岁,1997年去世。

  10. 学中医的你,知道十大中医之祖都是谁吗?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随机推荐

  1. 八岁的女儿说了两句诗,父亲认定女儿将来会沦落风尘

    薛郧抬头看了看高耸入云的梧桐树,随口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这时候女儿噗嗤一声笑了,只听她接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郧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我的女儿。薛涛与母亲陷入了困苦之中,不久母亲又离她而去。韦皋很高兴,就把薛涛留了下来,两人白天一起写诗,晚上一起“吟诗”。三个月后,元稹调离四川,回到了洛阳,元稹说等他安顿好,就派人来接她。元稹终于还是在意薛涛的风尘过往,以及年龄。

  2. 古代的身份证长什么样?一文告诉你古代身份证的演变史

    研究身份证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朵历史的浪花。这一小小物件,揭示着社会一点一点的进步……身份证,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

  3.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1.为什么祖父的个性很凶悍?当团体的护法居士,有短期出家的因缘,个性是对修波罗蜜不太积极!这跟前尊佛陀时代的名字,是不一样等等!她曾跟团体修波罗蜜,在前尊佛陀时代,他是出家国王的军人,也是你的好友,因为个性都一样的风流。

  4. 充满正能量的句子 正能量的qq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六、一个人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世上的事,多是这样,有顺,有逆;人生的情,也是如此,有喜,有悲。我们痛苦地发现,原来视为正确的,到如今,却是错的,悔的。胜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坚持、四十、人生最大的哀痛,是子欲孝而亲不在!

  5. 婚姻中有暴力倾向的男人_看相大全

    绝对的大大男人——悬针纹所谓悬针纹是指印堂中间有一条深深的直纹插了两眉之间,这种人很现实,对金钱看重,遇事执著不放。“悬针纹”十分记仇,若婚前有不如意事发生过,你就等著一辈子他数落吧。旺夫女人的面相特征和行为特征_看相大全

  6. 王陵救张苍一命 王陵为什么看不起刘邦

    王陵王陵与刘邦是同乡,又与项羽有仇,一般说来关系应该不会差,但二人的确不是那么合。王陵救张苍一命>张苍>张苍曾经跟随刘邦攻打南阳,因为有罪要被斩首。>王陵为什么看不起刘邦>刘邦>王陵与刘邦是老乡,但他出身在豪族之家,刘邦以前是他兄长的小弟,如此看来,王陵瞧不起刘邦也正常。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王陵则占据南阳,不肯跟随刘邦。但王陵的母亲认为儿子跟着刘邦更有出息,知道项羽想用她要挟王陵,于是伏剑...。

  7. 心腹之疾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比喻严重的隐患。

  8. 梦见雨中的石板桥

    周公解梦梦见雨中的石板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雨中的石板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李亮彩考场惊心

    李亮彩考场惊心江苏省金坛县李亮彩先生,本姓曹,是清代顺治甲午年举人。为什么李亮彩参加进士考试,那个女鬼要前往捣乱呢?彼此各自婚嫁后,李某还是时常与她幽会,不幸被她夫家发觉,因而羞愧自缢而死,死后冤魂不散,才到考场上找李某的麻烦,葬送了李某的前途。

  10. 刮目相见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guāmùxiāngjiàn。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