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夜晚,帝釋天王釋提桓因和毘留奢那阿修羅王一起來到佛所,威光熾盛,他們恭敬地頂禮佛陀後,在一旁坐下,兩位的光明照耀令祇樹給孤獨園猶如白晝一般。人生不免遭遇順、逆境,不論是遇到好的境界,或是不順意的境界,都要能不為外境所動,時時安住在善念、正念上,能忍自安,身心就會得到真正的安定。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夜晚,帝釋天王釋提桓因和毘留奢那阿修羅王一起來到佛所,威光熾盛,他們恭敬地頂禮佛陀後,在一旁坐下,兩位的光明照耀令祇樹給孤獨園猶如白晝一般。 此時,阿修羅王說:「一個人若常精進不懈,必能所求如願。既已求得義理,就能安隱得到快樂。」隨後,帝釋天王也說:「一個人若常精進不懈,必能所求如願。既已求得事情之成就,而修忍辱之行則是最為殊勝。」 接著,帝釋天王向佛請示:「世尊,我們所說的何者是有利益的?何者又是無利益的呢?」佛為釋提桓因開示:「能善分別者,都是善說。一切眾生為了追逐利益而隨心所欲,而這些只要藉由精進勤求,必能有所得。但在事情成就後,仍要行忍才是最為殊勝,所以應當修持忍辱之行。」 帝釋天王及阿修羅王聞佛開示,法喜充滿,頂禮佛陀後各自返宮。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三》
省思 世間萬物有成必有壞,若只著眼於現前的成就與榮耀,就容易在順境當中得意忘形。若未能體悟無常之理,則在人、事、物由成轉壞之時,就會無法接受變異,因害怕失去或改變而苦惱、恐慌。人生不免遭遇順、逆境,不論是遇到好的境界,或是不順意的境界,都要能不為外境所動,時時安住在善念、正念上,能忍自安,身心就會得到真正的安定。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阿修何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