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经中的一个故事

佛经中有一段譬喻,向我们开示人生的真相: 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一只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显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断崖绝壁之上,他看来是毫无办法了。 >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伸向崖底。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老虎见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逃离,懊恼万分,在崖上狂吼着。 >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护,终于救了宝贵的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然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它们正张开大嘴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但更恐怖的是,在赖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 >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儿也没有逃开的意思。 >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 ... 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 >一、孤独的心灵 >这段譬喻意味着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们的人生实相。 >旅人:这旅人即是指我们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们无尽寂寞的人生。 >我们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我们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这人间来的呢? >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何故我们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为我们是孤独一人来世间旅行,虽说有亲属、朋友、同事,但并不能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我们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指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所见亲属、朋友等的死亡。 >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我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死亡。 >此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此,我们非死不可。 >死,对我们来说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向我们逼来。 >但由于我们感觉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时根本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旅人的我们,本能地与死亡抗争,一有病就到医院,以药物跟死亡搏斗。但是,死亡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终将败在死亡手中。 >我们看到佛教经常提到死亡的事,心里可能会感到阴森森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感。其实这是我们对佛教完全误解了。 >我们平生虽然忘记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会到来。所以,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 >唯有与死正面对决,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 >因为这个原因,佛教才提到死的事。 >二、脆弱的生命 >松树:崖顶的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 >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样有着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 >我们现在能握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吗?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心情,我们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 >但即使我们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那又会怎样呢?想想便知:已过去的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幻般地消逝了。 >以后的日子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的! >老鼠:交互啃食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 >白老鼠和黑老鼠在一刻不休地缩短着我们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无论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还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时钟总在一如既往地为我们的生命进行着倒计时。 >最终,藤蔓必定要被咬断,那便是“死”。 >三、后生一大事 >人生谁都是过客, >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 >一双空手见阎罗。 >作为旅人的我们,此时唯有堕入深不见底的毒龙深海。因为,在我们死后,必定有“后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件事情便称为“后生一大事”。 >一堕地狱八万劫,(劫:极久远的时间) >再得人身复几时? >毒龙:三条毒龙分别指我们心中的贪欲、瞋怒、愚痴。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 >由于贪欲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非份之财、色、名、利怀有居心的 ... 、盗、淫之罪。 >由于瞋怒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同事、对同行,乃至对朋友、对亲人“愿他快死”的心 ... 之罪。 >由于愚痴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我们的心是恐怖之心。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不会有丝毫差错的。 >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 >教我们解决此后生大事的便是佛教。 >但作为旅人的我们,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财欲、 ... 、名誉欲、食欲、睡眠欲。 >一天之中,我们不断所想、不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 >然而,不断地 ... 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 >我们能肯定自己不是这样的旅人吗? >释迦牟尼佛在此开示我们人生的真实之相,并且向我们说明解决之道。 >来吧!莫让死看到我们的背后,从正面跟它对决! >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幸福。 >认识佛教通往幸福之门的是我们自己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经中的一个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2. 一千年前的雕版印刷《金刚经》,背后藏着一段丝绸之路科技交流史

    「”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就是这18个字,第一次明确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份雕版印刷物的确切日期,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一行字刻在敦煌《金刚经》的卷尾。研究者认为,这部雕版《金刚经》应该是在四川...。而在这部雕版《金刚经》的背后,反映的是当时四川发达的雕版印刷活动。作为中国雕版印刷业的起源地(或者说起源地之一),四川的雕版印刷术和印刷作品,通过蜀道走出四川,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

  3. 一帝国太子,丢掉王位在中国生活三十多年,现有一百万后人在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安姓人士,最有名的自然是粟特人安禄山。不过,自从有了这个安禄山,安姓粟特人纷纷改姓改民族,生怕让别人误以为他们和安禄山有什么关联。

  4. 译史||高山杉:欧洲人佛书翻译丛谈

    法王路易十四在一六八七年到一六八八年间曾派拉·洛贝尔出使暹罗。

  5. 佛经故事:阿难化瓜

    佛陀见不远处有块瓜田,就请阿难尊者前去化缘西瓜让大家解渴。阿难心想,那女子都已经不肯布施,迦叶尊者又怎能化缘到西瓜呢﹖迦叶尊者听到阿难尊者化缘不成的消息,自己心里也没多大把握,但因受了佛陀的嘱咐,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着甚深涵义,便起身前往瓜田。

