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阳明为何能做到「 ”三不朽”?我学了阳明心学,能否像他一样成功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明朝正德年间出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作为哲学家,王阳明能上马平叛乱,仅三十五天就平定了震动天下的宁王宸濠之乱;作为 ... 家,王阳明能提笔论心学,一部《传习录》流传千古,阳明心学成为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 《左传》说人生有三不朽: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王阳明是历史上少数几个做到了「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 有人想知道,为何王阳明如此成功,是不是跟他的心学有关系?我学了阳明心学,是不是也能像王阳明一样成功? 王阳明本人的成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王阳明自小就心系天下,心怀国事。当时明朝屡遭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所以少年王阳明立下了报国志向。 当时王阳明跟着父亲住在北京时,曾经出居庸关一个月,考察山川地形。 后来王阳明还专心学习兵法,练习骑射,而且骑射功夫相当好。 王阳明做官以后,曾经被朝廷派去修建威宁伯的陵墓。他把修陵的工匠们编成队伍进行操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实行 ... 化管理。 如果没有这些努力,王阳明能成功吗?不可能。 你看到了王阳明剿盗贼、平宁王,却没有看到他之前的努力和积累。 宁王朱宸濠 王阳明在成功的道路上经历了千难万阻,九死一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王阳明因为上疏反对刘瑾,被廷杖四十,流放到了贵州龙场驿。 贵州这个地方,在明朝属于蛮荒之地。而龙场在群山之中,更是蛮荒中的蛮荒。王阳明在龙场面对的,是毒蛇猛兽,疫病瘴疠,条件异常艰苦。而且与当地人语言不通,只能同来自中原的亡命之徒交流。 王阳明在龙场的绝境里,计较的却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自己尚未了悟真理。 王阳明为悟真理,日夜 ... 思索。一天夜里,他突然顿悟,从床上一跃而起,欢呼跳跃,把随从们都惊醒了。从此他心中不再有疑惑,才创立了阳明心学。 如果没有龙场的九死一生,王阳明又怎能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坚定地起兵平定宁王叛乱? 很多人可能误读了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就是教人如何走向成功的。 比如写出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认为,王阳明的「 ”知心合一”就是「 ”理论结合实践”的意思。比如《明朝那些事儿》是这么解释「 ”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 ... 。(《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说的这几句话确实很有道理,想要实现志向,当然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实践,不能脱离实际。 当年明月说,「 ”知行合一”这件工具,让王阳明成就辉煌武功,让徐阶、张居正等建立不世功勋。仿佛「 ”知行合一”是什么成功学秘籍,可以让人一步登天。 但可惜的是,这并非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思想。 不要把阳明心学当成成功学,心学并不是教你成功的,而是教你如何做个好人,做个正直的人。「 ”知行合一”也不是「 ”理论结合实践”的意思。 阳明心学的主旨,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 ”心即理”,这是「 ”知行合一”的基础。 王阳明的全部学说,其实都是从这三个字上来的,「 ”知行合一”也是以「 ”心即理”为基础。 当然,这个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个人的本心。 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等等。 韩寒《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对错,说明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所以大人会看利弊,而不是分对错。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对错的。 王阳明进一步说,既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应该时时努力去做对的事,不去做错的事,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意。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尘埃就被擦干净了,人也就回复了原本的良知。 你问问自己,假如你处在王阳明的位置上,突然遭遇宁王叛乱,天下震惊。你能抛弃个人的荣辱得失,毅然决然地组织兵马讨贼吗? 你在公交车上看见小偷偷钱,你能站出来捉住小偷的手腕吗? 你看见老人倒在地上,能立刻上前搀扶,而没有其他念头吗?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就得到了王阳明的真传。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王阳明为何能做到「 ”三不朽”?我学了阳明心学,能否像他一样成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骆全通居士念佛往生净土事迹(2)

    我们希望以佛门如理如法的方式为父亲办后事,但当时在与廖居士或其他人请教时,我大部份请教的都是有关助念的事,至于往生之后的处理,则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只好看看那一家葬仪社能以佛门的方式为人办后事。师父也提供了我几个知道如何以佛门仪规办理后事的葬仪社的...,或许可以对我有帮助。我来接班为父亲念佛时,也有看到白色气体往上升。星期一中午,已将所有父亲的后事安排妥当,我与小姑及小女儿三人便先行返回台北。

