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学者推翻日本“遣唐留学生”结论

根据韩昇的研究,井真成墓志上的162个汉字,日本人只翻译了其中80个,这80个字里连错带漏竟然高达40个。(韩昇/图)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韩昇推翻了日本学界“遣唐使”研究中关于“井真成研究为留学生”的结论,日本三大报纸之一的《朝日新闻》日前对此进行了报道。 >墓志上的“日本”国号 >2003年,井真成墓志在西安被发现,当时曾震动日本学界。那年3月,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贾麦明在西安八仙庵古玩市场上从一个姓王的摊主那里买来了井真成墓志。摊主告诉贾麦明,自己是在西安东郊的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工地捡到的。看过摊主的拓片后,贾麦明花一千元人民币买下了这块上刻有“日本”两字的墓志。“它上面有162个字,内容记载非常清楚,这个井真成是哪里人,什么时间死的,唐玄宗皇帝给他赠了一个官叫‘上衣奉御”’,就是管皇帝衣服的。他的职位不高,只有五品。”贾麦明对记者回忆说。 >时至今日,日本的国号和天皇号究竟是什么时间形成的,日本史学界只有模糊的推测,并无定论。井真成的墓志中首次出现了“日本”国号,填实了这一历史,因此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一度被冷落的隋唐史研究在日本再次热了起来。 >到2005年,日本学界的论文都立足于井真成是留学唐朝的学生。“日本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他在唐朝住了19年,未毕业,34岁时因病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尚衣奉御(五品下)。唯一的争论是井真成的‘井’字,究竟是井上还是另一个葛井,尚无定论。”韩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韩昇看了井真成研究论文集。“这一看就发现问题了。井真成墓志上的162个汉字,日本人只翻译了其中80个字,这80个字里连错带漏竟然高达40个字。“韩昇后来得知,负责翻译碑文的日本唐史学会会长不懂典故和韵文。 >是判官,不是留学生 >韩昇首先推翻的是日本学者关于井真成是留学生的结论。他在查阅史料时发现,当时唐朝的中央官学制度对外国留学生的学业管理有规范和年限规定,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9年,每年必须参加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就遣送回国。井真成在唐朝留学19年,而且不参加科考,这种情况不符合唐朝学制规定。 >其次,当时日本的官僚制度是模仿唐朝而设定的。公元701年,日本仿造唐朝制度,根据中国传统五行说的理论,对官员官位制度进行了改革,官员服装颜色与唐朝官服的颜色基本一致。根据井真成死后被赠官五品下的线索,韩昇推断出井真成为日本遣唐使团中的一位中高级官员。经过换算,韩昇得出的结论是“井真成日本遣唐使团中的第三等级:判官”。 >韩昇还推翻了日本学者得出的井真成来中国的时间结论。日本史料记载,日本平均每30年左右派一批遣唐使,他们根据墓志上时间和史料时间对比,推断井真成是717年到中国的。而韩昇则通过中国史料和日本史料发现,井真成是733年来到中国的。中国《唐史》记载,733年,曾有一个600人的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日本的《续日本纪》也记载,733年,日本派出的第十次遣唐使团,共590多人,还有四位判官的名录。 >2009年7月25日,韩昇在日本专修大学做公开演讲报告。一些参与了井真成研究的日本教授都到了现场,准备跟韩昇进行公开学术辩论。早有准备的韩昇把自己对日本学者的质疑和自己的考证发现讲给了现场听众,还出示了史料证据。演讲完毕,场下前排表示要和他辩论的日本学者一片沉默。研究唐朝制度史的著名学者中村裕一教授走上前台,表示韩昇的结论是正确的。 >翻版唐朝 >“今天的日本史学界,存在一股暗流,有些日本学者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历史研究,篡改历史曲解历史,否认中国对日本的历史影响,强调日本从古到今是一个大国,和中国是平起平坐、对等的国家。”韩昇对这股暗流做出了回应。 >去年12月出版的2009年《复旦学报》第六期上,韩昇发表《井真成墓志所反映的唐朝制度》,他指出,日本派到中国的遣唐使的任务就是保持与唐朝的友好关系,全面学习唐朝制度文化,在日本全面推行以唐朝制度文化为样本的改革,建设“律令制”国家。 >最明显的例子是,今日奈良的平城京和位于京都的平安京,简直就是中国长安城的袖珍版。通过对井真成和遣唐使的官职品级与唐朝的“赠官”的对应研究,韩昇确定日本不仅沿袭了唐朝的官职、律令,从内容到格式几乎都是唐朝的翻版,甚至连日本的官服级别颜色也受到中国影响,和唐朝官服颜色很相近。 >近代以前,自汉代直至晚清,作为地区大国的中国与日本等周边国家共同形成了一个“中心+边缘”的东亚秩序,即以中华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它的前提是朝贡国接受中国皇帝(天子)对当地国王的承认并加以册封,每个国家在统治者交替之际或者遭受侵略等重大事情发生时,都会派外交官员和使团到中国朝见皇帝,递交本国王室的国书。 >“日没处”,不意味日本比中国优越 >在《隋书-倭国传》里,保留了一封日本到隋朝使节所携国书,这封圣德太子发出的国书,为607年(隋大业三年)的国书开头和落款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对于这件国书,今天日本史学界有多种解释。有学者赞同对等说:从方位上解释文中的日出处与日没处,亦即对应于东方和西方,日本企图与隋朝对等;也有些学者认为日本优势说,以日出与日落对应,认为倭王以旭日东升自况,而以日薄西山暗喻贬损隋朝。 >当时,隋炀帝见到第一通国书后,当场大怒,斥 ... 倭国国书“蛮夷无礼”。韩昇通过对《隋书》的研究发现:当时,突厥沙钵略可汗势力强盛时,曾致书隋文帝,用了“天子”对“天子”的格式,企图政治地位对等,但隋文帝在给沙钵略回书时用的是“天子”对“可汗”的格式。而当沙钵略势力衰落后,他致隋文帝的国书也发生了变化,不敢用“天子”,对隋文帝则仍称“大隋皇帝”。 >“因此,隋炀帝认为日本倭王的无礼之处不在于“日出处”与“日没处”的用法,也不在于东西对称而在于倭王使用了和隋朝皇帝并称“天子”,毫无上下尊卑之别。”韩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倭国自称“天子”是隋朝不能接受的,故隋炀帝派遣裴世清赴日本时所携国书称“皇帝问倭王”,在《隋书》的《倭国传》里,也同样将倭王称呼“倭国君主”,言下之意是,隋朝皇帝为普天之下的皇帝,而四邻则为藩属于隋的王国。当时倭王亲自接见裴世清,对他说道:“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义,是以稽留境内,不即相见。今故清道饰馆以待大使,冀闻大国惟新之化。”倭王语气谦恭,即日本抱着向中国学 ... 态度,力图重开两国间的友好关系,绝无故意用藐视中国的国书进行挑衅的道理,所谓今天日本学者以“日没处”来表明日本比中国优越云云,是他们对日本外交的臆解和溢美。 今年3月底,当韩昇再次前往日本参加学术会议时,他高兴地看到将在4月初举办“遣唐使”文物展的日文目录里,关于井真成墓志文的解说词已经发生了变化,把“遣唐使”留学生改成了“遣唐使节”,官职和前往大唐的时间也采用了他的考证结果。(张英)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学者推翻日本“遣唐留学生”结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4.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5.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6.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7.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8.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9.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10.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随机推荐

