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忍辱多力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向諸比丘說:「曾有一世,天帝釋提桓因求受一戒:『只要佛住世的一天,絕不向惱亂我的人報復。』當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知道後,便心懷不軌,手持利劍,向天帝走去。 遠遠地,天帝看到阿修羅王手裡拿著利劍向他而來,便喊:『阿修羅,站住!不得妄動!』 這麼一來,阿修羅王便動彈不得,他緊張地說:『你不是有受持一戒,只要佛陀住世,你都不會向惱亂你的人施以報復,現在你怎麼讓我無法動彈?』天帝說:『是啊!我是受了這條戒,但還是不能讓你動!』這時,阿修羅王掙扎地喊著:『快放了我!』天帝於是改口說:『不然,你發誓不再亂來,我就放了你!』阿修羅王則說:『你先放了我,我就發誓。』但天帝仍堅持:『先發誓!再放人!』 於是阿修羅王勉為其難地說了一首偈子: 『貪欲之所趣,及瞋恚所趣,妄語之所趣, 謗毀賢聖趣,我若饒亂者,趣同彼趣趣。』 釋提桓因這才放了阿修羅王。 天帝放了阿修羅王後,前往精舍向世尊請法:『世尊,我於佛前誓言受戒,絕不向擾亂我者施加報復,但阿修羅王卻存心挑釁,拿著利劍欲加害於我,我只好施法讓他不得動彈,且要他發誓不再妄動,才放了他。世尊,我這樣做算不算破戒?阿修羅王會不會故技重施,又來搗亂?』佛陀說:『你要他發誓,不算毀戒,如法如律,而且阿修羅王也不會再來擾亂你了。』天帝聽佛陀這麼一說,如釋重負般歡喜離去。」 世尊藉此因緣告示諸比丘弟子:「天帝釋提桓因在三十三天自在為王,不為撓亂,常常讚歎不撓亂法。出家學道者,也當讚歎不撓亂法,常行此道。」比丘們聞佛教誨,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四十》 省思 凡從己身而出,必當回到己身,猶如山谷回音,觸惱人者也會受到觸惱,因果歷然,真實不虛。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釋提桓因能夠行忍辱之法,不為外境所動,心中坦蕩,所以能夠在三十三天自在無礙,且為人所尊。對於他人的觸惱,如果能夠像釋提桓因一樣安忍不動,不造惡業,不種惡因,是為自利;令對方止住身口的造作,避免更大的衝突,造成更嚴重的禍因,便是慈悲利他。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忍辱多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解縛之要

    諸比丘聽聞佛所說,皆歡喜奉行。如是在心地上用功,堅住正念,隨順覺性,逢苦不憂,遇樂不喜,不被境轉,做自己心中的主人,定能出離苦海,達到真正的解脫自在。

  2. 慈心軍退,不戰而勝

    當時,天王釋提桓因擔心天軍車馬路過時,會傷及幼鳥,因此告訴駕車者:「趕快把車調頭,不要傷害到小鳥。」駕車者告訴天王:「阿修羅的軍隊在後面緊追不捨,如果這時把車調頭,我們會被全部滅亡的。」釋提桓因說:「我們不應該為了保護自己的性命而傷害無辜。」於是天人部隊緊急調頭,衝向阿修羅部隊,原本在後面追趕的阿修羅將軍看到天人們突然回頭,以為帝釋天王有什麼計,馬上下令部隊撤退,趕快逃跑,天人部隊也因此贏得勝利。

  3. 天道善因──恭敬之法

    此時,由於天帝釋提桓因擊退了阿修羅王,便前往仙人住所,至頂禮諸仙人,禮畢退於西單面著諸仙人朝東而坐。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四十》省思《六祖壇經》云:「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由此可知,具有功德福報之人,都是不離恭敬之法的人。恭敬雖然是外事之法,但內心要能真正理得內具,才能外顯於一切行儀。故懷恭敬則法水容易入心,時時與善法相應,如此一來,不論修行或待人處世,才能善緣不斷,具足福報。

  4. 忍辱多力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釋提桓因能夠行忍辱之法,不為外境所動,心中坦蕩,所以能夠在三十三天自在無礙,且為人所尊。對於他人的觸惱,如果能夠像釋提桓因一樣安忍不動,不造惡業,不種惡因,是為自利;令對方止住身口的造作,避免更大的衝突,造成更嚴重的禍因,便是慈悲利他。

  5. 行直影端 為人所重

    有一次,阿修羅王因為生病而面容憔悴、精神萎靡,釋提桓因知道後即前往探視。若以諂媚阿諛之心奉承別人,或許一時能博取對方的歡心,然而時日一久,知其虛偽不實,則不會再受尊重與信任。故當謹言慎行,以真之心待人接物,必為人所敬重。

