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40年6月,德国占领了整个西欧大陆,仅剩下隔着英吉利海峡的英国。此时德国的战略重点已挥师东进,指向苏联。原本以为会妥协投降的英国,却异常坚定地要将战争进行到底。

1940年6月,德国占领了整个西欧大陆,仅剩下隔着英吉利海峡的英国。此时德国的战略重点已挥师东进,指向苏联。原本以为会妥协投降的英国,却异常坚定地要将战争进行到底。无奈之下,「 ”小胡子”随即制定了对英作战的「 ”海狮计划”。 从7月开始,德国集中了3个空军集团军,作战飞机近2700架,与处于劣势的皇家空军在空中进行鏖战。尽管英国空军骁勇善战,但依旧损失惨重,丘吉尔忧心忡忡。更让他揪心的是,唯一的海上生命线也几乎被邓尼茨的「 ”狼群”掐断。 邓尼茨的潜艇战如何成为对英国封堵的主要手段? 首先,轰炸伦敦,并未取得预想成果。大不列颠空战自开战以来,德国空军以平均每天几百架,甚至上千架次的规模,对英伦三岛进行狂轰滥炸,皇家空军也在这场鏖战中实力消耗殆尽,德军只需坚持一周就能完全获得制空权。 然而,12架迷航的德国轰炸机将炸弹投向伦敦,彻底改变战局。作为报复,英国人轰炸了德国首都柏林,「 ”小胡子”彻底被激怒了,叫嚣让伦敦成为一片废墟。这恰恰给了皇家空军难得的喘息之机进行休整,并重新夺回空战主导权。 其次,德国战略重心转向苏联,不放弃封堵英国。尽管轰炸伦敦没有让英国人屈服,但无形之中成为进攻苏联的掩护,这让「 ”小胡子”多少有些安慰。就在德军主力秘密调往东线之际,「 ”猪队友”意大利也为了捞取好处,进攻非洲英属埃及。 按理说,如果能切断英国通往苏伊士和波斯湾油田的「 ”生命线”,的确是插向英国的另一把「 ”利剑”,甚至彻底让英国人丢掉幻想,发下武器。可是,3万英、埃联军俘虏了13意军,并一路推进近1000公里,彻底打乱了封堵英国的部署。 让德国人略感欣慰的是,在海上对英国人的打击卓有成效。邓尼茨的潜艇部队在英国唯一的北海航道上摆下重兵,采取「 ”狼群战术”,一个星期就击沉27艘商船;甚至一个34艘商船组成的编队,被击沉了20艘。 维持英国生存的物资货运量也由每周的120万吨降为75万吨。大不列颠舰队司令坎宁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空战逼迫伦敦就范成为不可能时,邓尼茨发现了唯一能让这个国家屈服的途径。” 潜艇部队的表现,自然也赢得了「 ”小胡子”三番五次的夸奖,并将邓尼茨的潜艇战放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每月产生10艘潜艇上升到18艘;并且都是经过改进的新型号,如:VII型潜艇,其巡航航程达8500海里。 英国人提高反潜技术,邓尼茨损失3员大将。 1941年1月,邓尼茨的慢性「 ”绞 ... 战”,使得英国自赢得大不列颠空战后的又一个巨大威胁;同时,也威胁着英国向非洲支援的海上通道。如何反潜?成为英国能否确保大西洋交通线安全的重要任务。 一是,情报是「 ”狼群战术”的关键,但也是致命弱点。在浩瀚的大西洋上去发现护航编队本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 ”狼群战术”就是通过几艘潜艇来扩大海上搜索范围,由最先发现者跟踪并引领多艘潜艇攻击。 如果将跟踪的潜艇敲掉或者迫使它不再跟踪,就可以避免「 ”狼群”攻击。同时,缩小护航编队规模,并根据情报部门提供德军潜艇的行踪规律,谨慎选择航线或不断改变航向,减少被发现的概率。 二是,根据「 ”狼群”攻击特点,化险为夷。担任跟踪护航编队的U艇,必须不停地发送无线电信号,来引领和召唤周围的U艇。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可以看作是「 ”狼群”攻击的准备。 只需侦听部门提高警惕,捕捉这类信号,尽管不能破译,但也能清楚知道对方发送的大致位置,并判断出他们将要攻击的护航编队。从而,及时地发出信号,通知护航编队做好防范准备或者提供必要的防护。 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尽快研发新型的反潜设备,尤其是改进声呐系统,让护航的军舰不再有「 ”夜盲症”,在夜晚也能发现和攻击德军潜艇。同时,在护航编队中部署巡逻机,加大搜索范围,发现U艇后,要么规避,要么攻击。 很快,这些反潜措施发挥了作用。曾击沉英国「 ”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并一举成名的U-47号潜艇被英国驱逐舰击沉海底;曾击沉16万吨商船的「 ”王牌潜艇”U-100号被驱逐舰锋利的舰首拦腰斩断;而U-99号更是被炸得浮出了水面,成为俘虏。 1941年3月,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邓尼茨的潜艇部队在大西洋的损失率上升到了20%,还损失了3名「 ”王牌”艇长。这样的损失遭到了「 ”小胡子”的训斥,尤其是在隆美尔在非洲一路追赶着英联邦部队,高歌猛进的时候。 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又想起了「 ”巨舰大炮”的威力。 「 ”挨了熊”的雷德尔为了弥补过失,提出让「 ”俾斯麦”号战列舰与「 ”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前往大西洋,封锁英国海上交通线。因为,先前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曾一下子创造了击沉11万多吨商船的战绩,而且打完就跑,英国人毫无办法。 提起「 ”俾斯麦号”,这可是德国人的骄傲。它舰长241米,排水量5万吨,装甲厚度330毫米,配有8门380毫米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是当时吨位最大、最先进的战列舰。「 ”小胡子”对雷德尔的提议表示支持并期待它胜利的消息。 1941年5月,英国人发现了「 ”俾斯麦”号,随即派出了4.3万吨的「 ”胡德号”和3.8万吨的「 ”威尔士亲王号” 战列舰前往堵截。一场大战下来,「 ”胡德号”被击沉大海,1421名官兵只有3人生还;「 ”威尔士亲王号”也深受重伤撤离。 同样受了伤的「 ”俾斯麦号”也预感情况不妙,开始撤退。但英国人已经铁了心,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将它打沉。于是,以「 ”皇家方舟号”和「 ”胜利号”航空母舰为主的几十艘战舰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张大网向「 ”俾斯麦号”围拢过来。 为了减缓「 ”俾斯麦号”的航速,英国「 ”皇家方舟号”的15架鱼雷攻击机率先发起进攻,没有航空兵掩护的「 ”俾斯麦号”毫无还手之力,在鱼雷的攻击下彻底失去了动力停了下来,赶上来的英国战舰对其轮番炮轰,将其击沉。 「 ”俾斯麦号”的沉没彻底打击了德国人的信心。从此,德国的水面舰队再也不敢和英国海军「 ”叫板”,只得依靠邓尼茨的潜艇去控制大西洋。它的沉没不仅预示「 ”巨舰大炮”的没落,也揭示了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决定性作用。 大家认为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狼腾大西洋》 欢迎搜索关注「 ”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标签:卡尔·邓尼茨俾斯麦海军英国航母潜艇航母舰队空军武器武器装备航母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