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9月6日,中国守军在西撤罗店、浏河、江湾、新市区、北站一线前夕,南京国民...大本营正式颁布了《淞沪抗战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蒋介石>9月中旬,南京最高统帅部决定重组第三战区司令部,重新布署淞沪战场的兵力。>冯玉祥>冯玉祥自8月15日上任第三战区司令官,也于一个月后让出了位置。后来的事实证明,冯玉祥的这项建议是非常具有战略远见的,但可惜未被蒋介石所采纳。

由于国力、军力的差距悬殊,中国军队在上海对日军实施的围攻战与反击日军登陆作战都未能达到预期之效果,敌我双方在前线战至胶着状态。 9月6日,中国守军在西撤罗店、浏河、江湾、新市区、北站一线前夕,南京国民 ... 大本营正式颁布了《淞沪抗战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该计划认为日军的作战目的是为了“迅速击破我军……完全占领上海”,并“以此为其扩大开放侵略之根据地,再由其国内增加兵力,继续分向昆山、吴县及松江方面发展,以图威胁我首都。” >淞沪会战 >针对日军的战略企图,我军拟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分为3阶段,首先要在上海地区击退登陆之日军,如果不成功则转移至日军火力不能协调之地区,占领阵地,以攻势防御击破日军,最后之决战拟设于吴福线、锡澄线国防地,这与战前之国防线构筑计划是一致的,此作战计划具有积极进攻、稳固防守的优点,但因中国军力的不足,在淞沪会战实际过程中却未能实现。 >《淞沪抗战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 >第一、本战区为保持经济重心,巩固首都,并有利于全局之持久作战起见,务就现已形成之包围态势,对于上海及各处上陆之敌,运用优势兵力断绝其联系,限制其发展,并努力围攻由狮子林及川沙口方面上陆之敌,打破其包围企图,而收各个击破之效。 >第二、如各个围攻之目的不能达到,则依状况逐次于后方占领阵地,采取攻势防御,乘其海陆火力不能协调之际,发扬之精神与物质威力,一举而击破之。 >第三、于万不得已,则退守后方既设阵地,作强韧之抵抗,以待后方部队之到达,再行决战,期获得最后胜利。 >按此计划,南京统帅部继续调集部队增援淞沪战场。9月12日至20日,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部队开始进入淞沪战场,其中有湘军王东原师长的第十五师,罗霖师长的第七十七师,西北军王修身师长的第三十二师,粤军谭邃师长的第一五九师,叶肇师长的第一六0师,鄂军彭松龄师长的第十六师等部队。9月21日至10月5日,陶峙岳师长的第八师、陈永师长的第四十四师、韩汉英师长的第五十九师、欧震师长的第九十师、李延年师长的第九师、万耀煌师长的第十三师、陈沛师长的第六十师也陆续到达淞沪战场。 >蒋介石 >9月中旬,南京最高统帅部决定重组第三战区司令部,重新布署淞沪战场的兵力。9月21日,蒋介石宣布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继续任战区副司令长官,陈诚仍为前敌总指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同日,将张治中调任 ... 会管理部 ... ,离开了前线,由朱绍良继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冯玉祥 >冯玉祥自8月15日上任第三战区司令官,也于一个月后让出了位置。当初蒋介石为了营造全国上下一致团结抗战的局面,展示地方实力派对其拥护,任命冯玉祥担任淞沪前线司令官,但从未给予冯玉祥实际兵权。冯玉祥仍然很珍惜这个为国出力的机会,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如其曾转报张发奎对杭州湾北部 ... 的意见,认为“兵力不敷……防线过广,部署容有未周,倘一隅疏防,牵动全局”,建议在杭州湾北部和浦东要加强 ... ,以防日军登陆。后来的事实证明,冯玉祥的这项建议是非常具有战略远见的,但可惜未被蒋介石所采纳。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中国近代史历史抗日战争冯玉祥日军蒋介石中国战区辛亥革命世界大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