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车洪才:花36年编纂250万字辞典

近日,一位老人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车洪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特聘教授,编纂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将要出版。36年的时间,车洪才最终完成了一项国家任务。然而,除了编纂者,已经没有人还记得有这样一项国家任务了。这项国家任务始于1975年的全国辞书会议;1978年,受命的商务印书馆将它委托给了车洪才,然而直到2012年车洪才将他和张敏共同编纂的200多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交付商务印书馆的时候,那里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曾经国家还有这样一项工作。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获悉,车洪才参与编纂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将于今年出版。“回顾我几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我只是被裹挟在历史的潮流中,受我所处的大小环境形势变化所支配。”车洪才如此描述自己的人生轨迹。车洪才说,如今终生宿愿已完成。 >进展 > >今年人们才知道车洪才的国家任务 >车洪才生于1936年。中年时,他接下普什图语的词典编纂任务,伏案36年,其间无名。直到2014年,已过古稀的车洪才,因为他和他的国家任务,被公众熟知。 >2012年的4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车洪才将他和张敏共同编纂的200万字《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交付商务印书馆。车洪才记得,那一天带着这本辞书的部分样稿到印书馆时,接待他的工作人员也一时没有明白眼前这位老人和他所编纂的普什图语字典是什么。 >随后的时间,车洪才与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多次沟通。编辑让他放心,词典已经通过选题。 >2013年6月,车洪才和另一位词典编纂者张敏陆续补充一些新的词条,此外,他还将自己编纂词典时使用的普什图语软件刻入光盘,一并交付给商务印书馆。 >词典出版的合同签订时,当年参与过一段时间编辑工作的宋强民已经去世。辗转取得对方家属的委托书后,车洪才代曾经的同伴签下合同。 >车洪才看到过一次排版的样本,但他一眼发现顺序颠倒了。由于普什图语书写顺序从右往左,排版和印刷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这本词典正在编写中,争取能在今年年底出版面世。”商务印书馆外语室主任崔燕告诉北青报记者,词典字数在200多万字左右,属于中型词典,将一册付印。按照合同签订的规定,车洪才获得每千字80元的稿费。 >“几十年都过去了,书现在能够出来,他的工作也算结束了。”车洪才的妻子学平说。 >为编纂词典,车洪才几年前开始跟着儿子学会了用电脑,如今电脑出现一般的小毛病,78岁的车洪才也能自己动手解决。 >“现在上网看新闻,查资料。”车洪才对北青报记者说这番话时,妻子学平在一旁笑着补充,“他还可以上网购物。” >记者获悉,车洪才和他的搭档张敏又接下《普什图语汉语——汉语普什图语精选词典》的编纂工作。 >老人36年后来交稿 > >编辑人员一时没听明白 >在1978年接下国家交给他的词典编纂任务时,车洪才已近中年。 >任务时间跨度近36年,中间经历中断,又被车洪才再度重启。 >2012年,词典编纂任务初步完成。这年4月,车洪才带着打印好的词典编写过程、体例说明、几页已排好版的样稿以及主编人的简历,独身一人乘坐公交,从中国传媒大学的家中出发,经两次换乘,来到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商务印书馆。 >他推门进入,却不知道该找谁。 >“你来这里干什么?”门卫问。车洪才答,“我要出一本书。”得知车洪才要出的书是外文类,门卫建议他前往外文室。这是车洪才在1978年以后,第一次来到商务印书馆。 >其间走错一次门,等车洪才寻对位置,编辑室一位小姑娘接待了他。车洪才说,要出一本《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对方一时没有听明白。在听车洪才提到词典的字数是200多万字后,小姑娘起身叫来编辑室主任。 >“这是国家交给我的任务,我现在来交稿。”车洪才将带来的材料一并交给闻讯赶来的编辑室主任,两人交谈了约30分钟,这位主任当场表示,会认真研讨车洪才带来的材料。 >在阐述编写过程的材料中,车洪才提到词典经过商务印书馆立项。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人员随后在馆内资料室查询,组织编写《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任务记录的确在档,时间是1978年。 >我国辞书史上 > >一次重要的会议 >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了解的人不多。编写这本《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源头还要追溯到1975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图书市场书目稀缺,而辞书类图书几近成荒。从1975年5月23日到6月17日,一场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在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规划编写出版160种中外语文词典。 >对于辞书出版来说,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一次重要的辞书会议。着名的出版人、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杨德炎在2005年撰文提到,“这是我国辞书史上第一次有关辞书编纂出版的规划会议,也是至今业内最为重要的会议。” >词典规划(草案)经会议讨论后,部分地方的代表主动承担下一些任务。 > ... 在下达的通知中,要求中央各部委,以及各省、市(区)有关方面加强协作,力争提前完成规划中提出的任务。列入规划的160种中外语文词典中,不乏宠儿。而像《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一类的,分属小语种词典,则由商务印书馆承办下来。 >1978年受命 > >接下国家任务 >1975年领回《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任务,商务印书馆又找到了当时的北京广播电台,国家任务交接给广播电台的普什图语组。此时车洪才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但已被借调到广播电台的普什图语组。 >“当初没有明确分工,负责普什图语的有十几个人,有些人做,有些人旁观。”词典的后期主要编纂者张敏回忆,后来,车洪才和他的学生宋强民慢慢接下这个任务。 >1978年,随着车洪才工作调动,国家任务被他带回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他以前的学生宋强民成为助手,另一位编纂者张敏则偶尔过来帮些忙。 >商务印书馆向车洪才提供了一本从俄语翻译过来的普什图语词典。以这本词典为蓝本,车洪才和宋强民进行普什图语词典的编簒。但很快,车洪才发现,俄语的翻译导致不少普什图语词汇的意思产生变化,蓝本只能当做参考资料,不能直接使用。 >“词典是后世之师,至少要影响后边的两三代人,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像普什图语这样的语种出版机会不多,所以,我们工作非常认真。”车洪才说。 >在编纂中,为了让每个词的释义都尽量准确,在原文解释的基础上,车洪才又找来普什图语俄语、普什图语波斯语、波斯语英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等多种版本词典互校来确定。 >编纂词典的内容涉及词的搭配,还要列出适量的例证,其中包含了相当数量的成语、习语和谚语。 >“这本词典虽然不是百科性词典,但由于语言背景比较特殊,涉及历史人物、风俗习惯及与宗教有关的词条,也用简单的文字略加介绍,免得读者无处查阅。”车洪才说,自己有时候转了一上午,为了确定一个词,而有时,一天也搞不出几个词。 >他和搭档整理 > >10万张词汇卡 >除了要付出时间,词典编纂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经费支持。两个人,北京广播学院5号楼一间不大的办公室,一张桌子,一个手工做起来的托架,还有一台借来的普什图语打字机。 >为了排版和保存的方便,词汇需要逐个抄写在卡片上。团队里,宋强民主要负责抄写和中文的润色,没钱购买卡片,车洪才和宋强民托关系找到一个印刷厂,将印刷剩下的边角料收下,再切割成10cm×15cm规格的卡片。 >从1978年到1982年,车洪才的全部精力都用到词典的编写上。到1981年,3年时间里车洪才和宋强民整理出了10万张卡片,他们把卡片放在木制的卡片箱里,塞进文件柜,足足装了30多箱,这是词典约百分之七十的工作量。 >然而,之后一系列的工作调动使车洪才被迫暂停了编纂工作,盛着10万张卡片的文件柜在他的办公室里安安静静地待了好几年。车洪才不放心,有一次回去正好办公室装修,他发现卡片竟被工人们铺在地上垫着睡觉,发了一通脾气以后赶紧将卡片都拿回家,一一查验后发现还是少了很多。 >“后来一段时间,我都不敢看这些卡片。”搬回家的卡片就这么放着,车洪才看一眼都觉得心里难过,“那是很多人很多年的心血。”此后,车洪才和张敏对毁坏遗失的卡片进行过一次补录。 >当年的任务 > >被渐渐遗忘 >10万张词汇卡抄写完成,词典的编着工作进度是70%。正当任务讲稿完成时,车洪才与他的搭档的人生经历变化,任务渐渐被遗忘。 >“好像没有人再提起这本词典,它一下子销声匿迹了。”