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事实上二人也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刘伯温最终也没有逃出朱元璋的如来佛手心。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许多人认为这是老朱借了胡惟庸的刀杀掉刘伯温的,不久之后,胡惟庸全家亦遭灭门之灾。

  开国功臣往往不得善终,明太祖朱元璋杀功臣无数,因为他们触动了王权的根本

  在朱元璋讨伐天下过程中,刘伯温功劳甚大,在鄱阳湖大战中甚至救过朱元璋一命,若不是刘伯温,朱元璋早就被一炮轰死了。民间传说刘伯温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是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明史》也称赞他“佐定天下,料事如神”。刘伯温“性刚嫉恶,与物多忤”,但他的悲剧不在于他的这种性格,而是他所遇非人。如果刘伯温碰上的不是朱元璋这样的雄主,而是像刘备这样的仁主,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正因为刘伯温料事如神,才惹来杀身之祸。天下安定,还需要刘伯温这样的不世奇才吗?碰到朱元璋,刘伯温怎么都逃不过一死。由此不得不让人感叹,开国功臣往往不得善终,这到底是制度问题,还是人性问题,又或是其他原因?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呢?

  朱元璋登基后,对付刘伯温的方法与对付李善长如出一辙,只是刘伯温在朝中的根基不像李善长那么深,势力也没有李善长那么大,朱元璋稍微耍了几个花样之后刘伯温就死了。思虑周详,干脆利落,这正是朱元璋的一贯作风。

  刘伯温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他往往利用自己的天文知识来达到进谏的目的。但是,即使是现在的天气预报都有不准的时候,更何况明代?有一次刘伯温就栽了一个跟斗,他以求雨为条件,向朱元璋“透支”了一项要求,朱元璋答应了,结果过了一个多月这雨都没下。朱元璋心里很高兴,终于抓到了刘伯温的把柄,表面上却勃然大怒。刘伯温一看不好,借着给妻子办后事的机会,告老还乡了。

  朱元璋怎么会忘了他呢?当年冬天就把刘伯温给召回来了。刘伯温打定主意要韬光养晦,朱元璋多次想给他封爵,刘伯温就是不要。

  洪武三年,朱元璋授刘伯温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刘伯温被授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朱元璋赐刘伯温回家养老。刘伯温回老家后,“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韬光养晦的功夫更加到位。就连一个小官,经过精心化装骗入刘伯温家中,刘伯温得知实情后,也立即远远躲起来了。所以名为养老,实则避祸。

  但朱元璋不会忘记他的,胡惟庸也不会忘记。偏偏江山易改,刘伯温秉性难移,他身在山野,心系天下。

  在温州、处州间有一块地叫做谈洋,是私盐贩子的老巢,方国珍就是从那里起兵的。至正十三年十月,刘伯温就是因为奏请元 *** 剿灭方国珍而获罪,被羁押在绍兴。现在刘伯温希望朝廷可以在此地设巡检司防守,以防动乱,结果遭到当地人的反对。刘伯温便让长子刘琏将这件事上奏朝廷。

  胡惟庸抓住机会,在朱元璋耳边进谗言,说刘伯温其实是看中了那块地有王气,便想在那里筑坟,将来自己的子孙就可以称王称帝,当地人不答应,刘伯温于是就请求设立巡检司,其实是为了一己私利。奸佞小人诬陷忠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朱元璋对此事的态度值得仔细分析,“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朱元璋心“动”的是什么呢?是他相信胡惟庸所说,刘伯温真的为自己选了一块有王气的风水宝地吗?应该不会,如果刘伯温想称王称帝,那他就不会出山来辅佐朱元璋打天下了。但是有一个理由肯定朱元璋心“动”,那就是刘伯温的才能,这才是朱元璋不敢放心的地方。如今天下初定,万一刘伯温心生异志,或另投他人,那就麻烦了。

  还有一种可能,朱元璋的“所动”根本就是装出来的,他要骗的人恰恰就是进谗言的胡惟庸。朱元璋杀刘伯温的决心已定,却不想亲自动手,免得背上骂名,眼见胡惟庸如此急不可耐地要置刘伯温于死地,正好顺水推舟,借刀杀人。他也不用说什么,只需要轻车熟路地做几个表情,以胡惟庸的聪明伶俐立时便能明白,马上下去动手准备了。两人相互利用,但终是朱元璋老奸巨猾,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刘伯温已经不能在家呆下去了,他启程进京谢罪,“乃留京,不敢归”。朱元璋既不治刘伯温的罪,也不放他回家。朱元璋和胡惟庸都在等待下手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等到了,刘伯温生病了。胡惟庸奉朱元璋之命,带太医前来看病,实际上是来提前送终。刘伯温吃了太医开的药后,肚子里就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一直等到刘伯温病入膏肓,朱元璋才赐刘伯温回家,免得他死在京城惹来麻烦。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亲自做了一篇文章赐给刘伯温,派人护送回家。刘伯温回家一个月后就死了,终年六十五岁。

