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子与仙人

有一回,佛陀看到弟子们围在一起谈论着,他走向前去和弟子们围坐,聆听他们探讨的主题——谈心。有一位弟子请问佛陀:“为什么有的人终身都抱着感恩心,却有人不知道要知恩图报?这样的人实在很矛盾、很可怜。”佛陀说:“你举个例子,是谁这么矛盾和苦恼?弟子说:“是您的堂弟提婆达多,在俗亲算来他是您的堂弟,出家后便是佛弟子,为什么他却常常要害佛陀、破坏僧团?像他这样的人生不是很苦吗?”佛陀就说:“对啊!是很可怜、很值得怜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怨恨、充满烦恼。而知情达理的人会唾弃他,所以他很不快乐、很可怜。”那位比丘说:“正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想不通,他已接受佛陀的教法,了解一些人间出世的道理;他应该感恩,但为什么做不到呢?”佛陀说:“这是他长久累积的习惯,不是今生此世才如此,过去生无量劫来,他就不知感恩,甚至还恩将仇报,我告诉你们提婆达多过去世的因缘。”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个国家的王子生性充满嫉妒,对人都以怨恨之心对待,对宫中的佣人很刻薄。不论别人多么爱护他,他都没有一点点感恩心,对人无丝毫爱护之意。随着年纪增长,他的嫉妒怨恨和嗔怒也同时增长,全宫中的人都敢怒不敢言,连大臣们也都知道王子生性非常兇恶。有一天,他心血来潮想到湖边游泳,但是当时天色已暗,可是他不听别人劝告,执意一定要去,大家也只好随他的意思。到了湖边,那些长久受到王子欺负的人早已埋怨于心,当风雨渐渐变大时,他们就趁机把王子推落湖中,那时风大雨大雷声也大,而王子的随从却一转身赶快回去了。大臣问他们:“怎么只有你们回来,王子呢?”王子的随从说:“风雨太大,大家就四散了,王子还没回来吗?”大臣心想:这可能兇多吉少了,他赶紧到宫内去报告大王。大王很烦恼,立即命令大家开城门去找王子,但是寻遍了还是找不到。当王子被推到湖中时风雨很大,他在水中挣扎,正好抱到一根大木材,好不容易挣扎爬到上面,正巧有一条蛇也游到木材之上,另有一只老鼠也暂栖于上,还有一个鸟巢被风吹落,小鸟也停留在木材上面,他们在湖中漂浮:王子害怕地大声呼救,那声音非常凄厉。当时,湖边有一个茅棚,里面住着一位修行的仙人,他听到有人求救的声音,看到外面风雨很大,天色一片 ... ,他认为生命宝贵,所以赶快跑到湖边去。他看到呼救的人飘摇于湖面,工即不顾自身的安危,跳入湖里用力将木材推上岸,他先将人拉起来,又看到蛇、鸟和老鼠也被水打得伤痕累累,于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救起来,带到茅棚里。仙人立即生起火堆,先料理蛇、为它敷药,再料理老鼠、鸟,最后才为王子敷药,向他问安。那时王子不但没有感恩心,还生起一分嗔怒;他觉得自己受到轻视,认为这个仙人很奇怪,他想:我是一国的王子,你不先对我好,倒先去关心鸟、蛇、老鼠;当下,他内心就很不平衡。那位仙人很有爱心地準备好食物,同样也是让鸟、蛇、老鼠吃完后,才拿另一份给王子吃。经过一天一夜的疗养,他们体力都已复原,仙人就说:“现在你们都已复原,可以各自回去自己的地方了。”那条蛇就对仙人说:“你的恩德我永远难忘,你有困难时,不论在何处,只要叫声:‘蛇啊!蛇啊!’我就马上来帮助你。”老鼠也说:“我也感恩你的恩德,我应该回报你:你需要我时,只要叫着:‘鼠啊!鼠啊!’我就马上来。”小鸟也说:“不论你在何处,需要我的时候,叫:‘鹦鹉啊!鹦鹉啊,’我就会马上来。”然后它们都各自回去了。王子也说:“谢谢你救我、帮助我,我若登基后,你来找我时我会好好报答你。”