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南归后,道林见杭州秦望山松林繁茂,盘曲如盖,便住在树上,人们遂称他为“鸟窠禅师”。扬善惩恶,虽是老幼皆知极为平常的道理,但八十岁老翁历经年久,未必能做到。这番禅语对身为地方长官的白居易来说,尤为重要。
唐代鸟窠道林禅师九岁出家,初随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后来学禅,参谒径山国一禅师得法,并成了他的法嗣。 南归后,道林见杭州秦望山松林繁茂,盘曲如盖,便住在树上,人们遂称他为“鸟窠禅师”。 元和十五年,大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剌史。白居易对禅宗非常推崇,听说高僧鸟窠住在秦望山上,非常高兴,决定抽空上山探问禅法。 一天,白居易上山来参访鸟窠禅师。他望着高悬空中的草舍,十分紧张,不由得感慨:“禅师的住处很危险哪。” 鸟窠禅师回答说:“我看大人的住处更危险。” >白居易不解地问:“我身为要员,镇守江山,有什么危险可言?” 鸟窠禅师回答说:“欲望之火熊熊燃烧,人生无常,尘世如同火宅,你陷入情识知解而不能自拔,怎么不危险呢?” 白居易若有所思,又换了个话题,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讥笑说:“这话连三岁小孩都知道。” 鸟窠禅师说:“虽然三岁小孩都知道,但八十岁老翁却未必能做到。” 白居易豁然开悟,施礼而退。 扬善惩恶,虽是老幼皆知极为平常的道理,但八十岁老翁历经年久,未必能做到。这番禅语对身为地方长官的白居易来说,尤为重要。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