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元曲四大作家之白朴简介:曲题材多出自于历史传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人物简介>白仁甫(1226年-1316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隩州(今山西河曲县附近)人。元代杂剧家,曲作家,文学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文学生涯>白朴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与关汉卿,王实甫(另一说为郑光祖),马致远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散曲儒雅端庄,与关汉卿同为由金入元的大戏曲家。在其作品中,著名的杂剧《梧桐雨》,内容讲述幽州节度使安禄山与杨贵妃私通,出任范阳节度使,与杨国忠不和,于是安禄山造反,明皇仓皇幸蜀。至马嵬驿时,大军不前,陈玄礼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只得命贵妃自缢于佛堂中。李隆基返长安后,一日梦中相见贵妃,后为梧桐雨声惊醒,追忆往事,不胜惆怅之至。此剧在历代评价甚高,清人李调元《雨村曲话》说:“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另有一部作品《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是白朴最出色的作品,与五大传奇之一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故事写唐代尚书裴行俭之子裴少俊奉父命由长安去洛阳买花,途中和李世杰女李千金隔墙以诗赠答。当晚私约后园,二人私奔到长安定居,育有一子一女。后为少俊父亲发现,强令少俊休妻回家。李千金回到洛阳,父母已亡故。少俊中进士后,正式与李千金完婚。>白朴的词流传至今一百余首,大多以咏物与应酬为主;其作品歌词典雅,属于文采派。杂剧有16种:《绝缨会》、《赶江江》、《东墙记》、《梁山伯》、《赚兰亭》、《银筝怨》、《斩白蛇》、《梧桐雨》、《幸月宫》、《崔护谒浆》、《钱塘梦》、《高祖归庄》、《凤皇船》、《墙头马上》、《流红叶》、《箭射双雕》。散曲有《天籁集摭遗》一卷,收其小令三十七首,套取四套。>个人作品>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现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得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鸳鸯间墙头马上》,描写的是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名教,自择配偶的故事。前者是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戏曲史上,宋、金两代已有了纯粹演故事的戏曲,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我们无从说清楚这些戏曲的情况。元代的杂剧,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面,都发展到相当娴熟的地步,为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保留下来的剧作中,可知其情节曲折,主题突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剧中人物,无论是因享乐而坏江山的唐明皇,冰肌玉骨、一身娇娆之气的杨贵妃,还是爽朗果敢的闺秀李千金,都塑造得各具个性,栩栩如生。以至于现在戏剧舞台上的唐明皇,还可见到白朴塑造的这一形象的遗风。>与关汉卿相比,白朴的生活圈子比较局限,因此,他不可能从社会下层提炼素材,写出象关汉卿那感天动地的《窦娥冤》。然而,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又是关汉卿所不及的。他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剧作的艺术成就,早已成为文学艺术上的重要研究课题。>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元曲四大作家之白朴简介:曲题材多出自于历史传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炀帝写首凄美诗,秦观马致远一人模仿一首,两首都成了千古绝唱

    事实上,杨广写诗是因为其喜好古籍。因为他的喜好,让隋时的藏书量成为历代最多。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杨广的一首凄美小诗,诗成时连名字都没有,后世索性给安上了个名字叫《失题》。全诗短短20个字,却被北宋词坛高手秦观和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一人模仿了一首,更令人惊喜的是两首作品后来都成了千古绝唱。

  2. 南下杂剧作家在扬州地区戏曲活动频繁,促进了扬州杂剧的繁荣

    至元后期扬州杂剧的繁荣,除了表现在以朱帘秀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十分兴盛,扬州剧目十分丰富,还表现在许多北方南来的作家在这一地区活动频繁。白朴元初活跃在江淮地区的重要作家,与扬州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 《元代 元曲》选一百卷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朝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4. 我国古代民窑瓷器中元曲题材的由来及文化

    我国古代民窑瓷器中元曲题材的由来及文化元杂剧是元代兴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古代民窑瓷器是供应市场需求的产物,与元杂剧同属于民间艺术体系。在出土和保存到今的我国古代民窑瓷器上反映的有关无代散曲的题材,多是采用短小精悍的元散曲小令,这可能因为在器皿上表现元曲,其空间有限,元散曲小令短小精悍,为人民熟悉又便于表现的原故。民间广泛流传是我国古代民窑瓷器选取内容的重要标准。

  5. 元曲与元瓷

    元曲与元瓷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到了元代,中国陶瓷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陶瓷生产重心南移,确立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生产格局。元影青釉贴塑元曲“墙头马上”人物故事图高脚杯对于中国的文人来说,元代社会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的一个时代。其实该典亦是出自元曲,此乃关汉卿所作《尉迟恭单鞭夺槊》。据有的专家统计,人物故事题材的元青花瓷器全世界仅有十件。

  6. 元杂剧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其次是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是元杂剧按不同宫调组织曲调的滥觞;它的以歌曲为主结合说白演唱的形式,使元杂剧成为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元杂剧的戏班组织有三种情况:儒林外史在大都或其他城市里演出的大班子。元杂剧的艺术成就,首先在于适合舞台演出,而不是案头之作。