后期的主要编纂者之一张敏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变化的时代里,大家都各搞各的工作去了。 >在车洪才提交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编纂材料中,团队有6个人。车洪才与张敏是主编,最早参与进来的宋强民也在编纂团队名单里。 >宋强民忙于工作,后又去了美国,车洪才自己的命运也因国家安排而不断变化,编纂词典的任务无暇顾及。 >当年踌躇满志地接下编纂词典的任务,到2012年小心翼翼地拿着材料走进商务印书馆,历经34年。其间,车洪才回校教书,参与新专业建设,借调外交部在中东从事外交工作。 >2000年年初,车洪才和张敏都被返聘回高校教授普什图语,其间为教学筹备编写了4本普什图语教材,但受限于普什图语软件的缺乏,文字书写差异在编写教材中难以克服。直到2003年,车洪才在瑞典的一个阿富汗语网站找到一款普什图语软件。 >普什图语词典的任务也在2008年前后得以恢复。此时车洪才和张敏教完两届学生,正式退休。两人没有事务牵挂,一碰头,决定就做了出来——将词典剩下的部分做完。 >“国家与个人都在经历变迁,从中阿关系,到商务印书馆,也都在变化着。”商务印书馆外语室主任崔燕试图向北青报记者解释国家任务为何被遗忘。但最后,她也说不太清楚其中原委。“情况变化太大了。”崔燕说。 >“他的团队人太少。”崔燕对比大部分中型以上词典的编纂工作,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团队的工作。崔燕回忆,当车洪才拿着词典的材料来到商务印书馆时,外语室编辑团队心生敬佩,决定要做出这本词典。 >“这个群体,多是不计名利,把文化传承视为担当。”崔燕从这位老教授身上看到老一代辞书人的典型特质,“你要知道,编纂一本词典,并不能作为科研项目,很多年轻的学者并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 >如今所见的重要辞书《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都是在1975年列入国家任务的。生于同时代的许多词典早已赫赫有名,而《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还待出版。本版文/本报记者罗京运 >回溯 > >对话 >老教授:国家忘了,我自己没有忘 >北京青年报(以下简称北青报):知道普什图语的人并不多,您是如何接触到这门语言的? >车洪才:1957年,我考上北京外语学院学习英语,大三时,国家有指示,从全国外语类学生中挑选出一批人学习小语种。考虑到小语种叫法有歧义,那时叫非通用语。可以去的国家有十几个,我接受组织安排,前往阿富汗的喀布尔大学文学院学习普什图语。 >当时,面对组织分配,没有挑选可言,国家的需要就是个人的志愿。我们受到那一代的教育,具有那一代人的典型特点。 >Q:您是如何接下词典编纂任务的? >车洪才:1975年 ... 在广州召开全国辞书工作会议,制定了辞书出版计划。计划中有《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由商务印书馆承办。当时我在北京广播学院,借调到北京广播电台的普什图语组。任务交给电台,电台交给我们组,几经变化,任务又交给了我。 >1978年,我带着编写词典的任务从国际台回到外语系,借调来一位改了行的毕业生作我的助手,以商务印书馆提供的一本从俄语翻译过来的词典为蓝本,进行编簒。 >Q:词典编纂的工作后来怎么停止了?为什么又再度编纂? >车洪才:当时大家都不考虑这个任务了。宋强民后来 ... 去了美国。我整年编写词典长期没有为系里做工作,1982年外语系要增开国际新闻专业,抽调我外出进行生源调查,论证开办国际新闻专业的可行性。后来,又去了外交部,忙于其他事,词典就被搁置了。我与宋强民后来见了一面,我们俩都没有提这件事。 >虽然忙,但我心里也在想,国家忘了,我自己没有忘。直到2000年这个任务慢慢恢复。我被返聘回学院教普什图语。当时没有教材,我们边教书,边编写教材,积累了不少经验。后来技术慢慢成熟,电脑也有了普什图语的软件。 >Q:这期间,您委屈吗? >车洪才:我没有委屈,但经历过伤心的事。卡片曾经被毁坏过一批,我把卡片从办公室带回家,我女儿上大学,回来看到卡片,帮着我收拾。后来一段时间,我都不敢看这些卡片。卡片就那么放着,看一眼心里都难受。那是很多人很多年的心血。 >Q:这36年,你都在做什么事? >车洪才:2000年,我返聘回校教普什图语,和张敏一边教书,一边编写教材,前前后后有四本。2008年至今,除了《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中间又与别的出版社合作,编纂了三本普什图语字典,其中还有一本军事用语词典。这些词典都是根据《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为母本进行参考。那么多年都干什么了,这些词典就是见证。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车洪才:花36年编纂250万字辞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浅谈三十七:朱见深悲叹中年无子,太监:您儿子6岁了,在冷宫

