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苦尽甘来,刘裕终成执政官;龙游浅滩,挥师北伐谋破局

剿灭桓氏之后,刘裕大权独揽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北府兵内部,何无忌与刘毅等人都是刘裕的同事,而非他的属下。如果刘裕在决策中出现了重大失误,何无忌与刘毅等人随时都有可能取代刘裕的地位。 再看得稍微远一点:司马元显喜欢吃独食,被收拾掉了;桓玄喜欢吃独食,也被收拾掉了。如果刘裕不吸取前面两位的教训,继续吃独食,他肯定也会被别人收拾掉的。 有人说:刘裕能力排众议提拔王谧,这足以证明他此时实力超群。 实际上,王谧之所以能成为执政官,是因为他在豪门士族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绝不是因为他与刘裕有什么身后的私人感情。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王谧成为执政官之后,并不是看刘裕脸色行事的。 除掉桓氏之后,北府势力和豪门士族开始协商如何分配权力。最初的方案由王谧等豪门士族拟定,总体而言就是削弱和打压北府势力。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涉及利益的时候,王谧并没有站在刘裕一方。 在此时的北府势力中,刘裕是一把手,刘毅是二把手。而在豪门士族拟定的权力分配方案中,刘裕被任命为徐州和青州刺史,刘毅被任命为兖州刺史。 徐州、青州和兖州听起来非常了不起,毕竟是三个州。可对于东晋而言,这三州加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东晋的重要地盘是扬州、豫州、荆州和江州。 北府势力中最有权势的两位领导,居然只能联手控制这三个小地方,其中的削弱和打压不言而喻。再加上刘裕和刘毅本来也不是很和睦,这更有一种让两人相互牵制的意味。 对于这种结果,刘裕等人自然非常不满意。王谧也明白:这点利益不足以打动刘裕,所以他给了刘裕许多高级别官职。这些官职都有一个共同点:名头很吓人,实权没多少。 刘裕对此一再表示谦虚,表示自己没有能力担任这些高级别官职,希望中央 ... 让他回京口。是刘裕高风亮节吗?当然不是。刘裕只是在用这种方式传递一个信息:别跟我玩虚的。 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 ... ,徐、青二州刺史如故。裕固让不受,加录尚书事,又不受,屡请归籓。——《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六 刘裕一再拒绝,王谧等人就请皇帝亲自去刘裕府上劝说,无效;王谧等人又伙同众多高官一起去刘裕府上劝说,没用。这样折腾了将近一个月,王谧等人无奈地做出了让步:让刘裕一人独自掌管徐州、青州和兖州,刘毅、何无忌和刘道规也获得了新的任命。 诏百官敦劝,帝亲幸其第。裕惶惧,复诣阙陈请,乃听归籓。——《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六 王谧等人拟定出这种权力分配方案,就是希望实现豪门士族的利益最大化。这样一个豪门士族的代表人物,又岂是刘裕所能掌控的?王谧等人后来的妥协,也绝不是在唱双簧。此时的豪门士族虽然衰弱,却也不是刘裕能够拿捏的;此时的东晋虽然势弱,却也不是刘裕所能操纵的。 如果进行一番纵向对比,此时的刘裕顶多也就和刘牢之的实力相当。 再看此时的东晋格局:徐州、兖州和青州刺史是刘裕,豫州刺史是刘毅;江州刺史是何无忌;荆州刺史是刘道规。 根据这个格局,我们可以说豪门士族已经处于北府势力的包围之中,也可以说豪门士族管理中央,北府势力占据地方。 这个格局好不好?其实还行,因为在其后三年的时间里,双方相安无事。可三年之后,王谧因病去世,权力必将重新分配,这个格局也随时面临散架的风险。 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王谧去世之后,谁来担任下一任执政官呢? 对此,豪门士族拟定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非常简单:让谢安的孙子谢混出任执政官。谢氏属于标准的豪门士族,死一个王谧,上一个谢混,之前的格局就有可能继续维持。 第二套方案相对复杂:让刘裕在丹徒兼任扬州刺史,把朝廷内务交给孟昶。这套方案表面上对豪门士族不利,实际上却更有利于豪门士族暗中行动。 在我看来:豪门士族最初的选择应该是第一套方案。他们作为既得利益集团,肯定是能不折腾就不折腾。 但随着刘裕主动竞争执政官位置,第一套方案显然无法执行了。因为以刘裕当时的实力、地位和影响力,如果他真的豁出去非要竞争这个执政官的位置,谁又能拒绝呢? 在刘裕的「 ”建议”之下,第二套方案最终被敲定。很多人又据此发表神论:刘裕权势滔天! 政治斗争绝不是简单的1+1,而是要懂得因势利导。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细分析过王导与庾亮相争,庾亮把所有表面上的好处全部捞走了,最后反而处处受制于王导。(详情可点击此处) 优秀的政治家,一定会时刻强迫自己理性思考问题。便宜不是越多越好,吃亏也不见得就是沉重打击。 此前的东晋,就像一个由众多股东联合控股的集团公司,公司的高管都是各大股东的家族子弟。 现在的东晋,依然还是一个由众多股东联合控股的集团公司,但公司的高管已经全部换成了职业经理人。 这两种模式有区别吗?表面上看的确有。但从所有权上看,其实根本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表面上看,豪门士族已经全线败退,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北府势力在当家。