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红豆薏仁祛湿,并非人人适合王海颖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很多食物发挥着药食调用的作用。「 ”药食同源”是古人在发现食物和药物中总结的智慧。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说「 ”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这类食物和药物一样具有偏性、四气五味,除了提供基本的营养外,还具有治疗功效。 常用祛湿食材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水肿及脾虚食少便溏。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脾虚泄泻。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用于疮痈肿毒、水肿胀满。 白扁豆:味甘,性温,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暑湿吐泻。 芡实:味甘、涩,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用于脾虚久泻、肾虚遗精遗尿、带下。 砂仁:味辛,性温,具有化湿开胃、温中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及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荷叶:味苦,性平,具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 橘皮: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食少吐泻。 藿香:味辛,性微温,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恶心呕吐、暑湿证、胸闷不适。 祛湿食材并非适合所有人 药食两用中药不等同于食物,它们有偏性,有些可能有轻微的毒性,但总体安全系数较大,长期或大量应用不易中毒。也正因如此,其毒性容易被忽视,人们在应用时容易出现一些误区,最为常见的是有人一年四季长期食用诸如「 ”薏苡仁赤小豆粥”来祛湿养生,认为这样有助于保持健康。 实际上,以「 ”全民养生佳品”薏苡仁为例,这味药材药性微寒,具有健脾利水之功,又是禾本科的代表植物,味美易得,生品善清肺热、消痈排脓;炒薏苡仁更适合健脾利湿,可以用于脾虚水肿、脾虚泄泻,故若长期服用,炒薏苡仁更适合。 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可以促进 ... 收缩,《品汇精要》中提到「 ”妊娠不可服”;《得配本草》更具体地对不适用的人群加以限制,「 ”肾水不足,脾阴不足,气虚下陷,妊娠,四者禁用”,即气血不足者和阴虚、津液亏少、经常口干者不适合长期食用薏苡仁;脾虚便溏者也只适合食用炒薏苡仁,而非生薏苡仁。 其他祛湿食材,也有各自的适合或限食人群,如: 茯苓较适合大众食用,但大便干燥者不适合长期食用; 藿香较适合暑热季节感受风、内伤暑湿时服用; 荷叶最适合夏季品粥或加入肉食中蒸制,以调味增色; 白扁豆可调脾胃、养肺,但含有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对凝血酶有一定的抑 ... 用,且有一定的毒性,加热或延长触煮时间可使毒性大减; 砂仁较适合作为调味品食用; 赤小豆可使湿热从小便排出,配合鲫鱼等做成「 ”赤小豆鲫鱼汤”,适合水肿患者; 芡实较适合脾虚便溏者、妇女脾虚带下、慢性肾病,也适合有蛋白尿的患者,但便秘及排便困难者要慎用; 橘皮较适合 ... 药膳,如「 ”陈皮牛肉”或「 ”陈皮山楂”等,有健胃消食、促进消化的作用。 辨体质,选食材 如果不辨体质,不明药性寒热、适应证与禁忌证,盲目滥用食材,后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药性有寒热,人的体质也有寒热,在应用药食两用中药时,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体质是寒性还是热性的。 寒性体质:多属阳虚,形体多白胖,面色无华,形寒喜暖,四肢冷,大便溏薄,夜尿清长,毛发易落,脉沉无力,舌体胖、舌质淡、多齿痕,宜选择温热之性的中药,如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肉桂、花椒、高良姜、姜(生姜、干差)、黑胡椒等药食两用中药。 热性体质:多属阴虚,形体多消瘦,面色潮红,口干咽燥,常喜冷饮,手足心热,少眠心烦,易便秘,尿时黄,舌质红而少苔或无苔,脉弦细而数,宜选择寒凉之性的中药,如百合、玉竹、菊花、决明子、栀子、金银花、槐花、枸杞子等。 气滞型体质:多见形体偏瘦,面色苍黄,胸肋满闷,时欲太息,或咽中时有物梗,舌质偏黯,脉沉弦或兼涩,宜选择有行气之功的佛手、香橼、橘红、橘皮、薄荷等。 痰浊型体质:多形体肥胖,皮肉易松弛,身重,头昏,胸闷脘痞,便溏,舌体胖大、苔腻,脉濡或滑,宜选择具化痰或祛湿之功的茯苓、香薷、紫苏、薏苡仁、藿香等药食两用中药。 巧选祛湿食材 在闷热潮湿的天气,人易受到湿邪的侵袭,出现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全身困乏,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由于脾「 ”喜燥恶湿”受湿邪影响最大,此时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在小满、芒种节气,应以健脾化湿为主。藿香、砂仁、豆蔻等均属气味芳香的药物,含挥发油,煎煮时间不宜太长,10~15分钟即可。芳香药物做成调味品使用更佳。白扁豆、赤小豆等豆类食物应煮熟食用,否则易中毒。 茯苓饼 【原料】七成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适量茯苓、芡实、莲子肉、山药。 【做法】原料共碾成粉末,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做饼,日常食用。 山药薏苡仁苓粳米粥 【原料】茯苓(研末)30克,薏苡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薏苡仁、山药加水适量,煮至半熟,放入茯苓粉,和匀后煮熟,空腹食用。 薏仁茯苓香菇鸡肉粥 【原料】薏苡仁200克,茯苓10克,粳米200克,鸡胸脯肉50克,干香菇4个。 【做法】将香菇泡发,切丁。鸡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锅内煮30~40分钟后捞出,切丁。茯苓研粉。薏苡仁洗净,用热水浸泡一夜,沥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烂。将粳米加5倍清水煮1小时,与薏苡仁粥合并,加入香菇、鸡肉丁、茯苓粉,煮至稠为度。服食时可加调料。 赤小豆鲫鱼汤 【原料】赤小豆50克,鲫鱼1尾(约500克),陈皮、草果各6克,葱、姜、胡椒各少许。 【做法】煮汤,每日1次,连服1个月。适合低蛋白引起的水肿、腹水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食用。 五香粉 将砂仁、丁香、花椒、八角、茴香和肉蔻等香料的粉末混合,制成「 ”五香粉”,可以用来 ... 五香豆腐、五香豆等。 小贴士 长期服用降压、降糖或调节血脂等药物的患者,在选择药食两用中药时,要咨询执业中医师或中药师,以免中西药拮抗,降低彼此药效,或增加毒副作用等。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转载:《大众医学》 2019年第6期68-69页 作者:王海颖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红豆薏仁祛湿,并非人人适合王海颖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为什么有名的中医都在农村里?城市有名中医却都不知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基本理论就已形成,可谓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医是我国的主要医学,为我国广大百姓解决了很多疾病的痛苦。

