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埃及的「 ”洋务运动”为何以失败告终?

早在日本发起明治维新前的半个世纪,在地球的另一端,同是面临列强殖民侵略的东方国家——埃及为了应对「 ”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曾发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近代化改革,力图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然而,早早发起「 ”洋务运动”的埃及却未能力挽狂澜,最终仍沦为英国殖民地。这又是为何? 1864年,第二回日本遣欧使团途经埃及,在狮身人面像前合影 1798年,拿破仑入侵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由于战线过长,补给不畅,孤军深入的侵埃法军被英土联军打得满地找牙,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最终弹尽粮绝的法军于1803年被英军在亚历山大港彻底击败,被迫撤回本土。 一幅表现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埃及的油画 法军被逐出埃及后,英军应奥斯曼素丹的要求,也在1803年撤离了埃及,不过此时奥斯曼帝国尚未恢复对埃及的有效统治,因而一时间埃及陷入了权力真空,之前代表奥斯曼素丹入埃参战的阿尔巴尼亚雇佣兵首领 ... ·阿里帕夏( ... 语转写:Muḥammad ‘Alī Bāshā)趁机拥兵自重,先后击败了残存的埃及马穆鲁克与君士坦丁堡派来的土军,以此夺取了埃及的统治权,并自封埃及省 ... (Wāli),其后更是得到了素丹的正式任命。自此,埃及虽仍在名义上臣属于奥斯曼帝国,但已获得实际独立。 ... ·阿里帕夏画像,作于1840年 ... ·阿里改革——埃及的「 ”洋务运动” 在作战过程中, ... ·阿里看到了奥斯曼素丹所倚重的土耳其新军在拿破仑的坚船利炮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埃及本土的马穆鲁克武装( ... 语转写:Mamlūk,意为「 ”财产”,他们大都是来自中亚与黑海北岸的奴隶士兵,效忠于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以及阿尤布王朝素丹,在两者衰落之后,他们取而代之建立了自己的 ... 统治集团,控制埃及三个世纪之久。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马穆鲁克在地方上的势力仍然存在)更是弱不禁风,他遂意识到以埃及现有的武装无力抵御列强入侵。同时,法军在用新式枪炮叩开埃及国门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后的新科技和新理论,给已似「 ”烂柯人”的埃及带来了一股新风,也让 ... ·阿里帕夏见识到了埃及与列强之间方方面面的巨大差距。若不进行变革,列强环伺下的埃及「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迟早被「 ”亡国灭种”。 正在宫中运筹帷幄的 ... ·阿里帕夏 ... ·阿里帕夏遂着手开始推行涵盖经济、工业、 ... 、社会与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1808年,埃及全国土地国有化拉开了 ... ·阿里改革的大幕。 ... ·阿里通过给予地主少量补偿金的方式,将国内所有私有土地强制收归国有,埃及 ... 以此划时代的做法将全国的土地资源整合在一起,再将其出租后,收取单一的土地税来为其他方面的改革积累原始资本。 在有了原始资本后, ... ·阿里便着力于推动经济方面的改革,埃及 ... 获得了对全国主要物产的垄断权,所有的物产都要卖给埃及 ... ,由埃及 ... 掌控全国商品的国内贸易与进出口贸易。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处河网密布,水利交通十分便利,为了改善开罗至亚历山大的交通,1819年, ... ·阿里下令开挖连接亚历山大港与尼罗河的马哈茂迪亚运河,以此代替年久失修的旧运河,完工后运送粮食与淡水至亚历山大港变得极为方便。 1893年的马哈茂迪亚运河 农业方面, ... ·阿里以徭役的方式征募工人建设新式灌溉设施、开垦荒地,并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与改良农具。他认为埃及仅仅作为「 ”尼罗河粮仓”立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保障粮食自给自足的前提下,引入新的高产值经济作物,使农业实现近代化,产值翻番,为下一步的工业化提供充足的资金。