  7. 元曲

    两者均以当时流行的北曲配乐,出现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元杂剧作家和一大批优秀的散曲作家,创作出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作品,因此人们常把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同唐诗、宋词并称。元曲中,尤以杂剧成就突出,所以也有人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元代散曲是在北方金代的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存小令3800多首,套数450多套。因散曲多用于宴会歌伎唱词,艳曲较多。

  8. 白朴生平简介与历史成就及典故

    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称为“元曲四大家。”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从而无暇顾及妻儿家室。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

  9.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生平简介与历史文学成就

    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从而无暇顾及妻儿家室。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散曲儒雅端庄,与关汉卿同为由金入元的大戏曲家。

  10.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生平简介与历史文学成就

    关汉卿,字汉卿,自号已斋解州人士,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出身医户>关汉卿出生于金末,医户家庭的出身,生活条件明显优越于一般百姓,才使得他能在教育远未普及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一个连年战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有幸接受了教育,而且教育程度相对也比较高。

随机推荐

  1. 龙拏虎掷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óngnáhǔzhì【解释】犹言龙争虎斗。【出处】宋·喻汝砺《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填胸胄。”【例子】自汉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于江河间之原野,被龙拏虎掷,甲兴乙仆,殆未有出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数省外者也。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相关】百度“龙拏虎掷”

  2. 明清青花莲瓣纹:繁中有简,由主变辅

    明清青花莲瓣纹:繁中有简,由主变辅明代莲瓣纹传承之中自有创新明青花瓷莲瓣纹饰与元青花瓷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除极少数同元代类似花瓣之间留有间隙外,大多数为花瓣无间隙,共用一边。对于明清青花瓷莲瓣纹式发展变化的总结梳理,既可以清楚地呈现元代青花对后世纹饰的影响,也可以清晰地展现青花瓷器莲瓣纹的延续演变过程。

  3. 喝豆浆时应该怎么放糖?

    如果煮的时候放糖,豆浆中的赖氨酸会与糖发生反应,生成果糖基氨基酸,这是一种有害物质,对孩子尤其不利。此外,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食物同样含较高赖氨酸,煮食、烹饪这类食物时,都是应该后放糖的。现在,我们知道喝豆浆的时候应该怎么放糖,以及放什么糖都是有讲究的,如果大家希望豆浆的营养价值不会有所流失,那就要在适当的时间,选择适合的糖类加入了。

  4. 清王朝真的亡于武昌起义吗?

    文|逆北01武昌起义影响很大,但自身规模有限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多喜欢把1911年的武昌起义,视为是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清朝的灭亡,远非一场武装暴动所能做到。在战争中,镇压革命的冯国璋部队不仅迅速夺回了武昌周边的汉阳,还把起义军牢牢牵制于城中。从这点来看,武昌起义的规模,实际上是很有限的。

  5. 看看洛奇

    1927年6月29日,克利夫兰平原商人宣布一个“学童恐怖统治”在科学的手中死亡。引用位于克利夫兰臭名昭著的“第三警察区”中心的斯特林小学校长的话,去年,仅仅几个月,我从小男孩身上没收了28件各种各样的武器……其中大部分是用扔掉的屠刀做成的德克……每个男孩心中最想的就是打斗。”据报纸报道,一切都变了:“今天和谐统治。战斗已经停止……科学促成了变化。一门自然科学的课程已经开了一整年了,孩子们变得非常感

  6. 长生鼠转世

    有一天,书生和老鼠玩,不小心把它捏死,老鼠怀恨在心,今生转世投胎做他太太就是来报怨的。女孩的母亲,在梦中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指示,醒来之后,就跑去对他的状元女婿讲了他们两人前世的一段因缘。状元女婿明白事情的原委后,开始虔诚的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诵念《普门品》,一直念了四年多,这四年期间,他那刁蛮的老婆态度依然骄慢,对丈夫还是很凶。

  7. 很爱一个人的心情短语 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感人的情话

    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她六、有些的时候,正是为了爱才悄悄躲开。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Morefrommysite很爱一个人的心情短语我只是一个疯子,一个很爱你的疯子。

  8. 苹果花的花语

    苹果花瓣五片,梅花形。但是,这就它的陷阱,此花的花语是“陷阱”。苹果花的花历自古以来,基督教就有将圣人与特定的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苹果花是属茄科的一年生杂草,是献给公元三世纪时黑海沿岸的宣教师-圣库雷哥力。苹果花代表的生日特性性格特征:11月17日出生的人就像座污水上的大桥,在许多相反的观点、族群、意见或兴趣间建立起沟通管道。

  9. 梦见女鬼,女鬼追我

    梦境描述:梦到女鬼像个骷髅,睡在我旁边,后来她又追我,最后是一个朋友帮我制服的,睡醒了,一看正好半夜12点。

  10. 深入显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ēnrùxiǎnchū【解释】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出处】清·俞樾《湖楼笔谈》六:“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例子】无【相关】百度“深入显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