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残损的明代酒杯上有什么好友李君到我租居的斗室相访,他早就知道我喜欢收藏,并赠我以美称“收破烂”的。待他坐定,我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对残破的青花小酒杯请他欣赏。这是一幅典型的明代写意画,明末画风注重写意,形神之间更重神似。似这般身材的小酒杯,明代万历天启年间是比较多的,只不过是身上的纹饰各不相同而已。
残损的明代酒杯上有什么
好友李君到我租居的斗室相访,他早就知道我喜欢收藏,并赠我以美称“收破烂”的。前脚刚刚跨入房内,后脚还没有落地,他就左顾右盼一番之后笑问:“最近又收了什么值得一看的“破烂”?拿出来给我批讲批讲。”待他坐定,我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对残破的青花小酒杯请他欣赏。见到两小杯口沿处都有残损,李君没上手就叫嚷起来:“你可太看不起人了,用这等又小又残的玩意儿来应付我?扔了算啦!”“别,别,别!”我一边连忙伸手护住小酒杯,一边向他问道:“你先看看小酒杯上有什么?""有什么?除了一朵,不,是两朵花,别的什么都没有。”说话间他一把抓起一只小酒杯,又翻来覆去地看。我真怕他将小酒杯掉到地上,赶紧接过来捧在手中说:“有,有许多东西呢!今天我得闲,一样样指给你看,说给你听”。
先看“花纹”,看仔细点儿,实际上是杯的两面各画一幅果枝栖鸟图。作画者用笔简约、潇洒,廖廖数笔却极尽写意传神,将大自然的一角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也流露着作画者审美情趣与追求。而且画面布局也疏密有致,颇具匠心。树枝挂双果部位用笔多,设色浓。正在梳理羽毛的小鸟画得靠近果子,而枝条顶端仅三片小叶而已。这是一幅典型的明代写意画,明末画风注重写意,形神之间更重神似。这幅画面虽小却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表白,它是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瓷的绘画佳作。
明万历青花花鸟酒杯(一对)
后看“胎釉”。瞧这破损的地方,胎土洁白细嫩,已经和玩瓷行家常说的康熙朝糯米汁胎不相上下,而且这胎体修制的有多薄,不到0.5毫米,名副其实的“薄如纸”。全凭手工做成!给你一块泥,你能做成这个样子吗?对啦,还有这圈足修的多棒,足底心有一条条放射线,象太阳放光一样,这叫跳刀痕。重要的是釉色,底釉白中闪青,细润柔和,青花发色青中泛灰,淡雅含蓄。让人一望便知是何朝何代的色彩——明晚期精细瓷器的釉色都是这样的神韵。薄胎,圈足底有放射状跳刀痕,是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小件日常器型的一般特点。现在知道这小酒杯是什么时候的了吧?
再看“体形”。口沿处往外折撇后微向上收,腹上部稍宽,下部稍窄,象倒梯形,近圈足时向内陡然缩入,口沿的直径与杯子的高度大致相等。似这般身材的小酒杯,明代万历天启年间是比较多的,只不过是身上的纹饰各不相同而已。
李君听我“说教”至此,不由自主地嘿了一声,如大梦初醒一般。“真没想到,这里面还的的确确有玩头儿,只可惜这精巧的小东西被碰烂了。”他话音刚落,我立即接着说道,正是这“破”,或许又隐含着一个故事:两位怀才不遇的书生,他们琴棋诗画难分伯仲。秋月之下对酒当歌,喝得酣畅淋漓,一番指点江山,剖析时弊之后,举杯相碰,“干!”未料酒醉难以控制力度,“噹”的一声脆响,丽质如玉的小酒杯就这样残损了。可两位才子并没有将酒杯丢弃,而是各揣一只,相约此生既同为不尽意的沦落人,死后定要邻穴而居,来世再携手共济天下……
听我编撰至此,李君边笑边说:“这有可能,完全有可能啊!”然后就是请求把这对小酒杯让他带去把玩几天,也想试试能不能把玩出新意境来。我当然没答应,否则,也就不能在此让大家欣赏这对精美难得的明末民窑青花小酒杯标本了。
明万历青花花鸟酒杯(俯视)
明万历青花花鸟酒杯(底足)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