可实际上,只要血统论和门第论还占据统治地位,那几个军人就翻不了天。 随着刘裕的走马上任,他立刻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自己好像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首先,既然刘裕成了执政官,那都督三州的权力总该让出来了吧?这不仅是豪门士族的心声,就算在北府势力内部,持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因为此时的刘裕实在是过于强大,如果不加限制,无论是豪门士族还是北府势力的其他大佬,肯定都是没有安全感的。 在这种背景下,刘裕虽然成为了执政官,却失去了兖州和青州。新任兖州刺史是刘藩,他是刘毅的堂弟;新任青州刺史是诸葛长民,也是北府势力的一位大佬。 籓,兖州刺史毅之从弟也。——《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 以诸葛长民为青州刺史,镇丹徒。——《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六 其次,就算刘裕成为了执政官,他就敢为所欲为了吗?事实显然不是如此。因为当刘裕在逐渐成长的时候,北府势力的二把手刘毅也没有歇着。 刘裕上任之后不久,就下达了一道命令:「 ”任命刘毅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卫将军倒也罢了,但开府的权力可是非常大的。一提起开府,我们想到的通常都是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这种顶级权臣。单看这段记载,我还以为东晋执政官是刘毅呢。 庚戌,以刘毅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 刘毅获得开府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刘裕给的吗?显然不是。就算这个任命是刘裕下达的,也绝不是出自刘裕的本心。 刘裕为了一个执政官的位置,连兖州和青州都放弃了,应该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难道刘裕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就是为了提拔一个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刘毅?别开玩笑了! 在我看来:刘裕这次是真的失策了。表面上看,刘裕提升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可实际上,刘裕这次是一头钻进了豪门士族的口袋里。 在地方上,刘裕还保留了一个徐州,但这个徐州被兖州和青州包围着;在中央 ... ,刘裕是执政官,但刘毅可以开府,声势并不弱于他。 很多人把此时的刘裕和司马懿相提并论,这可实在是高看此时的刘裕了。 高平陵之变结束之后,纵观曹魏朝堂,根本找不出一个可以与司马懿分庭抗礼的具体人物。再看此时的刘裕,谁敢说他能完全压制刘毅、何无忌和孟昶等人呢? 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氏虽然经历了几次挑战,但总体来说还是曹魏最具权势的家族。如果刘裕在此时去世,他身后的家族还有威胁刘毅、何无忌等人的力量吗?答案很明确:没有。 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谁敢说刘藩和诸葛长民不会想出什么歪招对徐州动手呢?谁敢说刘毅无法超越刘裕呢? 刘裕是个聪明人,他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有多艰难,他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地破局。 最好的破局方式是什么?答曰:战争。 只有发生战争,执政官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布国家处于战争状态; 只有处于战争状态,执政官才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调动国家各项资源的权力; 只有获得了调动国家各项资源的权力,执政官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亲信安插在重要岗位上; 只有把亲信安插在重要岗位上,执政官才可以拥有破局的力量。 战争说来就来,就在刘裕走投无路的时候,前线传来了南燕骚扰边境的消息。刘裕这下可是喜出望外,立刻请求率军北伐。 这次北伐是刘裕为了摆脱控制而做出的决定,也是刘裕迈向最终胜利的第一步。 第一步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开了个头而已。如果仅凭北伐胜利的结果,刘裕还是很难破局。 可就在刘裕北伐获胜之后,卢循和徐道覆起兵造反,把刘毅打得大败而逃。刘裕回师之后,重新整合资源,剿灭了卢循和徐道覆。 刘裕北伐得分、平叛得分,刘毅平叛失分。此消彼长之下,刘毅有点顶不住了。 刘裕很懂得「 ”乘胜追击”的道理,趁刘毅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套快速的组合拳打出,直接把刘毅打下了历史舞台。借着又继续发力,一举除掉了诸葛长民等人。 至此,刘裕才算真正拥有了和司马懿相提并论的资格。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刘牢之众叛亲离,北府兵高层被屠 刘裕暂露头角,两位贵人相助 刘裕率军 ... 入都城,剿灭桓氏实力大增

