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昨天,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张敏被一个偶然发现“惊呆了”——看到二年级(下)语文课本里有篇名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他说这是八年前,杭州多位语文老师曾经挑过刺的一篇文章,几位老师当时在多方考证后,甚至得出结论:“这可能是篇假课文。”

张校长在朋友圈一发,引起不少家长关注。

爱迪生7岁那年

其实没有救过妈妈?

昨天早上,张校长到一个二年级班上听课。无意中翻了翻下册的语文书,看到了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在第137-139页。

二年级语文课本下册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读者 何先生 摄

课文中说,因灯光昏暗,爱迪生相处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阑尾炎手术成功,妈妈得救了。读者 何先生 摄

“这篇课文我很有印象。2009年左右,浙江有三位较真的语文老师郭初阳等,对一系列小学语文教材提出质疑,打头的就是这篇《爱迪生救妈妈》。”张校长说,课文主要是说,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来不及上医院,要在家手术。因灯光昏暗,爱迪生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手术成功,妈妈得救了。文章重点讲了爱迪生的机智和对妈妈的爱。但是,有些地方并不严谨。

“教材改版很多次,前后有8年时间,为什么不能更换文章?对于作为儿童启蒙的课本,一定要吹毛求疵,不能让这类文章,给孩子带来伤害。”张敏说,下午赶紧和语文老师又交待了下,上这篇课文时,老师一定要比学生站得高一些,知识点等可以照常教,但讲文章背景时,可以如实告诉孩子,爱迪生没有做过这些事。

一个二年级男生

课后曾经找老师探讨

这件事好像不是爱迪生做的

近些年,对于教材的关注越来越多,也有不少一线教师对某篇课文提出过质疑。

2009年,当时还是语文老师的郭初阳,和几位一线老师一起,对语文书进行“挑刺”,其中就有这篇《爱迪生救妈妈》,说文章虽然感人,却在任何爱迪生的传记里都难以找到相关事实依据,且从医学上考证,当年不可能做这个阑尾炎手术。此外,还有《乌鸦反哺》等文章,也存在细节不清、时间不对或内容虚假等问题。

昨天,我们联系上几位资深语文教师,教龄都在10年以上。说起这篇《爱迪生救妈妈》,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发出“嗷”的一声,知道有关这篇文章的讨论和质疑。

大关小学教研组长胡鸣芳老师,知道这篇文章有点“问题”,所以课前预习环节,会让孩子们除读读课文外,最好提前了解下文章背景,做好探究。

“几年前,我带二年级时,班上一个男孩下课找到我,专门和我探讨这篇文章。”胡老师说,这个男孩识字量很大,很爱读书。这篇文章的第一节课上完,小家伙带着书就来办公室找她了。

“他说老师,我课前看了这个故事,好像不是发生在爱迪生身上的。我立即表扬了他,说他很厉害,能主动去阅读、探究,了解很多课文背后的事情。”胡老师说,文章是真是假,权威部门没有一个定论,老师也无从考证,所以不能直接告诉孩子文章是真是假。但可以启发孩子主动探究,去寻找答案。

遇到这些有疑问的课文

老师应该怎么教?

遇到这些真实性有疑问的课文,该怎么教?

老师们的意见比较统一,既然是语文课,先按语文的特点,教孩子学会字、词、句,再领悟、理解课文的意思。

一般《爱迪生救妈妈》这节课共三课时,第一课时教生字词,读通读顺文章,学会“急得团团转”、“一溜烟似的”、“明晃晃”等词句,对文章初步的感知;第二课时,深入了解文章,爱迪生怎么救妈妈,了解整个动作过程,学习“环顾四周、蹦出、捧来”等一系列动词,概括全文意思,学会文内生字;第三课时是完成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之后,再对文章的背景进行一些延伸了解,对没定论的文章,引导孩子们去自主探究,寻找真相;对于已有定论的说法,也会及时纠正。

安吉路实验学校语文老师余淑君说:“不确定的东西不能直接教给孩子,所以遇到有争议的文章,老师会留有余地,不把内容教死,而是让很感兴趣的孩子,自己探索,看看事实会不会跑出来。”

西湖区的一位小学老师说:“上到这个内容时,一般只聚焦写作手法,忽略背景内容,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教学,而非真实故事、历史事件。也会告诉孩子们,这是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必要虚构的。不会说编者疏忽,编了篇假文章忽悠小朋友,要不然,小朋友会很迷茫。”

小学语文课本里

还有哪些有疑问的课文?

