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韩非子:侠客以武犯禁,不耕而食,是国家的寄生虫

侠客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惩强扶弱、济人困厄的形象,他们不仅武功盖世而且道德高尚,是重情重义的典范,甚至还被塑造成「 ”为国为民”的榜样。小说里的大侠我们已耳熟能详,而真正的侠客在历史上也确实存在过,只是因为年代久远,知者寥寥。 什么是游侠? 古时候天子建国封侯,在礼乐等级制度下,各阶层的人都安分守己,遵守秩序。春秋时期,王室衰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初年,政在大夫,各国频繁出现篡弑现象。随着权力下移,列国的公子借王公之势「 ”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史记》和《汉书》都有《游侠列传》,古代的「 ”游侠”并不单是小说中那种孤傲一人、热爱自由的侠客,也可以指能够招纳四方食客为我所用的人。荀悦就说: 「 ”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 《史记》里的游侠有三种:一种是广结私交、招纳食客,以术取相,能够辅翼世主、建功立业的王公,例如战国时的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等,是为「 ”侯门之侠”;第二种是诵义无穷、横行乡里、为死不顾世的「 ”乡曲之侠”,例如盗跖、庄蹻等;最后一种是「 ”义不苟合当世”的特立独行之人,例如季次和原宪,可称为「 ”独行侠”。 在小说里,「 ”侯门之侠”变成了各门各派;「 ”乡曲之侠”变成了梁山好汉;而「 ”独行侠”则一般是绝世的高人。 汉朝的制度建立后,法网由疏变密,权力收归人主,侯门之侠逐渐绝迹;乡曲之侠也因横行闾巷,以武犯禁,逐渐被官方所取缔。只有独行侠存在于世间,并且逐渐脱去「 ”侠”的身份,所以在范晔的《后汉书》里,《游侠列传》变成了《独行列传》。 总的来说,三种游侠都有以下特征: 把「 ”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是游侠的核心标志; 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愿为知己者死,这是游侠的信念; 救人之急,抑强扶弱,除暴安良。这是游侠与朋党宗强、黑社会的根本区别; 遵守道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屑于被世俗认可,这是游侠的作风; 游侠与墨家思想的关系 游侠的基本精神是一个「 ”义”字,这个精神是从墨家传来的,韩非子在《显学》中就直接称「 ”墨”为「 ”侠”。《墨子·贵义》说: 「 ”争一言以相 ... ,是贵义于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 在《墨子》来看,义是比身体、国家、天下还重要的东西。但墨家所说的「 ”义”并不是孟子说的「 ”舍生取义”之「 ”义”,《墨经》里解释说「 ”义,利也。”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要把利己之心推及天下,无差别地「 ”爱人而利人”——为他人谋利益就是「 ”义”。儒家的「 ”义”则更近于「 ”宜”,也就是《汉书》说的「 ”守职奉上”。汉儒认为在礼乐制度下,不结私党、不犯上作乱,不违背法律和道德,能够安分守己就是「 ”义”。 墨家的为他人谋利益的思想成为游侠的理念来源,侠客就像墨者一样没有利己主义的算盘,他们总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绝不肯袖手旁边以求自保。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 ”义”是比自身利益更为重要的东西,此所谓「 ”万事莫贵于义”。《庄子·天下》中也说墨子「 ”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墨家与游侠背离人们自私自利的常情,愿意为他人奔波得大腿不长毛、小腿不长肉,将「 ”贵义”精神贯彻到底。因此,要成为侠客,首先得克服利己之心。 班固在《汉书》中说游侠的优点就是「 ”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这也是墨家的优点。 「 ”万事莫贵于义” 墨者与游侠蔑视世俗的法律 墨者与游侠把「 ”义”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法律自然也不在话下。因此韩非说「 ”侠以武犯禁”,约束墨者与游侠的东西是「 ”义”而不是法律,当「 ”义”与法律一致时,墨者与游侠是最坚定的守法者;可是当二者不一致时,他们就变成坚定的犯禁者了。 《吕氏春秋·去私》记载有一个墨者叫腹䵍,他的儿子在秦国 ... 了人。秦惠王便对他说先生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寡人决定赦免他的死罪。