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过午不食,养生养心

为父祈福发愿终生持素当年发愿终身持素,因缘来自父亲。若非父亲,德慧怎么可能发出这样的大愿?自发愿持素至今,即使以前最喜欢吃的白斩鸡,也从未撼动德慧。这样的力量,只能说来自于佛力的加持。>八年前,爸爸罹患癌症。八年后的父亲节,妹妹买了双鞋子,让每天走路一个小时的爸爸,可以走得更轻松。八年了,爸爸很健康。今年的父亲节,德慧带着德定爸爸的侄孙女去看爸爸。按辈分,小女孩要喊爸爸“太公”了。五岁的小女孩听话乖巧,一下子学会了双手合十,深深鞠躬:阿弥陀佛!当爸爸看到小女孩双手合十,深深鞠躬念出“阿弥陀佛”时,笑得好开心。>阿弥陀佛!感恩诸佛菩萨!这八年来,若非诸佛菩萨的冥冥护佑,我们还能在父亲节,听着爸爸熟悉的笑声,吃着爸爸亲手烧的菜,一遍遍地叫着“爸爸,爸爸”吗?八年前,差点失去爸爸,不舍和无奈,一个个无眠的日子,一句句南无阿弥陀佛……>今天,爸爸在的日子,安宁平静,千万的感恩依然化作一句句“南无阿弥陀佛”,除此之外,找不到其他的话语。但是,无论我们能再拥有多少个如此幸福的父亲节,都不会彻底的究竟。因为佛陀告诉我们“国土危脆,人命无常”。人来世间,无论福报多大,寿命多长,在我们生命轮回的过程中真的只是一刹那而已。祈愿世间所有的众生,都能在父亲节时结缘于佛法,发起跳出轮回、帮助众生的大菩提心,这样的父亲节才真的有意义。>一顿晚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读道证法师《信心扎根》里关于“过午不食”的开示,非常惭愧。德慧曾经也觉得:晚饭不吃,家人不开心,自己没力气,还不如随顺家人。吃饱饭有力气念佛啊,或许还是自己太执著啊。就是这样错误的观念,每月几次“过午不食”戒的做法没有持续下来。重新聆听师父的教诲:“持过午不食”戒就是度众生。“度自己解脱晚上贪吃的欲望……如果连自身些许的痛苦都不能忍耐,微小的欲望都不能降伏,自己都度不成,是要如何度众生呢?”>“以大悲心体谅饿鬼的痛苦,发心度一切饿鬼道的众生。”>“我们对佛有信心,尊重佛的戒律去实行,就是在保存十方诸佛的戒法,使诸佛的戒法,不会在我们的身上断灭掉;使戒法能够流传下去,度尽未来的众生。”>感恩慈悲伟大的佛陀!感恩师父!将佛法作最好的诠释,令愚痴的德慧能听懂。>回家跟德定爸爸说:“其实,晚饭不吃身体更好。你下班比我早,每天辛苦做晚饭,不如这样,你一个星期选择几天在食堂吃晚餐,然后打完乒乓球再回家。我晚饭不吃,行吗?”他几乎没有思考,马上说好呀:“好呀,每周一三五吧,我在食堂吃晚饭,打完球回家。”>德定爸爸总是跟别人说:“我不信佛的,我不吃素的,我是凡夫。我礼佛是有私心的,我吃素是没办法,老婆不吃肉只好跟着吃素……”也是这个人,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是礼佛、 ... 。烧素菜简直成了他的爱好。德慧哪天若是不去念经礼佛,往电视机旁一坐,他就嚷嚷:“你今天怎么了?怎么还不去做自己的事?”>若非佛力加持,这一切怎能如此简单?若愿力足够,还怕没有福报实现?好欢喜的一个晚上,没有油烟,清安自在。>过午不食,养生更养心>德慧上下班的电梯里,偶尔会遇上一位老领导,她见面就会说:“还在吃素啊?吃素缺营养的呀!”这句话听了N遍后,有一次不再沉默:“老领导啊,不是吃素不好,是我学佛不好,表法不好,我要忏悔啊!如果德慧吃素,长得年轻,吃得胖胖,您就不会这样讲了。您一定会赞叹吃素,跟着吃素。所以,德慧只能忏悔了。”>可是,大家有曾想过一个问题吗?未学佛前,德慧 ... 生,堕胎,邪淫……如果不是学佛,或许德慧早已是地狱中的“万死千生”之众生了呀。我们都没有得神通,都无法知道:如果不学佛,人生会怎么样?>可是自从学佛后,德慧明白了很多,明白了自己昔日的不堪,昔日的愚痴,昔日的刚强难化。>今天,德慧虽然身体弱些,但是也没什么大病啊,每年的医保卡几乎都不用刷。过午不食,为了养生,更是为了养心。如果,自己求生净土,连这样一点点小小的戒,最简单最能持的戒都不能持,德慧感觉自己的信愿有问题。>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阿弥陀佛没有说往生的条件要过午不食,德慧是觉得自己的根性比一般学佛的众生差很多很多,更需要戒律的护持。过午不食跟持素一样,德慧身体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除了轻松自在。>德慧修行的功夫很差,无量劫来的习气又如同阿修罗一样,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戒律来保护,德慧感恩佛陀给了这些“护身符”。>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妙法莲华经》)>诸佛菩萨为了成佛度化众生,连生命都舍了。德慧只是在十斋日过午不食,算得了什么呢?>况且晚餐吃得太饱的后果很严重。在这里偷偷作一点点小小的感叹:我们人有时候很让人搞不懂。比如:我们会吃大量的晚餐,然后因为太饱了,怕胖,怕大肚子,怕“三高”,所以吃完晚饭打着饱嗝去走路啊、打球啊、跑步啊什么的。这个变化大家都认可的:“过午不食有好处的,你看我最近肚子小了。”所以呢,很多事自己知道就行了,慢慢等待因缘的到来吧。>过午不食的好处,佛陀已经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了。如果我们对佛有信心,依教奉行就行了;如果没有信心,比较相信世间的医生,那也没有办法啊。佛陀这位大医王,开出的免费药方只能暂时搁置一旁了。

