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兰台说史•伦敦大火如何让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就在昨天,伦敦西部的一栋27层的公寓突起大火,霎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犹如照天明烛一般。国内各大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普遍使用了“宛如人间炼狱”这样耸人听闻的字眼。 这么描述并不夸张,但在伦敦的历史上,早在351年前的1666年,伦敦确曾发生过一场空前大火灾,并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巨而名垂史册--它的名字干脆就叫“伦敦大火”(GreatFireofLondon)。与昨天的大火相比,那场火灾真的把伦敦全城都被送进了“人间炼狱”。 画家笔下的伦敦大火 它是怎么烧起来的?除了损失,它还带给了伦敦什么? 瘟疫中的大火 伦敦在大火烧起来之前,整个城市已经整整闹了近两年的大瘟疫,消灭近十万人口。 由于城市脏乱臭的生活环境和被严重污染的水质,伦敦从中世纪起一直到近代早期,一直瘟疫不断。1665年4月,瘟疫又开始在伦敦出现,这次瘟疫的规模比以往的都要大,并蔓延神速。到了同年7月,已经瘟疫已经传播到了伦敦内城区,吓得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屁滚尿流,带着全家老小拔腿就跑,一直跑到遥远的牛津郡才安顿下来。 英王查理二世,其老爹就是那位倒霉催的断头国王:查理一世 虽然17世纪欧洲的医学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显然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对抗瘟疫的地步。缺乏有效的医学办法,隔离措施就成为了防疫的最主要手段。伦敦市政当局通过制定法令法规,将患病人员强制隔离,集中到隔离医院,这与我国当年sars流行时的做法如出一辙。 历史画家描绘伦敦大瘟疫伦敦街头的惨兮情况 和国王的溜之大吉不同,伦敦市的主要官员大多选择留了下来,与城市共存亡。很快,伦敦的商业活动陷入了瘫痪,各大富商们向国王的光辉榜样看齐--纷纷跑路。只有少数品格高尚的牧师、医生和药剂师才与伦敦的主要官员们一起留下来,陪伴广大民众共渡难关,或者共见上帝。 他们没有等来上帝,却等来了一把大火。 1666年9月2日凌晨一点左右,一位布丁巷的面包师傅法里诺忘了关上烤面包的炉子,导致面包铺失火。布丁巷是一条布满了了木质建筑的狭小小巷,火势很快开始蔓延,借着风势,火情又扩散到了南面的泰晤士街,东面的圣波特夫街和费舍尔街。 当时的英国 ... 还没有消防队,加上瘟疫肆虐, ... 的防控力量就更趋薄弱,只能依靠当地居民积极开展自救。他们用皮筒子装满水,一桶一桶往火里泼,扑灭较小的火苗,并且用斧头、铁钩和绳索拉倒一排排房屋,试图人为制造一条隔离带。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大火早已失去控制。 还能走得动路的伦敦市民纷纷选择出城逃难,他们推着手推车,拖儿带口,跑到了城郊的伊斯林顿高地和议会山上露营,望城满城的浓烟摇头叹息。 伦敦大火的局部画作,作者不明。画中描绘9月4日星期二自伦敦塔码头附近船只所见的火势,伦敦塔在画面右方,左方则为伦敦铁桥,远方为圣保罗座堂,被高窜的火舌环绕。 大火整整烧了四天四夜,在消灭无数民房的同时,还顺带吞噬了市政厅和老圣保罗大教堂,并逐渐逼近国王的主要不动产:伦敦塔和皇宫,眼看敬爱的君王就要和自己的子民“一律平等”了。可惜毕竟君权神授,天佑吾王,风势突然减弱,大火终于得到控制,在这场无差别的天灾中,国王还是笑到了最后。 事后统计,据说遇难者只有区区个位数。发生这种神迹,倒不是上帝的功劳,因为这并无可能--据当代学者们分析,那些没跑出来的倒霉蛋们的肉体早已在高温下汽化,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 据说大火倒真有一项旷世奇功,就是消灭了伦敦大瘟疫。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这么认为,如伦敦博物馆的官方网页上就宣称大火阻止了后续的疫情,因为烧死了大量携带传染源的老鼠,烧毁了肮脏破败的街区。 不过,医学历史学家们普遍反对这种说法:当时伦敦的瘟疫其实在整个欧洲都有爆发,那些没有发生大火的欧洲城市,也都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停止了疫情,换句话说,这纯粹只是个时间上的巧合。 难道大火带给伦敦人民的真得只是祸不单行?倒也并非如此。 因祸得福--重建伦敦城 1666年9月5日,大火宣告扑灭,灾后统计,大火共计烧毁13200户民宅,87座教堂,七万多市民无家可归。不过,复建计划也随之展开。 1666年的伦敦中心,粉红色为烧毁区域 当年10月1日,建筑师提出了一整套灾后重建计划,涉及一系列大型建筑和和标志性工程,圣保罗大教堂、大火纪念柱、皇家交易所、格林尼治天文台等等。一座又一座公共建筑的重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成为了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撰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就曾说,如果没有那场大火,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经济不会有那么快的起色。在重建公共建筑的同时,伦敦还乘机淘汰了大量木质民宅,代之以石材建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预防瘟疫的再度爆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伦敦的重建还促进了英国现代金融制度的建立。欧洲很早就有了海事保险,但那时的保险并不完善,海难以外的很多保险,如或灾保险,并不存在。伦敦大火的威力有力促进了保险业的变革,火灾保险率先在伦敦,并很快在整个英国普及开来。保险逐渐完善提升了英国人进行商业拓展的信心,还在客观上 ... 了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由于查理二世无力偿还伦敦大火后发生的民间借款,导致王室信誉直线下降,致使主要依赖民间资金支撑的重建后的经济发展变得越发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以国家信誉(而非国王个人信誉)为担保的新型信贷机构应运而生,这就是英格兰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诞生,随着该银行与征服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它最终由一家私人股份制银行发展为了国家银行,并为各国所纷纷效仿。 1694年,英格兰章程正式签署 灾后重建还促进了伦敦港口的建设。重建后的伦敦港的吞吐量比之前大为提高,适应了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逐渐使伦敦成为英国乃至欧洲第一大港。繁荣的贸易和发达的海运密切了英国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给英国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在经济上夯实了基础,使大英帝国这一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世界性霸权的产生成为可能。 18世纪40年代的伦敦港地图 伦敦重建无疑显著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而这一切都拜那场空前大火所赐,大概是很多人所始料未及的。 鼎盛时期的英国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兰台说史•伦敦大火如何让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与熊熊烈火搏斗-伦敦大火,1666

