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抄书不如编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建设伊始,法学家张友渔在社里担负社会科学方面的领导工作。1979 年 3 月,张老让我参加 ... 科学院法学规划会议,这就意味着《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从此筹备上马。我对张老说,自己虽然是法学院毕业的,但不是读的法律系,只修过几门部门法,完全不具备编法学卷的能力。可是张老说:“你先联系着,等将来进了法律系的人,你再交给他。”当时社里人手极少,无可推托,就去了。时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立法、司法、法学科研与教学,都在需人。先后虽有两位法学家进社,又先后被一个省、一个自治区的大学请去当了法律系主任。于是,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的编辑工作责无旁贷,我只好顶了下来。 因为没有读过法律系,对我来说,编书的 5 年也就是学 ... 5 年。最初我读不懂所编法学书稿的全部学术内容。例如国际法,过去虽听过邵循恪先生的课,但时隔 30 年,国际法与国际法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读稿时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经查阅参考书仍有不理解处,就注在送审打字稿边。当年国际法专家陈体强先生审稿,在提问处都一一作了解答。书稿上就留下了先生答疑的许多亲切笔迹。又如国际私法,过去我更从无接触。感谢外交部老专家李浩培先生,他执教有年,循循善诱,他的文章往往从案例开始说明概念。拜读先生手稿,有如听名师讲学,得到如坐春风那种快慰。那几年我还有幸参加了一些有关的学术会议,旁听过为法学卷解决一些具有较大分歧的学术问题的讨论会。每一次会上一代权威济济一堂,各自提出独到的精辟见解,我从而得到了学术界同意和支持的问题解答,大开眼界。这都是当今我国许多博士生以及博士后都难于得到的学习机会。 >改稿则是更好的学习。法学卷书稿不少出自名家之手,我读稿时常暗自惊喜,从而确信书稿将无愧于国家水平。但这些文章虽好,却不能随即定稿。一是文风不同,若不经编改则出版后将是一部文集而不是一卷工具书;二是稿长,法学卷规定不超过 900 余页,如按原稿发排,当不止 2000 页,好稿捧在手上,势在必改,不禁心悸手软,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学生怎么能改老师的稿件?!”在这种思想压力下,我只能熟读原文,吸取精髓,酝酿大百科全书文体,铺开稿纸,另行抄改。说我当时的心境有临渊履薄之感,并不过分,改完送请作者复审时,我又总是诚惶诚恐地说明苦衷,恳请原谅。感谢学术界前辈的宽容,他们对改稿一般首肯。当我捧着稿件告辞出门,一次次都如释重负。记得北大国际法教授王铁崖先生复审后曾亲切地告诫说:“这次拿回去可不能再改一个字了啊!”是的,一个字也不会再改了,不应该、不需要也不可能再改了。我对法学者每一篇书稿,都看成讲义;每编改完一篇,都觉得自己又掌握了一个问题的要点,不禁想起读书人中流传已久的一句话:“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并想到了自己的深切体会:“抄书不如编书”。抄书还可以照猫画虎,不求甚解,而编书若想不致妄加一字、妄改一字、妄删一字,必须深入懂透不可,所以编书比抄书是更好的学习。 >对不同的书每人都有不同的感情。对业已问世的《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我就具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它宛如我的同窗,由它陪伴,我读了 5 年法律系,印象且比当年学习本专业尤为深刻。我深自庆幸此生中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的责任编辑。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抄书不如编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生几乎没有打赢过官司的传奇律师—张思之

    提起张思之先生,恐怕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作为律师,张思之并不特别为公众所知,所办案件也多因敏感而少有公开,更不为媒体报道。

  2. 揭秘:中国《继承法》诞生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故事

    张荆律师告诉记者:没有当事人自己的事前安排,在继承法也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当时是没有关于法定继承代位继承的先例。像曾昭抡这样没有孩子,却有这么多的财产,再加上曾先生和他的妻子两边的亲属又都比较多,这就凸显出来我们的继承法其实是一个缺位的空白的状况。1985年10月1日,《继承法》正式实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将私有财产合法继承给子女和其他亲属的权利,《继承法》确立了四项原则。

  3. 睡虎地秦简说秦朝徭役遇雨免罚,那么是陈胜和司马迁撒谎了吗?

    过去我们对秦朝的认识,一般来源于传世文献资料,而这些资料又大多从汉朝人的角度来描述,最典型的就是《史记》。

  4. 纽约周刊「 ”曾格案”:「 ”新闻自由”的立法原则是怎么产生的

    马克思在《论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上说:「”新闻自由就是人类自由的实现。没有新闻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余定宇先生说,「”新闻自由”这个全世界宪法里的原则,竟产生于200多年前在纽约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曾格案”。这宗经典案例发生在1735年。故事的主角是个出版商,名字叫约翰·彼得曾格(J.P.Zenger)。英国...控告他在《纽约周刊》发表的文章中,「”批评和诽谤”了英国皇家总督柯斯比。

  5. 「 ”喝酒犯法”、「 ”不婚坐牢”,古代奇葩法律分分钟带你走......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的稳定,离不开法律的健全。自古以来,各个政权为加强统治,巩固权力,推出了很多法律。在封建统治阶级眼中,法律就是维护皇权的工具,因此,一些奇葩法律诞生了。用现代的观念看,既出人意料,又有趣搞笑。西周时期——「”有罪没罪,先看人品”法律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在夏、商时期,神权法占绝对主导地位,所以统治者每逢审判,必然要先进行占卜,然后根据占卜结果进行判决,等着上天