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是怎么死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转氨酶偏高是什么意思?是否意味着有肝病?事情没这么简单

    转氨酶偏高,指的是血清转氨酶数值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后出现的情况。如果通过检查发现体内存在转氨酶偏高的情况,需要及时查明原因。转氨酶偏高是否意味着肝脏出现疾病?另外,转氨酶偏高还可能是药物作用引起的。并且,患者会出现恶心反胃,呕吐等情况,还会导致人们的血清转氨酶以及血胆红素数值偏高。

  2. 木已成舟造句_木已成舟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木已成舟mùyǐchéngzhōu木已成舟的意思和解释: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木已成舟的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木已成舟的例子木已成舟造句嗨,无论如何,反正木已成舟了。现在木已成舟,将军就算要改变战术也已经太迟了。Don’tworryaboutit.It’swateroverthedam.Justbesureyoudon’tmakethesamemistakeagain.但现在木已成舟,人民党政客笨拙的重写法律成为了最大的风险。Wateroverthedami

  3. 豆浆6种有损健康的错误喝法,不可忽视

    很多上班族喜欢把豆浆作为早餐的选择之一。的确,豆浆营养非常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豆浆是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缺铁性贫血、气喘等疾病的理想食品。但是在喝豆浆时需要注意以下6点,否则可能会有损健康。没有熟的豆浆对人体是有害的。预防豆浆中毒的办法就是将豆浆在100℃的高温下煮沸,破坏有害物质。

  4. 姓陈以“楷”字结尾的男孩名字推荐–宝宝起名

    “楷”字基本信息简体:楷简体笔画:13繁体:楷繁体笔画:13五行属性:木姓名学笔画:13字义内涵:楷-典范、刚直、楷树、楷书,寓指心地善良、出类拔萃、包元履德;用作人名意指兢兢业业,以身作则,出类拔萃,包元履德之义;姓陈以“楷”字结尾的男孩名字推荐陈子楷子:君子、子谅、骄子、儿女,寓指人中豪杰、博学多才、淑质英才;用作人名意指人中龙凤,有学问,品质高尚之义;陈弘楷弘:指扩充,光大;扩大、推广。

  5. 死灰复燃造句_死灰复燃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死灰复燃sǐhuīfùrán死灰复燃的意思和解释: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死灰复燃造句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宗教信仰的死灰复燃。One,however,hasescapedrecently,andistryingtorehabilitateitself.在撒哈拉沙漠这里,挖铀热潮已让过去对土地和权力的不满死灰复燃。One,consolidateminingindustryorderconsolidatesgain,takestrictprecautionsagainstillicittheresultthatope

  6. 负土成坟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ùtǔchéngfén【解释】背土筑坟。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出处】《后汉书·醒荣传》:“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例子】王冕负土成坟,三年苫块。《儒林外史》之一回【相关】百度“负土成坟”

  7. 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重定向页面晋元帝“司马睿446806”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司马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8. 梦见暴雨后天晴

    周公解梦梦见暴雨后天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暴雨后天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古代成名已久的4大武将,不要再被骗了,原来都是虚拟出来的

    是隋唐演义里虚拟的英雄好汉。李元霸原来的名字是李玄霸。李元霸出名的原因就是他力大无穷。李元霸的武器就有800斤,一般人根本拿不起来啊!不过说到李元霸,我们就应该讲讲他的对手,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他媲美的人物。宇文成都的爸爸是宇文化及,可能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心里都是想有一个完美的英雄吧!可惜宇文成都也不是真实的存在的虚拟人物。我们被欺骗了这么多年。

  10. 【垒口】的意思是什么?【垒口】是什么意思?

    ●《六韬战骑》:「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使无得入,敌人必败。」●《宋史刘子羽传》:「金人已至,距营十数里,子羽据胡床坐于垒口。」★「垒口」在《汉语大词典》第2982页第2卷1238参见:垒口垒口是什么意思垒口lěikǒu营垒的入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