  2. 《红楼梦》芳官的简介 芳官最后结局如何历史名人

    芳官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府从小买来养着的十二优伶之一。芳官在戏中为正旦角色,原姓花,为姑苏人氏。因为元妃省亲需要,贾家将芳官与藕官、蕊官、葵官、豆官等人买来,在梨香院中演习戏文,是《红楼梦》中的十二大名伶。

  3. 梦见掉牙齿代表什么

    梦见掉牙代表什么详细解答:梦见掉牙代表纯粹象征著牙齿本身有毛病。梦见掉牙代表压在心里的话,藏在心里的事。梦见下雨是什么意思梦见掉牙代表着想要减肥象征著忍耐,决断力。梦见掉牙代表着丢了脸或破坏了自我形象。梦见掉牙代表家中长辈有健康问题。梦见自己动手拔掉牙代表着成长、变成熟的意思。梦见自己掉牙齿代表着家人的健康可能出现问题,提醒梦者要多关心家人的健康。

  4. 古史相传禹是夏后氏的先祖,姒姓,鲧之子、夏后启之父,继舜为部落联盟首领,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卒,后世称之为夏禹。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禹的故乡为郑州市登封县告成镇。夏王朝是以启从益手中夺取了首领的职位并确立传子制而开始的,禹不是夏王朝的君后。传说禹同样依禅让的原则选择了继任者,禅位于益,但禹子启僭取了首领职位,建立了夏王朝。禹因有功于民,死后被神化,配飨于帝。

  5. 古斯塔夫·赞德博士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运动器械使弓箭看起来像儿童游戏

    毫无疑问,你们中的一些人是众多意志坚定的灵魂中的一员,他们希望今年成为你们最终成形的一年。当你决心去健身房的时候,我想把你的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一些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曾考虑过的简陋运动器械的历史上。也许你永远都不想知道健身器械的历史,你是否应该在半个小时的卧车上用令人分心的乐观音乐和垃圾杂志。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和死记硬背的习惯可以掩盖一个引人入胜的、不常被认为是前因后果的前因后果。瑞典医生古斯塔

  6. 慈禧的头发宫里没几个人敢梳?但有人却凭此升官!

    >但是,为慈禧梳头这么棘手的事,却有一个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抢着干,这个人就是李莲英。因为李莲英用了一个小计俩,他将慈禧掉的头发都拿在手里,不让慈禧发现,这样就成功瞒过了慈禧太后的眼睛。从此之后,慈禧也越发的喜欢李莲英了,并因此升了他的官职。

  7. 羊吃了狼

    山顶上,狼吃了一只羊,恰好被狐狸看见了,它扯开嗓子大喊起来。但发生了口误,喊成了:“狼被羊吃了!”羊群潮水般地向狼发起了攻击。就在它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大批红了眼的羊冲到狼群跟前。山林中奇特的游戏很快结束了,羊和狼后来也都知道了真相。

  8. 天帝释供养佛缘的故事

    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虽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却心存憍慢,愚痴覆心,对佛常生嫉妒,百般娆害。一日,佛陀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弘化,提婆达多却怂恿阿闍世王,颁布法令,禁止百姓至精舍供养佛陀。原来是阿闍世王不得供佛的禁令,使王舍城的百姓悲戚嚎哭,故感天宫震动。帝释天主於是从天上来到人间,高声说道:「今日我将亲至精舍供养佛陀及其弟子。」说罢,便前往精舍谒见佛陀。

  9. 擗踊哀号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捶著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

  10. 至亲骨肉造句_至亲骨肉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至亲骨肉zhìqīngǔròu至亲骨肉的意思和解释:关系最近的亲人。至亲骨肉的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除是至亲骨肉,缓和疼痛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至亲骨肉的例子至亲骨肉造句他的那些至亲骨肉们又不是太无能,自然他们就比别人更容易得到提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