于是自1822年起, ... ·阿里开始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推广种植引自苏丹的长绒棉,并设立了诸多棉纺厂。埃及夏天晴热高温、降水少且土地肥沃的自然地理环境极为适合棉花生长,经过数年发展,埃及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棉花生产国,埃及长绒棉也因其极佳的品质而闻名于世,同时埃及 ... 通过棉花及纺织产业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埃及农民的收入也翻了四番。 ... ·阿里画像 科教文卫方面, ... ·阿里虽是一名文盲,但他极为重视教育,在埃及境内大力兴办学校,开罗大学的工程学院与医学院便是在1816年与1827年创立的。他还开展西方文献翻译运动,将大量以欧洲语言(主要为法语)写成的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自然科学与 ... 科学等发面的书籍翻译成 ... 语,列强浩如烟海般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理论思想由此得以引入埃及,此运动的地位在 ... 文化史上仅次于数个世纪前的 ... 帝国的「 ”百年翻译运动”。 里法阿·拉费·塔赫塔维(Rifā‘ah Rāf‘i al-Ṭahṭāwī)是一名埃及作家、教师、翻译家与埃及学学者,他在1826年被 ... ·阿里派往法国巴黎留学,回国积极投身翻译运动与 ... 文化复兴运动(Al-Nahḍah),并于1835年创办了艾因·夏姆斯大学的语言学院 1820年代, ... ·阿里史无前例地选派优秀学生负笈西洋深造(这是 ... 世界的第一批留学生),回国后与埃及 ... 聘用的外国专家一道工作,建立起了无数所学校与医院,其中就有在 ... 世界首开先例的埃及陆军医院附属女子医学院,该院在1827年由 ... ·阿里邀请的法国医生安东尼·巴泰勒米·克劳特(法语:Antoine Barthélémy Clot)开办,其培养出的女医生与女护士为埃及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身着埃及陆军服装的克劳特,他被尊称为克劳特贝伊(贝伊是奥斯曼土耳其语Bey的音译,原意为「 ”酋长”或「 ”首领”,后逐渐成为一种头衔,相当于「 ”老爷”,该词与 ... 尔语中的「 ”伯克”、「 ”巴依老爷”同源),此画作于1833年 同时,为了宣传自己的政策、方便民众了解时事, ... ·阿里于1820年创立了埃及第一家出版社——布莱格出版社(Maṭba’ah Būlāq)1828年创办了 ... 世界第一份 ... 语报刊——《埃及事务报》(Al-Waqā'i' al-Misriyyaẗ),并出版至今。 ... ·阿里的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得 ... 文化复兴运动在埃及显出了曙光,并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席卷整个 ... 世界,至今埃及的文化与教育事业仍在 ... 国家中首屈一指,开罗大学仍是 ... 世界的一流大学。 《埃及事务报》创刊号原件 司法与政治方面, ... ·阿里于1829年颁布了埃及的第一部刑法,此后埃及的犯罪率大为下降,埃及 ... 对国内局势的控制力也得到了增强。为了摆脱奥斯曼帝国自治省的身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 ·阿里1830年宣称要将埃及建设为「 ”法治且有序”的国家,包括基督教徒在内少数族裔的权利都会得到保障。 ... ·阿里还建立了埃及警察部队,负责侦破案件,惩治罪犯,维护公共安全,同时他还推动了证据与尸检在埃及司法程序中的应用,极大地增进了埃及司法的公正性。 ... ·阿里还将留欧归来的埃及留学生安排进 ... 工作,替换先前奥斯曼帝国素丹任命的官员,以此建立了埃及独立而高效的行政体系,大量有识之士得以进入埃及 ... 一展宏图。 ... 方面, ... ·阿里效法列强的新式陆军,致力于使装备落后且组织涣散的埃及军队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将其打造为维护埃及国家安全的常胜之师。 ... ·阿里创新地在 ... 国家中引入了兵役制度,征召埃及底层百姓参军服役。他还在军中设立严苛但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并引入等级分明的新式军服,雇佣法军顾问来训练士兵,使得埃及陆军的纪律与士气大涨。 为了方便指挥,埃及陆军的组织架构也得到了改良,每个士兵都有其独有的编号,每支部队也都有其固定的番号,军队的组织度由此大为提高。武器装备方面的更新换代在不久后也伴随着埃及军工业的发展快速推进。