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二》省思經云:「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在面對人生種種順逆境界時,唯有一個「忍」字,方能止心不動,也唯有平靜的心水,方能澄映萬物,不被物轉,作自己真正的主人。

過去,天人和阿修羅們常常為了爭奪酒色而征戰,這天,他們又準備要打仗了,天王釋提桓因告訴天子們:「如果我們得勝,一定要將阿修羅王擒來天宮。」而另一頭,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也告訴他的眷屬們說:「如果我們打了勝仗,也要將釋提桓因綁到我們的宮殿來。」 一番激戰後,天人們打贏了,便將阿修羅王捉到天宮,他一見到帝釋天,旋即破口大罵,粗言毀詈,但帝釋天卻無動於衷,默然不應,身旁的侍者看了便說:「天王,你是因為驚怖畏怯嗎?還是因為能力不足?阿修羅王口出惡言,你為什麼還忍得住呢?」釋提桓因回答:「我並不是因為害怕或沒有能力,而是在修習忍辱;愚癡之人見識短淺,總是讓心隨著外境波動,不得安寧,如果我回應了他,不就和愚人一樣嗎?」 於是帝釋便說一偈:「我觀制禁愚,莫過於忍默,瞋恚熾盛時,唯忍最能制。愚者謂有力,而實是無力,愚不識善惡,無法可禁制。我身有勇力,能忍愚劣者,是名第一忍,忍中之善者。微者於有力,不得不行者,是名怖畏忍,不名為實忍。威力得自在,為他所毀罵,默然不加報,是名為勝忍。微劣怖威力,默然不能報,是名為怖畏,不名為行忍。孾愚無智等,惡害以加他,見他默然忍,便以己為勝。賢聖有智者,謂忍最為勝,是以賢聖眾,恆讚忍功德。除己并與他,滅除諸畏難,見他瞋恚盛,但能行默忍。彼瞋自然滅,不煩刀仗力,彼此得大利,自利亦利他。愚者謂忍怯,賢智之所讚,忍於勝己者,怖畏患害故。若於等己諍,畏俱害故忍,能忍卑劣者,忍中最為上。」 佛陀藉此告訴比丘們,釋提桓因雖為三十三天之王,尚且修習、讚歎忍辱之法,何況是剃髮修行的出家眾,更應修習、讚歎忍辱之法,如此才是真正的出家眾啊!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二》 省思 經云:「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在面對人生種種順逆境界時,唯有一個「忍」字,方能止心不動,也唯有平靜的心水,方能澄映萬物,不被物轉,作自己真正的主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阿修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