  6. 佛经故事:千辛万苦求佛偈

    善信一听,高兴的说:“我从六十万里以外的地方来投师,一路上历经艰辛,就是为了向您学这半句偈语,以振兴佛教大法啊!”善信连忙坐好,专心等待女子说那句佛偈。

  7. 佛经故事: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随后,优波笈多带著小虎到那哆婆哆寺。不久,这只小老虎果然死去了,但是随即又在摩陀罗国转世为人了。七年之后,十四岁的他修成阿罗汉,拥有许多神力。从此以后,他们勤苦修习,最后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8. 佛经故事:风尘女皈依三宝 证罗汉果位

    莲华色女持律谨严,精进修行,证得罗汉果位。目犍连慧眼如电,早已看透莲华色女的过去和现在,他说:“可怜的女人啊,我已看到你心中罪恶的企图。你外表的美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你的身体很不干净,你在污泥中会越陷越深。”目犍连非常确定地告诉莲华色女:“你前半生虽然罪孽深重,但确实有佛缘,跟我去见佛陀吧。”莲华色女跟随目犍连拜见了佛陀,皈依三宝,被佛陀收为女弟子。

  9. 佛经故事:须菩提向维摩诘乞食挨训

    须菩提遵循佛陀的教诲,随缘乞食。佛陀想派一位大弟子去维摩诘家探病,就对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说:“你到维摩诘那里去探病吧。”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境界已经非常高明,为何让他去维摩诘那里探病,他都有些畏惧?须菩提随后讲述了一件往事,说明了不能去维摩诘那里探病的原因。

  10. 佛经故事:珍惜当前所拥有的

    伽蓝尊者一听,感动极了,想不到娑婆世界的顽劣众生,已经有如此大的进步,连这么稚幼的童子都懂得人伦大孝。伽蓝尊者听了,失望极了,原来人性的贪婪之欲,愈来愈令人惊惧担忧,怅然地收回金块,飘然离去。人应该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而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做过度的非分之想,好比譬喻中的童子,不但得不到你汲汲所要的,更失去了你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切。

随机推荐

  1. 50岁是健康「 ”分水岭”,坚持做5件事,长寿不会「 ”漏掉”你

    通过饭后散步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脂肪的燃烧,控制体重,还可以促进胃部的消化,提高人体消化功能,防止消化不良。一旦发现某些疾病的苗头,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这样才可以将疾病带来的风险降低,有效维护人体健康,对长寿有促进作用。在内分泌系统稳定的状态下,才不容易出现疾病。

  2. 收因种果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shōuyīnzhǒngguǒ。

  3. 寺庙建筑_宗教信仰

    寺庙建筑是佛教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记载着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寺庙建筑的布局从汉、唐以塔为中心的初期布局过渡到明清时期的我们大家常见的布局,也是随着佛教的汉化而逐渐改变成中国建筑形式的。山门殿即寺庙大门,一般称为“三门”,通常是一座带有三个洞口的牌楼式建筑,中间为正门,左、右各为一个稍小的洞口。大雄宝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雄伟的建筑,寺庙中主要的佛事活动一般在这里进行。河灯的..._宗教信仰

  4. 梦见别人笑我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笑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笑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形容作品多的成语_猜成语网

    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6. 梦见明星怀孕

    周公解梦梦见明星怀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明星怀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孝顺父母改变诸事不顺

    我以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乃至成佛,成为三界特尊,都是因为这个福德。我之所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因为我孝顺父母。而想去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必须做到孝顺供养父母师长。供养父母师长和三宝,虽然在生死轮回中,但是不坏善根。所以,我要改一切命,就从孝顺父母师长开始。

  8. 千万不要让自己落到悔恨交加的田地

    千万不要让自己落到悔恨交加的田地当我们在身体上未遭遇任何疾病折磨、生活上没有任何艰难困苦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不错,就不会为无常的来临做任何思想上的準备,行动上的努力,整天处于閑散放逸之中。所以,作为修行人,必须具有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一定要走上自他解脱的光明大道,在目前身心各方面都自由自在之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去修行,以精勤的修持来迎接无常的光临,千万不要让自己落到悔恨交加的田地。

  9. 梦见白龙天上飞

    周公解梦梦见白龙天上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白龙天上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空军援朝参战 毛主席把刘亚楼哪句话改为“一鸣则已不必惊人”

    空军援朝参战毛主席把刘亚楼哪句话改为“一鸣则已不必惊人”新中国空军首任司令员、开国上将刘亚楼已经去世五十多年了。>史料记载,志愿军空军入朝参战之前,充满...的刘亚楼提出,部队参战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虽然抱着“一鸣则已,不必惊人”的谨慎态度,但年轻的志愿军空军指战员人人是憋足了劲,要向强大的敌人发起挑战。空四师共击落敌机20架,击伤10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