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古代玉器组佩的演变

中国古代玉器组佩的演变

  文献中组合形的玉佩又被称为“杂佩”、“大佩”、“玉佩”等,是将几种不同形状的单件玉佩,用彩线以不同的方式串联在一起。《毛诗·郑风·女曰鸡鸣》最早记载了组玉佩的组合方式:“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毛传云:“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西周时期的组合玉佩主要有三种形制:一是位于死者胸、腹部的多璜联缀的主体组合玉佩,如上述的五璜联珠组玉佩;二是长条形片状玉一端串联小玉珠和绿松石珠,呈递增式的组合方式,如上述的两件组玉佩;三是以玉牌与珠、管等类灵活组合的小型发饰、项饰、腕佩等。这些组玉佩的构件,既可单独作为佩件,又可成组串联,特别是串连起来组合成组玉佩饰,更是显得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周人崇尚美玉,《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因此周代玉器成为贵族们进行祭祀、朝聘、征伐、宴享、婚配、丧葬等活动的家国重器,同时玉器也被周人赋予道德观念而人格化,赋玉以德,喻人以玉。当时的士人,将德的最高境界,比附玉之温润坚洁,将高尚人格的砥砺修行,寓之于美玉之琢磨精雕。佩玉正是君子规范道德、约束行为的标志,因此《礼记·玉藻》上说:“凡带必有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西周时期,社会礼制的日臻完善,体现在玉器上,就是相应地产生一套严格的用玉制度。虢国墓地的两座国君大墓对玉器的摆放,就充分体现了西周玉器在礼制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大型组合玉佩的产生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大型联璜组玉佩上,璜的背面残存有宽带状的“朱组”(红色编织丝带)痕迹,这与《礼记·玉藻》记载的“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相吻合,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不同等级的墓葬用玉的数量差异也十分明显,国君或等级较高的身份地位高的墓葬,出土玉器较多。虢季墓出土玉器724件(组)(图13),虢仲墓出土800多件(组),两座国君墓出土玉器达1500多件,占虢国墓地出土玉器总数的半数以上。此外,国君夫人梁姬墓和两座太子墓出土玉器也较丰富。一些大型的组合玉佩,如联璜组玉佩仅见于两座国君墓葬和一些国君夫人墓中,而这类组玉佩中用璜的数量与墓主的身份有关。虢季墓代表身份的列鼎数量为7鼎,佩戴联璜组玉佩的用璜数量为7璜;虢季夫人梁姬墓出土5个鼎而其相应的联璜组玉佩5璜。山西北赵村晋侯墓地M31出土六璜佩,山西晋侯墓地的M92则出土八璜组玉佩。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组玉佩是贵族身份在服饰上的体现之一。用玉多少、佩饰的复杂程度、长短则成为区别身份地位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身份愈高,用玉愈多,佩饰愈复杂,长度愈长,相应地就要求走路时,步子愈小,走的愈慢,愈显得气派,风度俨然。《礼记·玉藻》:“君与尸行武,大夫继武,士中武。”孔颖达注疏:“武,迹也。接武者,二足相蹑,每蹈于半,半得各自成迹。继武者,谓两足迹相接继也。中犹间也,每徒,足间容一足之地,乃蹑之也。”就是说天子、诸侯和代祖先受祭的尸行走时,迈出的脚应踏在另一只脚所留足印的一半之处,可见行动之慢。大夫的足印则是一个挨着前一个,士行走时步子间就可以留下一个足印的距离了。可见,佩玉在表示身份的同时,在某种功能上也起着节步的作用。据《礼记·经解》上记载,在佩戴这些组玉佩时“步行则有环骊之声”。可见在获得审美效果的同时,佩者还可以听到玉佩之间因轻轻撞击而发出的悦耳玉振之声,获得听觉效果。振玉之声和色彩的组合,使得身份标志与感官愉悦相映成趣,可能正是周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吧。

  虢国墓地是居住在上阳城内的虢国贵族及平民死后的埋葬地,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的上村岭。1956—1957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建设,黄河水库考古队在上村岭清理墓葬234座,出土各类文物9179件。1990年起,考古队又对虢国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发掘墓葬18座。迄今为止,在虢国墓地发掘墓葬250余座、车马坑7座、马坑3座,其中M2001(国君虢季墓)、M2009(国君虢仲墓)、M2011(太子墓)、M2012(国君夫人墓)、M2006(贵族夫人孟姞墓)、M2013(贵族夫人丑姜墓)、M2016(士一级贵族墓)、M2017(士一级贵族墓)、M2018(平民墓)、M2019(平民墓)等墓葬保存完整无盗扰,且时间明确,均为西周晚期,证明了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大型邦国公墓。出土各类珍贵文物数万件,仅玉器就达3000余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玉质之好, ... 之精,为西周考古中所罕见。

