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苏州檀香扇哪家最著名 檀香扇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

檀香扇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扇子自古以来就是风雅之物,不止是为了纳凉,更有美感,不管男女,拿着一把扇子都会显得斯文很多。近代流行檀香扇,檀香扇香气迷人,放置十年八年香味也不会散,非常吸引人。 檀香扇的流行 早期的檀香扇却是男式的,它基本上模仿竹骨纸摺扇的规格及式样,只是以檀香木篾片局部或全部替代竹骨。本世纪20年代,以"张多记"扇庄为代表的苏州扇子作坊,开始了初具规模的檀香扇生产。产品的大扇骨用竹片,小扇骨用檀香木,成为竹木混合型的纸面男扇。1930年前后,新颖秀美的日本女式摺扇风行东南亚,当时以经销竹摺扇著名的杭州王星记扇庄从中受到启发,委托苏州几家制扇作坊以檀香木为扇骨仿制绢面女扇,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从此檀香扇由男扇演变为女扇。檀香扇形制上小巧玲珑,华美精致,富有装饰趣味,保为广大妇女所喜爱,故现代专用于女扇。 苏州檀香扇哪家最著名 据说苏州作檀香扇的第一个作坊叫“张多记”,在二十年代开始生产檀香扇,当时所制扇子式样类同一般摺扇。稍后,显有变化,在大骨上雕刻钟鼎、甲骨方以及博古、花鸟之类。三十年代左右以经营扇子而著名的商号杭州“王星记”,曾选择国际市场上热销的几种日本女扇(小扇绢面),委托苏州檀香扇作坊用檀香为材料加工生产,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杭州“王星记”檀香扇,因商号在杭州,所以用杭州风景名胜作为各式檀香扇的名称(如“玉带”、“双峰”、“西冷”等)。苏州檀香扇生产,历史悠久、品类齐全、精湛的手工艺技艺蜚声海内外。苏州檀香扇为江苏著名传统工艺品。约创始于清末民初,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张多记”等七家作坊。早期主要生产男扇,以后主要生产女扇。苏州檀香扇,工艺精良,玲珑纤巧,芬芳馥郁,富有地方特色,深为各界妇女珍爱。扇面用绢面,扇骨拉制图案,式样有全面、格景、中空和西泠等。苏州檀香扇以“四花”(拉花、烫花、雕花、画花)见长。色泽秀丽、典雅大方,在泥金扇面上绘工笔重彩,高贵富丽。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花色品种达300多种,年产量达50万把。1981年荣获全国工艺品百花奖银杯奖。 檀香扇用料昂贵, ... 工艺复杂,所以成本极高,现在市场上很难见到正宗的檀香扇,但是檀香扇的风姿还是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些许,仿佛暗香袭袭,迎面而来一个优雅的旗袍女郎。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苏州檀香扇哪家最著名 檀香扇是什么时候流行起来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你没看错!这些帅到天际的宝贝,就是福建的

    众所周知,福建自古就有「”海滨邹鲁、文儒之乡”的盛名,才子才女们就像满天星一样,熠熠生辉!在宋代,八闽大地出现了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和正气贯古今的蔡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振聋发聩的话,也是福建人严复引入的!而民国才女林徽因,不仅是作家、诗人,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辜鸿铭、冰心、陈嘉庚……一连串响当当的名字,记录着福建厚重沧桑的历史和民族复兴之梦!想必通

  2. 皮影戏:历史悠久的民间戏剧,曾东学西渐传到奥斯曼土耳其

    在中国长达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同时也创造了相当一部分令人陶醉的传统娱乐文化活动。比如说逛庙会,行酒令,乐器演奏等。其中戏剧就是广为人们所欢迎的一种活动。

  3. 中国木雕工艺历史概述丨中国古典家具

    秦汉时期木雕工艺继续发展,漆木器出土数量更为可观。木雕艺术以后历经发展,至宋元时期达到很高的水平,木雕名家亦代不乏人。因其质地适宜精雕细镂,故而成品普遍工艺水平较高,格调清雅细腻。木雕与竹刻、牙雕、犀角雕等工艺类别间有相通之处,联系紧密,互相影响,这也是它们得以并称的原因之一。

  4. 中国最早记载的一把扇子,并不是用来扇风的

    夏天的唐山就像火炉,这时候如果掏出一把扇子,处变不惊地扇两下,那场面绝对特别有范儿!

