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王景,同名人物,分别指:王景,中国东汉水利名臣。原籍琅邪不其人。明帝永平时与王吴共修浚仪渠,创用墕流法成功。著有《大衍玄基》等,已佚失。王景,唐朝诗人。太原人,为司门员外郎,莱州刺史。《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首。王景,五代、北宋时名将。历仕梁、晋、汉、周,累破契丹,张衡为护国军节度。北宋改元,太祖为其加太保,封太原郡王,卒赠太傅,追封凉国公,谥号无靖。

王充

王充担任过地方官员,因与上司不合而辞官还家,潜心著述。对当时流行的世俗迷信,王充也进行了批判。在认知论上,王充否认“生而知之”,强调学以求知。王充还较全面地阐述了逻辑学中的论证问题,肯定“推类之知”在认识中的作用。王充的伦理思想重视功利,同时肯定道德的社会作用,认为治国必须以德为主。王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张仲景

张仲景,中国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自幼聪明好学,同乡何颙曾预言他会成为名医,后果然如此。张仲景学医的老师是同乡的张伯祖,由于他勤奋学习,用心揣摩,很快就成为医术高超的医生。唐代甘伯宗《名医传》记载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又称他为张长沙,称其方为长沙方。张仲景也被后世尊为医圣,影响及于中外上千年。

华佗

华佗,名敷,字元化,谯人,东汉末年卓越的医学家。精于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全身...进行腹腔手术的人。张仲景他生活的东汉末年,朝...败,灾荒频仍,战争连年不断,造成多种疫病流行,人民苦不堪言。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能够进行诸如腹腔肿物摘除、胃肠吻合等大手术。华佗治病,善于根据病人的形色判断疾病,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一套"五禽戏",传授于百姓。

玄学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是: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玄学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谱牒

谱牒,记录中国氏族世系的书。熟悉或编纂谱牒的学问称为谱学。魏晋南北朝时社会重门阀,士族为了维护其世代相传的优越社会地位,以区别于庶族寒门,谱牒成为重要工具,谱学因而广泛流行。谱牒的作用有4个方面:①当时朝廷任官命职要考虑人选的门第和家世,必须参考谱牒。除户籍上表明这种区别之外,谱牒也是一种依据。所以社交需要熟知谱牒。

何晏

何晏,中国三国时玄学家。何晏是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曹操宠若诸公子。何晏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侯。官拜散骑侍郎、侍中、吏部尚书,后为司马懿所...。何晏主张儒道合同,引老以释儒。他在《道论》中说:“有之为有,谱牒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何晏与王弼齐名,是魏晋玄学贵无派创始人。今存《论语集解》、《景福殿赋》、《道论》等。

王弼

王弼,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何晏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这样,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在王弼手中已具雏形。著有《老子道德经注》2卷,《周易注》1卷,《论语释疑》3卷,《王弼集》5卷,《周易大衍论》1卷,《老子指略例》2卷等。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王弼集校释》。

郭象

郭象,中国西晋玄学家。曾任司徒掾、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王弼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著有《庄子注》。

嵇康

鲁迅据明吴宽丛书堂钞本精校各本成《嵇康集》10卷,在现存版本中,考订最为精审。郭象嵇康身当魏末玄学兴盛时期,是其中重要人物之一。嵇康的这种性格,表现为他对名教、礼法的批判。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诗中大量使用比兴手法来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显示了嵇康四言诗所受《诗经》的影响。此书泼辣而洒脱,向被认为是嵇康文的代表作。1924年,鲁迅辑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第9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