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僧点拨醍醐灌顶,行善积福改变宿命

编者按:今天这一则故事出自《历代名人与佛教》,由喻汉文先生编译,主人公是明代吴江人袁了凡。袁了凡一生很传奇,而且著述甚多,但后世了解最多、流通最广者还是《了凡四训》一书,他在这本书中,将自己一生学佛、行善、改造命运诸事记录下来,作为家训,传之子孙。如今此书在佛教信众中流传,甚至逸出学佛群体,可见影响之大。袁黄,字坤仪,初号为学海,后改为了凡。(资料图片)>>到栖霞寺拜访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三夜不眠。(资料图片)>>作为家训,传之子孙,于是世称《了凡四训》。>明朝吴江(属江苏)人,袁黄,字坤仪,初号为学海,后改为了凡,嘉善人。因为先前他相信宿命论,后遇云谷禅师,受其指点,广作善事,积极改造了命运。他深谙作凡夫之道,于是将其一生学佛、做善事、改造命运等四点写成书,作为家训,传之子孙,于是世称《了凡四训》,在信众中广为流传。该书述道——>了凡幼年丧父,依母志弃学就医。在慈云寺,遇着深谙邵康节皇极数的云南孔先生为之算命,说他有官运,县考十四名,府考七十二名,提学考九名,俸禄九十一石,某年任宝坻知县,三年半辞归故里,五十三岁无子寿终。先是不信,后每次考试如其所言,便信“升官发财,迟速有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命运理数,从此心灰意冷,淡然无求。>一次,到南京栖霞寺拜访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三夜不眠,了凡竟不起杂念。云谷奇怪,而问其故,了凡将孔算命之事讲了。禅师却不以为然,用六祖慧能“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心,从心而觅无不感通”以及佛经里“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的道理对袁了凡讲了,并告知以积福造命的功过格法,让了凡作善事,而且还传授了准提咒法。>了凡发愿要作三千善事,日日用功,结果孔先生所算之命就不灵了。隆庆四年考中了进士,放任宝坻知县,有善政,擢兵部主事。日本侵略 ... ,随经略使宋应昌军往征倭寇,多所策划,凯旋,因功升拾遗(谏官),并育一男,而且也进士及第。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安然无恙;写《了凡四训》时,已六十九岁,实际寿高七十四,官居五品。>反观一生,他认识到《书经》里讲的“天难谌,命靡常”和“惟命不欲常”的道理,即是天命之说虽可信,但不是一成不变,积福可以造命,“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他在书中特别讲到云谷禅师对他的开导,说:“云谷禅师所赐给我的为生民主性命的大义微言,就是最精微、最高深、最真确、最正大的大道理。”云谷禅师圆寂之后,了凡还为之写了碑铭。>袁了凡博学多才,凡天文、数学、水利、军事、医药无不涉猎,一生著述甚丰,除《了凡四训》外,还有《两行斋集》《历法新书》《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袁了凡纲鉴》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高僧点拨醍醐灌顶,行善积福改变宿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此人文武双全,写出「 ”东方第一励志奇书”,曾国藩看完改号为涤生

    此人文武双全,写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曾国藩看完改号为涤生如今许多人,对于晚清名臣曾国藩非常推崇,其中原因,不仅是因为他为同治中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因为他一生的传奇经历,以及他的言行举止,蕴藏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值得后世之人学习揣摩。其所作日记形式的《曾国藩家书》,更是被奉为圭臬,殊不知,曾国藩在书中记载的感悟,很大程度来源于一本书籍的启发。这本书,叫做《了凡四训》,被誉为「”东方第一励

  2. 学佛改变命运实例汇集

    末学收集整理了一些现实生活中,坚持学佛行善积德,改善自己命运的真实例子,供大家参考。本稿没有版权限制,送给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朋友们!

  3. 命运是否注定?四百年前这件真事揭破了旷古之谜

    袁黄,字坤仪,初号为学海,后改名为了凡。因为先前他相信宿命论,后遇云谷禅师,受其指点,广作善事,积极改造了命运。他深谙作凡夫之道,于是将其一生学佛、做善事、改造命运等四点写成书,作为家训,传之子孙,于是世称《了凡四训》,在信众中广为流传。云谷奇怪,而问其故,了凡将孔算命之事讲了。隆庆四年考中了进士,放任宝坻知县,有善政,擢兵部主事。云谷禅师圆寂之后,了凡还为之写了碑铭。

  4. 《了凡四训》指引我:行善积德,改造命运

    当时我就想着努力行善改变我这不堪的命运,接下来我就说说我的转变之路。因为偶尔会吃肉,所以我把食素的期限又加了半年,并且决定以后尽量不吃肉,多食素。我没有加入佛教,不是佛教徒,但是我信,我明白行善积德才能改命,我明白只有善良才能让我的生活更美好。自从接触到弘善法德这个网站我就很喜欢,基本上每天都会看,里面有好多有用的东西,告诉我,如何行善,如何保持心态,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5. 命运可颠覆

    命运可颠覆经常有人会说“命中注定”一词,似乎生与死、得意与失意皆有定数,然后消极度日,不惜时日与生命。我们就不能改命转运了吗?经点悟,袁了凡开始相信“命”是可以改变的。袁了凡通过积善积德,修行自己,改变自己,最终颠覆了所谓的“定数”,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因此,多积善因,少积恶因吧,善因积累得越多,就越快地转变因果,越容易地颠覆不好的命数,得到多福多寿之运程。