    1666年.“伦敦曾经是,但现在不再是了.”,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数字的年份.一年中有很多不祥的迷信.而对于生活在这一年的成千上万的伦敦人来说,这将证明是改变生活的,因为1666年秋天,一股巨大的火焰席卷伦敦,吞噬了伦敦道路上的一切,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它将作为英格兰首都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而被人们铭记,但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可怕的恶魔数字,对吧?

  2. 这就是在伦敦大火中被抓住的感觉

    伦敦泰晤士河下游大街上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房屋、商店、仓库和酒馆被炸毁的声音,这是一种旨在阻止看似势不可挡的火焰蔓延的....那是1666年9月2日.大火席卷了伦敦,这是伦敦所经历的最严重的一场大火.最终,大火将摧毁13000多座建筑物,造成80000-100000人无家可归,这是伦敦人口的六分之一官方称,这是造成6人死亡的罪魁祸首,不过更多的人可能没有记录在案.这场灾难彻底改变了伦敦的面貌,使这

  3. 伦敦地铁大火灾

    据统计,地铁所发生的事故仅为地面交通工具的百分之一。可是,1986年的一场特大火灾,却给伦敦地铁的“安全”打上了问号。伍兰妮小姐无心观赏伦敦都市的夜景,径直奔进国王十字地铁站。救护车也开来10辆,不断地将救出的伤员送往附近那家才扑灭火灾的医院。

  4. 兰台说史•伦敦大火如何让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伦敦大火的局部画作,作者不明。伦敦大火的威力有力促进了保险业的变革,火灾保险率先在伦敦,并很快在整个英国普及开来。由于查理二世无力偿还伦敦大火后发生的民间借款,导致王室信誉直线下降,致使主要依赖民间资金支撑的重建后的经济发展变得越发困难。1694年,英格兰章程正式签署灾后重建还促进了伦敦港口的建设。重建后的伦敦港的吞吐量比之前大为提高,适应了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逐渐使伦敦成为英国乃至欧洲第一大港。

  5. 克里斯托弗·雷恩简介

    1666年9月2日,克里斯托弗·雷恩一生中发生的事件皇家学会在伦敦格雷森学院成立,它是由格雷森大学天文学教授克里斯托弗·雷恩在1697-12-02圣保罗大教堂的一次演讲后形成的,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设计的建筑被奉为圣用在Facebook上分享著名建筑师阿尔伯特·卡恩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亨利·培根贝聿铭勒柯布西耶拉斐尔