  6. 真遇上青天大老爷,你绝对消受不起|大象公会

    在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各种青天大老爷,刚正不阿,明察秋毫,为民做主。到了港台电影中,「八府巡按」成了青天大老爷的代名词。而到了明清的司法制度下,女性状告丈夫、晚辈状告长辈已经变成了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随着法律儒家化的进程,这条法律变成了亲属关系之间不得相互控告。首当其冲的危险来自于衙役。毕竟,不是每个县官都是戏文里的青天大老爷,有时候,他们也希望

  7. 下人上诉,在屈必申,浅析唐代版的国家赔偿,不健全但值得肯定

    引子:今年九月,吉林省高院作出国家赔偿决定,被关押23年后获判无罪的金哲宏最终得到了468万元的国家赔偿。金哲宏获得了国家赔偿最高纪录金额此金额刷新了同类无罪冤案中最高国家赔偿记录,然而相比现代文明社会的国家赔偿来讲,如果把此类冤案...的事情放回唐代的话,那么当事人面对朝廷对其的补偿,一定会倍感失落。

  8. 春秋战国已出现「 ”物流”?说说秦国对「 ”粮食运输”有何法律规定

    大车哼哼,毳衣如璊,岂不尔思?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9. 清朝的一条法律,一直沿用到1971年才被废除,曾让许多人羨慕

    自人类文明产生社会组织以来,社会生活的准绳也随之产生。从最初的习惯法,到后来的成文法,人类的法治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10. 千古奸相李林甫为何能保国家繁荣,他究竟有何能耐?

    影视作品中的李林甫一提到唐朝丞相李林甫,大家或许就联想到「”坏人、奸诈、祸国”这些词。的确,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奸相,他贪恋权力,不择手段……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唐朝担任宰相18年又7个月,是唐朝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张九龄,姚崇等人都只是做了几年。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唐玄宗如此赏识呢?主持修订法律条文,领衔完成《唐六典》唐玄宗时期,国家发展遭遇了许多困难。正当唐玄宗苦思冥想国家前途的时

随机推荐

  1. 梦见骑马_周公解梦梦到骑马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骑马好不好

    做梦梦见骑马好不好?单身男女梦见骑马,会很快找到意中人。梦见从坐骑上摔下来,是不祥之兆。梦见骑马走在市区,是喜事将接二连三来到的吉梦,但是骑马登山的梦,表示生活发生困难。原版周公解梦乘白马,主疾病去。《周公解梦》乘马跑快,主有喜。《周公解梦》见骑马,名利双收。《周公解梦》梦乘马渡水。《断梦秘书》梦大雨中骑马折花,大吉。《梦林玄解》梦己乘马入云。《敦煌本梦书》梦见乘黑马,财散。

  2. 止痛药过量,当心吃了更痛

    偏头痛有分慢性药物与急性药物,如果一个月的头痛天数超过10天的慢性偏头痛患者,会给予慢性偏头痛的药物,以降低发作频率,就能有效降低药量,待发作时只要服用急性止痛药即可,就能与头痛宿敌和平共处。至于许多人便宜行事,经常服用感冒糖浆缓解头痛,一定会有药物过量而造成更严重头痛的隐忧。

  3. 白蛇报恩——民间故事

    眼看着天已经黑了,大白蛇又动弹不得,李义明使出全身力气将它抱起,一人一蛇找到了一个山洞过夜。李义明想感谢大白蛇,可四处早已没有了它的身影,他唯有将何首乌背上下了山,回到家里,他将自己遇到的事跟家里人一说,大家都讲他是因为好心有好报,那棵何首乌肯定就是大白蛇为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而送给他的礼物。从此,李义明每次上山采药总能采到一些好的药材,而他也感念大白蛇的恩德,用那些药材救治了更多的病人。

  4. 孕妇梦见黑鸡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黑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黑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回到初中时代

    周公解梦梦见回到初中时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回到初中时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在上学

    周公解梦梦见在上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上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不常见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 成语故事

    后比喻打官司的事。潘鬓,潘岳的鬓发中年已斑白。沈腰潘鬓比喻男子的身体瘦弱,早生白发。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8. 5款简单易学的冬季养肝粥

    做法: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一下,切段;粳米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熬至粳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继续煎熬直至成粥时停火;再放入食盐、味精即成。

  9. 为什么封建王朝大多是以北制南,由南到北统一的,只有一个朱元璋

    先看一下封建王朝的那些开国皇帝:杨坚,陕西人。赵匡胤,河北人。朱元璋,安徽人。努尔哈赤,东北人。北方人5个,南方人有1个,其实朱元璋所处地界不算南也不算北,姑且算南方人好了,就此看来还是北方出的皇帝多,这是为什么呢?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不思进取的文化。相反,这些都给北方以极大的诱惑。这也是中国为什么不象欧洲那样到处侵略,寻找殖民地的原因。南人虽然惯舟,到了北方却难展所长。

  10. 爱吃油条的人应注意食物铝超标

    实际上,油条铝含量超标是个老问题,一是人们喜欢吃、习惯吃,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二是含铝食品添加剂生产只顾市场需求,不顾人体健康,因此使这个老问题至今悬而未决。为此,我们特邀有关专家撰稿,希望对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加速解决食物铝含量超标问题,减少人为的健康危害有所裨益。普及明矾、发酵粉:食物铝超标祸首我国生产并用于面粉加工的含铝食品添加剂有:①钾明矾和铵明矾。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