此外,埃及海军还在法国教官指导下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工业方面的改革在农业与经济方面的改革收效颇丰,带来充足资金后也逐步推开了,首当其冲便是动力的革新,蒸汽机在 ... ·阿里时代被引入埃及工业生产中,以此来逐步代替低效率的畜力、水力与风力,埃及的炼铁厂、纺织厂、造纸厂与打谷场逐渐都装配了蒸汽锅炉,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埃及 ... 设立了诸多官办工厂,其中以军工业为主,并引进了西欧列强的技术与人才指导工厂生产,一座座枪械厂、火炮厂、打谷场、造纸厂与炼铁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古老的埃及大地上拔地而起,在亚历山大港还开办了一所造船厂。至1830年代末,埃及已有9艘装有100门的自产战舰下水,火枪年产量也达到了1600支。埃及军工业的腾飞助力埃及军队实现近代化,战斗力因而有了质的飞跃。 ... ·阿里视察埃及新式海军 但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全面铺开,埃及缺少矿产资源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埃及全境不仅没有值得开采的煤矿,连铁矿与硫磺矿也没勘探到,这不仅使得埃及必须进口工业原料,掣肘于列强,无法进行自给自足的工业化,而且工业化的进程也因资源短缺时而陷入停滞。资源的匮乏,逼迫 ... ·阿里走上了对外扩张以掠夺资源的道路。 穷兵黩武 想瞌睡时来了枕头。之前在 ... ·阿里肃清埃及马穆鲁克武装时,部分马穆鲁克武装于1811年向南遁入苏丹,以黑奴贸易维生,那时的苏丹仍处于封建割据的局面,境内芬吉素丹国(Al-Salṭanaẗ al-Zarqā’)与达尔富尔素丹国(Salṭanaẗ Dārfūr)东西并立,其中芬吉素丹国是埃及的朝贡国。 1820年, ... ·阿里要求芬吉素丹驱逐境内的马穆鲁克,但后者自知自己的军力无法驱逐马穆鲁克,遂拒绝了埃及的要求。 ... ·阿里于是打着消灭马穆鲁克残余势力的幌子,率兵入侵他觊觎多时的苏丹。手握大刀与长矛的苏丹部落武装根本不是埃及新式陆军的对手,两个素丹国很快就败下阵来,埃及由此不仅垄断了苏丹-埃及黑奴贸易,补充了部分黑奴劳动力与兵员,还获得了对铜、铁与 ... 树胶等重要资源的控制权,但是埃及还是没能解决煤矿短缺的问题,其仍严重依赖有限的进口。 1750年左右苏丹及周边地区的政权分布图 煤矿在北非乃至整个中东都很匮乏,仅有的年产4000吨的小型煤矿在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黎巴嫩, ... ·阿里为了埃及的能源安全与工业化的前途,依仗着自己有着战斗力今非昔比的新式陆军与海军,决定与关系已不甚融洽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开战,争夺中东主导权。 埃及与奥斯曼帝国在之前的希腊独立战争中结下了梁子:应素丹号召干涉希腊独立战争的埃及屡次重创希腊起义军了,而奥斯曼帝国自身的军队却是「 ”烂泥扶不上墙”,根本打不过希腊起义军。旷日持久的战事给了法、俄、英三列强干涉的绝佳机会,三国意图通过扶持希腊独立,削弱奥斯曼帝国,以进一步控制中东。 易卜拉欣帕夏率领埃及军队对希腊起义军发动进攻 1829年,奥斯曼帝国军队被列强联军大败,不得不承认希腊独立。战前奥斯曼苏丹许诺的给予埃及的参战奖励——大叙利亚地区(包含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与土耳其的哈塔伊省),也因奥斯曼帝国最终战败而未实现,埃及只获得了小小的克里特岛,为此埃及还赔上了新式海军的大部分舰艇, ... ·阿里因此对帝国中央甚为不满。 一幅表现埃及海军与英、法、俄三国海军于纳瓦里诺交战的画作 1831年, ... ·阿里派其子易卜拉欣帕夏挂帅陆军,经海路在巴勒斯坦的迦法登陆,此地奥斯曼帝国守备空虚,埃军趁势迅速进占了耶路撒冷,并控制了巴勒斯坦与黎巴嫩的沿海地区。随后埃军深入内陆,于1832年4月14日在霍姆斯南面击败了奥斯曼军队,并在两个月后占领了叙利亚的首府——大马士革,随后埃军于7月8日在大马士革南郊再次重创奥斯曼军队。 是役后,叙利亚境内的奥斯曼军队元气大伤,埃军遂趁机接连占领霍姆斯、阿勒颇与安条克,并于7月29日在安条克附近的圣光山(土耳其语:Nur Dağları)再次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的4.5万大军,两天后埃军推进到阿达纳,停止前进,等待开罗方面的命令。至此埃军已完全占领了整个大叙利亚。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即宰相)于12月组织了8万大军试图反攻,却被埃军轻而易举地在科尼亚战役中击败了,由此君士坦丁堡的大门已完全对埃军打开了, ... ·阿里离素丹与哈里发的宝座只有咫尺之遥了。 功败垂成 但奈何「 ”天堂太远,列强太近”,英国与法国对埃及如此神速的进展大为吃惊,担心其彻底摧毁已奄奄一息的奥斯曼帝国,引发权力真空,使得俄国乘虚而入控制南欧巴尔干半岛与中东。