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逝世

    在355年前的今天,1662年8月19日 (农历七月初六),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逝世。网络配图布莱士·帕斯卡(1623.6.19—1662.8.19,距今已355年),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于1653年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定律,为此写成了《液体平衡的论述》的著名论文,详细论述了液体压强的传递问题。应用这个定律制造的各式各样的液压机械,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他建立的直觉主义原则对于后来一些哲学家,如卢梭和伯格森等都有影响。1623年6月19日(距今394年)出生在法国奥维涅省的克莱蒙费朗,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4岁时母亲病故,由受过高等教育、担任 ... 官员的父亲和两个姐姐负责对他进行教育和培养。他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数学家,在其精心地教育下,帕斯卡很小时就精通欧几里得几何,他自己独立地发现出欧几里得的前32条定理,而且顺序也完全正确。12岁独自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开始师从父亲学习数学。1631年帕斯卡随家移居巴黎。父亲发现帕斯卡很有出息,在他16岁那年,满心喜欢地带他参加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法国巴黎科学院的前身)的学术活动,让他开开眼界,17岁时帕斯卡写成了数学水平很高的《圆锥截线论》一文,这是他研究德扎尔格关于综合射影几何的经典工作的结果。笛卡儿坚决不相信16岁的孩子能够写出来这样的书,帕斯卡反过来也不承认笛卡儿的解析几何的价值。1641年帕斯卡又随家移居鲁昂。1642年到1644年间帮助父亲做税务计算工作时,帕斯卡发明了加法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现陈列于法国博物馆中。到1653年之间,他集中精力进行关于真空和流体静力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1647年到1648年,他发表了有关真空问题的论文。他关于真空问题的研究和著作,更加提高了他的声望。1648年帕斯卡设想并进行了对同一地区不同高度大气压强测量的实验,发现了随着高度降低,大气压强增大的规律。在这几年中,帕斯卡在实验中不断取得新发现,并且有多项重大发明,如发明了注射器、水压机,改进了托里拆利的水银气压计等。1662年8月19日帕斯卡逝世,终年39岁。后人为纪念帕斯卡的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简称帕,符号是Pa。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逝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徐志摩长子:成年后违祖父期许,对作诗一窍不通,受母亲影响极深

    诗人徐志摩的儿子对作诗一窍不通?很多人觉得极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发生在了徐志摩儿子徐积锴身上。作为徐志摩与原配张幼仪的长子、后来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徐积锴自出生开始便受到了极大的期待。

  2. 女子出生前父亲做了个怪梦,亭台匾额上写了两个字,多年后应验了

    历史上有很多皇后,不过跟皇帝走完金婚的却只有一个,她就是南宋时期赵构的皇后吴氏。根据《宋史》记载:吴皇后秀外慧中,读书识字时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她出生于开封,14岁时被选入皇宫,侍奉康王赵构。两人大婚之后,相知相伴一起度过五十多年。吴氏一生辅佐过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所有宋朝皇后中,几乎没人可以跟吴氏相提并论。吴氏这一生极其传奇,出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

  3.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4. 中国最牛父亲!清华导师梁启超,九个儿女都成才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家的父亲说的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清...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一个孩子的成功,可能是个体因素,九个孩子皆成才俊,那

  5. 上官云珠女儿姚姚的悲剧人生,看了让人泪下

    上官云珠一生有三次婚姻,每任丈夫给她留下一个孩子:大儿子张其坚、女儿姚姚、小儿子韦然。其中女儿姚姚是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所生,母亲是大明星,父亲是剧作家,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

  6.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7. 这位五千年间最年轻的英烈、最早熟的少年,不应该被人们遗忘

    尤其是夏完淳,这位十六周岁就英勇就义的少年诗人、民族英雄,并不见诸中小学历史课本,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包括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可是,他真的不应该被人们遗忘,恰恰相反,他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侵略的反抗,还代表了文明与野蛮的抗争,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是危难之际民族精神的象征。

  8. 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要等到驾崩才传位?分析当中遗留的历史因素

    大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不管在现有古装剧还是古代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或作妖或慈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就是没怎么见到过太上皇的身影。大家应该清楚,中国历史上的皇位都是世袭制,父亲把皇位传给儿子,儿子即位后,退位的父亲就成了太上皇。

  9. 伯邑考惨死之谜:他真被商纣王剁成了肉酱?还被父亲姬昌吃下?

    剧中的伯邑考被塑造成了一个天下首屈一指的美男子,还是个大大的孝子。因为拒绝了苏妲己的投怀送抱,而遭到打击报复,被妲己陷害,遭至剁肉之刑,甚至还被做成肉丸子,送给父亲姬昌吃下。可次子姬发继承了西伯侯,说明当时伯邑考已死,但具体的死亡之谜,笔者前面分析过,不可能是商纣王残忍...害,那他的真实死因,可能是那几年姬昌征伐戎狄的过程中,伯邑考战死沙场的。你认为伯邑考是怎么死的评论区交流一下~

  10. 百年之后重回「 ”麦田”:塞林格文字中的柔情与爱

    中央公园的鸭子。100年前,一个男婴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被送到...学校,参加二战,退伍后正式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作品大获成功后又选择去乡间隐居,直到去世。

随机推荐

  1. 器小易盈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

  2. 方外之士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3. 29条说人丑的经典句子 超霸气损人!-感人的情话

    总不能人家长的像什么就叫人家什么吧!乍一看挺丑,仔细一看更丑!你还没有进化完全,长的象人真的难为你了。Morefrommysite送礼物的含义大全,不要错过爱你的人!

  4. 微信早安问候语-感人的情话

    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痛苦使爱情升华。所以,如果爱一个人,那就毫无节操的赞扬她吧。

  5. 短短的笑话哦!

    爸爸:自行车>儿子:那它自己怎么不走呢?

  6. 中国人碗里缺什么营养素

    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指出,百姓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营养素之间关系密切,补充时必须强调平衡。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盲目补充的现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学补充营养素的观念,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均衡是关键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彼此关系密切。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钙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

  7. 刘备为何破格提携魏延?为何不是三弟张飞?

    魏延在瓦口关之战中奉命援助张飞,表现不错。按照当时魏延的职务和地位,这应该是属于破格提拔,可见刘备对于魏延的赏识和信任。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刘备也考虑过张飞和马超。破格提拔了这样的人,他就会死心塌地地为刘备效力,因为是刘备给他这样的机会。遍寻左右,考虑很久以后,刘备找到了合适的人选——魏延。

  8. 带有贳字的成语

    包含有“贳”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诛故贳误——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金貂贳酒——取下金冠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同“金貂换酒”。

  9. 揭秘明朝那些杀倭寇如草芥的高手!

      明晃晃的日本刀握在凶悍的倭寇手中,腐朽的卫所官军为之气夺,望风披靡。但不要以为中国人全是废柴——真正的高手都在草莽之中,下面来说几段畅快淋漓的故事,看看那些杀倭寇如草芥的牛人。  1。 刀是好刀,人是凶人  暴雨倾泻中,一辆汽车风驰电掣般咆哮...

  10. 扫墓望丧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