图4 组合项饰

图5 组合项饰

图6 玉佩、玛瑙珠组合项饰

  从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组合玉佩的大量出现,可以得知西周贵族的玉风格在广泛的地域内应趋于一致。以前,人们拘于有限的考古发现,认为西周玉器和商代玉器相比,是王室用玉的低谷,但三门峡虢国墓大量玉器的出土证实了西周用玉制度的发达。在这两个地区墓葬中所出土的组合玉佩,使我们可以了解西周佩玉制度的一些面貌。西周时期的大型墓葬随葬玉器基本已程序化,即在墓葬的外棺盖上置玉圭、戈、柄形器、戚等,内棺盖上置戚、琮、璧、璜、戈、圭等;棺内死者头部置玉发饰;个别墓主的面部覆盖有一件缀有玉片的布帛类物品,即缀玉幎目(图1);两耳部位各有1—2件玉玦,并各自成对。口内大都有一些碎片式玉琀;颈部有1—2组玛瑙珠、玉佩组合项饰;胸前有一组由多件玉璜(或璜形器)与玛瑙珠、管以及料珠相间串联而成的组合玉佩,有时也放置一两件玉璧;腰间有1—2组多列串珠和梯形玉佩相串联的组合玉佩,或者放置一些玉匕和玉柄形器者居多。双手有玉握;脚端踏有条形玉片;趾间夹有玉饰;尸骨下还放置多件大玉璧、玉戈等,这种全身殓玉的趋势,可以说是汉代玉衣之滥觞。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玉器组佩的演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8.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随机推荐

  1. 梦见土地庙

    周公解梦梦见土地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土地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哪些梦境隐藏爱情危机 -周公解梦

    下面解梦网就来看一下,哪些梦代表了情感的危机吧。这种梦通常预示著情侣或者夫妻间有着分崩离析的危机。因此这样的梦很容易表现出爱情中茫然的危机。相反,这恰恰代表了一种情感面临危机的问题。梦见理发有哪些寓意-周公解梦

  3. 尉迟迥为什么起义?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新知小编带来的尉迟迥事件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要怼杨坚,到底孰对孰错?那尉迟迥又是谁呢?>这尉迟迥是鲜卑族人,是北周的著名将领,也是北周文帝的外甥,当年也是跟着北周文帝打天下,建了不少的军功,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要攻击同时北周朝臣的杨坚呢?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尉迟迥已经是必败无疑了,至于他怎么败,是降还是战死。

  4. 赵匡胤亲征灭南唐竟被一书生吓得班师回朝?赵匡胤真正怕的是什么?

    赵匡胤真正怕的是什么?>为了证明自己地位的神圣不可侵犯,此时已是宋太祖的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然而,此时的赵匡胤却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立即修正南征计划,目标直指南唐。赵匡胤的这句责问事出有因,原来李重进在起兵的时候曾派人到南唐寻求联盟,但南唐方面惧怕宋朝国力,没有答应李重进,这一点赵匡胤其实非常清楚,所以他这显然是故意找茬。几天后,赵匡胤下令全军班师回朝,此次军事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5.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是什么意思?

    【拼音】qiánbùbācūn,hòubùzháodiàn【解释】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例子】无【相关】百度“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6. 冬温夏凊是什么意思?

    【拼音】dōngwēnxiàjìng【解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例子】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群山,人喜从天降。宫阙常年观白浪,冬温夏凊真佳况。(陈毅《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一)》词)【近义词】冬温夏清【相关】百度“冬温夏凊”

  7. 订婚宴祝酒词_求婚订婚

    有用目录订婚宴主持人祝酒词订婚宴新人父母祝酒词订婚宴新人祝酒词订婚宴新人朋友祝酒词目录订婚宴主持人祝酒词订婚宴新人父母祝酒词订婚宴新人祝酒词订婚宴新人朋友祝酒词

  8. 宋庆龄和孙中山偷偷相爱后,宋嘉树说了什么?

    让人意外的是,宋庆龄和孙中山暗生情愫,并悄悄结婚了,使得宋嘉树从孙中山的多年战友变成了岳丈。结婚时,宋庆龄22岁,孙中山49岁。经父亲宋嘉树和大姐宋霭龄的介绍,宋庆龄和孙中山相识了。于是宋庆龄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接替了大姐的工作。渐渐地,年轻的宋庆龄为孙中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所吸引。所以,宋庆龄被宋家人“软禁”了。在仆人的帮助下,宋庆龄好不容易逃了出来,随后赶赴日本,与孙中山重逢。

  9. 梦见杀死别人

    周公解梦梦见杀死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杀死别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赞美结婚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一般的好男人以为说情话是油嘴滑舌,轻浮肉麻的表现,所以不愿去做。搭配出近乎完美的色调,配合发型,鞋子而展现出来的视觉感,让我着迷。多唯美的一句慰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