英法遂要求埃及停止进攻,并威胁道,若埃及不从,将以 ... 手段逼迫其就范。 ... ·阿里深知埃及虽能痛殴「 ”西亚病夫”,却根本无法与英法列强过招,不得不与奥斯曼素丹和谈,接受其割让整个大叙利亚给埃及。 ... ·阿里接见英国使节 表面上双方暂时达成了一致,实际上两方都对此结果甚不满意。1839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向埃军发动全面进攻,决心从埃及手中夺回大叙利亚,却在6月24日的纳希卜战役中(土耳其语:Nizip,在今土耳其境内)大败,奥斯曼帝国再次陷入崩溃边缘。7月1日,奥斯曼海军舰队航行至亚历山大,向埃军投降。这一切令欧洲列强再次惶恐不已,他们害怕奥斯曼帝国的消亡会导致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被打破,而埃及的崛起势必影响到各列强在中东的既得利益,于是英、奥、俄、普四国于1840年组织远征军,干涉奥斯曼帝国与埃及的战争。 四国联合舰队迅速切断了大叙利亚的埃军队与埃及本土的海路联系,随后联军登陆贝鲁特与阿卡,从后方截断了埃军的退路,使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1840年11月27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埃军战败了, ... ·阿里被迫与四国达成《伦敦条约》,将大叙利亚归还奥斯曼帝国。 ... ·阿里功败垂成,不仅没能抢到至关重要的煤矿等矿产资源,还几乎花光了国库的资金,埃及新式陆军与海军的实力也被消磨殆尽。 埃及在1805年至1914年间的领土变化,绿色斜线部分在1841年割让给奥斯曼帝国 埃及本就不甚强大的国力几乎被两次战争透支光了。战后, ... ·阿里只保留对埃及与苏丹的统治权,维持埃及的事实独立,名义上仍臣服于奥斯曼帝国。1843年,鉴于国内财政状况恶化且社会矛盾突出,债务高筑,国库空虚的埃及被迫放弃了关税自 ... 和 ... 垄断权,而已患上老年痴呆症的 ... ·阿里对此束手无策。 六年后,已届杖朝之年的 ... ·阿里因病去世,其子易卜拉欣帕夏继承埃及 ... 一职,然而易卜拉欣帕夏和之后的继承者们,没有一个有 ... ·阿里帕夏这般雄才大略。他们要面对的国内外局势却日益严峻,他们除了对 ... ·阿里留下的基业做些小修小补,回天乏术。最终,埃及被英法从经济上渗透,一步步丧失了经济、 ... 、内政与外交自 ... ,于1914年成了英国的保护国,埃及的「 ”洋务运动”遂以失败告终。 1914年的埃及 结语 ... ·阿里改革的失败,既是因为埃及自身的先天不足,也有地缘方面不利的原因。 埃及国土面积虽有100万平方千米,但沙漠占到了95%,因而实际可用土地面积极为有限,埃及生产力的潜力实质上并不高。何况埃及这些可用的国土都呈带状分布于尼罗河两岸,一旦其中有任意一点被切断,不仅埃及的水源与交通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埃及的有生力量就要面临被分割包围,逐个击破的窘境。 与欧洲列强比起来,埃及极度缺乏工业化所需的各类矿产资源,只能依赖进口。矿产资源的匮乏一方面使得把持资源的列强将埃及工业化的「 ”七寸”死死卡住,阻碍了埃及的工业化的进程,使其在面对列强干涉时无力自保。另一方面,资源匮乏逼迫埃及一步步走向军国主义,以战养战,透支国力。 同时,看似一本万利的改革,埃及民众却并不怎么上心,大多数埃及民众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感也没有完全形成。在他们眼中, ... ·阿里只是继马穆鲁克与奥斯曼帝国后的另一个异族统治者,并不是埃及人民真正的领袖,埃及民众对这场关乎埃及存亡的改革的重要性一无所知,对民族与国家的未来漠不关心。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1824年 ... ·阿里强制推行兵役与徭役后,上埃及爆发严重叛乱了。 地缘方面,埃及不像日本孤悬海外,反而处于亚非欧三洲交会之地中东,这样的海陆双重枢纽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域外势力都要使尽浑身解数来掺和一脚。此外,埃及「 ”离天堂太远,离列强太近”, 欧洲列强离中东只有咫尺之遥,伸手就能够到埃及。假使埃及要发展崛起,势必要打破中东的战略均势,影响列强在此地的既得利益。因而当埃及即将成为中东霸主之际,列强们联合起来绞 ... 了埃及,浇灭了 ... 世界实现近代化复兴的最后希望。 参考资料: 1.Jean Batou (1991).