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争议曹操墓曹操墓的发现,犹如一支巨大的炮仗,一“点燃”便引得争议不断。公众甚至称,发现曹操墓可能是第二个“周老虎”。现在所有史书上,对有关曹操墓志铭一事,只字未提。郝本性表示,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其他民间传说曹操墓所在地的县市,当然不愿意承认曹操墓在安阳被发现的事实。质疑质疑者河南宣布曹操墓在安阳被发现后,袁济喜、马未都等人随即通过博客或媒体发出了质疑。
争议曹操墓
曹操墓的发现,犹如一支巨大的炮仗,一“点燃”便引得争议不断。有业内人士力挺,也有专家学者、公众质疑它的真实性。袁济喜、马未都等一些专家就表示,该发现公布过早,并称其证据不足。公众甚至称,发现曹操墓可能是第二个“周老虎”。
一时间,有关曹操墓的真真假假,成为2009年年终岁末最受关注的话题。好在,随着权威专家对质疑的一一回应,这场争论如今才渐渐平静下来。
权威专家 被迫回应
2009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在“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说明会”上直言:“今天召开这个说明会,我们是公众给逼出来回应的,没想到公众会有这么多的质疑。”
参加当天说明会的专家有:国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杜金鹏,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朱绍侯教授,河南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考古与古文字学专家郝本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专家、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志清,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墓考古队队长潘伟斌。“参加说明会的这些专家,应该个个都是业内最权威的专家了,他们的回应,算得上最可信了。”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说明会上的专家构成。
当天与会的专家分别就公众最为关心的“公布曹操墓是否是仓促行为”、“曹操墓是否真有七十二疑冢”、“出土的石牌等文物是否有假”、“为何不对出土男性人骨做DNA鉴定”、“曹操墓为何没有发现墓志铭”等疑问,用文献资料等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在说明会上,专家再次强调,公布发现曹操墓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权威专家多次论证后形成的共识。
由于这次说明会证据充分,在说明会召开之后至今,公众及包括先前质疑的一些所谓专家,基本都处于“失声”之中,鲜有再质疑者。
“发现曹操墓可以说确信无疑。”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朱绍侯教授向本报记者表示,他作为一位学者,和安阳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如果发现的不是曹操墓,或者存在疑问,他没必要出来给他们造这个假。同时,国家文物局如果没有经过确切证据证实,怎么可能会让河南方面对外公布,万一发现有误,岂不名誉扫地。
朱绍侯教授还说,公众的一些质疑,实际上是对历史的无知。比如一些人认为,曹操墓要想得到认定,应该有墓志铭来佐证。经他考证,曹操墓没有发现墓志铭是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第一,东汉时期流行墓前立碑,埋入墓中的石刻是不多见的,考古发现更未见典型的墓志铭出土。第二,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有感于汉代立碑之盛祸国殃民,曾专门下过禁碑令,并要求后代对自己的墓茔“不封不树”。第三,这一历史时期,正是墓葬地上石碑到墓中墓志铭的过渡时期,魏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墓志铭葬俗才逐步定型。同时,如果真有墓志铭,即使实物找不到,那么铭文在史书上也一定有记载。因为曹操是一个大人物,能给他写墓志铭的一定是个大家,肯定会流传下来。现在所有史书上,对有关曹操墓志铭一事,只字未提。
为何会有那么多质疑
安阳宣布发现曹操墓消息传出后,为何会出现那么多的质疑声?
对此,河南省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考古与古文字学专家郝本性向本报记者表示,出现质疑是很正常的,说明曹操墓确实很受人们关注。但他随即话锋一转称,一些所谓的专家可能看假东西多了,所以看见什么都先质疑一番。
不过,河南省文物局相关人士2009年12月31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如果当时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将曹操墓的发现认定细节公布再细些,也许就不会出现随后那么多的误读。比如一些专家及公众,误以为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只有一块,而且还是从盗墓者手中缴回,因此,不足以成证明曹操墓的直接证据。事实上,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共有八块,七块均为考古学家从墓中发掘出土。
最早发出质疑的有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知名收藏家马未都等人,他们认为河南省文物局公布的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证据,不是第一手资料,有可能为假。事后证实,他们误读了公布的证据,从而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公众随后在这些质疑本身就错误的前提下,不明就里地发出了更多的质疑。加上许多人对历史的无知,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从而出现那么多的质疑。
一些参加说明会的媒体记者,会后私下聊天时也感叹,如果当初公布时能像说明会上那样坦诚、详细,质疑也许仍会有,但绝不会有这么多。
“质疑为何那么多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曹操墓的发现,可能牵涉一些地方或个人的利害。”郝本性表示,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其他民间传说曹操墓所在地的县市,当然不愿意承认曹操墓在安阳被发现的事实。
对曹操墓在安阳被发现表示出质疑的地方中,曹操家乡亳州和与安阳隔河相望的河北邯郸,是表现最积极的。其中,河北邯郸历史学会会长刘心长,一直认为安阳方面认定发现曹操墓还值得研究,并对媒体声称安阳发现的不是曹操墓,极有可能是曹操最亲信的大将夏侯惇的墓。曹操家乡亳州,最新的消息是,称不排除挖掘当地疑似曹操墓,以证到底孰真孰假。
质疑质疑者
河南宣布曹操墓在安阳被发现后,袁济喜、马未都等人随即通过博客或媒体发出了质疑。对此,潘伟斌2009年12月28日在接受河南媒体采访时说,这些人没有到过现场,也没有调查,这样说没有丝毫根据。
潘伟斌甚至还向媒体表示,一些人之所以质疑,是想借曹操墓炒作自己。“马未都是搞鉴定的,不是搞考古的。你问问马未都手里有没有曹操墓的石碑,如果他拿到了,鉴定了真假再说。袁济喜也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员。国家为什么不请他们当考古专家,因为他们的水平还不够火候。”
2009年12月30日下午,从北京匆忙赶到曹操墓发掘现场的潘伟斌,面对团团围住的媒体记者,再次对一些专家的质疑给予了强烈回应。“谁不相信,都可以亲自来看一看,希望他们能看完后再发表质疑。”
在2009年12月31日的说明会上,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甚至对一些质疑专家提出了反质疑。他说,曹操墓的发掘是科学的,严谨的。不是搞汉魏考古科学研究的人员,就曹操墓发表不属于自己业内的质疑,是没有资格的,这些人背后的目的,更值得质疑。
质疑质疑者的还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 ...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魏考古学家刘庆柱等。齐东方表示,他浏览了,并没有发现质疑者中有考古方面的专家。那些发出质疑的学者,根本不知道考古是怎么一回事。
刘庆柱对一些质疑专家的批评更是毫不留情。他说,安阳曹操墓的证据已经足够,如果是“业内人士”提出异议,就不能说外行话,应在考古学学科内讨论问题,要说业内的话,符合学术规范的话。很多所谓的“业内人士”“专家”的异议已经不攻自破。比如,江苏考古学会会员、盗墓史专家倪方六认为,没有出土墓志或哀册是此次挖掘的最大“硬伤”。“提的问题就不像业内的话。墓志铭在东汉晚期是不会在墓里的,到魏晋时期才有的。提问前应该查一查东西再说,不要提外行问题。”
刘庆柱强调,考古学是门科学,应在学科范围内讨论问题,而搞文学史和收藏的专家在考古领域并不具有权威性。“很多媒体报道说‘业内的人士’,你是哪个业内的?业跟业不一样。如果你说你是业内人士,不能说外行话,要说业内的话,符合学术规范的话。”
来源:每日新报(天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