采访中,几乎每位老师都会说,除了这篇文章,小学课本中还有不少文章有“问题”。

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说,正在教的《孔子拜师》,有家长提出质疑,说文章有问题。

“文中说,孔子为了做学问找老子拜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几个月才到洛阳。我仔细查过资料,这不符合历史。当时孔子拜师,君王派了马车和仆人,并没有文章描写得这么苦。可见课文是进行了一定的处理。”这位老师说,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还太小,不太会质疑,到了三年级下,不少孩子会显露出对历史的兴趣,这时候,引导大家去探究,就很好了。

濮家小学的余晶晶老师,提出另一篇有争议的文章《画家与牧童》,文中说的是发生在画家戴嵩身上的事,也有一些争议。

到底戴嵩有没有做这件事?余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去找资料,验证自己的论点,最后还办了一场辩论赛,最后谁输谁赢,并不重要。孩子们学会了收集资料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证明一件事的真假,而不是吵来吵去,语文课拓展到这里,深度更深,触角也更广了。

“六年级课本里的《唯一的听众》,关于作者是谁,前几年也有过争论。”余淑君老师说,一开始书上都写的是郑振铎,但后来真的作者出来发声,是名叫岳永利的作家,笔名落雪。有了事实定论,上课时就会直接告诉同学们。

小学语文课本里,被“挑刺”的文章,还有不少。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文中说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在1994年1月17号,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地震了,但地震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里面怎么会有学生呢?

还有,《乌鸦反哺》一文中,说了老乌鸦把小乌鸦带大,自己老了,飞不动了。两只小乌鸦没忘记养育之恩,就捉来虫子给母亲吃。但在生物学上已经证明,乌鸦没有这种习性,也没有家庭,无从反哺。

《华盛顿与樱桃树》一文中,说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课文以“诚实品德最为可贵”为重点,意图传达知错就改的品德。但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爱迪生救妈妈?杭州小学校长:这可能是篇假课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神操作:历史课本为防止「 ”花痴”,真是费尽了心机

    但在过去,有一些名人记载到历史或者课本里面的照片,和他年轻时长的样子完全就不相同。因此也被我们误解为一些普普通通的长相,其实有一些长得还是比较帅气的。一生中拿奖拿到手软,最后却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了不得的存在。

  2. 清朝最牛发明家,媲美爱迪生,康熙若重用,中国至少领先西方百年

    说他是清朝最牛的发明家,可以媲美爱迪生,毫不为过。但是,手工业在我国古代一直都不受重视,最大的作用就是为皇家赏玩装饰所用,黄履庄生不逢时,虽然名声远扬,可惜康熙对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加以重用,可能在康熙的眼里,这些不过都是奇巧淫技所以也就没有重用这个年轻人。试想如果当时的康熙思想再开放一些,那么中国至少领先西方百年,要知道黄履庄当时的许多发明都比西方早了一百多年。

  3. 盘点名声很大、人品却很差的名人,他们既是人才也是 ...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应该对人或和过分苛求。小编认为这种没有错,谁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完善自己。有些客观事实我们无法改变,可我们可以在人品方面塑造自己。有些人很有名气,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甚至被视为人才。但是在品行方面,他们的名声却很差,称其是...也一点不为过。康有为有清朝末期的革命人士,他有着先进的思想理念,想通过变法来拯

  4. 他被称为近乎于神的男人,不仅科学造诣颇高,还成功预言了一战

    一提起人尽皆知的科学家,人们首先会想起的就是爱因斯坦这样的名人,毕竟他们都曾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但有一个人虽然不为世人熟知,可他的头脑和对科学的贡献都远远在同辈之上,甚至还被誉为是「”一个近乎于神的男人”,这个人就是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的出身非常贫困,连大学都只读了一年就被迫辍学,不过他依旧有心学习,于是就靠旁听的方式勉强完成了大学的全部课程。后来尼古拉·特斯拉幸运地拿到了一封推荐信,一

  5. 托马斯·爱迪生逝世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城一个劳动人民家庭。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爱迪生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爱迪生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需要钱。爱迪生的声誉非常大。经过数千次的实验之后,爱迪生终于在1879年末第一次展现出了电的光亮。

  6. 爱迪生成长故事

    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

  7. 爱迪生获留声机专利权

    在美国,爱迪生名下拥有1093项专利,而他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地的专利数累计超过1500项。托马斯·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因他有电灯、留声机、电影和蓄电池等一千多种发明成果,所以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魔术师”。爱迪生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电灯,然而在他的发明创造中,最引起当时社会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