随机推荐

  1. 皇帝纳数千人入宫,宠幸不过来想出一怪招,导致全城竹子脱销

    杨艳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原配皇后,也是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可是在杨艳去世之后,司马炎却暴露出了自己好色荒淫的本性,甚至一口气挑选了5000名美女入宫。术士一见杨艳非常的诧异,认定她将来必定大富大贵,是家族之幸。后来司马炎受禅上位,成了皇帝,他第一时间就册封杨艳做自己的皇后。皇帝是不可能只有皇后一个女人的,司马炎上位后免不了要选秀。作为六宫之主,选秀这件事自然要交给杨艳来操办。

  2. 非裔美国人历史博物馆馆长说,媒体在处理公民骚乱时需要一堂历史课

    美国非裔历史文化国家博物馆创始馆长隆尼·邦奇在博物馆业的震中工作了30多年。他在2000年的一篇文章《黄油乳中的苍蝇:博物馆、多样性和变革的意愿》中谈到了博物馆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多样性的问题。本周,博物馆教育家和专家在亚特兰大召开了美国博物馆联盟(AAM)年会,主题是“博物馆的社会价值:鼓舞人心的变革”,随着本周巴尔的摩弗雷迪·格雷(FreddieGray)去世后爆发的暴力...活动,这一主题变得更

  3.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_宗教信仰

    我们知道佛教有八识,佛教八识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由此可见,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佛教八识是一个佛教术语,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佛教八识详解: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寺庙建筑_宗教信仰

  4. 6个症状持续出现,证明你血虚了

    切忌盲目补血养血当心虚不受补妇科主任医师表示,补血养血之前,首先要辨清自己体质是不是血虚,因为并不是所有人体质都血虚,我们的体制特点除了血虚之外,还有肝郁,气滞等。6个症状说明你血虚面色。血虚不能向上供应头面,出现面色苍白,口唇色淡等表现。血虚大脑失于濡养,表现为头晕疼,来势缓慢,痛势轻,但病程长难愈。

  5. 伤感情话

    下面是share4提供的伤感情话,欢迎阅读。感情失落的时候细细品味这些感伤的短信,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感伤!岁月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爱情使人生丰富,痛苦使爱情升华。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

  6. 张飞军旅生涯的凶险之战:激战五十多天,击败河北名将

    张飞寻思,无计可施。相拒五十余日,飞就在山前扎住大寨,每日饮酒;饮至大醉,坐于山前辱...。玄德差人犒军,见张飞终日饮酒,使者回报玄德。玄德大惊,忙来问孔明。

  7. 改名前要注意的事项_起名大全

    改名前要注意的事项一个人的名字,就是代表这个人的符号。时代风潮往往也是改名的原因之一。追求时代风潮改名是可以,但千万不要把名字绑在时代最落后的地方,这样,结局大多是可笑、可悲的。改名能对当事人起到积极的诱导暗示作用,激励当事人去奋斗。因此,姓名信息对人的潜意识有自动开发的功根据研究,在当事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基础上,改名进而改变命运的效果会十分明显。

  8. 曾经的英国政坛霸主,如今的二流配角,是什么让自由党衰退至此?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自1644年以来数十年内战的终结,次年《权利法案》通过,英国自此在政治制度方面初步完成了自《大...》颁布以来的长达数百年的政治革新。尽管国王并没有被废除,但内阁与议会并存的体制则在最大程度上「”架空”了国王的权力。随之而来的还有政党政治体制,诞生于1679年的「”托利党”(即保守党的前身)与「”辉格党”(即自由党的前身)也一跃成为英国最核心的两大政党,双方交替

  9. 门庭若市是什么意思?

    【拼音】méntíngruòshì【解释】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门庭若市的故事【例子】【近义词】车水马龙【反义词】门可罗雀【相关】百度“门庭若市”

  10. 此封建非彼封建,试论东西方「 ”封建”的差异

    现在大家说起「”封建”这个词,可能更多的指的是一种封建的落后思想又或是历史课本中对中国秦至清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性质描述,例如清朝在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以后其社会性质就变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王朝的小皇帝但「”封建”这个词的含义,其古今甚至东西方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这么简单。「”封建”一词的辨析首先,作为一个原生词汇,「”封建”最初的含义是指商周时期的「”封土建国”。而在西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