  2. 千金拜师李东垣——我国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人物简介李东垣(1180—1251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名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被尊称为「”李君”,是我国「”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擅长调治脾土,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是脾胃内伤学的奠基人,素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和医圣张仲景并列,可见李东垣在中医理论学上的贡献。生平经历李东垣出身于真定世家大户,其家世居于此,颇有资财。东垣自幼天资聪慧,沉静

  3. 元代神医徐文中:能呼风唤雨解旱情,可惜名医难出高徒

    古代医道的根本,《黄帝内经》开篇讲到的其实是如何顺应「”道”。中医的传承顺序是上帝-先师-岐伯-黄帝。「”上帝”是天上的最高主宰。中国道教信仰的「”上帝”,祭祀的是「”玄天上帝”。因为,中医的根源于天道,自然会涉及到神和道,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神传医学。那些保持传统医道的人,因为能参透天地人之间的道理,所以会出现一些人们想象不到的奇特能力。中国古代有不少神医,比如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等,他们的

  4. 中国两百年前出版的书,韩国出十亿,日本出二十亿,美国愿出更高

    不过《聊复集》并不是全卷出版,有五卷公开发行,其中四卷还是手稿,《聊复集·怪症汇纂》就属于这些手稿之一。《聊复集·怪症汇纂》中收集的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达到了540多种,像糖尿病等治疗...都在此列。《聊复集·怪症汇纂》孤本所汇集的资料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汪必昌所在的年代,这里面记载的不仅有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史料,更是汪必昌本人行医数多年间对中医知识的总结,汪必昌的这本书是中医学界的一大福音。

  5. 王庆其:「 ”废止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

    王庆其,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会副主任,新加坡中医学院客坐教授。

  6. 民国时期的医生:名医诊金是穷人家庭半月生活费

    民国北京城有「”四大名医”,指的是中医。按一般说法是指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汪逢春四位。还有一种说法是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杨浩如。这五个名医除了孔伯华是山东曲阜人,其他四个都是南方人。汪逢春是江苏苏州人,施今墨是浙江萧山人,萧龙友是四川三台人,杨浩如是江苏淮阴人。不管四大也好,五大也好,民国时期北京中医最有名的就是这五个人。1929年南京国民...取缔中医的政策遭到强烈...和反对,只得收回

  7. 上古的「 ”祝由术”,到底是什么?

