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就在「”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前一天(1931年9月17日),一个民国初年的显赫人物去世,这就是「”末代帝师”杨度。杨度,湖南湘潭县人,早年曾留学日本。与梁启超为好友,曾在梁启超作《少年中国说》之后,作《湖南少年歌》以和,并发表于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其中有「”若道中...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等语,成为一时名言。青年杨度从清末开始,杨度便极力鼓吹君主立...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

就在「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前一天(1931年9月17日),一个民国初年的显赫人物去世,这就是「 ”末代帝师”杨度。 杨度,湖南湘潭县人,早年曾留学日本。与梁启超为好友,曾在梁启超作《少年中国说》之后,作《湖南少年歌》以和,并发表于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其中有「 ”若道中 ... 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等语,成为一时名言。 青年杨度 从清末开始,杨度便极力鼓吹君主立 ... 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杨度于1915年写下《君宪救国论》,再次鼓吹帝制,其中写道: 「 ”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杨度由此深受袁世凯赞许,袁赐匾题字,称他是「 ”旷代逸才”。此后,杨度发起成立「 ”筹安会”,任理事长,为袁世凯称帝造势。 洪宪帝制出台后,杨度遭到全国上下一致唾 ... 。家乡人称他为汉奸,好友梁启超也称他「 ” ... ... ,蠕蠕而动…” 袁世凯称帝时的「 ”登基仪式” 杨度于袁世凯复辟当天 袁世凯称帝仅仅83天,便在举国一致的反对声中暴病而亡,临死前大呼「 ”杨度误我!” 于是,杨度写了一副挽联带到了袁世凯的丧礼现场、挂在灵棚之上: 「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这幅挽联名为吊唁,实则为自己申辩。 无论如何辩解,袁世凯死后,杨度便立即成为了「 ”帝制余孽”,遭到民国 ... 通缉,于是便带着家人躲到了天津租界,开始闭门学佛。 杨度与家人在一起 虽然形同隐居,但杨度并未脱离政治。君主立宪失败之后,杨度的政治主张逐渐转向了民主与共和。 1922年直奉战争期间,孙中山也准备借机北伐,但半途遭遇陈炯明叛变。因为担心吴佩孚借机南下夹击国民军,于是请出杨度从中调解。杨度通过秘书游说当时的大总统曹锟,并借他之手制止了吴佩孚对陈炯明的 ... 支持。 杨度 第二年,孙中山谋划改组 ... ,希望杨度加入。因为党内反对声较多,孙中山转而希望杨度能写一封检讨信,然后再加入。此事遭到杨度拒绝,但他仍然愿意为 ... 的革命事业出力。 北伐之前,杨度认识了李大钊和胡省三( ... 地下党干部),也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对他的思想形成较大的影响。1927年,杨度在北京设法营救李大钊等人,甚至一度卖掉自己居住的房子。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 ... 害于北京。 北伐胜利后,杨度来到了上海,经章士钊介绍,认识了青帮老大杜月笙。杜月笙赏识杨度的才华,便聘请他为名誉顾问,每月发给两百大洋,还把一栋法租界的洋楼给他居住。凭借这里的良好条件,杨度为 ... 方面的人做了不少掩护工作。 1929年秋,白色恐怖弥漫, ... 正处于最危急的关头,杨度申请加入 ... ,潘汉年作为介绍人,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加入,并与周单线联系。周离开上海后,由夏衍与他单线联系。在这一阶段,杨度的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判断,他认为「 ”毛润之能得天下。” 杨度与他的长、次子 杨度的党员身份鲜有人知,国人都弄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政治身份。一直到他于1931年去世,也无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1975年冬,恩来 ... 病重,在他与秘书王冶秋谈话时说,「 ”将来如果重新修订《辞海》,对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还特别提到了杨度晚年参加 ... 一事,「 ”他晚年参加了党,是我领导的,直到他死。” 1978年,王冶秋在《人民日报》发表纪念周 ... 的文章《难忘的记忆》,终于披露了杨度入党一事,此时距离1929年已近半个世纪。
本文标签:孙中山杨度中国近代史历史五四运动戊戌变法北洋军阀清朝历史辛亥革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