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正统年间,瓦剌屡次挑衅明朝,有意冒犯中原边境。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平定瓦剌贼寇。不过他有这个决定,与一个叫王振的宦官脱不了干系。王振是明英宗身边的老人了,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明英宗十分信任他,亲切称呼其为「 ”伴伴”。 瓦剌来犯令朝廷众人十分头疼,这时王振向英宗提议,让他效法先祖朱元璋、朱棣,亲自去平定瓦剌。这样可以向世人证明,自己拥有先祖之遗风,是个能文善武的治世明君。明英宗经不起这样的吹捧,又对自己极具信心,便即刻下定决心,要一展天子风姿。 当然,最后的结局就是,明英宗没有那个金刚钻,偏要揽这个瓷器活。明英宗被瓦剌俘虏,王振也在土木堡之变中被 ... 。还好明英宗在出发之前,任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兵部尚书于谦辅佐,明朝也不至于大乱。 明英宗剧照 虽说明英宗提前做了安排,可皇帝突然被俘虏,也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为了安抚人心,于谦不得不提议,拥立郕王朱祁钰登基。其实这个提议十分大胆,为何这样说呢?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按理来说,应该由太子继位,并设法救出英宗。 可于谦却跳过了太子,支持郕王朱祁钰,这怎么都说不过去。甚至在有心之人的眼中,这就是 ... 裸的背叛。不过最后孙太后也应允了此事,便没人敢反对了。就这样,朱祁钰在于谦的支持下,坐上了那把万人敬仰的龙椅。 明明有正统的皇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呢?笔者认为,这就是于谦的过人之处了。他之所以拥立朱祁钰,是出于以下几大原因,且听我慢慢为大家解释。 明英宗剧照 一、太子年少,不能断事 朱见深确实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但当时他才多大呢?只有两岁而已。也就是说,这个太子还是在襁褓之中,他倒是拥有绝对继承权,可他继位之后呢,要怎样挽回当下的局势,击退瓦剌? 于谦拥立太子登基后,确实可以解决「 ”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问题,但治标不治本。这时候比起死板的「 ”礼法”来说,国家更需要一位有主见、能断事的领导者。朱祁钰虽不是明英宗的子嗣,可他也是皇族宗室,并且有一定能力,选他出来主持大局,是再适合不过了。 二、朱祁钰有监国之责 明英宗出发之前,任命朱祁钰监国。众所周知,监国一般是皇太子的职责,但明英宗看在太子年幼,不得不让弟弟监国。一来证明朱祁钰有能力,二来也说明明英宗很信任朱祁钰,三来代表朱祁钰有继位的资格。 王振剧照 三、防止主少国疑 「 ”主少国疑”的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记载是: 「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主要意思是: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朱见深还是个两岁的奶娃娃,即使拥立他登基,也不能安定民心。当时瓦剌仍然未被击退,百姓还是人心惶惶,要是让太子登基,百姓对朝廷就会陷入极度的不信任当中。如此一来,不等瓦剌打进来,明朝就已经内乱了。 百姓可不管谁有继承权,只要能够让国家安定,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谁当皇帝都一样。因此朱祁钰登基后,百姓是很拥护他的,这也使得朱祁钰得以大展宏图。 朱祁钰剧照 四、于谦与朱祁钰目标一致 于谦拥立朱祁钰,无非就是想找个有领导能力的人,可以让明朝所有人都团结起来,共同抵抗瓦剌入侵。朱祁钰刚开始的目的,也和于谦等人一致,就是想击退瓦剌,救回明英宗。 所以朱祁钰登基后,立刻派于谦等人阻击瓦剌军队。同年十一月,瓦剌被明军击退。瓦剌见讨不到好,就想放回明英宗,与朝廷求和。可惜这时候朱祁钰却不干了,因为他享受到了做皇帝的好处,初心也就变了。 朱祁钰剧照 五、拥立朱祁钰是暂时的 于谦等人去说服孙太后之时,所用的理由就是害怕「 ”主少国疑”,孙太后这才答应拥立朱祁钰。于谦的初衷是正确的,他想国家此刻需要领导者,朱祁钰就是很好的人选。等到瓦剌被击退,英宗被救回来之后,朱祁钰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到时候朱祁钰把皇位还给哥哥,以后明英宗去世,皇位还是太子朱见深的。如此一来,皇位也不算是旁落了,最终仍然归于英宗一脉。只是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也忽略了皇权对一个人的吸引力,更加低估了人的欲望可以有多强烈。 明英宗与朱祁钰剧照 朱祁钰当初承诺过,等哥哥回来,自己就将皇位归还。可等到瓦剌被击退,并准备送回明英宗时,朱祁钰就犹豫了。他说: 「 ”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很明显在说气话,就是说当初我本来就不想当皇帝,是你们非逼着我当。言下之意则是,如今我没利用价值了,你们就想过河拆桥。 于谦知道朱祁钰的心思,但眼下最重要的事,还是接回英宗。于是他只好说,皇位已经定下了,即使接回英宗,也不会更改,朱祁钰这才答应接回明英宗。 明英宗回京之后,一直被朱祁钰软禁了七年之久。景泰八年,明英宗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复位。一个月之后,朱祁钰病逝,紧接着当初拥立朱祁钰的大臣,均被明英宗以「 ”谋逆”之名处死,其中包括于谦。 于谦剧照 很多人认为,明英宗 ... 死忠臣于谦,是昏君所为。毕竟在国家危难之际,是于谦力挽狂澜,明朝得以稳定,还是有赖于朱祁钰和于谦的。但笔者认为,这也不能全怪明英宗,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正所谓「 ”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不是于谦拥立朱祁钰,百姓民心不能及时安抚,国家局势也不能及时挽救。可如果不是于谦拥立朱祁钰,明英宗就不会被软禁七年,甚至朱见深的太子之位,都差点不保。这就是「 ”成也于谦,败也于谦”。 (参考文献《史记》《明实录》《明史》)