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 The Precocious Attempts at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Periphery, 1800-1870. Librairie Droz. 2.Tom Little, Egypt,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58) 3.Cleveland, William L,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Boulder: Westview Press, 2009) 4.Vatikiotis, P.J. 1991. The History of Modern Egypt: From Muhammad Ali to Mubarak.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8-4215-8 5. Panza, Laura; Williamson, Jeffrey G. (2015-02-01). "Did Muhammad Ali foster industrialization in early nieenth-century Egypt?".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6.Fahmy, Khaled (1999-01-01). "The Anatomy of Justice: Forensic Medicine and Criminal Law in Nieenth-Century Egypt". Islamic Law and Society. 6 (2): 224–271. 7.Kuhnke, LaVerne. Lives at Risk: Public Health in Nieenth-Century Egyp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ark.cdlib.org/ark:/13030/ft5t1nb3mq/ 8.M. Paul Merruau, L’Egypte Contemporaine de Mehemet-ali a Said Pacha, Paris, Librarie Internationale, 1860 9.Rivlin, Helen Anne B.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of Muhammad ‘Alī in Egyp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10.Fahmy, Khaled. 1998. "The era of Muhammad 'Ali Pasha, 1805–1848"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gypt: Modern Egypt, from 1517 to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M.W. Daly, ed. pp. 139–179, Vol.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7211-3 11.Fahmy, Khaled. 1997. All The Pasha's Men: Mehmed Ali, his army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Egypt. New York: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ISBN 977-424-696-9 12.Dodwell, Henry. The Founder of Modern Egypt: A Study of Muhammad ‘Al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13.Marlowe, John. A History of Modern Egypt and Anglo-Egyptian Relations 1800–1953. New York: Praeger, 1954. 14.Pollard, Lisa. Nurturing the Nation: The Family Politics of Modernizing, Colonizing, and Liberating Egypt, 1805–1923.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15.Marsot, Afaf Lutfi al-Sayyid. Egypt in the Reign of Muhammad Al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埃及的「 ”洋务运动”为何以失败告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 ”祺祥政变”——晚清各方政治势力之大博弈

