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基督(新)教的禁忌 基督宗教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经历数次分裂(schi *** s),罗马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基督正教(Orthodox Church)、以及新教(Protestant churches;又译:基督教、 *** 宗...
基督(新)教的禁忌
基督宗教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经历数次分裂(schi *** s),罗马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基督正教(Orthodox Church)、以及新教(Protestant churches;又译:基督教、 *** 宗、抗罗宗)三者是目前基督宗教分布在全世界最主要的三大信仰分支,亦可称为基督宗教大传统中的子传统。因此不论是信仰对象(上帝、三一真神、耶稣基督)、或是诫命(包括十诫)、或是圣经、或是圣堂的看法基本上是几乎一致的,与此些神圣信念相关的禁忌,例如:亵渎耶稣、上帝与三一真神,引诱基督徒犯罪或背教,违反十诫与不接受旧约神圣性,对圣经不敬或任意曲解与分割,干扰礼拜与仪式的进行,在圣堂中有不敬的言行举止,对圣职人员轻蔑不敬或冒犯等(可参考「天主教的禁忌」一文)。
基督(新)教于公元16世纪从罗马天主教会中分裂出来,分裂的原因尽管有许多历史、政治、文化因素,但就宗教信仰而言,可说是与对正统性、神圣性、宗徒(使徒)教导的坚持有关,亦即:16世纪分教主因在于对当时罗马天主教会在维持基督信仰的正统性、纯洁性、神圣性方面的不满。16世纪宗教改革派(Protestant)基督徒期许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真正唯独朝拜主耶稣基督的、真正符合上帝意愿与神圣性的、真正延续宗徒(使徒)教导的教会,而这个信念与动机至今仍延续在大多数基督(新)教的宗派中。因此对基督(新)教而言,外教人首要的禁忌之一,就是对上述这个信念的反对或是挑衅,例如:称某基督(新)教的教会团体或成员是不正统、或不神圣、或不传承使徒教导的。基督(新)教也因其反罗马天主教会的历史缘故,因此凡具有(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样貌的教会特征,例如圣堂中树立高挂被钉死的耶稣的十字架(又称:苦像)、或各式天使与圣人(包括圣母、圣家)塑像、严谨且繁文缛节的礼仪进行方式、称信圣餐礼中信友分食的饼与酒是基督圣体圣血(圣事神学)等,是多数基督(新)教宗派反对的。
16世纪宗教改革派基督徒风起云涌的出现,与其强调建立一个不接受罗马天主教会领导(或支配与控制)教会团体,导致许多结果,不仅至今依旧存在,成为对基督信仰自身与教会合一的严峻挑战,许多也与禁忌有关。首先,宗教改革派基督徒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圣经与进行其礼仪,并且各自建立不同的制度、并以神学思想加以强化其改革(reformation)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使得宗教改革派基督徒自16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各地不断建立许多各自独立、彼此互不隶属的基督徒宗派(Christian denominations,又译:支派),而这个现象自20世纪起,(www.lishirenzhi.com)由于各地去殖民化运动、教会本地化、与灵恩运动(又称:五旬节运动)的影响更加明显,使得「基督(新)教」至今已成为一个统称的名词或概念,用来指称所有非罗马天主教、非基督正教(东正教)的教会或基督徒;就实质上而言,「基督(新)教」一词所涵括的基督徒信仰团体,在历史阶段、地域、传统、学派、宗派等因素,内在歧异性非常大,可以说,不存在一个在信理教义、法规诫命、仪式方面一致的「基督(新)教 ,根据「台湾基督教会2013年教势报告」,全台湾的基督(新)教至少有57个宗派,不仅彼此不相互隶属,更各自有其独特性,因此对外教人而言,把所有的基督(新)教视为无差别的、完全一样的,是基督新教各宗派不能同意的,例如把长老会、圣公会、信义宗、神召会、浸信会、真耶稣教会、卫理会、灵粮堂等宗派(支派)视为一样的、无差异的;即便是在某一特定宗派之内,歧异性依旧存在,例如长老会在台湾,由于历史与政治的因素,还有台湾长老会与中华长老会的不同,不能因为都源自长老会传统,所以视为一样。
另外,又由于基督(新)教自16世纪起便以其宗教改革为主要信念,这个信念也至今延续在几乎所有的基督(新)教宗派团体中,因此,尽管如今在台湾的基督(新)教与天主教关系友好、合作密切,但倘若把基督(新)教与罗马天主教视为一样、甚至要求基督(新)教的宗派团体接受(或承认)罗马天主教会对他们的领导,则是禁忌。例如:要求基督(新)教在教会圣职人员的按立上、或制度、或礼仪、或神学思想等方面,接受并服从罗马天主教会的领导与教导,或有类似的要求,都是禁忌。即便在基督徒合一方面,要求基督(新)教以「服从罗马天主教会」的方式团结合一,也是禁忌。
基督(新)教在台湾,在与传统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的调适方面,例如:敬奉先人(祭祖)、殡葬(拿香祭拜、烧纸钱、作七等)、结婚与生育、饮食规定等,由于宗派各自独立、互不隶属,因此对这些议题有不同的见解与坚持;尽管如此,台湾的基督(新)教宗派,在与本地宗教文化的适应上,相较于罗马天主教而言更为保守且谨慎,大多数新教宗派禁止信众拿香(不论祭神或敬祖,但台湾圣公会允许信友拿香敬祖)、禁止信友参与民间宗教活动或驻足宫庙,若干新教宗派更也针对(猪、鸭)血、或经民间宗教祭仪使用过的食物,禁止信徒食用。
在台湾的基督(新)教,由于本地化的因素,因此即便属于某宗派(例如信义宗、长老会、圣公会、卫理公会等),但与该同宗派其他国家的教会团体有其差异性。亦即:在台湾某宗派的教会团体,其规定或禁忌(例如拿香或禁止进入民间宫庙、或是吃血等),在其他国家同宗派之教会团体中未必是一禁忌,反之亦然。例如在英美圣公会仍延续对耶稣之母童贞女玛利亚的敬礼与信念,因此对圣母玛利亚的不敬与诋毁,对其是一项禁忌,但在台湾圣公会则未必如此;英国圣公会也特别尊敬英皇(与皇室),诋毁英皇是禁忌,但对台湾的圣公会则未必。又例如针对同性恋与同性婚姻议题,国外某些基督(新)教宗派公开表达支持与同意,甚至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因此支持同性恋者(与同性婚姻)不是禁忌,但对许多台湾的基督(新)教宗派而言仍是禁忌。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