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马汉认为,海权是海军运用的结果,是海军战略的产物,不同的海军战略决定着海军的特征。尽管日本的海权观正把海上军事力量、海上安全以及海洋资源、海洋环保、海洋科技等因素纳入其中,并把这种观念转化为海洋战略加以推行,但是,日本尚未真正进入新综合海权观和海洋战略阶段。>日本海军>因此,日本的海权观和海洋战略具有过渡时期的双重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海权一向是个模糊的,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英国学者埃瑞克·格罗夫甚至认为:“海权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马汉认为,海权是海军运用的结果,是海军战略的产物,不同的海军战略决定着海军的特征。强大的海军必须与正确的海军战略相配合才能够最终实现海权。海权的实质是,国家通过运用优势的海上力量与正确的斗争艺术,实现在全局上对海洋上的控制权力。也有学者认为马汉在其著作中并未明确界定过海权的内涵,他是用各种形式的历史范例和评论来揭示海权的实质。 马汉 >举例来说,马汉海权论指导美国发展了一支举世无双的强大海军,并使美国走出美洲,最终在全世界建立起霸权。德国、日本以及后来的苏联接受了马汉的海权论观点(尽管苏联不承认这一点,但是一般认为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就是马汉海权论的苏联版),也发展出强大的海军,然而这三个国家却并未因此实现其夺取霸权的国家战略目标,反而使自己的国家要么蒙受战败之祸,要么沦为他国的附庸,要么是分崩离析,不再作为一个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存在。其中原因,发人深思。 >戈尔什科夫 >日本是一个海权国家,其海权思想在冷战结束后也随着国际形势和技术形态等因素的变化得以发展演进。这一点在日本的海洋战略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冷战后的日本海洋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综合性战略,其核心是日美海权同盟,实现海洋战略的方式是以日美同盟为主轴,联合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民主国家形成全球性海洋伙伴联盟,将日本的国家力量和国际影响扩至世界各大主要海域,最终建立起一套确保日本国家安全、经济等利益的海洋综合安全保障体系,在新的国际海洋新秩序中实现日本海洋大国的梦想。尽管日本的海权观正把海上军事力量、海上安全以及海洋资源、海洋环保、海洋科技等因素纳入其中,并把这种观念转化为海洋战略加以推行,但是,日本尚未真正进入新综合海权观和海洋战略阶段。对海洋资源、海洋环保、海洋科技的关注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海军发展现状、摇摇欲坠的和平宪法、紧随并利用美国积极进攻战略的对外政策面前,都还弱势明显。 >日本海军 >因此,日本的海权观和海洋战略具有过渡时期的双重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杨震、卞宏信:《关于日本“出云”舰下水的几点思考——以海权的角度》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海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