结果腹䵍却说「 ”墨者之法”规定 ... 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根据「 ”天下大义”来制定的,墨家的信徒都不能违背。大王虽然根据秦国的法律使用君王的赦免权来免除他的死罪,但我却不能违背「 ”墨者之法”而放过他,最终腹䵍还是 ... 死了自己的儿子。 这个故事说明,墨家的信徒有一套自己的法律和规则,认为它是根据「 ”天下大义”来制定的,所有的墨者都必须无条件遵守。「 ”墨者之法”就像宗教法律一样,凌驾于世俗法律之上,因此在秦王行使赦免权之后,腹䵍依然要 ... 死自己的儿子。从法理上来说,「 ”墨者之法”在方向上与秦国世俗之法是一致的,但世俗之法赋予君王赦免的权力,所以在秦王决定赦免之后,腹䵍还要 ... 死自己的儿子,这已经触犯了秦国的法律。对于强调王权的法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 ”犯禁”,他破坏了人君的威权。 《上德篇》又记载另一个故事,说墨家的巨子孟胜跟楚国的阳城君是朋友。阳城君请孟胜代为守城,自己则入朝奔楚王之丧。双方剖符为信,约定合符时才能交割城池。后来,阳城君得罪了新楚王,被迫逃亡在外,楚国派兵来收城。孟胜跟弟子们说自己受人之托,如今不见合符而交割城池,这是失信于人,而自己又无力阻挡楚国的军队。为了信守若言,他决定 ... 以明志。 弟子们劝道:「 ”死而有益于阳城君,死之可矣。无益也,而绝墨者于世,不可。” 孟胜却不认同,说:「 ”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于是还是决定了 ... ,他嘱托两名弟子把巨子的位置传给宋国的田襄子,之后就 ... 而死了,跟着 ... 的弟子共有一百八十多人。那两名弟子见到田襄子并传达使命后,想要返回楚国去追随夫子自尽,田襄子阻止他们说:「 ”孟子已传巨子于我矣,当听。”结果二人还是坚持回去 ... 了。 《吕氏春秋》认为在墨家看来「 ”墨者之义”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墨者们宁死也不肯失信于人。为了实现「 ”义”字,甚至连巨子的命令都可以不顾,更谈不上「 ”严罚厚赏”了。而「 ”严罚厚赏”正是韩非子主张治国的刑德「 ”二柄”,它们对墨者没有约束力,所谓「 ”忘犯禁之罪,故民程于勇,而吏不能胜业”,这是君王所不能接受的。 跟墨者一样,游侠也经常为了「 ”义”而违背法律。例如信陵君为了奔赴救赵之义,不惜窃取魏王的兵符,并矫诏诛 ... 晋鄙;郭解少年时任游侠,「 ”所 ... 甚众”,经常铸钱掘冢,不可胜数。年长后又收纳亡命、交接死党,纵容侄子和少年 ... 人。因此,当时就有儒生说: 「 ”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 游侠不受法律控制,不畏惧死亡,这反而使他们成为了社会安全的隐患。 游侠为什么逐渐消失了? 游侠具有遵守道义、诚实守信、振穷周急的优秀品质,勇于在以大欺小、以多欺少的社会中主持公道;他们秉持着「 ”义”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帮助他人,在社会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个人群最终在历史的长河里逐渐被边缘化,变得越来越少,乃至于绝迹了。司马迁认为原因在于游侠「 ”行不轨于正义”,班固则说是「 ”不入于道德。” 游侠把「 ”义”字看得比法律还高,因此经常越过法律去 ... 人,也是老子说的「 ”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代替法律去主持公道的人,最后也难免要被法律制裁,因为他窃取了生 ... 之权。 乱世才是游侠生存的土壤,那时的法律失去了约束的作用,不能维护正义,因此需要游侠挺身而出,替天行道;可是,在和平年代,就应让法律来主持公道,只有符合法律的行为才是正义的。法律把生 ... 之权收回社会,并赋予司法部门的刽子手,让他们执行社会的意志来处决犯人。游侠在和平年代,如果把自己心目中的私法看得比公法还重要,就会藐视法律。他们不经审判就处决了自己眼中的「 ”恶人”,这样谁也保不准哪天不会被认定为「 ”恶人”;游侠的存在反而导致了社会的恐怖与不安全。其次,游侠不惧怕死亡,法律对他们也就没有了震慑力与约束力。如果纵容游侠横行,就会破坏社会的稳定,损害法律的权威。 在正常的社会中,生 ... 之权应交给法律,游侠也不能插手其中。因此,汉景帝诛 ... 了瞷氏和周庸;王尊为京兆尹的时候也收捕了万章、张回、赵君都和贾子光等。当国家统一、天下太平、法律发挥作用之后,游侠也就退隐出历史的舞台了。 此外,韩非子认为游侠怯于公战,勇于私斗。平原君门客上千,却挑不出可堪重用的二十个人;信陵君食客三千,无一能出奇计以避免以卵击石,最后还得请教于侯生。国家需要的是「 ”敬上畏法之民”,而不应「 ”养游侠私剑之属”;游侠就像寄生虫一样依附于国家,他们不从事耕战,不参与生产,又不能代替法律来伸张正义,实在是无用之人,所以被列入「 ”五蠹”之中。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游侠阶层的消失,乃是历史之必然。

