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最后为什么会被开缺?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带来翁同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后,正式宣布了维新变法的开始,同时,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势力也开始反对的活动。为了阻挡变法,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帝党骨干翁同龢。先后指示王鹏运、于荫霖、文悌上表弹劾翁同龢“误国无状”、“结党乱政”、“狂悖揽权”。> >王鹏运还添油加醋地在奏折中诬陷翁同龢,说他在筹措对日赔款中,与户部的张荫桓“朋谋纳贿,狼狈相依”。御史胡孚宸弹劾翁同龢与张荫桓在与俄国谈判时,平等贿款260两。>翁同龢在官场混了几十年,当户部尚书十几年,经手无数钱财,还算比较清正廉洁。有学者评论翁同龢“清末高官显贵差不多人人有钱,除非是翁同龢这样不事苞苴的廉介之士,然而这样的人却又实在太少。”所谓的与张荫桓平分贿款之事,根据俄国的资料显示,那比贿款实际上是被张荫桓与李鸿章平分。>后党保守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丑化翁同龢的形象,进而扳倒他。翁同龢因为支持光绪,主张变法,因而被慈禧盯上,遭遇了仕途“滑铁卢”。>就在《定国是诏》颁布的的第四天,翁同龢突然接到谕旨。那天清晨,翁同龢与其他军机大臣在颐和园军机公所值房听宣,但值班的太监只让军机大臣到仁寿殿觐见,翁同龢被拒之门外。凭借多年的为官经验,翁同龢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过了一会,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先后退朝,当值太监出来宣旨,翁同龢下跪听宣:>“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形于词色……翁同龢著开缺回籍,以示保全。钦此。”>翁同龢的开缺,是晚清朝堂的一件大事,一时朝野议论纷纷。关于他开缺的原因,直到今天也是众说纷纭。>第一种说法是,完全出自慈禧的意见,她强迫光绪下令,将翁同龢开缺。> >慈禧太后在甲午之战前夕,为了庆祝六十大寿而挪用海军费用,并要求修缮颐和园。翁同龢看不惯慈禧的做法,认为国难当头,应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因而拒绝拨款。慈禧碰钉子了会怎么想?你翁同龢算哪根葱,给你根鸡毛,你还真的当令箭了,迟早有一天罢免你。>第二种说法是,翁同龢的开缺虽然有慈禧的意见,但光绪也是同意的。>在开缺之前,翁同龢对于康有为的学术主张并不完全认可,他觉得康有为是一位“说经家之野狐禅”。所以,当光绪要翁同龢传旨康有为,上呈其有关变法的著作的作品,翁同龢拒不接受,甚至抨击康有为“居心叵测”,结果引起光绪皇帝对他的不满。>当慈禧要赶走翁同龢,光绪也觉得与翁同龢君臣意见不合,不如干脆让他回家。>第三种说法是,光绪自己下令开缺翁同龢,原因就是君臣在许多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对于变法的看法,分歧较大。>而这位翁同龢又是光绪多年的老师,有授业之恩,留在身边对于光绪的工作有很大的不方便,“不忍遽加严谴”,不如直接让其回家。>第四种说法是,恭亲王奕临终前的遗言所导致。>据说,奕临终之际,光绪向其咨询有关人事安排。奕称翁同龢“居心叵测”,不能委其重任,甚至指责他甲午主战是“聚九州之铁,铸之大错”。奕的这种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翁同龢的去留。>第五种说法是,荣禄、刚毅等人陷害的结果。>荣禄与翁同龢曾为结拜兄弟,但彼此仇怨很深。荣禄与军机大臣沈桂芬有矛盾,故意弹劾深桂芬,结果沈桂芬被外放山西巡抚,荣禄说他曾将此事告诉过翁同龢。翁同龢与沈桂芬是江苏老乡,于是联手报复,秘密报告荣禄与同治的妃子有情况,结果荣禄被外放西安将军,十年不得回京城。所以,荣禄对翁同龢的恨咬牙切齿,指责翁同龢“卖友”,随时等待机会报复。>刚毅是翁同龢曾经的手下,是翁同龢一手栽培起来的。但刚毅的文采不行,这一点又被饱读圣贤书的翁同龢看不上。刚毅进入军机处后,翁同龢多次训斥他,导致刚毅对其更加不满。> >1898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正好是翁同龢生日,荣禄、刚毅借这一天上奏弹劾,以此羞辱翁同龢。>此外,还有说法是翁同龢平时结怨过多,被人挤兑;也有说法是翁同龢自己要求走人,甲午之战后,翁同龢看到许多人将失败的原因推向他,他就已经想辞官归故里。还有研究者认为,翁同龢过于稳重,而康有为比较激进,光绪倾向于康有为,于是,“不去此老,变法难以深入”。>综合以上种种说法,造成翁同龢开缺的直接原因,还是取决于慈禧与光绪的态度,而在此二人中,慈禧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以翁同龢当时的地位而言,即使光绪想要开缺他,没有慈禧的点头也是行不通的。自甲午以来,慈禧对翁同龢就开始不满,加上其他人的推波助澜,终于忍不住对其出手。>翁同龢的离开,是维新派的一个重大损失。康有为将自己与翁同龢比作汉代的韩信与萧何,看到翁同龢被开缺,心灰意冷,甚至一度对维新变法失去信心,准备南归。翁同龢得知后,亲自前往粤东会馆,劝其留下,继续辅助光绪。>五月十三日,翁同龢从京城马家铺火车站坐火车前往天津塘沽,然后走海路南归。那天,送行的门生故吏多达五百余人,火车站“车马阗咽,有痛哭流涕者,有欷歔扼惋者”。面对送行人群,翁同龢坦然地说:“人臣黜陟皆属天恩,吾进退裕如,所恨者不能复见皇上耳。”此时此刻,依旧对光绪无限忠心。>秋媚说:翁同龢,一代状元,两届帝王师,忠心事主而晚年不安。他身处京城那个大染缸,清廉就已经将自己摆在很多人的对立面,站队光绪又让自己处于弱势的一方。晚清那年月,走马换将是常态,李鸿章那样的超级实力派都倒下过,何况翁同龢。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最后为什么会被开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大清为何拒不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相对日本的明治维新,满清朝廷显然是拒绝革新的,而其中的关键点是拒绝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这个道理自然不言自明,如果承认人家先进,那势必要进行改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为了拒绝改变,那自然不能承认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随机推荐

