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永明寺位于甘肃东部秦岭山脉的甘谷县大像山上。姚秦弘始三年(公元401)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从凉州东入长安之际途经于此,一时渭河流域佛风日盛,“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矣。”文旗峰,频临渭水,环境清幽,山势峻拔,气宇雄伟,姚兴择地开居,营宇立像,于此峰上雕凿高达23.3米石胎泥塑释迦牟尼佛石窟(又一说该石窟开凿于公元366年),增建寺庙,佛事广宣,文旗峰因大佛而闻名。又因佛祖乘象入胎而降生,故名大象山(文革后改为“大像山“),俗称大佛爷山。大像山又名石窟寺,该石窟与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遥相呼应,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大佛依山开凿,石胎泥塑,座落在山体中部的一个圆拱形的大窟里,窟高34米,宽14米,深4.5米,佛像高23.3米,肩宽9.5米,气势磅礴,是当今中国保存下来的第四大的佛像。佛像面对山下广阔的田畴,站在佛像的脚下没法看全他的整体轮廓,只有抬起头来高高仰视,才能亲眼目睹他的尊容。这尊佛像与众不同的是佛的脸部有二撇胡子,研究者认为,这与西域胡人的风俗有关系,由是也证明了甘谷地处绸之路通道的重要性。民间传说,清代一位四川来甘谷做生意的商人,在大佛脚下仰视佛脸,看见大佛脸上无光泽。他看佛脸不大,觉得所需的金量不多,于是提出给大佛脸上贴金。等搭上梯子到了佛顶一看,所备的金箔仅够贴大佛的额头,商人已经将贴金的话说出去了,又不能反悔,于是他拿出全部家产用来给佛贴金,但是家产用光后,也只能贴到佛脸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没有贴,此时商人已经家产耗尽,没有办法了。负责主持贴金工程的人,看见商人满脸愁容,又为他拿出全部家产供佛而感动,于是向他建议,佛是西方人,原有胡须的。只因唐代武则天当皇帝,不让人们将佛画上胡须。现在你可以给佛画上胡须,这样也就可以解决你的金箔不够的问题。商人听后非常高兴,命人给佛画上胡须,代替金箔不够的地方,终于还了自己的心愿。据甘谷县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王来全先生介绍,这尊佛像是唐代开凿的,在陇东地区的渭河流域,佛教的石窟不少,但是象这样气势的大佛窟和大佛像,又是唐代佛教文化的产物,仅独此一家,其意义就显的更重要了。隋唐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无与伦比,美仑美焕的大佛都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我们随便举出象乐山大佛、龙门大佛等都是唐代佛教文化的结晶,他们不仅是古人富有创造力的智慧体现,而且也是我们今天建造大佛的粉本,象这些年来建造的香港天坛大佛、无锡灵山大佛,设计者无一不是遵循或受到这些举世无双的大佛的启发。我仰视大佛,惊叹古人的深邃智慧,感受盛唐文化的气息,他们给我们留下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使我们这些做后人的从内心里为之自豪, 我们从他们那里汲取了无尽的力量和巨额的财富,然而我们给他们的回报却少之有少,现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在一些地方,老祖宗的遗产每天能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丰厚的收入,仅门票收入一项就非常可观,这些肯定是我们的先人在塑造佛像时所没有想到的。大佛的塑造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是一种物质变精神的活动,是一件做功德的事情,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古人以坚刃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代又一代,一日又一日地不计报酬地从事着伟业,造大像山大佛的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这种精神何等崇高,何等感人,这才是真正的奉献,彻底的奉献!现在大像山的大佛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我把他介绍出来,就是想让人们都去看看,体会大佛的雄伟壮阔,更多地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宝库,但我又希望,未来的大像山旅游景点票价不要定的太高,让每个来这里瞻仰大佛尊容的人,都能够感到经济上能承受的了,心里上认为值得一看。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湮没于历史600年的蒙山大佛是怎样被发现的?

    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戴季陶主义是什么? 戴季陶《日本论》主要内容

      对于中国 *** 的元老和理论家,我们最为熟知的是他的“戴季陶主义”和《日本论》。那么究竟什么是戴季陶主义?而他的《日本论》又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戴季陶主义是什么?  孙中山逝世后,戴季陶回到上海,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反革命活动。1925...

  2. 出类拔萃是什么意思?

    【拼音】chūlèibácuì【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例子】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近义词】鹤立鸡群,超群绝伦【反义词】滥竽充数,碌碌无能【相关】百度“出类拔萃

  3. 闺範卷一58(嘉言11)

    心恶尚得谓之人乎。

  4. 好听的个性签名大全 真的没必要去玩暧昧,伤人伤己-感人的情话

    不要暧昧,伤人伤己。??觉的不在孤独,和寂莫二十、没有关系我们只是朋友,所以不会有分开的理由。

  5. 老公梦里喊了其他女人的名字 -周公解梦

    老公梦里喊了其他女人的名字本质上说梦话是最轻微的梦游,都属于神经功能不稳定的状态,程度差别而已。说梦话还有周期性,也就是说,一个人也许某段时间就爱说梦话,过了一段时间,又不爱说梦话了,这里也有规律可循,陈鹏解梦就不展开了。这么说吧,当老公梦里喊了其他女人的名字,陈鹏解梦罗列一下各种可能。是的,陈鹏解梦也只是举个例子,要举下去,几百个可能都有!

  6. 梦见钥匙孔

    周公解梦梦见钥匙孔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钥匙孔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雨 下雨 大雨 下大雨 雨水

    周公解梦梦见雨 下雨 大雨 下大雨 雨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雨 下雨 大雨 下大雨 雨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小脚女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iǎojiǎonǚrén【解释】因用以指思想保守的人。【出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我们的某些同志却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例子】[高金海]大肆吹嘘自己,并且暗暗讽刺刘秋果是小脚女人,老牛破车。刘绍棠《田野落霞》一【相关】百度“小脚女人”

  9. 白起七十多岁时被赐死,秦昭襄王为什么容不下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

    >然而,七十多岁高龄的白起却被秦昭襄王赐死。曾经很是倚重他的君主为什么就容不下年逾古稀的他呢?>白起在担任左庶长时,年龄已经超过了三十岁。秦昭襄王进一步厉兵秣马,眼睛向外、伺机东进、扩张领土。>范雎以防止白起功高震主为由,说服秦昭襄王与赵国议和。白起惹火了昭襄王。亲昭襄王下了最后通牒。>白起刚刚出城,秦昭襄王的快马使者赶到。秦昭襄王赐他一把剑,让他自裁。白起大呼,苍天不应。

  10. 食物投毒 ... 死皇帝容易吗?溥仪:不存在的,我就没吃过热饭!

    如果谁跟皇帝有仇,在皇帝的饭菜中投毒...死他容易吗?溥仪在他的自传中就曾经写道,自己从来没有吃过热的饭菜,因为太监试吃之后再等待一段时间,就算饭菜没有问题,也都凉了。为了避免皇家被投毒,送菜都是数人同行、相互监督的。因此《甄嬛传》里面,剪秋姑姑要给甄嬛和六阿哥下毒,却毒死了娴福晋,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送菜的宫女太监不止一个。想要通过下毒...皇帝,难度一点都不亚于带兵冲入紫禁城直接...掉皇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