韩非子:侠客以武犯禁,不耕而食,是国家的寄生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7.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8.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9.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10. 忘了入仕初衷 索额图如此从能臣---功臣---权臣蜕变为罪臣

    除了这四人,其他十几位,都在康熙年间极有作为,以治国安邦、收复失地、造福朝野留名史册。通过影视剧等文艺作品的传播,人们更多知道了康熙朝重臣索额图的大名和他的故事。

随机推荐

  1. 元朝怎么灭亡的?

     元朝怎么灭亡的?  元朝到底是怎样灭亡的  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初一,徐达率军直逼大都城下,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见大势已去,于七月二十八日半夜三鼓时分,携太子、后妃出建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由此,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外来政权全身而退...

  2. 五胡乱华系列十四:淝水之战之二:谢安东晋执政

    公元372年六月,苻坚任命王猛为丞相,让他从冀州回朝执政;同时任命阳平公苻融为使持节、代替王猛担任负责六州...的镇东大将军兼冀州牧。苻融在冀州,认真挑选辅佐的臣属,任命尚书郎房默和河间相申绍为治中别驾,任命清河人崔宏为州从事,管记室。苻融年轻,为政喜欢标新立异,有点苛刻繁琐。申绍多次规劝他,引导他以宽和为政。苻融虽然很敬重他,但却不能全部听从他的劝告。苻融派遣主簿李纂前往长安申诉。

  3. 梦见白色小老虎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梦见小老虎,根据梦中场景不同,也代表这不同的意思。梦中被小老虎咬伤,则暗示你自身对客服困难没有信心。梦见白色小老虎,则预兆著婴儿可能是女孩子。老虎是百兽之王,梦见喂养小老虎则是意味着生活中有隐患,需要提高注意力,保护自己跟宝宝的安全。孕妇梦见抱小老虎,表示有人相助,预示会顺利生子。梦见小老虎大吼,表示自己将会升官。梦见自己骑着小老虎,将会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4. 遇到好人的条件_中国佛教故事网

    中午接到朋友的...,李嘉音立刻拿上药赶往机场,不料却没有乘客肯帮忙带药去台北。李嘉音并没有离去,她仍然挨个儿对乘客去说好话。李嘉音遇到的这位好人,当晚就将药送到那个朋友的家,那个朋友的父亲服了药,病情果然好转了。李嘉音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时候,都不要说世上没有好人,都不要说你一定遇不到好人。人活着,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就是要创造遇到好人的条件。

  5. 命运与福报的关系

    命运与福报的关系人的福报非常重要,有福报的人不会短命,也不会遭难。当时曹斌的参谋建议,关起城门,将所有的百姓、军人都集中在城里,然后放火烧城,以绝后患。曹斌想起陈抟仙人的劝告,不但没有放火烧城,还下了一道命令:城里百姓的生命财产,所有士兵不能夺取一分一毫。>曹斌把屠城转为善法,保住黎民百姓的生命和财产,为他们安顿好生活,减少了社会的乱源,这就是修善法。

  6. 印光大师讲故事:人有实德天有奇报

    在陈留县有一户曹姓人家,家宅完全沉没在水里,三天三夜,村里人都认为这家人不能活了。家里已经五代人这样做,从没有中断过,大概有一百多年了。所以拯救世间劫运,挽回人心,非提倡因果报应,否则断断不能收到实效。陈留县有曹姓者,居宅沉没,已三昼夜,咸谓无生理矣。水固无情,而有鬼神护佑,虽全体淹没,而未见其水。

  7. 想对老公说的话

    老婆不讲理是撒娇发嗲而不是撒野耍泼。老婆财权大揽是善于管理而不是抠门小气。老婆穿厚底鞋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先天不足。老婆穿上透视装是性感而不是发烧。老婆工作不顺心,你要循循善诱、帮忙分析,提出建设性方案若干。老婆取得进步,获得表扬或晋升,你要欢呼雀跃、与我同庆,并指出老婆取成功的内因若干,极尽赞美。老婆说粗话是率直可爱而不是没教养。老婆涂脂抹粉是艳惊四座而不是妖魔鬼怪。所以,你对他们要心存感激和尊敬。

  8. 孝是诸事顺利的根

    人生在世,谁都渴望幸福圆满,诸事顺利,可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事与愿违,于是有的人开始怨天尤人,抱怨命运的不公,但结果却是越抱怨越不顺,形成了恶性循环。本就是根,而“厚德载物”,所以孝道圆满了才能承载诸上所说的福报,拥有幸福顺利的人生。>孝感天地在诚心>能做抵过千般想>改过扬善行好事>命顺福来道自成>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平安、健康、福寿绵长!

  9. 好哭的月亮

    她哭得那样响,让过路的云也停止了飘荡,问道:“哦,月亮,你在哭什么呀?”>于是,月亮就改变了颜色,从银白变成金黄。>于是,月亮等了许多天,直到她变得又大又圆。>于是,月亮换上她最皎洁的衣裳。>云、雨、雷、电,都静静立在了一旁,倾听月亮轻声地歌唱:>海洋的精灵>浪花的精灵>请抛出魔力>让风平浪静>让我的倒影>向我笑盈盈>月亮飘过天空,朝下看。月亮幸福地喊道,“我能在大海里看见自己的脸了!”

  10.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头上光环,巍巍无量,如日月之光,辉映四方。村中有一贫穷少女,为大家作佣人,她善良贤淑,敬信三宝。当时遥见佛祖,心怀喜悦,苦于无力,不克供养,即去荒野,採集香花鲜果,供献佛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