  1. 人心不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厌患之心而去世。傍晚,尊者阿难结束禅修后,就去礼见佛陀,将他在禅思中的体悟,向佛陀报告。凡人不都是这样吗?正如俗话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2. 梦见有人跟我表白 有人跟自己表白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梦见有人跟我表白代表痛苦很快要过去。青年人梦见有人跟自己告白则健康方面:依然觉得浑身有劲,但是情绪容易过于兴奋,不好好控制的话,往往容易导致体力过度消耗,出现头痛或眩晕的状况。已婚者梦见有人跟自己告白主旅行,解释:因为阻碍,最好取消或延期。老人梦见有人跟自己告白则您的运势:大吉之好运。梦见欠别人钱梦见自己欠别人钱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3. 中国古人神奇的20件发明

    谈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自己评选的——陶瓷、丝绸、造纸、活字印刷。>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很多发明比我们想象的神奇很多。>1、辽代骨质牙刷>>中国人是最早使用牙刷的。不能小看了古人的审美。>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双漆木屐的发现,表明漆木屐并非最早由日本人发明,而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

  4. 地狱游记(第十五回到第二十八回)

    第十五回游第三殿会晤宋帝王济公活佛降丙辰年十月初九日诗曰:挥鸾阐教著书忙。著作之间,如济公活佛引导杨生驾到,命各殿狱官及差吏迎接,协助著书,俾使宝典早日完成,旨到之日,各遵诏命,如有违者,严罚不赦。

  5. 善待别人

    有一个人在拥挤的车流中开着车缓缓前进,在等红灯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敲着车窗问他要不要买花。他刚刚递出去五块钱绿灯就亮了,后面的人便猛按喇叭催着。于是他把车停在路边,回头走向孩子表示歉意,并且给了他五块钱,要他自己买一束花送给喜欢的人。正在思索时,一辆拖车竟然已经迎面驶来,他大为惊讶。立即表达心中的想法并勇于认错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你的善意可能立即得到回报,而内心的释怀却是最好的回报。

  6. qq空间忧伤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我们不是萍水相逢,幸福不是刹那间的感觉,它就融化在我们牵手的甜蜜中,融解于看似斑驳的生活里。

  7. 梦见打架杀人还看见血

    周公解梦梦见打架杀人还看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打架杀人还看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百代过客是什么意思?

    【拼音】bǎidàiguòkè【解释】指时间永远流逝。【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直逆旅也;光阴者,百代直过客也。”【例子】【相关】百度“百代过客”

  9. 陈与义简介 南宋时期杰出诗人大臣陈与义生平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也推崇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于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0. 说说短语带图片大全-感人的情话

    谁也会这样,被人误解是常有的,被人指责是常见的。而一个男人对女人最大的报答,就是努力赚钱用心陪伴绝不出轨。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很多爱你的事。在相同的境遇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不是由上天决定的,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自己。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改变心态,改变环境,这样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