苦尽甘来,刘裕终成执政官;龙游浅滩,挥师北伐谋破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此人弑 ... 隋炀帝,霸占萧皇后,称帝后不到三个月就被 ... 死

    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后,自立为帝,还霸占了萧皇后。突厥历来是隋朝大敌,所以当杨广得知宇文化及违背命令后,直接将其囚禁,更一度动了...心。好在南阳公主求情,宇文化及才保全了小命。但此时他还没打算弑...杨广,只想着捞好处。在任何一个朝代,弑君之罪都是罪大恶极的,宇文化及弑君之事被有心人加之以利用,很快就传遍天下。两个多月后,窦建德的大军便把他活捉,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2. 司马懿之孙,司马昭长子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简介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不久司马昭猝死,司马炎继承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30岁,逼迫魏帝曹奂禅让,开国称帝。相煎何急31岁,立司马衷为太子。此时的司马衷已经表现出智力低下的一面,宗室诸王和开国功臣们普遍希望立司马攸为皇太弟。所以司马炎只好以儿子还小,还来得及补救智商为由,硬是立傻儿子司马衷为太子。

  3.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4. 郭松龄反奉,有人建议炮轰叛军,张学良立刻制止:都是我的部下

    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原因,说法一直,按照郭松龄的说法,他说东北人民受到穷困,而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假如奉军一直在关内的话,日本一旦发难,东北必然十分危难,郭松龄在给张学良的遗书中也表示,自己反奉是为国为民。

  5.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并没有紧逼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6. 在三国正史中,究竟哪些名将能排进前10?赵云排第七,关羽垫底

    而这里,就来盘点下三国正史中,究竟谁能排进名将榜前十。TOP、10关羽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即便不是第一的存在,也能排进前三;但是在正史中,关羽能进前十都还是靠他的名气,毕竟他的战绩寥寥无几,能力摆在那里;或许他参加过的小战无数,但是真正独领一军的大战,却是少之又少;真正论功劳,关羽也就一个镇守荆州之功和之后发动的襄樊战役。

  7. 华歆主持曹丕受禅仪式亲手终结了汉王朝,后世为何对他评价甚高?

    作者:许云辉(华歆)东汉末年,三个志同道合的少年,为了拓展视野和扩大知名度,联合组成游学小队,从平原高唐出发,外出闯荡。

  8. 打江山最难的10个帝王,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实在是 太励志了

    有句老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打江山与守江山之间对比,诚然守江山会困难些,但这并不代表打江山就有多容易了。中国古代那么多朝代,能当上开国皇帝的,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一步步走上去的!(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不过,相对来说,有些开国帝王的路,走的就顺畅许多,比如三国的曹操,起家时用的都是曹氏宗亲;唐朝的李渊,本身就算是一方诸侯;而有些帝王,就没那么幸运了,简直是要钱没

