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失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失眠怎么才能改善好?而关于失眠的调养智慧,就藏在《金匮要略》里面的一张方剂里。

失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失眠怎么才能改善好?能不能改善好? 而关于失眠的调养智慧,就藏在《金匮要略》里面的一张方剂里。它就是辉耀千古的「 ”酸枣仁汤”。 我们先放下此方精义,我们暂且不提,先说说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认识失眠的。 古人认为,人的肝里藏着魂。人的心里藏着神。肝和神安宁、有常,人的睡眠就会好。肝和神出了问题,睡眠就不会好。这种认识的影响,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到了清代,著名医家尤在泾也旗帜鲜明地指出:「 ”人寤则魂寓于目,寐则归于肝”。 那么,我们的肝魂和心神,到底因为什么而出问题呢? 说起来,这就是肝血亏虚。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肝时时刻刻都要有血的濡养才行。《灵枢》里面说得好:「 ”肝藏血,血舍魂”。肝血不足,造成我们的肝魂没有寓居之地。肝魂由此失去了安宁。肝血不足,必生内热。热扰心神,则心神不宁。肝和魂一起乱了套,我们就睡不好觉。 这就是古人对失眠的一种认识。 事情还没完。由于肝血亏虚,肝木生心火,肝作为母脏,病传及子脏,所以我们的心火也会烧起来,于是我们就心烦,看什么都不如意,心里说不出的不痛快。肝血不足,心血得不到补充,于是我们的心悸不安。 肝血不足,肝气不舒,郁而化火,肝阳随之上亢,肝风一动,于是我们就头晕目眩。因为心肝血虚,阴虚火旺,所以我们咽干口燥,舌红,脉象弦细。 这就是古人对于肝血亏虚、虚热内扰所致失眠诸症的认识。您是否读懂了呢? 面对这种情况,《金匮要略》里面所说的「 ”酸枣仁汤”,就有很好的调治作用了。 其中的酸枣仁,性味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在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一般认为,它可以养肝血,同时还能养心血。酸枣仁,味酸。「 ”酸”这个味道,是肝最喜欢的。《素问》里面就说,肝欲酸。所以说,用酸枣仁来补肝血,益心血,是非常恰当的,所以它是君药。 酸枣仁有一个助手,这就是川芎。它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在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首先,川芎活血行血,是入肝的。它可以帮助酸枣仁。怎么帮呢? 酸枣仁把心补足之后,是这川芎行气,将补足的肝血活起来。更重要的是,川芎畅达肝气,可以帮助肝恢复条达之性。川芎的应用,符合了《素问》里面「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的祖训。 接下来有两味药,这就是知母和茯苓。其中的知母,可以清热滋阴除烦,其中的茯苓,可以健脾宁心利湿。两者对于睡眠的恢复都有帮助,进一步解决因为虚热内扰而心烦意乱、心神不宁的问题。 最后,我们用一味甘草来中和诸药,同时配合酸枣仁来养阴血。为什么甘草能配合酸枣仁来养阴血呢?因为酸枣仁味酸,甘草味甘。两者配合,符合古法「 ”酸甘化阴”的理论。 如此一来,因为肝血虚而虚热内扰,终不得眠的人,可以获救了。 其实,作为一张上古经方,这酸枣仁汤的要义解读,实在很多。其中有不同角度的认识,妙趣横生。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把上面这些要紧、易懂的说与大家。 大家更需要记住的,乃是此方的适应症。我们再说一遍,这就是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红、盗汗。这样的人应用,很恰当。 不过令人深思的是,金匮要略里面的酸枣仁汤,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古老的安神剂,泽被无数华夏子孙。可是在今天,在睡眠问题丛生的当下,为什么没人重视它呢?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睡眠失眠川芎酸枣仁汤养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