  5. 苏绣:清代四大名绣之一,珍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虽然经历了诸多王朝,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基本形态。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创造了数不清的璀璨成就。其中,由于女子织布技术的成长和丝绸文化的发展。刺绣这一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应运而生,在古代它被叫做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把设计好的花纹在纺织品上来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6. 马未都:中国人的精致,从一把扇子说起

    夏令时节酷热难当,当我们无法置身空调房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古以来陪伴我们引风纳凉的一些工具,比如说扇子。

  7. 新乐遗址发现国内最早木雕器,它不仅有故事,还成为一座城市图腾

    「”新乐遗址博物馆”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博物馆,位于辽宁沈阳。在游览这座博物馆时,我们会发现一件「”特殊”的文物,它不仅有故事,还成为城市的图腾。那么,这件文物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小编便给大家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73年,沈阳北郊正在施工,一位技术人员在检查施工情况时,竟在现场看到了几块陶片。他随手捡

  8. 刺绣|古代治愈系艺术,看完感觉怎么样

    刺绣作为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至今已有几千多年历史。如今,刺绣虽不只中国才有,但毋庸置疑的是,刺绣,还是中国的最美!Chinesestyle刺绣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

  9. 你的头发能“闻”出来,就像檀香一样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用荧光染料对人头皮样本进行染色,发现毛囊有一种叫做OR2AT4的特殊嗅觉受体。他们发现,经过6天的治疗,角质形成细胞的死亡大大减少。

  10. 浮华“艺术家”手工艺复杂的沙轮在迷人的视频

    在视频中,就像“艺术家”碰到贝壳一样这打断了他的设计,他用嘴把它们举起来。神秘艺术家潜水员在1995年首次在日本附近海域的海底发现了河豚沙艺术的例子,但研究人员在2013年报告说,十多年过去了,才有人能够识别出这些地层的神秘创造者。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解释说,雌性河豚把复杂的结构当作巢穴;它们在中心产卵,在那里收集最细的沙粒。

随机推荐

  1. 梦见英语 梦见英语什么意思

    梦见英语是什么意思?梦见英语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英语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英语,英语的梦,代表的是旅行与成功。梦见学英语,预示著旅行或成功,而且即将有好事来到。老人梦见学英语,预示着你近期的运势不是很好,可能会苦难接二连三的来,要有坚韧奋斗的意志,埋头苦干,才能排除万难,大功告成。梦见英语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梦见自己的英语好厉害,而现实中我的英语好烂啊。

  2. 成语【寻瑕伺隙】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寻瑕伺隙的意思解释成语寻瑕伺隙发音:xúnxiásìxì释义: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

  3. 梦见从鲸鱼身上拔斧子

    周公解梦梦见从鲸鱼身上拔斧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从鲸鱼身上拔斧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砍倒大树

    周公解梦梦见砍倒大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砍倒大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比石家庄建市还晚57年,河北这个市得名来自一位1076年前的古代大臣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石家庄市历史短,建市时间短,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在河北省内,还有一个比石家庄建市时间还晚57年的地级市,这就是廊坊。今日廊坊石家庄建市(最初叫石门市)得追溯到公元1925年,迄今也不过94年的历史。但廊坊市建市得迟至公元1982年,比石家庄还晚了57年。而关于「”廊

  6. 金  鼠

    于是,他用银子做了一张小桌,以宝石璎珞镶为花边,又用金子铸了一只老鼠,把各种名贵的珍珠、宝石,装进金鼠内,塞得满满的,再把金鼠放在小银桌上。他将这份贵重的礼品,送到富人家中,并向他讲述前后经过。据《六度集经》卷三《理家本生》改编。

  7. 婚礼新郎唱的歌曲推荐

    婚礼新郎唱的歌曲有哪些?

  8. 武姓女孩名字_姓名测试

    武-Wu-首字最好不用零声字母或拼音是y.w开头的字。首字最好不用上声字,双字名应避免全用an韵母或上声字。-注意名的意义与"武"字的"武力"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据1998年最新统计,您的姓氏是第95大姓。您的姓氏笔画为8画。

  9. 爱照镜子的

    女孩子睡前总爱照镜子,而那个女孩也很爱美的,可是不知怎么的每到大家起床的时候屋里所有的镜子全都被放倒扣起来,然后经常逃课说不舒服,脸色怎么说呢,你知道阴天的时候,人的脸上罩着灰气..就那个样子,越来越瘦。但是就在她们挂镜子的时候,那个中邪的女的突然出现在她们后面,用力抓住我学妹问她们。

  10. 牛仔裤流行的时间和方式

    牛仔裤很容易成为地球上最普遍的服装之一,每天都有数百万双牛仔裤被...、销售和包装在注重时尚的个人...上。但牛仔裤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最初是为了什么目的做的呢?”在我们回答之前,首先要准确定义我们说“牛仔裤”时的意思,因为这个词在过去几百年的上下文中发生了变化。正如时尚杂志Enyclopedia所详述的,“牛仔裤”一词从17世纪就已经存在了,在那里,它被用作一个通俗的术语来描述“工人穿的粗糙的衣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