王子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準备等他来时,要回报他的是仇而不是恩。王子回去后不久,果然继承王位了。那位仙人想看看人心、兽心和众生心到底有什么不同?因此预备到城里参加王子的登基仪式。走在路上时,他想看看蛇是不是会依约出现?他就叫:“蛇啊,蛇啊!”蛇真的就出来了,蛇对仙人说:“很高兴看到你,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告诉你,我在过去生中存了一些金条埋在地下,因有这种贪执才会生为蛇身,守护我的金条。希望你救救我,我把这些金条给你之后,我就能心无挂碍,才得以解脱。”仙人说:“只要你有这分心,这些金条就暂时放着吧!”他表达对蛇的谢意,也祝福蛇能早日解脱。又走了一段路,他心想老鼠不知如何?就叫:“鼠啊!鼠啊!”那只老鼠也很快就出现了,它说:“我过去生和蛇是好朋友,彼此都想赚取金钱,并且希望永远为己所有。但人生无常,生命有限,不多久我就往生了,为了守护这些钱财才沦为畜生类,我现在觉得很痛苦,希望你能接受这些钱,让我能心无挂碍。”仙人也告诉他:“先放着,将来用得到时我会来。”并对它表示敬意。再向前走,仙人又想鸟不知会怎样?他就随口再叫:“鹦鹉啊!鹦鹉啊,”鹦鹉真的也及时飞来,鹦鹉说:“恩人啊,你若需要时,我可以召来一大群鸟,将稻种集中在一起来回报你。”仙人说:“你有这股力量,我当然是很感恩,等我需要时再招唤你,希望你们全力来支持。”仙人继续向前,进城时,正好遇到王子登基后在街上 ... 。王子远远看到他,就向侍卫说:“前面走过来的是个很怪异的人,不要让他走近我面前,你们把他捉起来打,再把他赶出城,不要让他见到我。”侍卫真的走到仙人身边,不由分说捉起来就打,仙人向前跑,他们就边追边打,追打出城外,当仙人被打得遍体鳞伤时,他喊道:“古圣先贤说——人心、兽心同一类,我救的人竟然叫人毒打我!”打他的人听到仙人这些话时觉得很奇怪,其中一位就叫大家停手,问他为什么说这样的话,问明原由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前不久王子落水就是被他救起来的!侍卫回到城里就对王子 ... 的队伍宣布真相,又向百姓宣布说——可敬的人是城外那位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人,而新登基的国王是个兇狠阴毒的人。于是大家对国王兇狠的心态都很厌恶,不禁哗然。众人就将国王从马上拖下来赶出城外,将仙人接进城里,为他敷药疗伤,复原之后即拥戴他登上国王之座,很受人民的爱戴。后来仙人想到之前老鼠和蛇说的话,就告诉人民说哪个地方埋藏着金条,要赶快取出来布施,随后又举行一个“无遮大会”把财物布施给全国穷困的人。故事说到最后,佛陀又说:“当时那位王子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而仙人就是我:累生累世以来,恩恩怨怨一直延续到今生,而提婆达多恩将仇报的习气仍未断除。”人心就是这么善变,众生心也是一样,有的人懂得感恩图报,有的却比兽类还要来得兇狠,无法体会他人的恩德,这就是善变的心啊!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王子与仙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4.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5.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6. 照片中:火化的佛像和佛像