  8. 爱迪生获发明电影放映机专利

    在109年前的今天,1908年2月11日,爱迪生获得发明电影放映机专利权。在托马斯·爱迪生领导下,美国主要电影制片公司达成一项专利权协议,这将使竞争者永远停业。这项协议结束了长期以来一系列的诉讼以及爱迪生对其它公司侵犯他于1891年获得的动画片专利权而提出的反诉讼。

  9. 爱迪生拿到收音机的专利

    在124年前的今天,1892年12月29日,托马斯·爱迪生拿到收音机的专利。网络配图1847年2月11日,托馬斯·愛迪生誕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炭粒话筒、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1093种发明专利权,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任海军顾问...会主席,指导鱼雷和反潜设备研究。直到80岁以后,还在研究从本国的草类提取橡胶。他于1931年10月18日逝世。

  10. 爱迪生发明世界第一台留声机

    在139年前的今天,1877年12月6日,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世界第一台留声机。图片来源于网络留声机诞生于1877年。世界上发明留声机的人就是誉满全球的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根据...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震动的现象,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

随机推荐

  1. 祝福语_给领导的离别祝福语

    给领导的离别祝福语1.升职有理,祝贺无罪,所以文送,不能武对,全心全意,不求回馈,你若报答,我不反对,摆上一桌,大家陶醉,共同举杯,掏心掏肺,恭喜高升,舍你其谁!

  2. 宽容是面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宽容是面对人生的一种态度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和气平。关于宽容的名言一1、最高贵的复仇之道是宽容。——欧文6、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中国周向潮7、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汪国真《宽容与刻薄》10、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马克吐温13、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中国谚语21、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

  3. 梦见把钱借给别人

    周公解梦梦见把钱借给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把钱借给别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心若计较,时时都有怨言;心若宽容,处处都是晴天-感人的情话

    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花香是外放的,也是内藏的,生命的悟境也是如此。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撑,所有情绪都是只有自己知道。并非每个人都懂得感恩,都会领你的情。带给一个女人希望的不是爱情,而是男人的责任感。带给一个男人安全的也不是爱情,而是女人对家庭的付出。

  5. 可爱的冬眠松鼠如何帮助科学家保护人体器官

    在冬眠期间,这只13行的地松鼠显著地将体温降低到略高于零度。例如,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说,弄清楚冬眠动物的细胞如何适应寒冷的温度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延长等待移植的人类器官的储存寿命。这种疗法有助于保护这些病人的大脑,但它可能会由于冷诱导的细胞损伤而产生副作用。图像显示来自小鼠肾脏的细胞。他们发现,这种药物的结合保留了非冬眠动物细胞的微管结构e细胞暴露在低温下。

  6. 为什么本土团体 ... 天主教最新的圣徒?

    有时一个圣徒可能太人性化了。JuniperoSerra,这位将天主教带到加利福尼亚的传教士,本周将在教皇方济各访问美国之际被封为圣徒,预计会吸引数万信徒参加西班牙语仪式。但一些美洲原住民团体认为,这一事件引起强烈...,而不是庆祝。塞拉的故事是西海岸美国一些创始神话的化身。正如哥伦布、波卡洪塔斯和清教徒的故事是完整的,没有包括流离失所和受虐待的土著居民的命运,太平洋沿岸的定居点也是完整的。任务系统

  7. 播种梦想

    播种梦想  下乡插队的时候,在青年点宿舍没盖好之前,我和几个知青住在一位姓钱的老乡家里。由于房东是钱姓家族中的长者,又知书达理,村里人都尊敬地称她钱奶奶,遇到难办的家长里短,都愿意同她商量。  钱奶奶有个小孙子叫小勇,大概有四、五岁,那年夏天又从城里到农村的奶奶家来玩。...

  8. 梦见爱人写作

    周公解梦梦见爱人写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爱人写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明朝大奸臣严嵩是如何把持朝政的?最后凄凉离世

    之后,严嵩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其后,又由于嘉靖皇帝新修宫殿一事,严嵩更是逐步失去了嘉靖皇帝的宠信,相反,徐阶的权势逐渐上升,并最终借严世蕃之事为着手,将严嵩父子扳倒。>>最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被斩首,严家被抄家,年老的严嵩靠捡食别人上坟的贡品活命,最终苍凉离世。

  10. 中美建交趣闻:尼克松曾最担心见 ... 要磕头

    在基辛格去北京的诸多准备事宜中,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见着...和周恩来等人要磕头。1651年,第一个到中国的俄国大使因不肯给顺治皇帝磕头,结果被立即遣送回国。回到美国后,基辛格向尼克松汇报:“根本不像我们事前担心的要磕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