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祖师画像 - 公案100

祖师画像唐朝宰相裴休到开元寺敬香,正巧黄檗希运在寺内。裴休问院主墙上的画像画的是什么,院主答:「祖师画像。」裴休又问:「祖师的画像在这里,祖师在哪里?」院主答不出来。这是一出相当精彩的短剧,如果那位院主已经开悟,便不会愕然以对;如果两人之间是针锋相对,也能使得其中的一方开悟,可惜裴休聪明而不是禅师,院主老实而尚未开悟,因此裴休希望找到一位能给他答案的人,故问院主:「寺中有禅僧吗?」院主赶忙把当时在寺中挂单的黄檗希运请出来。裴休问他同一个问题,黄檗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话,倒是大声喊了「裴休」的名字,裴休当下省悟。裴休是唐宣宗时代的名臣,曾拜相,秉政五年,后历任四个地方的节度使,学禅则师事黄檗,礼敬有加。至于他为何会省悟?重点是「现在心」的发明。当他看到祖师像,而问祖师在哪里时,心是向现在现处以外的过去他方攀缘了。当他正在思索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以及此方及他方的空间问题时,突如其来叫他一声名字,立即使他游离不定妄想心,落实到了现在此处此人的一点上了。回转心来注意到自己的当下,才是最亲切的。一般人平常光是把心念放到环境的问题及时间的问题上,所以不明自心,也不见自性,即使黄檗回答他祖师在西方极乐、或在某个佛国净土、或说遍在于宇宙之间,对他要发明心性的目的,毫无用处,因为那只是信仰的、观念的、知识的,与他自身的生命没有交涉。唯有把向外的攀缘心和杂念妄想,紧紧扣住,才会体验到现在的自己最踏实。自己的问题尚未解决,还问这些不相干的问题做什么?裴休被出其不意偷袭了一下,顿时在心中放下万缘,亲见自心也是一无所有,这才开悟。这是因为高徒遇上了明师,所以画龙点晴,一点就能腾空飞去,如果换了别人,纵然黄檗使用相同的手法,可能还无法使他开悟。这个故事可以说明,禅的悟境之发生,往往是把向外攀缘的心一拨一转,就像对着一个正在做着白日梦的人,冷不防泼他脸上一杯水,就把他从迷幻之中给泼醒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祖师画像 - 公案100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菩萨的故事:三界火宅,化除热恼得清凉

    圭峰禅师令寺中的印度僧人翻译为汉文,成一首偈。于是他打消了抛弃功名的念头,向道之心反而较从前更为热切。由此可见,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境随心转,环境就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心随境转,则人心浮动,环境便会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自然太平,那么处处都能见到世外桃源。

  2. 古涧寒泉

    有位和尚从南方来拜访赵州从谂禅师,并讲述雪峰义存师和他的学生之间的一段对话——学生问:“古流量寒泉时如何?(请解释什么是古流量寒泉?)”雪峰答:“瞪目不见底。(即使你瞪着眼睛一直看也看不到底。)”学生再问:“饮者如何?(如果要喝水怎么办?)”雪峰回答:“不从口入。(他不用嘴喝。)”赵州听到这儿,插了一句说:“不从口入,可从鼻孔里入?(既然他不用嘴喝,也许用鼻子喝吧?)”那位和尚听了,觉得这句话不得

  3. 高僧真仪

    裴休相国有一次到龙兴寺时,看见壁画问道:“这是什么图相?”裴休便劳寺僧请此云水僧出来相见。裴休正开口要问时,云水僧高叫一声:“相公!”裴休当下如获宝珠,说道:“原来你就是高僧。”裴休宰相真是奉行了黄檗希运禅师说的“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

  4. 无事手

    唐朝相国裴休,是一位学禅的居士,他将其参禅的心得,用文字记载下来,并编印成册,册成之后,非常恭敬地呈送到黄檗禅师面前,希望禅师对其内容有所指示。黄檗禅师接过手后,看也不看的就往桌上一放,许久才问裴休宰相道:“你懂我的意思吗?”黄檗禅师看了这颂,并无说好说坏之意,只道:“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自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

  5. 宰相裴休送子出家(图文)

    民间故事《白蛇传》里镇江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据史载,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时宰相裴休之子。裴休送子出家的因缘是由于皇子重病,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有高僧点拨:远离红尘,可得性命。裴休亲自送子入住沩山密印寺。裴休还有一首诗是谈到送子出家的事情:江南江北鹧鸪啼,送子忙忙出虎溪。

  6. 文殊菩萨的故事——本来清凉

    唐朝有一位相国裴休,字公美,是河东人氏。他的学问极为渊博,通诸子百家之学,曾参学于黄檗禅师,复饱经圭峰禅师的教化,退隐以后,遂专志禅学,默契无生之理。圭峰禅师令寺中的印度僧人翻译为汉文,成一首偈。由此可见,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

  7. 祖师画像 - 公案100

    祖师画像唐朝宰相裴休到开元寺敬香,正巧黄檗希运在寺内。裴休问院主墙上的画像画的是什么,院主答:「祖师画像。」裴休又问:「祖师的画像在这里,祖师在哪里?」院主答不出来。裴休被出其不意偷袭了一下,顿时在心中放下万缘,亲见自心也是一无所有,这才开悟。这是因为高徒遇上了明师,所以画龙点晴,一点就能腾空飞去,如果换了别人,纵然黄檗使用相同的手法,可能还无法使他开悟。