    精神发现这尊菩萨雕像是260多尊雕像中的一个,被发现埋在火化后的遗骸附近,铭文上写着高达摩佛或者仅仅是佛陀)。火化的遗体火化的人类遗体被发现在这个陶瓷盒子里。偷偷偷看一张陶瓷盒的x光照片显示的是罐子和后来被火化的人类遗骸。一个国王这尊雕像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天王”的神。这尊菩萨像高34厘米,一位探索者这尊菩萨像被发现时头部和身体分开,必须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中国文物》杂志上。

  7. [网上展馆] 木雕神明造像选粹

    民国黄杨木瘦骨罗汉高22厘米清黄杨雕罗汉高18cm清晚期东方朔像高12厘米,座子高3.5厘米。传统木雕神明造像自东汉开始可分三类:一、道教造像。武财神名赵公明,传说是钟馗同乡,陕西终南人氏,后遇张天师而得到。被信徒奉为财神,来自《封神榜》神魔小说。因此,后人将契此塑造成大肚弥勒佛,名扬四海。本期展馆我们特选了数个木雕神明造像,愿与木雕爱好者共赏!

  8.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9. 释迦牟尼故事(2)

    另两人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及王宫理发师优婆离。释迦牟尼向他们宣讲佛法,后来也先后度了他们出家。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闍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僧)。

  10. 释迦牟尼故事(1)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释迦牟尼故事》画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美、最完整的佛祖故事资料,数十幅形象亲切,色彩绚丽的故事画面,概括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一些基本思想。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

随机推荐

  1. 2014年元旦问候语

    元旦问候语-玫瑰是我的热情,糖禁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我的爱人,新年快乐!新的一年更加珍重,明年生活锦上添花。2014年元旦贺词大全-从兔年新年开始,愿你每天有一个好心情,每夜做一个甜蜜梦,让你时时有人关心,处处受人关注!2014年发大财,行好运!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关心是最真挚的问候,牵挂是最无私的思念,祝福是最美好的话语。

  2. 哪些常用食物会导致食物中毒

    2青西红柿:经测定,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含有毒性物质、叫龙葵素,食用这种还未成熟的青色西红柿,口腔有苦涩感,吃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生吃危险性更大。4鲜黄花菜:鲜黄花极有毒,干品无毒。因为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这种毒素可引起嗓子发干、胃部烧灼感、血尿等中毒症状。若先将黄花菜在开水中冲烫一下,然后用凉水浸泡2小时以上,中间换一次水,鲜黄花菜就无毒了。这是甘蔗受了串珠镰刀菌感染并产生了毒素所致。

  3. 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说家是谁?希特勒是最杰出的演说家吗?

    在小编看来,人类历史上那些非常杰出的政治家或是军事家,他们往往都是一些非常出色的演说家。那么在人类的历史当中,谁才是最杰出的演说家呢?能通过演讲而令一个国家的全体民众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甘愿走上一条不归路,希特勒堪称世界演讲史上的一大奇迹。

  4. 熬夜健康水果美容又精神

    熬夜当天的晚餐多选择蔬菜、水果等清淡的食物,对熬夜时的健康有帮助。5种能够让人更有精神和精力,而且有益于皮肤的果汁是:1、适量的苹果、胡萝卜、菠菜和芹菜切成小块,加入牛奶、蜂蜜、少许冰块,用果汁机打碎,制成营养完全而且丰富的果蔬汁。

  5. 梦见死去的小孩

    周公解梦梦见死去的小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死去的小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站在屋顶

    周公解梦梦见站在屋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站在屋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朱元璋野史,小官不识皇帝喝酒聊天,被皇帝重用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从一介贫民成为了一国之君。正巧一个小官遇见了朱元璋,因为不认识朱元璋还跟他喝酒聊天,结果得到提拔重要。一看有人来了便热情地招待朱元璋来说话聊天。>>小官的话立刻就戳中朱元璋的痛点了,于是对这个小官也产生了好感。朱元璋称赞他有孝心,人品正直,于是任命为当地的知府既可以奉养母亲,有能造福百姓。

  8. 新年祝福语:天增岁月人增寿

    瑞虎啸冬辞旧岁,玉兔沐春迎新年,万象更替来年兴,福寿康宁永相随。心到,想到,得到,看到,闻到,吃到,福到,运到,财到,春节还没到,我的祝福先到,如果有人比我还早,-哼哼-删掉。家家摆酒宴,欢声拜新年:祝事事无烦恼,样样平顺安;贺康乐欢喜年,团聚阖家欢!天增岁月人增寿,三十守岁迎新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还要把亲串,三朋四友互拜年,五福临门贺新年,六六大顺伴你行,七喜同堂度旺年。

  9. 梦见红色的鲤鱼

    周公解梦梦见红色的鲤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色的鲤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光绪哪里没做对,他一直试图夺慈禧的权,为什么始终没成功

    光绪皇帝从亲政起头,一向试图夺权。然则他最终没有成功。那么,光绪皇帝为什么一向被慈禧锁得死死的,他想夺权,为什么一向没成功呢?一、光绪亲政的脖子上有根绳子。光绪皇帝是在16岁起头亲政的。慈禧太后当初之所以选光绪为同治的交班人,就是因为光绪皇帝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一个小孩子,天然不克亲政,是以所有当政的义务,只能交给慈禧。(光绪皇帝)当光绪逐渐长大后,慈禧必需按照当初的承诺,让光绪亲政。然则,慈禧显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