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影视作品中的杨家将以杨继业、杨宗保、杨文广祖孙三代为代表,身系大宋王朝的安慰,是宋王朝的护国柱石。但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的事迹却是大相径庭。杨继业即是历史上的杨业。杨业本名杨重贵,是五代十国时期麟州土豪杨信的儿子。此时在太原为质的杨重贵凭借一身好本事获得刘崇之子刘承钧的喜爱,刘承钧收杨重贵为义子,并为他改名为刘继业。

影视作品中的杨家将以杨继业、杨宗保、杨文广祖孙三代为代表,身系大宋王朝的安慰,是宋王朝的护国柱石。但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的事迹却是大相径庭。 杨继业即是历史上的杨业。杨业本名杨重贵,是五代十国时期麟州土豪杨信的儿子。后汉时期,杨信担任麟州刺史,为了讨好当时的地方实权派-河东节度使刘崇,遂将儿子杨重贵送与太原为质,以示友好。 后来,刘崇不服从篡汉自立的后周太祖郭威,在太原自立为帝,这就是十国之一的北汉。此时在太原为质的杨重贵凭借一身好本事获得刘崇之子刘承钧的喜爱,刘承钧收杨重贵为义子,并为他改名为刘继业。 刘继业骁勇善战,是北汉的 ... 支柱,人称「 ”杨无敌”。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攻北汉,刘继业率部与宋将党进、崔彦进等人屡次交战,给宋军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但北汉终究不是宋军对手,在宋军的几番攻势下,北汉末代皇帝刘继业被迫投降。此时的刘继业也随主公兼义弟归顺宋朝,成为宋朝的代州刺史。 在宋朝,杨业曾经率军在雁门关重创辽军,斩 ... 辽国大将萧咄李,俘虏辽将李重诲,令契丹人闻风丧胆。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发动三路大军北伐,杨业作为西路军主将潘美的副手一路随军攻克朔州、寰州等地,形势颇为有利。但此时,作为主力的东路军曹彬部被契丹人击败,在拒马河几乎全军覆没,中路军的田重进部也被迫退兵。 此时的作为西路军副手的杨业由于不堪监军王侁的挤兑,愤然出战后被俘,绝食身亡。作为主帅的潘美面对王侁和杨业的争执则选择了沉默。应该说潘美固然对杨业的死有责任,但责任并不大,因为宋初时候的监军权利是非常大的,潘美要得罪作为监军的王侁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选择明哲保身,其实也无可厚非。 但后世的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却把潘美塑造成一个大白脸奸臣,可谓是千古奇冤了。历史上的潘美战功赫赫,是宋朝的开国名将,功绩远在杨业之上。潘美固然对杨业的死有责任,杨业死后宋太宗赵光义也把潘美贬官,应该说潘美已经得到处罚了,后世小说家如此抹黑这位名将,叫人不禁唏嘘。 杨家将另一个著名的人物则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昭本名杨延朗,是杨业的长子。他长期驻守宋辽交界处的关南地区,在对辽作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契丹人惧怕他,以为他是天上的「 ”六郎星宿”下凡,故称呼他为「 ”杨六郎”。 杨六郎最著名的战绩是遂城之战,在此战中,守城的杨延昭面对辽军的强攻,创造了以水守城的 ... 。当时恰逢腊月寒天,杨延昭命人将水浇到城墙上,城墙顿时结冰变得光溜溜。无法攀爬的辽军只能望城兴叹了。 历史上的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他长期镇守西北地区,在对西夏的作战中立下过不少战功。而小说中作为杨文广父母的杨宗保、穆桂英夫妇,则纯属虚构,属于小说家言而已。 最后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佘太君。佘太君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元代的散曲中,是元代戏曲虚构的一个人物,到了明代,府州的一些地方志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便把这位虚构的女英雄纳入自己的地方志中,由此造成了后世的一些误解。直到现在,很多粗制滥造的网文中还在口口声声的说佘太君是历史人物,这不但是造谣传谣,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杨家将正史中还记载过一个人物,杨嗣。杨嗣是杨业的侄子,也是演义小说中七郎杨延嗣的原型。不过这位历史上的杨嗣却不会武功,只是个文官而已。杨嗣曾经率军参与对侬志高叛军的作战,但最终因久战无功而被狄青取代,看来这位「 ”杨七郎”实在不是做将军的料啊。 综合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杨家将地位并不高。最多不过做到刺史一级的地方官(比如杨业做过代州刺史)或者边将。宋代实行「 ”以文制武”的国策,武将的地位本就不高,而杨家将们的职位不过是武将中的中层,在宋代官场的地位可以说比较卑微了。 参考资料: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辽史等。
本文标签:杨家将佘太君历史中国古代史宋朝杨业潘美杨延昭契丹族安史之乱鲜卑族游牧民族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