    1861年9月30日,早已回到京城的慈禧太后命令睿亲王仁寿、醇亲王奕寰率领京师卫队前往密云逮捕「”顾命八大臣”核心要员肃顺,将其与载垣、端华等一起关在宗人府。与此同时,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五人也被抓捕。逮捕后不久,慈禧便以小皇帝载淳名义发布上谕:「”载垣、端华、肃顺于七月十七日皇帝升遐,即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自居。实则我皇考弥留之际,但面谕载垣等立朕为皇太子,并无令其赞政务之谕。载垣等乃造

  3. 左宗棠能保住新疆,其实都是这个「 ”飞将军”,拼死打下来的

    民族英雄世人都知道,清朝时期的新疆,之所以没有被俄罗斯所侵占,左宗棠功不可没。

  4. 历史比宫斗剧 ... :26岁皇太后,干掉「 ”八大金刚”攫取帝国权力

    自古贵师出有名。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最好能有个由头。由头越大,助力越多,阻力越少。

  5. 百年前,不是慈禧跟李鸿章极力阻拦,此中国人就 ... 到日本本土去了

    清朝...的腐朽无能、闭关锁国,着实演绎了一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十九世纪末,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清军惨败,迫于日本的...压力,清...和日本议和,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向日本割地赔款。使得日本的侵略深入到中国领土,中华民族陷入到了一个生死存亡之际。其实,甲午战争刚开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几乎是持平的,许多爱国人士为救国救民,纷纷出谋划策,想给日本以沉重打击,甚至,想直接消灭这个国家。

  6. 抠门的道光帝:皇帝不会花钱有多可怕?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该来的总是会来,19世纪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冲突,终于导致了一场血与火的交锋。1840年6月28日,英国海军上将乔治·懿律率领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000人,抵达中国广州海面,并下令封锁珠江海口,...战争正式爆发。此后,这支英国远征军将在中国沿海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不过,这不是我们最尴尬的地方,最尴尬的是,这支英国远征军只不过是一支很小规模的军队。

  7. 清朝最牛清官, ... 李鸿章侄子,羞辱曾国潘,6次辞官仍被朝廷重用

    文/南书历史古时候,做官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十年寒窗苦读,只为功名利禄。然而,也有一些人例外,他们只想做个清官,踏踏实实为国家办事。比如这位清朝最牛的清官,...李鸿章侄子顶撞曾国潘,6次辞官仍被朝廷重用,他就是彭玉麟。

  8. 帝国雄鹰左宗棠,论新疆 ... 战争及「 ”海、塞防”之争的文化成因

    这里有明清、民国的历史故事、秘闻、深度分析等文章,欢迎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民国史学家缪凤林曾盛赞左宗棠,「”自唐太宗以来,左宗棠是保卫国家...领土功劳最大的人。”粗略一看,颇觉缪凤林此言不太合理。自唐宋以来,名将如林,灿若宵汉;民国以前,开疆拓土,不胜枚举。千余年的王朝历史,为什么偏偏仅突出左宗棠一人,又为何以历史的高度,来凸显他收复新疆之事呢?且看「”剑雄品评”以下的分析。古训曰,「”站

  9. 清朝冷知识9则:清朝皇帝供奉明朝太后,小摊摊主找皇帝要债…...

