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故虞集因袭家学,三岁即知读书。参与了纂修《经世大典》,诗文有盛名,善书法,博古通今,精书画鉴定,以诗文名扬朝野上下,虞集与杨载、范椁、揭侯斯并称“元诗四大家”。虞集博学多才,诗词文赋均负盛名,当时朝廷典册、公卿大臣之碑版,多出其手。在赵的学生继承中,虞集可谓典型地继承赵之品格。《白云法师帖》为虞集晚年书信。《即辰帖》亦为虞集晚年之作。
虞集(1272-1348),元代学者、书法家。字伯生,号邵庵,别署青城山樵,世称邵庵先生,祖籍四川仁寿,宋亡徙居临川祟仁(今江西崇仁),为儒学世家,唐初名臣虞世南后裔。曾祖虞刚简,曾任南宋利州路提,祖父虞器,因文学盛名,为西南文望所宗。父虞汲,任黄岗尉,与吴澄交往甚密,是南方理学草庐学派的讲友。故虞集因袭家学,三岁即知读书。后官大都路儒学教授、秘书少监、奎章阁侍书学士等。参与了纂修《经世大典》,诗文有盛名,善书法,博古通今,精书画鉴定,以诗文名扬朝野上下,虞集与杨载、范椁、揭侯斯并称“元诗四大家”。代表作品有《白云法师帖》、《即辰帖》等。
虞集书法真、草、篆、隶皆有成就,行书清朗蕴藉,楷书端庄秀媚,用笔洒脱自如、道劲有力。陶宗仪《书史会要》中对虞集书法有很高评价,认为:“集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为当代第一。”虞集博学多才,诗词文赋均负盛名,当时朝廷典册、公卿大臣之碑版,多出其手。
吴澄虞集对赵孟頫极为推崇,他认为书法有一个正统的谱系,这个谱系由钟、张传至王羲之,智永、虞世南,但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被中断了。赵孟頫的贡献在于越过宋人传承了正统的谱系,因而他对赵孟頫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作为赵孟頫的弟子,虞集的书法不仅表现在众体皆能上,而且渊源宗法与其师极为相同。在赵的学生继承中,虞集可谓典型地继承赵之品格。他的行草宗法二王,沿袭晋人清朗蕴藉之气,然章法疏灵、结字平和又取法子昂;其楷书灵秀虚和,颇得钟繇、陆柬之、杨凝式之三昧;而他的隶书则结体方正,字态安闲,气息高古。
他的作品也是极有个性特点的。如《跋赵孟頫书陶诗》一书。师法汉魏而又有自己的个性,不同于当时写隶书的人多取法唐宋而显得工整拘板,此帖用笔方圆兼施,体态也比较生动活泼。《白云法师帖》为虞集晚年书信。其晚年患有目疾,因而文中有“眼昏写字不多整齐”旬。此帖书法行笔环萦,字若连绵,法度险哨,劲健古雅。如王世贞所言:“用笔若草革,而中自道劲。”《即辰帖》亦为虞集晚年之作。此帖虽为楷体,且兼有行书笔意,书法精到,淳古苍劲,波澜老成。
参考条目
“虞集399465” 9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