  6. 了凡四训白话文 改变命运的秘诀_宗教信仰

    了凡四训白话文:改变命运的秘诀《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了凡四训》是很好的古文学作品。佛陀教育基金会《了凡四训语解精编》中如是说:“了凡四训”,世人几乎都晓得是改造命运的宝典。地藏王菩萨生日_宗教信仰

  7.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_宗教信仰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提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深信因果。须从格物致知下手。所以这一句非常的重要,格物、诚意、正心,是修行的别目。随缘就做得主了,不被境界牵走,在万物当中自己作主,这才是诚意正心。要是有智慧,就不会被物欲所动摇,所以格物之后,才能致知。正知正见才能现前。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诚意,由诚意而正心,所以才能明心见性,而后发挥全体大用。

  8.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二篇 改过之法_宗教信仰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二篇改过之法人,既然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那里能没有过失呢?所以袁了凡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后,就接着把改过的...,详细地说出来,教训他的儿子袁天启。世界上,令人可羞可耻的事情,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这些话都是改过的真正秘诀。所以过失不论长久,或者是新犯的;只要能改,就是了不起。这是比喻人若能够改过迁善,其利益是最大的。【改过要发心呀!并且这犯过的病根没有去掉,仍在心里。

  9.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三篇 积善之方_宗教信仰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三篇积善之方上一篇所讲,改过的种种...,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是还不能把坏命变成好命。若是存心欢喜,恐怕会把案件忽略弄错。那县官听了杨自惩的话,非常感动,面容立即和缓下来,不再发怒了!而且他的孙子谢丕,也中了探花,就是第三名的进士。后来老太太去世了,她的儿子依照仙人的指示,把老太太安葬下去。林家的子孙第一代发科甲的,就有九人。表示林家有功名的人很多。

  10.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四篇 谦德之效_宗教信仰

    了凡四训白话文:第四篇谦德之效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能够积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会上,不能不和人来往,做人的...必须加以讲究;而最好的...就是谦虚了。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他的父亲做嘉善县的主任秘书,裕峰随同他父亲上任。张畏巖听了道士的话,倒不觉的屈服了,因此,就转过来向道士请教。果然张畏巖就在这次的会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随机推荐

  1. 梦见给别人送西瓜

    周公解梦梦见给别人送西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别人送西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佛说轮轮王五道罪福报应经

    以夙生轻慢人故。以夙世不喜听受经法故。如来说此经已,五百比丘漏尽结解,七百比丘尼得须陀洹道,八百罗汉得菩萨道。

  3. 明 解缙草书《千字文》全本

    《书谱》笔法百图解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4. 非主流短语 你对我说过的话,我不会再去追究是否兑现-感人的情话

    我再不好,关别人什么事。有时候,就是想破口大三十三、突然发现,能够不变,就是一种最难得的幸福。

  5. 为何古时多剑客?要从战国时代说起

    击剑是古代剑术发展的最主要形式之一。作为军阵格斗的主要武器,两军对垒,举剑相击,自不必言。据考证,我国古代的击剑之风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残暴的统治者以观赏击剑为乐。

  6. 元宵节短信 圆你事业有成 圆你甜蜜的爱情

    三五良宵年映红,月上元宵相约黄昏后,宵灯伴你绵绣前程事事通,月圆情缘财源愿愿随心!祝元宵节快乐,时时好心情!祝你元宵节聪明赛一休,做个状元郎!元宵佳节倍添喜,锣鼓喧天问候你。明月圆圆添思念,短信字字是真情;元宵节到了祝:鞭炮声声向你传好运!元宵佳节至,汤圆送祝福,圆你事业有成,圆你甜蜜的爱情,圆你美满的家庭,圆你美好得将来,元宵佳节祝你合家欢乐,幸福安康。

  7. 关于中秋节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用关怀体贴之火烘烤,以思念祝福之信传递,送上特制月饼,祝中秋快乐!中秋佳节,祝福你的每天都能快乐平安。二十六、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我愿意在中秋的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的变化。

  8.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说说「 ”井田制”是如何兴起与崩溃的

    ——《孟子·滕文公上》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社会性质的变革,往往伴随着政治的动荡,因为一种社会性质会成就一批既得利益者,而变革要做的就是革掉这群人的既得利益,他们的竭力反扑亦在情理之中。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牛耕图当上层建筑出现了不稳定,极可能是经济基础出现了变动,至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政治上的变动是如此。

  9. 域外写生中“形”与笔墨的新体验

    域外写生中“形”与笔墨的新体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对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石鲁等为代表的中国画家们在不同时间中多次进行域外写生。在域外写生中,“异域”主要指的是地理空间和写生对象的变化。在前辈的域外写生中似乎对此都有了回答,但笔者认为其中关键是个人处理的协调与否和使笔墨的表现更加贴近对象。

  10. 伟大的英国艺术:约翰·康斯特布尔的《干草屋》

    我觉得在这个上分享一些我们最喜欢的英国艺术会很好。我分享的之一幅画是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它叫约翰·康斯特布尔的《干草屋》。它也许是英国乡村最著名的绘画,被认为是英国乡村观念中的一幅关键画。《干草屋》完成于1821年,它描绘了英国萨福克郡和埃塞克斯郡之间的斯托尔河上的一个乡村场景——你实际上可以参观真实的地方——弗拉特福德磨坊——它的窗台看起来和他画它的时候很像。这幅画挂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绝对值得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