    林清及众人寡不敌众只得...逃跑,躲藏了两天一夜,直至被全部消灭。直到一年后宫里查验腰牌,王库儿原形毕露,被杖责一百后驱逐出宫。每年新春,皇上都要率领群臣们食用一种白水猪肉。为了震慑英方,林则徐还庄重地给英国女王写了一封信,警告她此事的严重后果。06咸丰皇帝是个早产儿,成年后身体一直不好,常年要靠补药来维持。户部收到欠条经过核实,确认是皇帝手书,便将此事上报给慈禧太后。

  10. 民国时加入青红帮等帮会是社会潮流,除可寻求保护外还可仗势牟利

    作为青帮前身的漕帮是在清初到乾隆中叶这一时期产生的。青帮的产生与漕运和罗教有密切关系;罗教于明正德年间创立,创立之初,即被明朝作为邪教禁止,但仍被秘密传播到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福建、台湾省等地。漕运是封建社会的田赋转运制度,这是一种季节性职业,每年漕运水手有半年以上的空闲时间,水手与河边的罗教庵堂发生了联系,使得罗教组织宗教色彩日益淡化,逐渐向封建行帮演化。

随机推荐

  1. 崔与之的故事 崔与之是个怎样的人

    崔与之的故事>崔与之曾节录刘皋语“无以嗜欲...身,无以货财...子孙,无以政事...百姓,无以学术...天下后世”为座右铭。>崔与之是个怎样的人>崔与之在岭南历史上开创了多个第一:宋代岭南由太学中进士第一人;被尊为“粤词之祖”:开创的“菊坡学派”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

  2. 「 ”造币狂人”王莽,一生4次强推币制改革,最多一次发行28种货币

    在希腊神话中,统领宇宙的天神宙斯,曾经赐给世界上第一个女人潘多拉一个神秘的魔法盒子,并且还要求她千万不可以打开。

  3. 神话故事:酒圣杜康的民间传说

    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得以尝到杜康酒,认为口感绝佳,于是将其定为宫中御酒,并封杜康为酒仙,赐杜康村为“杜康仙庄”。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4. 梦见空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空姐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空姐是什么意思梦见空姐,预示着你会有好运气。梦见空姐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5. 罪逆深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uìnìshēnzhòng【解释】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同“罪孽深重”。【出处】宋·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例子】无【相关】百度“罪逆深重”

  6. 曹操向手下詢問,諸葛亮是何人?謀士的回答令他害怕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一直居於南陽的草廬。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儘管胸有溝壑,卻無人知曉。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讓諸葛亮從濃霧之中走到世人的面前。雖然水鏡先生對諸葛亮讚譽這般之高,可諸葛亮的名聲還是沒有打響。徐庶一番對諸葛亮“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的描述,讓劉備動了心。諸葛亮的實力而劉備的三顧茅廬,可是真真正正地讓諸葛亮名聲大噪。世人都好奇諸葛亮是何許人

  7. 克里斯蒂娜女王

    >克里斯蒂娜自幼就显出与她父亲一样的倔强和矜持的个性。>1630年,克里斯蒂娜4岁时,阿道弗斯国王正式立她为王位继承人。>噩耗于12月8日传到瑞典首都,玛丽亚王后和克里斯蒂娜公主为之痛>哭。>辅国老臣奥克森受先王的嘱咐,忠心耿耿地将克里斯蒂娜迎上了国王宝座,井于1633年2月在王宫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

  8. 鹅的成语

    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千里寄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摇鹅毛扇——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鸭步鹅行——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千里鹅毛——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鹅湖之会——南宋淳熙二年在信州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

  9. 贾南风是怎么死的?作恶多端自食恶果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新知小编带来的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人丑心不善作恶多端自食恶果。尤其是当贾南风冰雪聪慧的妹妹出生后,她更不受家人待见。贾家受宠若惊,而贾南风却神情自若。几次接触下来,皇后便决定让贾南风入宫成为太子的太子妃。经历了这次事情,贾南风的毒妇之名算是落实了,但是畏惧她的狠毒,没有人敢揭露贾南风的罪行。然后,贾南风借用抢来的孩子冒用为自己的孩子,以此继续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

  10. 日本战国三大美女

      【静御前】  静御前(镰仓初期)不仅以悲剧式的武将源义经的爱妾和美貌的 *** 而留名于日本历史书上,而且她还是自古以来为日本人所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  她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间是平家灭亡到向镰仓幕府过渡的短短数年里。那个时候,在都城里有一群叫“白拍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