  8. 本来清凉—裴相国

    本来清凉—裴相国唐朝有一位相国裴休,字公美,是河东人氏。裴相国于孩提时,曾遇到一位奇异的僧人,对他说道:「到清凉寺来,我会送你三颗舍利子,并有一封简书要留给你。」那封信是用天竺文字写的,没有人懂得上面写了些什幺,就把它随手放在竹筐子里面。圭峰禅师令寺中的印度僧人译成汉文,成一首偈。

  9. 破布裹真珠

    裴休听后,大喜,随即礼拜并赞叹道:“破布裹真珠。”因此龙牙的一句“不知道”,裴休宰相认为他才是真知道。而其它的大众师答称“密行”,从禅者来看,知道的反而不知道了。智能与道德不一样,道德四两,可以冒充半斤,而智能四两就是四两,半斤就是半斤,丝毫虚假不得。龙牙禅师虽然修苦行种菜,衣不蔽体,但破布裹真珠,无怪乎要愧煞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禅知子了!

  10. 4 破布裹真珠

    4破布裹真珠相国裴休有一次到大安寺,请示大安的寺僧道:“佛陀的十大弟子,各有第一,请问罗侯罗以何为第一?”裴休听后,大喜,随即礼拜并赞叹道:“破布裹真珠。”因此龙牙的一句“不知道”,裴休宰相认为他才是真知道。而其它的大众师答称“密行”,从禅者来看,知道的反而不知道了。龙牙禅师虽然修苦行种菜,衣不蔽体,但破布裹真珠,无怪乎要愧煞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禅知子了!

随机推荐

  1. 梦见肚子里有虫

    周公解梦梦见肚子里有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肚子里有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十分文采

    朱军绞尽脑汁,半晌也没有写出一个字。实在没法,他只好找来大文豪韩愈、苏东坡的名篇,东摘西抄、七拼八凑起来。当他向老师交文章时,还自鸣得意地问道:“老师,您好好看看学生这篇文章,看它写得有几分文采?”>老师接过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轻轻地一笑说:>“十分文采!”>这时,老师带着讽刺的口吻说:“你的文章里面,有韩愈的五分文采,还有苏东坡的五分文采,合在一起,不就是十分文采了吗?”

  3. 梦见买梨梦到买梨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买梨好不好

    做梦梦见买梨好不好?梦见买梨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买梨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买梨,能得到提薪,或收入增加。已婚梦见得到梨,意味着梦者不久会,能生一个漂亮的。梦见系鞋带梦到系鞋带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系鞋带好不好梦见把梨切分给众人,暗示梦者会缺乏远见,遭受,若是相亲则更不宜将梨当做礼物。未婚男子梦见从树上摘梨,意味着梦者将娶到品行端正的妻子。

  4. 狀元我們都知道。但是狀元試卷你知道嗎,中國僅存於世,唯一一件

    我們都學過歷史課,也通過電視網絡知道,狀元是古代最高的學歷、榮譽。我們只是知道有狀元,但是狀元的考題,你見過嗎?在古代狀元最後一關都是殿試,皇帝親自審核,在這之前狀元的省考文章也是被批閱後就銷毀(和現在的高考有異曲同工之妙)為的就是防止節外生枝,因為在科舉制時依然會存在作弊現象,名門豪族去壟斷官場(所以范進中舉後高興瘋了,一個平民一下就飛黃騰達了)中國科舉制度自隋朝中期創立到清朝末年廢除,歷經唐、

  5. 恨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恨”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恨之入骨——形容痛恨到极点。恨相知晚——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恨铁不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痛恨。恨海难填——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恨相见晚——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6. 英文婚礼祝福语推荐 最经典的十条英文结婚祝福

    祝两个幸福的人儿,来日美梦都成现实。一生中只有一次美梦实现的奇迹,你俩的整个世界顿时变得绚丽新奇。上面给大家推荐的英文婚礼祝福语及最经典的十条英文结婚祝福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7. 易戴绿帽子的男人面相_看相大全

    易戴绿帽子的男人面相针对“戴绿帽子”一词,针对职业而言,大家不用说,首先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部队当兵的兵哥哥,而针对男女之间的感情而言,男人戴绿帽子那简直是无地自容,在男性心中,是属于男性的耻辱,让男性丢尽脸。

  8. 装潢门面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uānghuángménmiàn【解释】装潢:原指裱糊字画,现也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之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例子】里面用了佛说,外面排斥佛说,不过是装潢门面,难道有识的人,就被他瞒过去。清·章炳麟《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相关】百度“装潢门面”

  9. 罗汝芳的个人简历  罗汝芳的人物生平

    罗汝芳,称为近溪先生,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字惟德,号近溪,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个人简介>>罗汝芳1515年五月二日生,自幼聪明好学,5岁从母读书,稍长则博览群书,后独钟理学。16岁赴南昌师从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颜钧。>万历元年,罗汝芳守制期满,复为朝廷起用,补东昌知府。万历五年,罗汝芳官拜右参政。

  10. 伸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伸”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伸”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尺蠖求伸——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蠖屈求伸——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