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用准提咒戒邪淫

    用准提咒戒邪淫各位师兄好,这次我是在凌晨2点左右从床上爬起来发帖的,完全是因为准提咒的作用对戒邪淫的作用实在太明显了,使我想要把我自己的经验介绍给还在为戒邪淫而努力奋斗的师兄们,希望你们早日脱离苦海。后来听各位师兄的介绍,先想想用准提咒试试看吧。正当我又快把持不住的时候,想起可以用准提咒试一下,于是就坐在床上盘腿而做,结好手印就开始修准提咒了。

  2. 梦见情人向你表达爱意_周公解梦梦到情人向你表达爱意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情人向你表达爱意好不好

    但是如果这种时候气愤地向爱人询问的话,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只有将强硬的态度排除在外,改用宽容与温柔来吸引爱人的目光,不久之后情敌便会自动地离去了。

  3. 梦见妈妈被骗

    周公解梦梦见妈妈被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妈妈被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自强不息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ìqiángbùxī【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例子】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近义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反义词】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灰意懒【相关】百度“自强不息”

  5. 唐朝李固言的幸运,幸运的当上了状元

    只不过李固言的“讷”不是一种修为,而是一种先天的缺陷——口吃。结果毫无悬念,李固言不仅中第,而且幸运地夺得了那一年的状元。>有一次,唐文宗让李固言颁发诏书,宣布让遭贬职的一位官员去做太子的宾客,辅佐太子。事实上,李固言写的绝对比说的好听,文宗皇帝明白了,按他的意见换了人。有人说李固言的成功纯属幸运,但谁又能说他的幸运,不是源于他所固守的质朴与坦诚的处世之道呢?

  6. 尼克鱼

    有一天,尼克还是不听话,妈妈又喊哑了嗓子,这时她诅咒说:>>“尼克,你就变条鱼吧!”从此,尼克更不到岸上来了。>>尼克鱼遵照国王的命令沿着西西里岛海岸游了一圈,很快就回来了。尼克下去后回来报告说,他先发现了冷水,后来又发现了热水,有些地方,还流出一股股淡水。国王等了一天,又等一天,一直等了三天还不见尼克的影子。>人们给了他扁豆,尼克就潜入了水中。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等待着尼克鱼回来。

  7. 梦见旅游遇险

    周公解梦梦见旅游遇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旅游遇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梅兰芳的爱国故事:蓄须明志

    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梅兰芳痛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有一次,梅兰芳连演三场《生死恨》,观众踊跃买票,把票房门窗的玻璃都挤碎了。日本人知道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大艺术家,托人要求他在电台播音,为他们的侵略服务。一天上午,日军司令酒井派把梅兰芳接去。梅兰芳事先得到消息,一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只见梅兰芳身穿新衣,精神焕发,手里的一把纸扇遮住了半个脸。

  9. 见微知著造句

    见微知著造句一:强者见微知著,而弱者却视而不见。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我去悟出“规律”。

  10. 梦见背媳妇 背新娘梦到背媳妇 背新娘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背媳妇 背新娘好不好

    做梦梦见背媳妇背新娘好不好?梦见背媳妇背新娘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背媳妇背新娘的详细解说吧。背媳妇往往在梦中,表现出一种相互信赖、相互依赖的感情。梦见自己结婚背着媳妇,预示著自己将会结交到危难中帮助自己的挚友。梦见上房梦到上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上房好不好梦见别人背着自己的新娘、媳妇,表示自己会因为多疑得罪朋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