    古代人最注重的就是子嗣,普通百姓家都是如此,皇家更是不必说。

  2. 福建发现太监族谱,推翻明朝后宫丑闻,清朝篡改历史被坐实

    历代王朝为前朝修史,是我国自古传承下来的惯例,一方面是对已灭亡朝代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寓意正统的传承。

  3. 他是经历最悲惨的明朝皇帝,但一生勤于政事,后世评价极高

    在朱元璋的后代中还曾出现过一个经历非常悲惨的人,但是最后他却成为了明朝评价最高的一个皇帝,这个皇帝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明孝宗任用贤能,勤于政事,终于将那个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振兴,使明朝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4. 黑夜给了他 ... 的童年,却让他成为大明276年最好最正常的皇帝

    朱佑樘出生的消息不可避免地传到了万贵妃的耳中,暴怒的她命太监张敏去溺死这个初生的孩童,张敏却将他藏了起来,每日以米粉喂养,宫里被万贵妃排挤的吴皇后也时不时来哺育这个婴儿。整个后宫在万贵妃的...之下,却出奇地保持了一种绝密的缄默。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病死,伤心过度的朱见深在数月之后也追随而去,朱佑樘终于正式登上了大明的历史舞台。

  5. 大明王朝差点亡在宦官的手里,而这位太监却以死保住了皇家血脉

    但凡事都有个例外,在成化年间就有一位正直、善良的宦官,他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保住了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明宪宗朱见深的幼年经历,决定了他的性格的软弱,加上他还有严重的恋母情节,所以朱见深不算一位合格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朝堂上下也是乌烟瘴气,性格决定命运一点不假。因为万贵妃从小的陪伴,让朱见深对其极为依恋。但朱见深是皇帝,不可能只找一个老婆,所以恶毒的万贵妃使用各种手段,令后宫怀孕的妃子堕胎。

  6. 商务印书馆鲜为人知的故事四

    商务印书馆鲜为人知的故事四张之江致函商馆请托代售《国术国考专刊》张之江,字子茳,河北沧州人,生于光绪八年。但当时教育部认为武术是已经淘汰的产物,不予支持。张之江写给商务印书馆经理王云五的信中,委托代售的《国术国考专刊》就是国术馆编著的。信中提及的“国术国考”指的是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实行的国考制度。中央国术馆成立不久,......即通知各级行政区设立相应机构。

  7. 商务印书馆鲜为人知的故事三

    商务印书馆鲜为人知的故事三顾实与《穆天子传西征讲疏》顾实先生是江苏武进(常州)人,1876年出生。他一生著作很多,但他用力最多的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穆天子传西征注疏》。笔者藏顾先生于此书出版期间写给商务印书馆信札数通,书写时间民国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遭劫发生在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一·二八”事变。在排版期间,顾氏与商务印书馆之间仍有信件来往,主要是针对稿件排印、校样方面的内容。

  8. 商务印书馆鲜为人知的故事二

    商务印书馆鲜为人知的故事二蔡元培请商馆代售《新唯识论》蔡元培手迹存世很多,尤其是八行书(信札)。在信中,蔡先生向时任商务印书馆经理的王云五说:“熊十力先生著《新唯识论》为以哲学家眼光批评内典之创作……”关于商务印书馆遭日本敌机轰炸事,另文已有交待。柳先生致柏丞书,共两页,时在公元1934年,正是商务印书馆痛遭日机轰炸,诸务停顿,百废待兴之际。

  9. 商务印书馆鲜为人知的故事

    商务印书馆鲜为人知的故事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久的出版机构。在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旧档案中收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现特选出几件人们熟悉的人和事,稍加整理成文,以飨读者。陶湘30岁前后开始收书,着重搜集明本及清初刻本。笔者藏有陶湘拟将涉园影刻书籍清商务印书馆代为销售致商馆经理李拔可信札和就此事李拔可致陶湘、张济致李拔可及商务印书馆致平、津、济、宁、汉、广分馆经理书信各一通。

  10. 七、来此看看,不想走啦!