    「”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古籍中,记载了这么一种巫术,可以借用符咒,来治疗疾病,叫做祝由术。在上古时期的祝由术,是一种官职,都是当时文化程度高的人才能当的。据传,现在也还有会使用祝由术的人,这就说明,祝由术的传承,也许一直没有中断过;也就是说,在各个朝代,都应该有着关于祝由术的记载。但是,祝由术的使用...,却一直不太具体,因此,就算有记载使用的祝由术,也很难分辨出来真假。说

  8. 一位给乾隆当过御医的民间高手,他是如何成为神医的(上)

    在中医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医家,他一生创立了很多方子,遗憾的是,他的学问却快要绝了,和我说过的秘方一样。这位医家绝对是位高人,您想想,他给乾隆皇帝当过御医,这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啊。一代高人,似乎马上就要消失在滚滚的黄沙中了。这位高人,就是黄元御。这么跟您说吧,黄元御有个传人,叫麻瑞亭,麻老生前在西安行医,活了94岁,1997年去世。

  9. 学中医的你,知道十大中医之祖都是谁吗?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10. 传统医学面对5000年大变局,要感谢新中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岑少宇】数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作为传统医学里的佼佼者,不断演变革新,为亿万中国人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然而自现代医学崛起,它也和各地的传统医学一样,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可谓是「”五千年大变局”。1879年,清代还陶醉在「”同光中兴”里,学者俞樾就写出了《废医论》,后来又写了《医药说》,主要观点即是「”医可废,药不可尽废”。俞樾像,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当时接近60岁的俞樾,痛失配偶

随机推荐

  1. 疫苗起源于中国 东晋就能防治狂犬病

    手持天花牛痘疫苗接种证明的非洲儿童。疫苗最早起源于中国回顾人类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面对疾病中最骇人听闻的瘟疫——急性传染病的时候,人类曾经是那样的无助和无知。疫苗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长期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小儿麻痹症,医学界称之为脊髓灰质炎,是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瘟疫。索尔克医生让自己成为第一个接受疫苗接种的人。

  2. 生日祝福语_闺蜜生日祝福语暖心话简短_生日语录

    闺蜜生日祝福语暖心话简短(一)1.清晨,愿我的祝福,如一抹灿烂的阳光,在您的眼里流淌;夜晚,愿我的祝福,是一缕皎洁的月光,在您的心里荡漾!闺蜜生日祝福语暖心话简短(三)1.你的生日即将揭幕,发条短信送来祝福:开心快乐一锅同煮,吉祥如意一船同渡,平安顺利一起上路,幸福好运一同奔赴。朋友,祝福你生日快乐!

  3. 一粒米里有七位神仙,懂得惜福的人才会有福

    明朝嘉靖时期有一位出名的宰相,名叫严嵩,其子严世蕃也是高官,因而父子二人同恶相济,结党营私,总揽朝政,残害忠良,把国家搞的乌烟瘴气,国不成国。严嵩在故乡的公馆里,门客家人更是不计其数,每天从他家的厨房内的阴沟里流出的鱼肉白米多得吓人。老严嵩看到这事实,听了老和尚的话,唯有把泪往肚子里流,什么也说不出——这,就是不懂得惜福的后果呀。

  4. 梦见种树

    周公解梦梦见种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种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举十知九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ǔshízhījiǔ【解释】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出处】唐·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例子】德才兼备,举十知九的教师,在学生中间自然有一种崇高的威望。【相关】百度“举十知九”

  6. 18岁举兵,28岁坐上皇帝位,毛主席评价:此人军事才能无人能超越

    对于...的军事成就,毛主席的评价是:自古能军无出...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笔者认为,...是皇帝中军事能力数一数二。在李渊进军长安的过程中,...的军事才能开始显现。李渊希望西进,但有顾忌河东,裴寂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不能击败屈突通后,很可能沦为腹背受敌。于是乎,我们看到了玄武门之变,28岁的...正式坐上了皇帝位。

  7. 【擂盘珠】的意思是什么?【擂盘珠】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擂盘珠」在《汉语大词典》第8891页第6卷908擂盘珠lèipánzhū旧时俗谚称初来的婢仆。明·陶宗仪《辍耕录井珠》:「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此虽俗谚,实切事情。」擂盘珠的拼音lèipánzhū擂盘珠是什么意思★「擂盘珠」在《汉语大词典》第8891页第6卷908擂盘珠lèipánzhū旧时俗谚称初来的婢仆。

  8. 梦见人真的可以未来吗?_周公解梦梦到人真的可以未来吗?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人真的可以未来吗?好不好

    为什么我总能梦见以后发生事件的片段?有些人第六感较强。有时会有这种能力。

  9. 残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残”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残渣馀孽——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残民以逞——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残害人民,来实现某种愿望,使自己称心如意。残民害物——摧残百姓,损害财物。残军败将——战败后残余的兵将。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残山剩水——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残茶剩饭——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10. 咄咄书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uōduōshūkōng【解释】形容失志、懊恨之态。【出处】《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例子】[梁鼎芬]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相关】百度“咄咄书空”

返回
顶部