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名家名品]空灵清奇梅瞿山清梅清黄山图轴清梅清黄山天都峰图纵184.2cm横48.8cn清梅清黄山白龙潭图轴在清初画坛上,有一批长期深入黄山、师法黄山、表现黄的画家群体,宣城人梅清即是其中的一位杰出者,后人将梅清与梅庚、梅翀、石涛、戴本孝等称为“黄山画派”。事实上对后人影响巨大的恰恰是“非正统派”的画家们。梅清原名士义,后改今名。并评梅清“画山水入神品、画松入能品”。
[名家名品] 空灵清奇梅瞿山
清梅清 黄山图轴
清梅清 黄山天都峰图 纵184.2cm 横48.8cn
清梅清 黄山白龙潭图轴
在清初画坛上,有一批长期深入黄山、师法黄山、表现黄的画家群体,宣城人梅清即是其中的一位杰出者,后人将梅清与梅庚、梅翀、石涛、戴本孝等称为“黄山画派”。
清代的画坛大致可以分为“正统派”与“非正统派”两大类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正统与非正统,不是指他们之间绘画水平的高下,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沿袭了固有的旧说,另外从当时画坛现状来看,也确实有这么两块阵营。事实上对后人影响巨大的恰恰是“非正统派”的画家们。“正统派”画家在朝者多,以“四王”为其代表。而“非正统派”的画家则在野的多,如石涛、八大、龚贤、郑旼等,他们大多具有遗民思想,欣赏倪瓒冷逸的画风,善于师法造化,更强调自我表现意识,标榜个性,梅清在这些方面,也堪称具有代表性。
梅清原名士义,后改今名。字渊公,亦作远公,号瞿山、敬亭山农。安徽宣城人。梅清出身名门望族,自称“尚在孺子时,束发功书史”,“咏歌余,间作墨画”。(《天延阁册后诗》)清世祖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此后四次北上会试,均以不第告终,再加之家道中落,“屏迹稼园,郁郁无所处”,遂放弃仕途,全身心寄情诗画,两游黄山、七浴汤泉,沉湎于山水之间,探幽览胜、诗画遣兴。
梅清擅画山水,在师法方面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还是可以从他的画上看出师法元代王蒙的痕迹。他受从兄梅喆和同乡徐敦的影响,对黄公望、倪瓒、吴镇以及明代的沈周也很倾仰。曾自述“临摹百家祗顷刻,点染万品随生成”,他曾有“为泽翁仿各家山水册页”,共仿历代十二家笔意,虽名曰仿,实则大多还是自家面貌为主。他还有一方闲章“不薄今人爱古人”,从此也可看出梅清对传统继承和学 ... 态度。石涛曾居宣城敬亭山近十载,梅清与之相交甚融洽,二人画风也有点类似,早期石涛还受过梅清的影响,但后来是梅清受石涛的影响更大一些。
梅清画黄山,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者黄山矣”,后人认为梅清山水“得黄山之影”,评价还是能搔到痒处的。这是梅清观察写生、探索实践得来的结果。黄山山峰劈地摩天,气象万千,奇松怪石千姿百态,烟云缥缈翻飞,变化莫测,湖、瀑、溪、潭,争奇斗艳,他山之胜,黄山莫不兼而有之,有创造性的画家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绘画的笔墨语言,梅清似更多的在魂丽清奇、宁静淡寂以及多变的云海和郁郁葱葱的苍松方面着力,他的绘画风格意境空灵清远,用笔俊秀灵动,墨法苍浑。小幅册页多枯笔细劲,皴法多用牛毛、解索,卷曲飘逸,轻墨淡色,不染俗尘,清雅宜人;大幅气势逼人,笔墨简练浑厚,构图流畅生动,并具有运动感。梅清擅于画松,根据画面需要,或繁或简,别具风韵。如“黄山松谷图”,山峦起伏,松树层层深入,云雾飘渺其间,观之良久,似可闻阵阵松涛。而“黄山胜景图”册之“绕龙松”造形奇特,笔墨简疏,要言不繁。王士祯曾题诗云“谁能画松兼画龙,鳞而爪鬣行虚空;谁能画松如画石,石骨荦确松蒙茸”。并评梅清“画山水入神品、画松入能品”。
梅清传世作品有《黄山十九景图》册、《黄山图》册、《黄山炼丹台图》轴、《西海千峰图》等,分别库藏于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等处。梅清还著有《天延阁集》、《梅氏诗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