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好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群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牴触。他们听闻佛陀的开示,心生惭愧,深自惕励,遂于当下定慧相应,即证阿罗汉果,具六种神通。在座大众皆法喜充满,恭敬地向佛顶礼。
佛陀在罗阅祇国的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正好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群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牴触。世尊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子:「譬人操杖 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亦养命去 千百非一 族性男女贮聚财产 无不衰丧 生者日夜命自攻削 寿之消尽 如荧穿水」回到竹林精舍,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即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只回城?」阿难回答:「是的。」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原本豢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牛只健壮肥美,屠户雇人天天牧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吃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 ... 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 ... 超过了半数,然而,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的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我因为感伤牠们如此的无智,所以才会说此偈语。」接着,佛陀又对大众开示:「不仅仅这群牛是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晓得无常的道理,执着有一个实有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之际,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迴的深渊,生生世世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当时座中,正好有两百位贪求利养,不知在法上用功的比丘。他们听闻佛陀的开示,心生惭愧,深自惕励,遂于当下定慧相应,即证阿罗汉果,具六种神通。在座大众皆法喜充满,恭敬地向佛顶礼。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