  1. 汉景帝刘启 刘启的姐姐是谁

    刘启的姐姐是谁 刘启的姐姐名叫刘嫖,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叫刘武,这三人是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的孩子。 馆陶公主刘嫖剧照 公元前180年,刘恒称帝,刘启被立为太子,窦姬被封为皇后,而他们的女儿刘嫖则成为了公主,并有了自己的封地在邯郸馆陶,于是刘嫖又被称为馆...

  2. 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吕范人物生平简介,孙权为什么重用他?

    徐州州牧陶谦认定吕范是袁术一方的内应,下令各县通缉吕范。吕范知情后,亲自招募能手,引领门人偷偷将吴太夫人接走,再迅即回到孙策之处,成功完成使命。此后孙策的弟弟孙权接掌东吴势力,继承军队,再征江夏,吕范奉命与重臣张昭留守根据地吴郡。其时吕范受封前将军假节,并改封南昌侯。不过回军后,吕范仍被任命为扬州牧。孙权为其素服举哀,并遣使者追赠印绶。

  3. 象征手法的作文

    象征手法的作文作文一:梧桐-象征手法作文600字资料简述:写梧桐的精神和我与它之间发生的事梧桐学校:保二小学班级:五年一班姓名:金?作文二:象征手法作文600字是谁在大漠中展示风采?作文三:象征手法作文800字风轻轻的飘着,落叶在伴着风在起舞,路边的小树的树枝上只剩下那零零散散的几片已经枯黄的树叶了,暗暗的淡黄,却是那秋的景观…作文四:象征手法作文800字我是一枚邮票,一枚灰白的邮票。

  4. 第08则 玫瑰刺

    他从小种花,喜欢玫瑰。但还是接过了玫瑰。>>他爱上了她,凌晨一两点,她下班,他会带她去吃宵夜,送她一束玫瑰,并且事先把每一株玫瑰上的刺全部清除干净。她接过他的玫瑰,幽幽呢喃:“其实没有必要拔掉玫瑰的刺,拔了刺的玫瑰已经不是玫瑰……”

  5. 南宋名将韩世忠逝世

    在866年前的今天,1151年9月16日,南宋名将韩世忠逝世。宋军被金兵一击即溃,唯世忠率五十余骑抵滹沱河,出敌不意,击败金兵。世忠率部赶往赵郡援守将王渊。兀术分兵渡长江,宋军各路守将皆败,世忠亦退保江阴。宋、金停战期间,韩世忠先后平定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小股武装,被授太尉,赐带、笏,为江南东、西路宣抚使。秦桧收大将兵权,将世忠拜枢密使。由于韩世忠反对议和,多次上疏弹劾奸相误国,为投降派所不容。

  6. 晚上喝茶也有可以不失眠的 ... ,尤其是喝这3种,你喝对了吗?

    然而时常也听到朋友说,担心夜晚喝茶会失眠,又不甘心错过静夜品茗这一美事。其实,晚上喝茶也有可以不失眠的...。茶的种类繁多,而其中一些茶便适合晚上喝,尤其是适合一些平时喝茶不多的茶友。晚上喝什么茶好?适合晚上喝的茶,首要是了解茶叶的特性,无论是红茶还是绿茶,它们都同时具有"提神"和"安神"两方面的作用,既可以使大脑更清醒灵活,也可以抑制脑神经过于兴奋,让人们容易入眠。

  7. 夺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夺”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夺”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暴取豪夺——豪:强横。大节不夺——大节:临难不茍的节操;夺:丧失。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石赤不夺——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横抢武夺——指用强力夺取。同“潜移默夺”。潜移默夺——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神逝魄夺——犹言魂飞魄散。

  8. 课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课”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课嘴撩牙——搬唇弄舌。课语讹言——多嘴多舌,胡言乱语。

  9. 梦见雪山崩塌

    周公解梦梦见雪山崩塌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雪山崩塌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周公解梦梦见烧火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梦见烧火是什么意思:梦见烧火是吉兆,预示近期财运不错,生活会越来越精彩。毕业生梦见烧火做饭主求职:求职心态较为务实,虽然机会不多,但把握好一两个合心的机会就可以有很不错的回报。投资人梦见烧火做饭主财运:财运小有回升,投资的心思比较活络。牙尖嘴厉,再加上的严密思维,侃得卖家节节败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