《净土》杂志文/德慧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过午不食,养生养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换骨脱胎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uàngǔtuōtāi【解释】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出处】金·侯善渊《杨柳枝·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例子】无【相关】百度“换骨脱胎”

  2. 中国军工逆袭史:海军篇

    壹1895年2月11日的晚上,59岁的丁汝昌在刘公岛上写完给李鸿章的最后一封信,交待完所有后事,端起了一杯泡着生...的酒杯,一口吞下。丁汝昌当天晚上,李鸿章外甥、管带张文宣亦服...随他而去。在他们之前4天,43岁的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已经用同样的方式自尽。

  3. 梦见同事和他老婆

    周公解梦梦见同事和他老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同事和他老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周公解梦查询梦见鲜花 孕妇梦见鲜花 – 周公解梦

    梦见采摘鲜花,生意兴隆或家庭幸福。梦见戴花环,是高升的兆头。梦见头戴花冠,要当地区领导。梦见手里的花掉落,会患恶疾。梦见鲜花被踩在脚下,灾难和死期会降临。梦见花束,意味着有所获,能交好运。恋人梦见约会时花束掉落,关系恶化。梦见花束的花朵枯萎,愿望不会实现,恋情会中断。周公解梦查询孕妇梦见鲜花:孕妇梦见接受鲜花,会生下美丽的女儿。梦见菊花,会生儿子。梦见站在花丛中,将来生下漂亮可爱的女儿。

  5. 侍者与禅师

    侍者与禅师侍者问禅师:禅心在何处?>侍者尝了尝说:感觉不到咸味。

  6. 文艺之神卡墨娜

    在古罗马神话中,卡墨娜原是水泉女神,有预言能力,神话时代后期渐渐发展成文艺之神。做为一名受欢迎的女神,卡墨娜常参加神明的饮宴,用她的歌声愉悦饮宴的神明们。文艺女神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那里建有文艺女神庙,立有卡墨娜神像。据奥维德说,埃革里娅本来就是水泉女神,自然也就具有预言灵性,并且同卡墨娜女神有交往,这也使努马有可能聆听卡墨娜的教诲。

  7. 钟国楚的生平如何?看淡名利,再不与人争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钟国楚少将,就是其中的一位。>>钟国楚急忙示意自己没有死,并讲起了事情的经过。>也许正是这次死而复生的经历,让钟国楚看淡了名利,一生中多次自降职务,从来不与人争。>钟国楚病好后,竟主动提出去18师当师长,自降半职,毫无怨言。>这就是钟国楚将军的高风亮节,不知道该让多少人汗颜。

  8. 夏天的雨

    夏天的雨感悟一:夏天的雨咱们那儿四季干旱。夏天的雨像是给屋子安了台空调,让你少些烦躁。夏天的暴雨,持久不息,伴随着刺耳的雷鸣,雨是在与雷为伍。—–题记初夏的雨,缠绵著大地上无穷无尽的绿,亲昵的拥吻著植物们欢呼的手臂,夏雨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演奏出夏日的执著与热情,成就著鲜花的绚烂与美丽、冲刷了尘世的喧嚣与迷离。初夏的雨,以最后一片清凉,迎之后那即将嘈热的夏天。

  9. 希罗尼穆斯·博斯是谁?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简介

    希罗尼穆斯·博斯,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希罗尼穆斯·博斯,出生在艺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地方有名的画家,博斯本人也声名显赫,他生前和死后都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这是对社会发出的警告。在1481年,波提切利应招到罗马画壁画,这是他唯一一次离开佛罗伦萨到外面作画。

  10. 振穷恤寡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ènqióngxùguǎ【解释】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出处】《北史·魏纪四·孝明帝》:“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振穷恤寡。”【例子】无【相关】百度“振穷恤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