  6. 忍辱最勝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開示:很久以前,天帝釋提桓因率領天眾與阿修羅作戰。

  7. 修忍最為勝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夜晚,帝釋天王釋提桓因和毘留奢那阿修羅王一起來到佛所,威光熾盛,他們恭敬地頂禮佛陀後,在一旁坐下,兩位的光明照耀令祇樹給孤獨園猶如白晝一般。人生不免遭遇順、逆境,不論是遇到好的境界,或是不順意的境界,都要能不為外境所動,時時安住在善念、正念上,能忍自安,身心就會得到真正的安定。

  8. 忍者大力用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二》省思經云:「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在面對人生種種順逆境界時,唯有一個「忍」字,方能止心不動,也唯有平靜的心水,方能澄映萬物,不被物轉,作自己真正的主人。

  9. 真正的快樂

    佛陀藉此告訴比丘們:「釋帝位居天王,雖已得大自在,卻仍不忘精勤,讚歎精進;何況你們是發了無上的信心而來披剃出家的比丘,身著法服,更不應懈怠。若能常行精進、讚歎精進,才是真正出家之人所應為之事。」語畢,諸比丘們莫不心生歡喜,信受奉行。真正的快樂與自在,來自於無求無欲之清淨心,這個清淨心,人人本具,不假外求。放下煩惱、欲望的當下,就是天地間最自在解脫之人。

随机推荐

  1. 比干生平简介及历史典故评价

    少师比干等谏休养生息,而后再兴征伐,帝辛不听。由于收编的俘虏临阵倒戈,商军大败,帝辛到摘星楼自焚身亡。比干谏死后,周文王《易系词》:比干“是故蓍之德,国而神”。放出贤臣箕子并恢复其原职。因火烧狐狸洞遭妲己记恨,被商纣王处以剜心之刑。遂...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一番思索之后,妲己找来雉鸡精胡喜媚,两人决心共同设计害死比干。

  2. 禅宗公案 画饼成禅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唐开元年间,有一位四处游走、参禅问道,但又很是自负的云水僧,听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就想和其辩论禅法,论论高低。他于是来到了无相禅师住持的成都大慈寺。一个侍者尚且禅法如此了得,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呢。小侍者的一通哑语比划,说的面饼大小价钱,本与禅风马牛不相干,但却无意中破了云水僧虚妄尊大的傲慢心。这才是讲者无心,听者有意,故无相禅师说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3. 梦见寒风 湿风 热风

    周公解梦梦见寒风 湿风 热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寒风 湿风 热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佛教寓言:凡事总要经历些风雨

    很多事情有时候是需要些风雨磨砺的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们常常失去收成,过着饥肠辘辘的生活。有一位婆罗门,因为不堪看着大家总是饥饿的样子,于是他每天清晨都到神庙里去祈求大梵天为人间免去灾难,使人们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也许是因为他虔诚的原故,感动了大梵天,终于在一天清晨,大梵天来到了他的面前。

  5. 梦见鳄鱼追

    周公解梦梦见鳄鱼追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鳄鱼追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城墙上有块不敢动的定城砖

    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有哪些1、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是长城的传说中最为经典、流传最广的一个。

  7. 口快心直是什么意思?

    【拼音】kǒukuàixīnzhǐ【解释】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例子】他是一个口快心直的人。【近义词】心直口快【反义词】笨嘴笨舌【相关】百度“口快心直”

  8. 巾山兜率寺传说

    巾山兜率寺传说作者:陈大新临海,有山,不甚高;有湖,不甚广,当然也有古寺,规模仍然不甚大。吴越王的时候,巾山东南有座兜率寺。但宝山兜率寺戒阇黎实是文殊菩萨所化,有法力可以以致雨,可求一求看。据项士元《巾子山志》记载,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日本飞机轰炸,一颗炮弹落在兜率寺内,未炸;当时有兴慈法师云游至台州正好住在寺中,一时传说兜率寺有神力护持。

  9. 什么是中子星?

    中子星是在一次被称为超新星的炽热爆炸中死亡的巨大恒星的残余。最终结果是一颗质量为90%个中子的恒星,它不能被压缩得更紧,因此中子星不能再进一步分解。这种模式并不是E.T.而是由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发出的辐射。但是一些中子星的极端磁场甚至是地球磁场的一千倍甚至更多平均中子星。,但对于中子星还有很多待于了解。

  10. 关于华佗的故事,一代神医开创先进疗法治病救人

    华佗是名垂千古的一代神医,华佗的故事流传下来的也有很多,华佗运用了许多先进的疗法,而这些都成为了华佗的故事中,十分脍炙人口的篇章。神医华佗治病的故事1、心理疗法关于华佗的故事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华佗行医救人的,还有一些十分厉害的治疗...。"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华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