    张敏小姐,辽宁省沈阳市人,三十三岁,身高一米六五,相貌端正,体魄良好,未婚。原想呆几天就走,可这一去,就被吸引住了,不想走了,一直呆到现在。“嗨,到我这儿来,说什么麻烦不麻烦!不知你们来,没什么可招待的。”她已是第二次来五明佛学院了。生死无常,父母早些年已先后撇手西归。第二天早晨醒来,梦中景象历历在目,她不能不信了。来色达,也是出于偶然。她一路旅游,到大连后,想直接回沈阳了。

随机推荐

  1. 梦见开天眼

    周公解梦梦见开天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开天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三国演义》为了神话诸葛亮而刻意对刘禅进行了丑化?

    作者:李大奎一、《三国演义》有意丑化民间有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的小名。这句俗语讲的是刘禅尽管有诸葛亮、姜维这样优秀的人忠心耿耿地辅佐,但最后还是把蜀国给弄丢了,意思是他不思进取,昏庸无能,再怎么扶也扶不起来。其实,这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后而带来的民间效果。在《三国演义》中,刘禅从出场到最后离世,印象都不怎么好,还造就了一个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

  3. 知易行难

    元和十五年,大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剌史。白居易对禅宗非常推崇,听说高僧鸟窠住在秦望山上,非常高兴,决定抽空上山探问禅法。一天,白居易上山来参访鸟窠禅师。白居易若有所思,又换了个话题,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白居易豁然开悟,施礼而退。这番禅语对身为地方长官的白居易来说,尤为重要。

  4. 孕妇梦见棺材板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棺材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棺材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八字命理教你如何找到合适的好姻缘

    因为严重损伤配偶星,肯定是克夫或者克妻的标志;主配偶身体容易出问题,或者难以尊重妻子,情形严重的配偶则容易早夭。配偶宫遭遇严重刑克,婚姻则容易多变,配偶在家庭难以有较高的地位,而且容易受到欺侮;或者遭遇外界的破坏和危害。但是就这个八字来讲,原局克妻却是明显的。故此,这样的八字最好要排斥在婚姻取舍之外。

  6. 孕妇梦见蛇怀孕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蛇怀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蛇怀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援救梦到援救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援救好不好

    做梦梦见援救好不好?女人梦见情人被救出来,两人永远不会结为伉俪。梦见劝说建议梦到劝说建议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劝说建议好不好梦见把朋友从困难或危险中救出来,危难的时刻会得到朋友的帮助。梦见救出自己的仇人,意味着能击败敌人。囚犯梦见别人解救自己,会被判为终生监禁。病人梦见别人解救自己,不久会恢复健康。未婚男子梦见把有名望的女人从危险中解救出来,也许两人会结为生活伴侣。

  8. 梦见大门开

    周公解梦梦见大门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门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胆小如鼠造句_胆小如鼠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胆小如鼠dǎnxiǎorúshǔ胆小如鼠的意思和解释:胆子小得象老鼠。胆小如鼠的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胆小如鼠的例子他们样子往往很凶,其实~。胆小如鼠造句在公众事务上他依然胆小如鼠。他的妻子竟然胆小如鼠,一句话都没说。他是个谨慎的人,简直是个胆小如鼠的人。Ourguide,whobythewaywasawretchedfaint-heartedfellow,biduskeepinareadyposture.纳塔莉亚大叫着自己被绑架了,但是听到她呼喊的人们胆小如鼠,不敢上报。

  10. 国民参政会

    国民参政会,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4月12日,国民...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6月,国民...任命汪精卫为国民参政会议长,张伯苓为副议长;同时公布200名参政员名单。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156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国民参政会共历4届,举行大会13次。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的御用工具,终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