  9. 他是元代的纵横家,以 ... 身份总揽元朝大权,下场却很凄惨

    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产生的独特的谋士群体,与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生不同,他们不注重家国情怀,朝秦暮楚,谁能实现他们的政治要求,他们就投靠谁。张仪、苏秦等人都是纵横家的杰出代表,他们游说各国诸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秦汉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以后,纵横家失去立足的根基,逐渐衰微,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名义上的纵横家学派虽然已经消亡,但实质上的纵横家却依旧存在,他们活跃在乱世当中,搅动着历史风云

  10. 浅谈魏晋南北朝都督制的发展及都督制的衰亡

    东汉时期,朝廷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已经逐渐的濒临崩溃了,这套制度渐渐的为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因而这一时期在朝廷之中一个家族就出现了多个高官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

随机推荐

  1. 素娥要盐

    杭州有个叫“素娥”的青楼女子,为一个盐商所占有。一次,我故乡的黄南谷先生经过妓院,看见墙上素娥的小像,便在下面题写了一首诗:“淡红衫子淡红裙,淡淡梳妆淡点唇;只为一身都是淡,将来付与卖盐人。”看到的人无不大笑。

  2. 八路军“独臂刀王”:砍 ... 鬼子如探囊取物

    之后,贺炳炎失去了右臂,但他上阵...敌依然首当其冲,挥舞大刀,勇猛不减当年,大有“独臂刀王”之势。1929年,贺炳炎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途中,贺炳炎的右臂不幸被炸的血肉模糊,骨头全碎了,军医只能为他做截肢手术。当时,贺炳炎的部队被称为“一把手”部队,“独臂刀王”贺炳炎一时声名大振。战斗中,“独臂刀王”挥舞着自己心爱的鬼头大刀,取鬼子项上人头犹如探囊取物。

  3. 在华容道,如果关羽非要 ... 曹操,能 ... 得了吗?事关战略布局?

    本文原为某问答内容,现单独整理成文,原标题为:华容道上,若关羽不顾往日情分,一心...曹操,曹操会死在此吗?在华容道,关羽若...曹操,易如反掌。当时曹操麾下将士不过一百来号人,而关羽当时领兵三千,赤手空拳都能曹操这一小撮围殴致死。我们还要知道,在曹操被困华容道之前,已有张飞、赵云分别将曹操截...了两波。

  4. 梦见超大蜘蛛

    周公解梦梦见超大蜘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超大蜘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连续梦见蛇

    周公解梦连续梦见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连续梦到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2015情人节寄语大全

    长相思,晓月寒,晚风寒,情人佳节独往还,顾影自凄然。以此短信,纪念情人节光荣单身的兄弟们!情人节,祝你早日找到最爱!今天情人节,如果你曾在2.14收到过期待的礼物,那就赶紧回应吧!因为有你我的生活充满快乐,有你情人节才有花可送,但所有的花都不及你漂亮,我眼中只有你一个。今天是情人节,本来不想给你祝福,但后来想想虽然从来没有女人愿意为你做情人,但你也是有贡献地,因为毕竟她们成了别人的情人很快乐!

  7. 梦见跑步_周公解梦梦到跑步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跑步好不好

    做梦梦见跑步好不好?梦见跑步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跑步的详细解说吧。男人梦见跑步,预示事业稳定前进,将要取得成功。梦见和妻子一起跑步,表示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商人梦见跑步,预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病人梦见跑步,预示身体正在渐渐康复。通常来说,梦见在草坪上奔跑,预示会身体健康。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梦见跑步,交友方面的运气会上升。

  8. 清朝战争:吴三桂在衡阳悍然称帝,登上帝位,突然病逝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阳筑坛称帝,国号大周。可是,没有人会想到这位刚刚登上帝位的周皇很快走上了人生的终点。

  9. 带有牺字的成语

    包含有“牺”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自我牺牲——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10. 成汉皇帝李期简介 李期的妻子

    李期别称邛都幽公,是十六国时期的成汉皇帝,于公元334年登基,在位四年时间。之后,李期被废为邛都县公,不久后自缢而死,年仅25岁。李期>成汉皇帝李期简介>李期,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母任氏,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李期与兄长李越...死李班。李期于是即皇帝位,改元玉恒,封李越为建宁王。这几个人仅是庸人而已,并无才能,政事都由这几个庸人决定,成汉的形势很快便江河日下。>李期的妻子>皇后阎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